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4]
清朝时,离渭南城三十里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家人。这家人只有老母、儿子、媳妇三口。母亲年已七十,是她在老伴死后、茹苦含辛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柳春发很孝顺,媳妇李香兰也很贤惠。
有一年秋天,老母病倒在床,小俩口白天黑夜尽心服侍。儿子端去红薯稀饭,老母不想吃,媳妇又端去荷包鸡蛋,老母还是不想吃。媳妇问老母想吃什么?老母回答说想吃城里最好吃的包子。春发说:“好,明天我就去买。第二天春发吃过早饭就起身赶路,准知走到包子铺门前已经午时,店门早就关了。
第三天,天才麻麻亮,春发就起身赶路,准知走到包子铺前,最后一笼又刚刚卖完。
第四天,鸡叫头遍,春发就起身赶路,他一路连走带跑,直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一次功夫不负孝心人,走到正赶上辰时,包子刚刚下笼。他连忙买了十个。得到包子后,他心里高兴,就买了一张红纸,借店家的笔墨写了一首打油诗贴在包子铺门口。这诗是:
城里包子确是香,
想买包子敬老娘。
午时已时都错过,
正当辰时才赶上。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家的包子称为“时辰包子”。
如今渭南东大街开了一家国营渭南时辰包子馆,保持了这一小吃的传统风味。你若有兴趣,可以去品尝品尝。
包子起源于三国。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
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
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既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出现了白馒头(不带馅的)。
清军入关后,汉族的馒头为满族贵族所喜爱。由于满语中馒头称之为“饽饽”,于是有馅的馒头就叫做“饽饽”,后来又称为“饽子,包子”,无馅的白馒头就简称为馒头。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 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 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若问为什么?说起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 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将生活中人们比较普遍喜欢食用的“馒头” 和“包子”来历说个明白,开始需要从诸葛亮先说起。
据相传,就在孔明诸葛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率军进军西南, 去征讨孟获,在横渡泸水(一名泸江水),即在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 合雅砻江以后一段时,其时间正值农历五月间,即诸葛亮<<;出师表>>;,“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农历五月间,夏季炎 热了,泸水与别地方的水不同,“瘴气太浓”,不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 毒物质,士兵们食用了泸水,万万没有料到出现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 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经过苦思苦想,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 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头形状蒸熟了, 让士兵们食用结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们的残废和患病者,这样一来,泸水 周围百姓们,就传开了,说诸葛亮下令做的人头形的“馒头”可避瘟邪,
由此开始,生活中,人们不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 随着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生活饮食上的需要,逐渐演变 成由“馒头”里边装上肉馅的食物,名曰为“包子”了,因为是用面和肉 馅包成的,故被人们恰到好处,给名曰为“包子”了。
然而,更有趣的是“在<<;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 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 被人们视为神医。”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不仅写了<<;笼饼>>;诗称赞,对其 诗亦还自作注释;其<<;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 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 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 川用猪肉合面做的馒头,就已经很有名了。
关于灌汤包子的形成,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
相传600多年前,也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揭秆而起攻打天下。1356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打到浙江中部的金华城下,由于守城元兵早有防备,把城墙加高了七尺,另外还给城门加上了万斤闸。
起义军攻打了九天九夜,还是破不了城,只得在城外江边安营。朱元璋和他的回回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十分焦急,白天夜里商议破城之法。
一天深夜,常大将军难以成眠,在帐外来回踱步,思忖着破城计策。忽然,他发现城门悄悄地开了,万斤闸慢慢地升起,只见元兵押着一批民夫偷偷到江边挑水。
常遇春连忙唤醒胡大海和起义士兵,冲向城门。常大将军用肩膀顶住万斤闸,高喊到:“弟兄们,冲进城去啊!”顷刻间,起义军似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批接一批向城里冲去。
常遇春肩顶万斤闸,时间长了,肚子饿得慌。这时,恰好营里送来包子、菜汤等点心,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给他喂包子和菜汤。
常遇春真是饿慌了,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面仍不停地催促:“汤,包子,汤,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负万斤闸,汗流夹背的战友,喂着喂着顿生一计,令一士兵先将菜汤灌进包子,再把包子喂到战友嘴里。常遇春吃着,觉得喉咙湿润了,力量倍增。
直到士兵们都冲进了城里,他才放下万斤闸。后来,常遇春问胡大海:“你那天给我喂的什么好吃的,使我力量倍增?”胡大海笑着说:“就是你叫的‘汤包’呀!”常遇春也笑着说:“如果没有你的汤包,我早就被万斤闸压趴下了。”
后来,这个动人的传说传开了,人们也就借着这个传说做出了灌汤包,并迅速流传开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