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①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⑥,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
〔译文〕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本文赞扬了杨时尊师重道的品质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故事
洛阳纸贵
人们常说:自古洛阳出才子。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就是古代文坛上灿若群星的洛阳才子之一。
左思从小出身贫寒,且相貌丑陋,但他视荣辱如浮云,看名利为粪土,把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写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诗佳作。其中,《三都赋》问世后,受到朝野各界热烈赞颂,一时风行洛阳,豪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市场上的纸价也因而昂贵起来。以后,“洛阳纸贵”便成了著名典故,常用来称誉某些作品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流行。
左思《三都赋》中的洛阳城,早已被无情的历史风雨化作一片废墟,而今日的洛阳城又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相信千年前的左思倘若再生人间,看到今天的洛阳,他一定会有一部更加精美华采的《三都赋》风行洛阳街头,也将会有一段新的关于“洛阳纸贵”的佳话。
1、洛阳牡丹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
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珍稀名贵的品种。其中的“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的“王”和“后”,尤为人们所喜爱。
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记载了武则天怒贬牡丹花的故事: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花。却发觉除腊梅、水仙、迎春之外,花圃尽是一片枯枝,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明朝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晨,果然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一一赏花。
然而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却唯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 株牡丹贬去洛阳。
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2、洛神宓妃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他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
河伯恼羞成怒,他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后羿听说后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兴建了一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3、河图与伏羲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全都遭秧。
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百姓没办法只好找来了伏羲。
羲皇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
龙马承诺若放了它,定拿件宝贝给伏羲。羲皇听到说:“我不要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
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4、洛书与大禹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待湖水渐渐流浅时,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
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他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
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
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拜称这块玉版为“洛书“ 。5、龙池金鱼很早以前,这龙池沟旁有户人家,姑嫂两人有次进沟采蘑菇,走着走着,嫂子感到口渴了,就来到深潭旁,拨开水面漂浮的落叶,喝了两捧清清的泉水。
泉水又甜又凉,嫂子咂咂嘴直腰站起时,忽觉肚子里阵阵作痛,就又捂住肚子蹲下去,紧声喊小姑子。小姑子过来一看,觉得嫂子是临产了,忙飞身跑回家。
一边托邻居去喊下地干活的家人,一边自己取了早已备好的襁褓,提了一瓦罐灶上熬的杂豆汤,匆匆赶回那深潭旁。到了潭旁,只见嫂子躺倒在地,肚腹裂开,身上爬着九条小龙。
小姑子啊呀一声,吓得晕倒在地,瓦罐一下摔碎在潭旁,豆汤流进了潭里。那豆入水,竟化作游鱼,由于豆有五种,那鱼竟分出五色。
姑嫂的家里人赶来时,只见潭边笼罩金辉。正惊疑呢,金辉化作几道金光,飞入潭中。
大家近前一看,潭边只剩下晕倒的小姑子一人。后来,人们在这潭旁建了一座寺庙。
塑了嫂子的圣像,在房梁檐柱上雕了九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尊这塑像为"九龙圣母",寺因此得名,亦叫"龙潭寺"。
我就是洛阳本土人 ;洛阳的百花之中,牡丹最为富丽。
每年的初夏时节,洛阳城中的各处园林,牡丹盛开,花朵丰满华贵,色彩艳丽娇美,把洛阳装点得十分迷人。洛阳的牡丹,既多且艳,深受洛阳人的喜爱,成了洛阳的市花。
但说起牡丹花与洛阳城的这个缘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即位之后,开科取士,整肃吏治,一时威仪天下。
她在朝政之余,也喜欢游山玩水,赏花踏春。有一年腊月,武则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皇家花园游玩。
她把宫廷的近侍叫来,要他们作好准备第二天游园,同时手写一诏,叫他们设一司花神坛,把诏书拿去神坛宣读。只见到那诏书写道: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些近侍官员一时不知所措,又不敢违抗皇命。
只好照武则天说的话,把诏书拿到司花神坛前宣读。据说司花之神听到武则天的诏令,虽然实在不愿意在这寒冬腊月开放百花,但因为此时的武则天是真命天子,其威仪之盛,神人都不敢违,也只好下令百花连夜开放。
然而,当百花仙子遵命连夜催花时,惟独牡丹仙子认为武则天太霸道,对这道命令不加理睬。 第二天,武则天率宫廷近侍游园的时候,见到百花在朔风之中开放,自己威压天神,非常自得。
突然,她发现牡丹园中仍是一片光溜溜的枝干,没开一朵花。不禁大怒,立即下令把牡丹迁出皇家园林,贬到洛阳。
牡丹仙子不卑不亢,被贬到洛阳后,照正常时节开花,而且开得更加丰满艳丽,深受洛阳人的喜爱。武则天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又派人去洛阳用火把牡丹烤了一顿。
想不到牡丹的生命力极强,并没有被烤死,只是根被烤黑了,花却开得更艳。当地的老百姓把这些牡丹称为“焦牡丹”,同时更加喜欢牡丹了,家家户户都种植牡丹,各处园林都少不了牡丹。
从此,洛阳牡丹冠绝天下,并终于成了洛阳的市花。 当然,这个“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只是一种市井趣闻。
不过,就算是从长安迁到洛阳,也很难说是贬。因为在历史上,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也是很古老的。
还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为了控制东方,周成王就派大臣周公来营建洛阳城。据说周公到东方建城时在选址问题上是很费心思的。
他看到洛阳这块地方北依邙山,南望龙门,东有虎牢之险,西有函谷雄关,易守难攻,洛水、涧水流贯千里沃野,实在是块好地方。周公还用灵龟问卜,得到的也是吉兆。
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都城。后来,东周还把京城迁到这里。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也把都城建在洛阳,所以,洛阳有“九朝故都”之称。经过历代的营建,洛阳成了一个规模宏伟,园林优美,市场繁华的大都市。
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北魏时就有波斯、印度等国的商贾、僧人来此居住,说明洛阳很早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著名都市了。 /20050815/519901.html。
洛阳在历史上园艺花卉业十分发达,被称作百花之城。
唐代诗人王维就写有“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的诗句,宋代文人李格非也赞美“天下名园重洛阳”。这都表明洛阳是一座花园冠天下,百花争娇艳的都市。
洛阳的百花之中,牡丹最为富丽。每年的初夏时节,洛阳城中的各处园林,牡丹盛开,花朵丰满华贵,色彩艳丽娇美,把洛阳装点得十分迷人。
洛阳的牡丹,既多且艳,深受洛阳人的喜爱,成了洛阳的市花。但说起牡丹花与洛阳城的这个缘分。
都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即位之后,开科取士,整肃吏治,一时威仪天下。
她在朝政之余,也喜欢游山玩水,赏花踏春。有一年腊月,武则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皇家花园游玩。
她把宫廷的近侍叫来,要他们作好准备第二天游园,同时手写一诏,叫他们设一司花神坛,把诏书拿去神坛宣读。只见到那诏书写道: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些近侍官员一时不知所措,又不敢违抗皇命。
只好照武则天说的话,把诏书拿到司花神坛前宣读。据说司花之神听到武则天的诏令,虽然实在不愿意在这寒冬腊月开放百花,但因为此时的武则天是真命天子,其威仪之盛,神人都不敢违,也只好下令百花连夜开放。
然而,当百花仙子遵命连夜催花时,惟独牡丹仙子认为武则天太霸道,对这道命令不加理睬。 第二天,武则天率宫廷近侍游园的时候,见到百花在朔风之中开放,自己威压天神,非常自得。
突然,她发现牡丹园中仍是一片光溜溜的枝干,没开一朵花。不禁大怒,立即下令把牡丹迁出皇家园林,贬到洛阳。
牡丹仙子不卑不亢,被贬到洛阳后,照正常时节开花,而且开得更加丰满艳丽,深受洛阳人的喜爱。武则天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又派人去洛阳用火把牡丹烤了一顿。
想不到牡丹的生命力极强,并没有被烤死,只是根被烤黑了,花却开得更艳。当地的老百姓把这些牡丹称为“焦牡丹”,同时更加喜欢牡丹了,家家户户都种植牡丹,各处园林都少不了牡丹。
从此,洛阳牡丹冠绝天下,并终于成了洛阳的市花。 当然,这个“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只是一种市井趣闻。
不过,就算是从长安迁到洛阳,也很难说是贬。因为在历史上,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也是很古老的。
还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为了控制东方,周成王就派大臣周公来营建洛阳城。据说周公到东方建城时在选址问题上是很费心思的。
他看到洛阳这块地方北依邙山,南望龙门,东有虎牢之险,西有函谷雄关,易守难攻,洛水、涧水流贯千里沃野,实在是块好地方。周公还用灵龟问卜,得到的也是吉兆。
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都城。后来,东周还把京城迁到这里。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也把都城建在洛阳,所以,洛阳有“九朝故都”之称。经过历代的营建,洛阳成了一个规模宏伟,园林优美,市场繁华的大都市。
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北魏时就有波斯、印度等国的商贾、僧人来此居住,说明洛阳很早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著名都市了。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