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庄子很贫穷,有一次,一个富人想要侮辱庄子,就对他说:“喂。先生那么贫困,我有一千金,你像对待长者一样尊敬我,好吗?”庄子说:“你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富人接着说:“我给你五百金,你能尊敬我吗?”庄子说:“你给我五百金,咱们两个人各有五百金,我和你一样了,为什么要尊敬你呢?”富人无奈,说:“我把一千金都给你,你尊敬我好吗?”庄子说:“你把钱全部给了我,我成了富人,你却没有钱,你尊敬我还可以,凭什么让我尊敬你呢?”富人无言以对。
孙叔敖打死双头蛇
孙叔敖小时候打死了一条双头蛇,然后坐在地上哭。他母亲问他,他说:“圣人说过,见了双头蛇的人会惹来灾祸,打死双头蛇的人会很快死掉。我看见了一条双头蛇,担心其他人再见到惹来灾祸,所以就把它打死并埋掉了。我死定了,因此痛哭。”他母亲说,你为了别人不再看到双头蛇惹来灾祸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有济世的人,这样的人老天爷是不会让他死的。孙叔敖后来果然成了一个很有名望并且体恤民情的人。
笑里藏刀:形容人虚伪阴险。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 陆逊上任,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他给关羽写去一信,信中极力夸耀关羽,称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自称—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大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为人,骄做自负,目中无人,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骄做自负,年纪太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心一意攻打樊城、真备战的策略,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说道,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公元217年、韩信齐名。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自称—介书生,信中极力夸耀关羽,鲁肃病死,要关羽多加指教,可与晋文公,但为时已晚:“无虑江东矣,目中无人,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孙。他给关羽写去一信、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关羽为人。
三国时期。 陆逊上任笑里藏刀,日夜兼程。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仰天大笑,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夹击关羽,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但因有病在身,称关羽功高威重,读罢陆逊的信。关羽只得败走麦城。”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 军中调出大部人马,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形容人虚伪阴险,保卫荆州,留下重兵驻守公安,怕有后患。陆逊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 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急忙回师,突然袭击,难担大任。关羽得讯、南郡,攻下南部,驻守陆口,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
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
“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
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
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庄子的故事庄子很贫穷,有一次,一个富人想要侮辱庄子,就对他说:“喂。
先生那么贫困,我有一千金,你像对待长者一样尊敬我,好吗?”庄子说:“你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富人接着说:“我给你五百金,你能尊敬我吗?”庄子说:“你给我五百金,咱们两个人各有五百金,我和你一样了,为什么要尊敬你呢?”富人无奈,说:“我把一千金都给你,你尊敬我好吗?”庄子说:“你把钱全部给了我,我成了富人,你却没有钱,你尊敬我还可以,凭什么让我尊敬你呢?”富人无言以对。孙叔敖打死双头蛇孙叔敖小时候打死了一条双头蛇,然后坐在地上哭。
他母亲问他,他说:“圣人说过,见了双头蛇的人会惹来灾祸,打死双头蛇的人会很快死掉。我看见了一条双头蛇,担心其他人再见到惹来灾祸,所以就把它打死并埋掉了。
我死定了,因此痛哭。”他母亲说,你为了别人不再看到双头蛇惹来灾祸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有济世的人,这样的人老天爷是不会让他死的。
孙叔敖后来果然成了一个很有名望并且体恤民情的人。
孔融: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了 这个小学课本里也有的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淮南子·人间训》上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老翁丢了一匹马,他正在为失马而伤心的时候,那匹马回来了,还带回了胡人的骏马。得了骏马老人非常高兴,可是,却因骑马摔伤了儿子。儿子残废了,老人又痛心不已。此时,战火纷起,朝廷征兵,他的儿子因伤残被免除了兵役,避免了死于战场。后来人们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形容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人的一生好比走路,会遇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个路口都面临一次选择,而每次选择无不影响着未来。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是舍,是得?是放弃,是坚持?充满了辩证法。生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不仅是“得”,也有“失”,即放弃。哪些需要放弃,哪些永不放弃?此时此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这小小的“沙粒”就是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楼主不会hi我 望采纳
孟母三迁教子
【原文】孟轲之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啖汝。”既而悔曰:“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食。既长就学,遂成大儒。彼其子尚幼也,固已慎其所习,况已长乎!
【译述】孟轲的母亲家住在靠近墓地的地方,孟轲小时候就常玩些挖墓埋死人的游戏,而且玩得非常起劲。母亲就说:“此处不适合居住。”于是将家搬走,迁居到集市旁边,于是孟轲又以学习商贩吆喝叫卖为游戏。
孟母又说:“这里也不适合居住。”就又举家迁徙,搬到学校旁边的房舍里,这样孟子就玩些祭祀、揖让、进退的有关礼仪方面的游戏。孟母高兴地说:“这里才是居住的好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安居。孟子小时候问母亲邻居为什么要杀猪,母亲回答说:“给你吃肉。”说完又后悔了,心想:“我听说古人就很注重胎教,现在孩子刚懂事,我就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讲信用。”因此为了证明自己说话算数,孟母就买猪肉给孟子吃。孟子长大后读书学习,终于成为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孟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认真培养儿子的好习惯,何况在儿子长大之后呢?
铁杵成针 【原文】李白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 。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耳。”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常熟历史上的“直臣” □曹培根吴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这是对干部、师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材料。
系统地挖掘廉政资源,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深化吴文化研究的需要。这一工作可以主要人物为目,以廉吏清官事迹,带起一段历史时期、一个朝代、一个区域、一个文化家族的廉洁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总结。
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以常熟为例,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关心社稷民生,以清正廉明著称的“直臣”。如:鱼侃,字希直,晚号颐庵,修德行善乡里称之。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进士,先后任刑部、工部主事,随都御史王竑监督漕运。因河道时有淤浅,航行不便,奏请创设“撩浅浦夫”,随时疏浚,以保畅通,为时人称颂。
任开封知府时,审理案件不受请托,人称誉为耿直刚正可比包公。母亡,不取官府一物,弃官返里,生活贫苦,雨天屋漏,寒冬被褥单薄,甚或无米下锅,仍怡然自得。
崇祯年间,巡按路振飞为他书写墓碑称“第一清官”。钱昕,字景寅,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擢为御史。
为官清正。巡按浙江时,有勋臣家奴横行乡里,无恶不作,钱昕得悉后,不畏权势,为民伸冤,立将恶奴杖杀,人称“钱青天”。
后出任荆州知府,清廉勤政,深得当地人民爱戴,有民歌曰:“荆州太守苏州士,千里家家知姓氏。太守衣,苏州绮;太守食,苏州米;荆民食饱荆州米,荆州衣被荆民体。
安我父母,育我妻子,女织男耕乐生理。不愿太守一品贵,只愿太守千百岁。”
钱昕与鱼侃并誉为清官。因钱家富,鱼家贫,人称“富不爱钱钱昕,贫不爱钱鱼侃”。
蒋钦(1458-1506),字子修,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授卫辉推官,擢南京御史,为人耿直刚烈,以直谏至死闻世。正德元年(1506年),权阉刘瑾逐大学士刘健、谢迁,钦偕同官切谏,被刘瑾逮下诏狱,廷杖为民。
三日后钦独向宠信刘瑾的武宗上疏,痛斥刘为“蠹国之贼”,请“急诛刘瑾以谢天下”,疏入,再杖三十,系狱。越三日,钦复上疏曰:“陛下日与嬉游,茫不知悟。
内外臣庶,凛如冰渊。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漓,伏枕狱中,终难自默……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臣骨肉都销,涕泗交作,七十二岁老父,不顾养矣。
臣死何足惜,但陛下覆国丧家之祸起于旦夕,是大可惜也。”疏入,复杖三十。
杖后三日,钦卒于狱。瑾被诛。
瞿景淳(1507-1569),字师道,号昆湖,明嘉靖时会试第一,殿试第二,授编修,为人清廉刚直。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世子朱载堉,拒受重礼。
倭寇犯江南,他从江南赴京见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御倭不力,民不安枕。后历官至吏部右侍郎。
严讷(1511-1584),字敏卿,号养斋,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授编修。时三吴地区遭倭患,又遇灾荒,百姓流离死亡几半,而地方官吏仍加紧征粮征款。
严讷上书陈情,极言百姓困苦,得以免征。后授翰林学士,历官礼部、吏部侍郎代礼部、吏部尚书,任人唯贤,吏治一新。
后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陈瓒,字廷裸,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授江西永丰知县,擢刑科给事中。
瓒一生无畏直言,敢抗忤执政者。刑科任上,劾罢严嵩党羽祭酒王才、谕德唐汝楫。
又劾文选郎南轩,请录因建言被废斥者,帝震怒,杖六十除名。隆庆元年(1567年)起官吏科,擢太常少卿。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累官至刑部左侍郎,又责大学士王锡爵不识人才,不用顾宪成疏论。赵用贤(1535-1596),字汝师,号定宇,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初,授检讨,因上疏指责首辅张居正父丧夺情,被廷杖除名。后复官,卒赠礼部尚书。
严澄(1547-1625),字道澈,号天池,明万历间以父荫官邵武府知府,减苛税,兴水利,有治绩。为官清正,誓言不带邵武的一文钱回家。
当地惯例有“茶果银”,严不能却,后辞官返里即用来修治苏州齐门到常熟南门之间损坏的桥梁。顾大章(1576-1625),字伯钦,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任刑部员外郎署山东司事。
因刚正不阿,为魏忠贤阉党所忌恨,遭陷害,遂引疾归里。天启五年(1625年)起官任礼部郎中、陕西按察副使。
后阉党擅权,又遭陷害,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同时入狱。在刑部狱中对簿时词气不屈,并爰笔作联曰:“故作风波翻世道,长留日月照人心。”
后受酷刑致死。世称“天启六君子”。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笙,晚号松禅、瓶庐居士、井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教授在所撰《〈翁同龢传〉序言》中指出:翁同龢“他那种忧国爱民,坚持变革,力抗逆流,不避艰险,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襟怀是值得敬仰的。就以他个人的操守而言,他为官四十多年,状元宰相,两朝帝师,位极人臣,尊荣无比,任户部尚书,主管全国财政十余年,开缺回乡后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