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怀春燕 曾国藩平了太平天国后,坐镇南京,为了复苏地方经济,听从部下建议,决定把秦淮河的旅游业恢复起来。
这十里秦淮,原是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楼台画舫间,桨声灯影里,文人雅士,歌女名妓,把酒言欢,何乐不为?曾国藩手下一些官员早已按捺不住,又不敢贸然行事,于是便怂恿曾国藩前去“视察”。 曾国藩心知肚明,顺水推舟。
首次,他碰到一个艺名为“少如”的艺妓。此女色艺俱佳,且颇聪慧,求曾赐副对联,以抬高自己身价。
曾国藩本是联对名家,区区一联,哪在话下,便拟用她的艺名“少如”作一嵌名联,免扫其兴。先书上联:得少住时且少住; 歌妓一看,所写并非自己初衷。
未等曾国藩写下联,她便抢先进言,说妾愿替大人续下联,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曾国藩没想到一个艺妓竟然还有文才,自然点头称好。 这个少如续写的下联是:要如何处就如何。
曾国藩见了,不觉叹服此女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公务繁杂,自对秦淮艺妓有了良好印象以后,只要得闲,总要邀几个幕僚好友去秦淮河畔,吃吃花酒,听听歌曲,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一次,他为一来南京的友人在秦淮一酒楼设宴接风,席间请了一个名“春燕”的歌妓唱曲助兴。那春燕不但姿容姣好,歌喉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力,曾等一干人无不为之倾倒。
后来,春燕为一富商纳为小妾,离开了秦淮,曾国藩再去,已是人去楼空。曾在怅然若失间,写出了下面这副《怀春燕》的对联: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几时重见燕归来? 对联把“春燕”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伤别,怅惘,情真意切。
从中亦可看出曾国藩的另一面:他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 圣不免俗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
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
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 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 众人听了,一齐拍手。
曾国藩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后生告退,曾氏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
曾国藩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老曾每每都在怵惕着“谀”,却挡不住无形中谀的神奇力量。 曾国藩的另一面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
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天京攻破后,御史贾铎在京城发难,奏请朝廷命曾国藩将太平天国的金库查明,报部备拨,这是对曾氏兄弟极为凶狠的一着,使他们几乎没有招架的办法。当时,太平天国的大量金银珠宝在幼天王等仓皇逃命的时候,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
湘军入城后,对这些积存已抢劫一空,不可能再“报部备拨”了,就是少有劫余,曾氏兄弟也不愿意上缴。但是,面对朝廷的命令,该怎么办呢?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朝廷当然是不相信他的话的,但是,这时的朝廷并不愿意与曾氏兄弟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在给他的廷寄中说,根据你的奏折,城中(指天京)并没有贼库,这是事实。这样,朝廷算是给了曾氏兄弟一个体面的台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氏兄弟在俘获李秀成后,没有解京献俘,而是在十七天之后匆匆地将李秀成杀了。
消息传到京城,舆论大哗,都说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杀人灭口,使曾氏兄弟又陷入难以招架的地步。 本来,曾国藩在六月二十三日的报捷折中还向朝廷请示,李秀成、洪仁达“应否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
按理,曾国藩应在朝廷“定夺”之后行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却在七月初六放出李秀成饮宴了一番之后,便将李凌迟处死了。把李秀成槛送京师,是当时各方面的共同意见,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又为什么不等朝廷的命令而将李秀成匆匆处死了呢?他给朝廷做了一番解释。他认为,除了洪秀全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必要解送到京师,陈玉成和石达开就是现成的例子。
再者说,李秀成自知罪重,到哪里也是死,微臣担心他在途中绝食,或者逃跑,留下祸患,就与弟弟曾国荃再三商量,统一了意见,就地正法了。 曾国藩生怕这样的解释交代不了朝廷,于是在另一奏折中进一步解释说,李秀成很得民心,党羽很多,威信很高,号召力很强,如果不迅速杀掉,则贻害无穷,所以就把他杀了。
真实的情况是曾国藩害怕一旦把李秀成解送京师,李秀成的供词与自己连日来的奏折不符,这样他就犯了欺君之罪,吃不了也得兜着走了。比如,曾国藩报捷说,破了金陵当日,杀“贼”十万,而当时城中连居民也不过三万多人,怎么来的十万?至于天京的“金库”,李秀成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想到这些情况,精明的曾国藩自然是不会把李秀成解送京师。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今双峰)人,1811年11月26日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里。曾国藩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另有一姐三妹,家中对他们兄弟严加管教,希望他们能光宗耀祖。曾国藩的祖父自幼教育他们“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从小发愤图强,6岁入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他能获得这么快的擢升,关键在于他能刻苦修身。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同时他也是晚清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曾文正公书札》书影
秦淮怀春燕 曾国藩平了太平天国后,坐镇南京,为了复苏地方经济,听从部下建议,决定把秦淮河的旅游业恢复起来。
这十里秦淮,原是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楼台画舫间,桨声灯影里,文人雅士,歌女名妓,把酒言欢,何乐不为?曾国藩手下一些官员早已按捺不住,又不敢贸然行事,于是便怂恿曾国藩前去“视察”。 曾国藩心知肚明,顺水推舟。
首次,他碰到一个艺名为“少如”的艺妓。此女色艺俱佳,且颇聪慧,求曾赐副对联,以抬高自己身价。
曾国藩本是联对名家,区区一联,哪在话下,便拟用她的艺名“少如”作一嵌名联,免扫其兴。先书上联:得少住时且少住; 歌妓一看,所写并非自己初衷。
未等曾国藩写下联,她便抢先进言,说妾愿替大人续下联,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曾国藩没想到一个艺妓竟然还有文才,自然点头称好。 这个少如续写的下联是:要如何处就如何。
曾国藩见了,不觉叹服此女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公务繁杂,自对秦淮艺妓有了良好印象以后,只要得闲,总要邀几个幕僚好友去秦淮河畔,吃吃花酒,听听歌曲,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一次,他为一来南京的友人在秦淮一酒楼设宴接风,席间请了一个名“春燕”的歌妓唱曲助兴。那春燕不但姿容姣好,歌喉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力,曾等一干人无不为之倾倒。
后来,春燕为一富商纳为小妾,离开了秦淮,曾国藩再去,已是人去楼空。曾在怅然若失间,写出了下面这副《怀春燕》的对联: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几时重见燕归来? 对联把“春燕”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伤别,怅惘,情真意切。
从中亦可看出曾国藩的另一面:他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 圣不免俗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
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
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 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 众人听了,一齐拍手。
曾国藩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后生告退,曾氏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
曾国藩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老曾每每都在怵惕着“谀”,却挡不住无形中谀的神奇力量。 曾国藩的另一面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
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天京攻破后,御史贾铎在京城发难,奏请朝廷命曾国藩将太平天国的金库查明,报部备拨,这是对曾氏兄弟极为凶狠的一着,使他们几乎没有招架的办法。当时,太平天国的大量金银珠宝在幼天王等仓皇逃命的时候,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
湘军入城后,对这些积存已抢劫一空,不可能再“报部备拨”了,就是少有劫余,曾氏兄弟也不愿意上缴。但是,面对朝廷的命令,该怎么办呢?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朝廷当然是不相信他的话的,但是,这时的朝廷并不愿意与曾氏兄弟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在给他的廷寄中说,根据你的奏折,城中(指天京)并没有贼库,这是事实。这样,朝廷算是给了曾氏兄弟一个体面的台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氏兄弟在俘获李秀成后,没有解京献俘,而是在十七天之后匆匆地将李秀成杀了。
消息传到京城,舆论大哗,都说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杀人灭口,使曾氏兄弟又陷入难以招架的地步。 本来,曾国藩在六月二十三日的报捷折中还向朝廷请示,李秀成、洪仁达“应否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
按理,曾国藩应在朝廷“定夺”之后行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却在七月初六放出李秀成饮宴了一番之后,便将李凌迟处死了。把李秀成槛送京师,是当时各方面的共同意见,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又为什么不等朝廷的命令而将李秀成匆匆处死了呢?他给朝廷做了一番解释。他认为,除了洪秀全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必要解送到京师,陈玉成和石达开就是现成的例子。
再者说,李秀成自知罪重,到哪里也是死,微臣担心他在途中绝食,或者逃跑,留下祸患,就与弟弟曾国荃再三商量,统一了意见,就地正法了。 曾国藩生怕这样的解释交代不了朝廷,于是在另一奏折中进一步解释说,李秀成很得民心,党羽很多,威信很高,号召力很强,如果不迅速杀掉,则贻害无穷,所以就把他杀了。
真实的情况是曾国藩害怕一旦把李秀成解送京师,李秀成的供词与自己连日来的奏折不符,这样他就犯了欺君之罪,吃不了也得兜着走了。比如,曾国藩报捷说,破了金陵当日,杀“贼”十万,而当时城中连居民也不过三万多人,怎么来的十万?至于天京的“金库”,李秀成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想到这些情况,精明的曾国藩自然是不会把李秀成解送京师的了。
曾国藩为了。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今双峰)人,1811年11月26日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里。
曾国藩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另有一姐三妹,家中对他们兄弟严加管教,希望他们能光宗耀祖。曾国藩的祖父自幼教育他们“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从小发愤图强,6岁入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
他能获得这么快的擢升,关键在于他能刻苦修身。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
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同时他也是晚清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动荡年代。
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文正公书札》书影。
衣食当寒士相同,庶可成大器 ——曾国藩教子的故事 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末湘军首领。
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谥称"文正"。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了。
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
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 别的不说,只他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节俭创业,就可令人们深思一番。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五日,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
……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纪鸿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受封侯爵,纪鸿正赴长沙考试,国藩特别写信告诫:"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 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czlwt/czgsview/2006122194450.html 曾国藩对联故事5则 1、曾左对句 曾国藩与左宗棠,同为湖南老乡,又都是晚清朝重臣,但二人生性不同,面和心不和,见了面难免要讥讽相对。 一次,左宗棠去曾府议事,如往常一样,他从未令人通报,直接就闯入曾府内堂,碰巧曾国藩正在帮小妾陈氏洗脚。
左宗棠一见,立即出口嘲弄: 曾大帅替如夫人洗脚; 曾国藩也不示弱,随口对答: 左中堂赐同进士出身。 这看似平常的联对,其实都很挖苦。
原来,曾国藩的正室夫人欧阳氏,脸有麻子不漂亮,后纳了娇美的陈氏为妾,才喜爱有加,左的话正击中他的痒处;而左宗棠乡试中举人,会试落榜,虽有才总被人瞧不起,后因咸丰皇帝急于用人带兵,才让左免试,赐“同进士” 出身,曾国藩的答对,也揭穿了他的老底。 还有一次,左与曾在对待朝廷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的问题上,看法存有分歧,谈着谈着,曾国藩很不耐烦,出言相戏: 季子自称才高,每与议论常相左; 左宗棠微微一笑,立刻反击: 国防外让为藩,试问经济有何曾? 二人真是棋逢对手,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可是,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再思对手,想到的却是曾国藩的大度。在左处于危难时刻,曾伸出援助之手,举荐左以四品京堂襄赞军务,掌握军队实权,位至督抚。
左宗棠由此自称“晚生” , 敬挽了曾国藩一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这副半挽人半责己、半颂德半抒情的挽联,被后人誉为名联,广为传诵。
2、祖孙联对 这还是曾国藩幼年的事。 曾之祖父星冈公对这个长男长孙十分喜爱,时时关注。
一次,星冈公正踏着板梯上楼,见国藩放学回来在屋里玩,抱着一个柱子转圈子,随口念了一句: 手抱伞柱团团转; 曾国藩在私塾已听先生讲过一些简单的对句,一听祖父此言,心想,这不就是一句“出比” 吗?公公是想考我呢!于是他看着在板梯上的公公,不慌不忙地念出“对比” : 脚踏板梯步步高。 星冈公听了,连声说,宽一对得好,对得好!他觉得这个长孙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志向不凡,从此对国藩更加看重了。
3、哑 对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 湖南京官奏事, 开始以曾国藩领衔。满族官员是看不起汉族官员的, 言语间总有冷言冷语。
一天, 曾国藩进朝房准备奏事, 一个满族官员一旁不冷不热地说:“曾国藩还算个才子, 你们湖南, 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吧?” 曾国藩的恩师穆彰阿白了那人一眼,反驳说:“郭昆焘不算个才子吗?” 那人也不示弱:“那恐怕再难找出第三个了。” 曾国藩那时还只是个翰林院侍讲学士,在这群达官显贵面前,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然而他不卑不亢彬彬有礼地说:“不瞒大人,这绝非曾某夸言,像我等这样无才之辈,湖南比比皆是,连村夫俗子,都可与曾某比试。” “那老夫倒要去拜访拜访!”那人自知说不过,丢了句冠冕堂皇的话,溜了。
事过不久,那个满族官员借到南方出差,真的来曾国藩老家私访,走到白杨坪,碰到一个看牛的老头,问:“老丈,曾国藩可是此地人?” 老头见这个北方人倒也客气,便。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性情暴躁,因为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进来的,让你遮着了,赶快挪开!”曾国藩果然照他的话移开了桌子。
曾国藩晚上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吵闹人吗?”曾国藩听了就低声默诵。
不久,曾国藩中了举人。传报到时,那人更是大怒,说:“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反问他:“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吗?怎么能怪别人呢?”那人说:“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闹,纷纷替曾国藩抱不平,但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像无事一般。
从这里可以看到,青年时代的曾国藩的涵养与气度已经不凡了。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834年,曾国藩又到湖南最高学门沙岳麓书院学习,师从欧阳厚钧,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并深受湖南学风的熏陶。
当年即考中举人,遂于冬季启程赴京,准备参加来年的会试,不料在会试中落榜。回乡后,曾国藩发愤苦读史书,足不出户近一年,为以后走上仕途和研究学术打下了基础。
1838年初,曾国藩再次进京赶考。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如愿以偿,中第三十八名进士。
朝考得一等第二名,改为庶吉士,人翰林院庶常馆深造。1840年庶吉士散馆,他是二等第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从此,曾国藩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京官生涯。
曾国藩论勤俭
曾国藩说:“勒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曾文正公全察·家训》卷上),“无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营倦怠未有不败”,(《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上)。为此,曾国藩详细论证说古代凡是能成大业的人,大多是自克勤小物而来。 百尺高的大楼,要奠基于平地。干丈长的布帛,是一尺一寸积累而成的。万石重的钟鼎,是一铣一两积累而成的。 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到了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 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 仲山甫昼夜从不情怠,动到这种程度,凡事无小元大,没有敢怠慢的。诸葛亮为相,自杖罪以上的事,都亲自临决。 杜意度为政,细致周密得如同治家。 陶佩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为有用之物。朱藏认为为学须饰积寸累,为政者也该铣积寸第才能成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