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 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 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鱼米之乡。由于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
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偷吃谷粒,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就早早关上大门。
后来,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刚点起火堆,谁知火光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夹人虫,一只只口吐泡沫像湖水般汹涌而来。
大家要紧出来抵挡,工地上激起了一场人虫大战。不多时,夹人虫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白,夹人虫早才纷纷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夹伤的夹伤,夹死的夹死,血肉淋漓,惨不忍睹。
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便用长挠钩起来,继续灌放开水作战。
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巴解闻着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他想:味道喷香扑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牙齿轻轻嚼动,嘴里觉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
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接连又吃一只。大家见他吃得津津有味,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无不大喜说:"大家来吃夹人虫,味道香极了!"
于是,民工们都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
从此,先民们都不怕夹人虫了,被人畏如猛兽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就是为了纪念巴解而名的。巴城出产的大闸蟹,由此而名扬四方,久享盛誉。
扩展资料:
食用禁忌:
1.虚寒人士不宜吃
2.皮肤敏感人士不宜吃
3.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
4.孕妇不宜吃
5.切忌半生熟吃
6.切忌吃蟹心,蟹的双鳃之间有一个六角形的白色蟹心,虚寒人士不宜。另外,但凡内脏都不宜吃,因内脏积聚重金属,多吃易中毒。
7.切忌以啤酒送蟹
8.不能和冰冷食物一起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闸蟹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 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 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相传在公元前2283年,尧帝委派大禹治水期间,有一位叫巴解的官吏在阳澄湖一带负责治水,他遵循大禹的主张,疏通河道,开渠排水,依靠民众,辛劳十余载,把洪水引入了东洋大海。
于是露出了大片耕地,农民种上了庄稼。随着水域的缩小,陆地的扩大,原来生活在水中的大批“八脚大虫”纷纷爬上陆地捕食,尤其到了九、十月间庄稼成熟之时,这些“大虫”像蝗虫一般在农田里肆意横行,糟蹋庄稼,为祸田间。
农民们试图捉住它们或是赶走它们,可是反被这些壮实的大虫所伤。它们的脚尖刺破了人们的皮肤,两只大螯咬着死不放松。
人们对这些横行无忌的家伙望而生畏,却无可奈何。这时,巴解看到人们刚刚经历了水灾,又有虫灾袭来,忧心忡忡。
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他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捕食大虫,以济灾民”的办法。他敢为天下先,亲手捕捉,亲口品尝,意外地发现此虫“不仅肉质丰肥,而且口味鲜美”。
当地的老百姓看到当官的第一个捕食,还吃得有滋有味,便纷纷效仿。果然,那大虫不仅好吃,还可以充饥。
不出几年,那些“八脚横行”的害虫,都成了“八脚无逃”的美餐。公元前2261年,大禹巡视十二州,来到江南阳澄湖地区,看到巴解将白茫茫的湖泽水乡治理成为片片绿洲,并且将“八脚大虫”变害为宝,使之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味佳肴,大为赞赏。
于是,大禹封巴解为王,食邑于此,继续治理江南水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治水有功、敢食大虫的英雄,就在阳澄湖东北角巴解第一次吃蟹的地方筑城,取名巴城,同时用其名“解”字,让原来无名的“八脚大虫”的“虫”字镇伏在下面,取名为蟹。
扩展资料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苏州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闸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
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
阳澄湖大闸蟹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青背,阳澄湖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晶莹洁白;三是黄毛,脚毛长黄挺拔;四是金爪,阳澄湖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名称来源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
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
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
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实需要勇气。
但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我用百度引擎搜索,只查到这一种说法: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
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
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此是传说,并无出处。
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
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洞冥记》记怪异之事,内容多半无稽,但其字句妍华,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
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据《太平御览》引用的《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国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
而百足蟹也许是海蟹的文学形象,至于是不是汉武帝是否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故妄言之,诸位不妨故妄听之。 答案二: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故事的.说的是绍兴有一年螃蟹成灾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解决,后来有个师爷交给大家个办法,让人们弄个破缸,让后让缸里注如盐水等着螃蟹往里面爬,让盐水把蛰死它,最后螃蟹被全杀死了,当人们没办法处理这些螃蟹时,又是那个师爷首先站出来,当着大家的面 大吃螃蟹然后夸螃蟹味道好,就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形容勇敢的人,绍兴师爷也由此名声大噪。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 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
不仅偷吃稻谷, 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 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 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
巴解想出一 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 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
烫 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 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 香味更浓。
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 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 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 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 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 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此是传说,并无出处。 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 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 《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
其卷三 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 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 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
《洞冥记》记怪 异之事,内容多半无稽,但其字句妍华, 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 人乐于采摭征引。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 ,据《太平御览》引用的《岭南异物志》 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 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 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
由是可 知,中国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 。而百足蟹也许是海蟹的文学形象,至于 是不是汉武帝是否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 人,我故妄言之,诸位不妨故妄听之。
答案二: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故事的.说的是绍兴有一 年螃蟹成灾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解决,后 来有个师爷交给大家个办法,让人们弄个破 缸,让后让缸里注如盐水等着螃蟹往里面爬, 让盐水把蛰死它,最后螃蟹被全杀死了,当人 们没办法处理这些螃蟹时,又是那个师爷首 先站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大吃螃蟹然后夸螃 蟹味道好,就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形 容勇敢的人,绍兴师爷也由此名声大噪。 答案出自百度。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
产于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
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
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 而说起吃大闸蟹,我国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
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的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至今还不敢吃河蟹。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发现,在我国江苏苏州市阳澄湖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品质最好。故此扬名。
那么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
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SA",(SA在吴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
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
席间,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而道其原委"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关于八鲜,也有一个传说。
八仙过海之前,先在阳澄湖逗留了数日,阳澄湖的父老乡亲对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热情招待,八仙十分感动,一起商议,怎么报答,最后就决定,每人给阳澄湖留下一样水产,结果,真就“各显神通”,变出了八样水鲜,个个鲜美无比:螺蛳、鳗鲡、白鱼、黑鱼、鳊鱼、草鱼、青鱼、清水虾(也有大同小异的其他八鲜之说,但八鲜之说却是肯定的)。 这样一来,阳澄湖不仅有大闸蟹,还有八样水鲜。
蟹为水司令,八鲜坐上宾。本来一个秋季人丁兴旺,现在一年四季都客流如潮——大闸蟹吃过了,还有八鲜,无论什么时候到阳澄湖,都可以品尝八鲜美味。
阳澄湖大闸蟹以其特有的美味脍炙人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渗透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多少年来,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螃蟹的传奇故事,金秋季节,人们纷纷持螯赏菊,享受美味。
当煮熟的螃蟹端上餐桌,掰开鲜红的蟹壳时,总是能够在里面发现一个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这就是“蟹仙人”。
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打座的和尚,也有人把它叫作“蟹和尚”。 在阳澄湖地区,人们流传着“蟹和尚”的故事,说这个“蟹和尚”是当年的法海和尚变成的。
在人人皆知的《白蛇传》故事里,那个美丽的白娘子为了向法海讨还丈夫,来了个水漫金山。法海和尚没有办法,只好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中。
苏州和杭州一带的老百姓纷纷为白娘子打抱不平,消息传到了玉皇大帝那儿,他连忙派太白金星下凡查办。 太白金星率众天兵天将,下凡捉拿法海和尚。
法海和尚赶紧溜之大吉,逃到了阳澄湖边时,发现自己已无路可走。情急之中,看见水滩的石缝间有一只螃蟹正在蜕壳,身体变得软软的,没有抵抗能力。
他抓住时机,立即从蟹壳的缝隙里钻了进去,躲藏在蟹壳里一动也不动。 螃蟹身体扁平,颜色青灰色,背上还有一只牛脚印。
据说,这牛脚印是在很久以前被老牛踩出来的。 阳澄湖畔的老百姓说,开天辟地时,水牛、螃蟹和癞蛤蟆都住在天上,相互之间十分友好。
一天,螃蟹正在银河里游玩,遇到迎面而来的癞蛤蟆。癞蛤蟆告诉它,发财的机会到了。
由于银河决口,人间发大水,老百姓纷纷逃难,丢下了许多金银财宝,还不赶快下凡去捞一把。螃蟹动了心。
它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急忙与癞蛤蟆一起,来到人间横冲直撞,到处捞外快,发足了横财。正在天上抢修银河的老牛,对它们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知道。
这天,老牛正在犁田时,无意中发现螃蟹和癞蛤蟆。它们财大气粗,昂首阔步,原来都在人间发了大财。
老牛顿时火冒三丈,追上去一脚踏在螃蟹的背上,大喝一声:“你们还有良心吗?竟然趁火打劫!”癞蛤蟆一吓,浑身上下冒出了鸡皮疙瘩,急忙溜之大吉。螃蟹无法脱身,只好苦苦哀求,又把癞蛤蟆如何出坏主意,拉拢它下凡发灾难财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坦白出来。
老牛明白,原来是癞蛤蟆良心不好,便饶过螃蟹。可是没有想到,老牛的这一脚踩得太厉害,不仅将螃蟹踩得身体扁平,无法挺立,从此以后只好横行,而且蟹壳上也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牛脚印。
癞蛤蟆虽然没有受到老牛的惩罚,但是吓出浑身的鸡皮疙瘩却永远也褪不掉了。
人造的环境不一定是生存的最佳选择。
和大学生小曾在东岳庙探幽时,在石头缝里抓了八只螃蟹,其中有四只大的,四只小的,最小的只有小指甲盖那么大。 回来后,我和小曾开始为螃蟹们营造安乐窝。
我办公室里有一个不小的鱼缸,是一个老同事送的,一直闲置着,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我和小曾到江边捡了些石头,又提回来一桶沙,先把沙铺在鱼缸底部,并使之高低不平,尽量模仿自然的状态,然后把片状的石头垒成带缝隙的窝,以便螃蟹们栖息,再把珊瑚盆景进行点缀,最后加上适量的水。
我们主观地认为,这样的环境应该算是比较“生态”的。 我叫小曾在网上搜索螃蟹的食物是什么,经搜索,螃蟹主要吃肉类、谷类等。
还没等到食物投放,令我们震惊的事就发生了。在缸里,竟发现一只螃蟹的壳,肉被吃得一干二净,几只腿散落在周围,我和小曾立刻相信了一个我们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事实:原来螃蟹在蚕食同类!我猜想,一定是螃蟹所生存的环境中,食物短缺,螃蟹们都饥饿的不行,才导致弱肉强食、残杀同类悲剧的发生。
于是,我立即找来一坨牛肉干和面条,撒在鱼缸里。果然,螃蟹用自己有力的双螯钳住食物,送到嘴边,慢慢地享用起来。
我异常兴奋,心想,只要螃蟹吃食物,就有可能存活下来。不会像麻雀那样,宁愿饿死,也绝不进食。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再没发生“相煎何太急”的惨剧,但几只小螃蟹都相继夭折。“可能生命太脆弱了!”我感叹道。
然而,不幸的悲剧还在继续上演着。 又过了一天,两只较大的螃蟹也一命归天。
又一天,那只最大的螃蟹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我挑逗一下,没有任何反应,原来它已长眠不醒。
看到这些小生灵相继辞世,心里一阵阵揪心的痛。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只大一点的螃蟹了,它还顽强地活着。
我每天细心地喂它,观察它。看来这只螃蟹具有其它螃蟹不具备的身体素质,行动非常灵活,当你走近时,它会迅速地钻到石头缝里躲藏起来,两只眼睛一会竖起来,一会闭下去,口里还在不停地吐泡泡。
你用东西逗它,它会迅速地舞动着两只大鳌与你对抗,样子可爱极了。为了让它进食,我就把肉夹起来逗弄它,果然,它便把肉钳住了,但并不急着吃。
这时,我会很知趣地悄悄离开,生怕惊扰了它进食。过一会再看时,肉已经不见了。
我想起了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法则,是这只螃蟹的强势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那些些日子,每天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螃蟹,并给它喂食。
就像对待一个宠物那样对待它。 为了给它创造洁净的环境,过几天我都要舀一部分水出来,然后再补充一些新鲜的水。
我想,照这样下去,这只螃蟹有可能会存活下来。 但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在一个周末的早晨,不幸终于发生了。 那天早晨,我一进办公室就径直走到跟前看螃蟹,却没有发现它。
在以往,它虽然经常躲起来,但仍可以在石头缝里看到它的腿或螯。难道它躲在石头缝的深处?我没在意,想,过一会儿它会出来觅食的。
几个小时后,再去看,还是没有看到它的影子。我心里开始惴惴不安了,一种不祥之兆笼罩在我的心头。
于是,我搬开石头,还是没有。再找遍了整个鱼缸,也没发现它的踪影。
我感到十分蹊跷,难道它偷偷溜出来了。从这种玻璃鱼缸的深度看,它是绝对逃不出来的,何况缸壁很光滑,根本无法“立足”。
但螃蟹确实不见了。我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野猫从窗户爬进来,把它吃掉了。
唯一的一只螃蟹没有了,就感到一种寄托消失了,心里的悲痛无以言表。 第二天,我在办公室的地上,偶然发现地上一个黑黑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那只失踪的螃蟹。
八爪二螯,完整无缺。我把它捡起来,放在水里,可怜的它,已经没有生命特征。
它,溘然辞世了。 在心里忍受伤痛的同时,我不断地反思我的行为。
导致这一只只螃蟹相继死去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原本这些小生灵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无忧无虑,按照自然法则生存着。
而人类总是想把自己认为很好的环境强加给这些生灵,并想方设法满足它们的需要,似乎在保护它们,使它们的生命得以成长、延续、繁衍。然而,人类的这些所作所为,无疑是在给生灵们挖掘坟墓,最终使它们踏上不归路。
这究竟是生灵们的悲哀,还是人类的悲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