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阳曾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请说出是哪十三个朝代? 答: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2.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荟萃,请问咸阳在哪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答:1993年。 3. 秦始皇于哪一年在咸阳建都? 答:公元前221年。
4. 咸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请问咸阳建城已多少年? 答:2354年。
5. 请问“咸阳”名城的由来是什么? 答:因地处“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6. 据统计,历朝文人墨客直书咸阳的诗篇多达二千余首,请您说出其中二首? 答:A:《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7. 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荆轲刺秦”、“指鹿为马”等事件都发生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
8. 秦咸阳宫遗址位于今天的咸阳市的什么地方? 答: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一带。 9. 秦咸阳三号宫殿遗址出土的一组壁画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宫殿壁画,请说出其中一幅壁画的名称? 答:车马图(驷马图)或仪仗图、建筑图、麦穗图。
10. “江南才子北方将,咸阳原上埋皇上”,请问有什么个皇帝埋在咸阳原上? 答:29个。 11. 汉高祖长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汉兵马俑是我国最早经科学发掘的大批量兵马俑,请问这些兵马俑的出土? 答:1965年,比1974年发现的兵马俑早了9年。
12. 咸阳市渭城区的顺陵是谁的陵墓? 答:武则天之母杨氏陵墓。 13.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文景”是指西汉的哪两个皇帝? 答: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14. “苏武牧羊”、“飞鸿传书”都反映的是西汉时期,出使匈奴的外交家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辱使节。请问:苏武墓在什么地方? 答:咸阳市武功县。
15.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咸阳》的一首诗,请问这是诗人看到什么有感而发的? 答:诗人看到被项羽焚烧的秦咸阳宫殿遗迹后有感而发。
16. 历史上咸阳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答:秦代的郑国渠。 17. 茂陵陵区内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说出这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 答: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
18.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古雕艺术珍品,请说出其主题性石刻的名称? 答:马踏匈奴。 19. 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是什么陵?位于咸阳市哪个县? 答:是昭陵,位于咸阳市礼泉县。
20. 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中四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两骏现藏于美国的哪一所大学博物馆? 答: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21.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梁山上,请问乾陵是谁的陵墓? 答: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
2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渭城曲》,请问诗中国的“渭城”是指什么地方? 答:渭城,即咸阳。
汉武帝时更名为渭城。 2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她葬于何处? 答:杨贵妃(杨玉环)。
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兴平市马嵬镇西。 24.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墓壁画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请说出其中的一幅? 答: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礼宾图、侍女图等。
25. “元老记者”、“监察之父”、“近代草圣”是对控历史上哪一位著名人物的赞誉?他出生哪里? 答:于右任。于右任先生出生在咸阳市三原县。
2. 2 魅力咸阳探究 26. 三原县境内的李靖故居,又称东里花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哪位著名将领曾在此居住过? 答:杨虎城将军。 27. 茂陵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马”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体态矫健,昂首挺胸,有一发千里之势。
它在古籍中被称做什么? 答:金马或者天马。是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的。
28. 咸阳市彬县大佛寺中著名的阿弥陀佛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请问这座坐像有多高? 答:20米。 29. 昭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园,请问昭陵陵园面积有多大? 答: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0000公顷(约合30万亩)。
30. 三原县城隍庙内陈列有一件石刻,明太祖朱元璋曾留下了“纯正不曲,字如其人”的赞叹,请说出它是什么石刻? 答:岳飞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31. 传说中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封地,位于咸阳市的哪个县? 答:位于咸阳市武功县。
32. 渭河、泾河是流经咸阳的两条主要河流,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反映的是两条河的交汇情况,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泾渭分明。 33. 咸阳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化石是什么? 答:旬邑出土的黄河象和板齿犀牛化石。
34. 咸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具有特色大众参与的民间舞蹈项目。
转发生在秦都咸阳的故事,为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长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里集纳如下:泾渭分明泾:指泾水,渭:指渭水。
两条河流均在咸阳境内。唐以前,泾水常浊而渭水常清;唐以前,渭水日益混浊,而泾水相比较显得更清,泾水作为渭水的支流,在咸阳溶入渭水,两条河水一清一浊,界限十分清楚,唐代诗人孟郊诗云:“渭水不可混,泾水徒相侵”,杜甫也曾经感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故后人以“泾渭分明”来比喻两件事情明显不同,也用来表示事物是非清楚,不容混淆。泾渭不分大意与“泾渭分明”相同,比喻人做事情不分是非或好坏。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即指周朝初年的姜尚,字子牙。据《武王伐纣平话》里说,姜太公曾在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钓鱼台村的渭水边上垂钓,他垂钓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是把渔钩深进水里,而是将没有挂上鱼饵的直钩悬在离水面还有三尺多高的半空中,口中念念有词道:“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即指负有天命的人,指帝王)意思是要等待周文王自己找上门来聘用他。
周文王果然重用姜尚,打败了纣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后来人们就用这条成语来比喻那些“心甘情愿地上当”的人和事。
此成语也可说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来人们就用“秦晋之好”来指两性婚姻。
鸡鸣狗盗典出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前229年,秦昭王为了加强秦国的综合国力,广泛征用贤能之士到秦国做官。当时齐国公子孟尝君被秦昭王看中,聘用他为丞相。
这个孟尝君在齐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养有宾客数千人。
因此,当他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市,立即惊动了京城,人们纷纷争看孟尝君,果然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秦昭王在咸阳宫隆重地接见了这位齐国贵公子,宾主相谈甚欢。
孟尝君把齐国产的白狐皮献给秦昭王作为秦晋之礼,昭王非常高兴。立即委任他为丞相,总揽全国政务。
此时引起了秦国国内土著的贵族官员的妒忌,纷纷向昭王进言,说孟尝君再有能力,终究还是一个齐国人,他掌握着秦国的大权,必定事事为齐国着想。秦昭王开始并不在意,但是日子长了,说的人多了,也不能不警惕。
于是就免了孟尝君的丞相职务,打算遣送他回国。可是,这时候又有人说,孟尝君在秦国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对秦国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放他回去,等于放虎归山,倒不如杀了他。
秦昭王于是把孟尝君软禁起来。恰在这时候,孟尝君结识了一名叫燕姬的女人,托她在秦昭王面前说句好话,放他回去。
燕姬向他提出,走走门子可以,但是必需以一件狐皮大衣为交换条件。孟尝君从齐国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件狐皮大衣,早已献给秦昭王,现在到哪里去找第二件呢?于是,就召集他从齐国带来的门客商议,其中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有办法。
因为这个人平日里能力平平,孟尝君并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可是当天晚上,这个人就把狐皮大衣送到孟尝君面前。
原来当晚这个人从水道里爬进宫中,又从狗洞里进入库房,盗走了孟尝君送给秦昭王的礼物。孟尝君大喜,拿了狐皮大衣去见燕姬,并且打通了秦昭王这个关节。
孟尝君接到放行的命令后,急忙启程回国,深怕秦王反悔。不几日,宾主一行来到函谷关,恰逢半夜,关门紧闭,而按照秦国的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而如果滞留在关前等待天明,那么很可能秦兵追来。
正当孟尝君束手无策之际,跟随他来到秦国的冯罐捏着鼻子,学了一声鸡鸣,一下子引来周围群鸡乱鸣。守关的军士听到鸡鸣,一下子引起周围群鸡乱鸣。
守关的军士听到鸡鸣,知道开关时间已到,急忙开关启锁,匆匆验过文书放行。孟尝君脱险以后,深感自己没有白养这些宾客。
古人诗云:“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鸡鸣狗盗最初的意思是褒义,但是发展到后来,就成为形容人员构成不三不四的贬义词了。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制定的外交战略,战国时期,秦国与山东六国长期形成对峙局面。许多曾向秦国的国君建议,对山东六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
其核心内容是,对与秦国相距较远的国家,采取友好的政策,使他们不去主动援助其他国家对秦国的战争。而对于与秦国接壤的国家。
则主要采取军事进攻的政策。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秦昭王时期到秦国游说之士张仪,后来,范睢和蔡泽以及在秦始皇时代来到咸阳的魏缭,都曾经提出过同样的主张,并且进一步用不惜重金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以离间破坏个诸侯之间合纵的图谋的策略纳入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
使这项政策更趋完善,秦始皇采纳了他的计谋,果然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后来人们就以战国时秦国采用的这样一种“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临近的国家,利用敌方矛盾,各个击破”的外交策略,来比喻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
掩耳盗铃此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里说,有人找到一口钟(古代乐器),想把它背走。但是钟太大,背不动,他就想用铁锤把它敲碎后,再分片拿走。
可是谁知道,他刚一敲钟,钟就响了起来,他害怕别人听见声音后,过来跟他争夺者、这口钟,就赶紧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自己听。
转发生在秦都咸阳的故事,为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长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里集纳如下:泾渭分明泾:指泾水,渭:指渭水。
两条河流均在咸阳境内。唐以前,泾水常浊而渭水常清;唐以前,渭水日益混浊,而泾水相比较显得更清,泾水作为渭水的支流,在咸阳溶入渭水,两条河水一清一浊,界限十分清楚,唐代诗人孟郊诗云:“渭水不可混,泾水徒相侵”,杜甫也曾经感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故后人以“泾渭分明”来比喻两件事情明显不同,也用来表示事物是非清楚,不容混淆。泾渭不分大意与“泾渭分明”相同,比喻人做事情不分是非或好坏。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即指周朝初年的姜尚,字子牙。据《武王伐纣平话》里说,姜太公曾在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钓鱼台村的渭水边上垂钓,他垂钓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是把渔钩深进水里,而是将没有挂上鱼饵的直钩悬在离水面还有三尺多高的半空中,口中念念有词道:“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即指负有天命的人,指帝王)意思是要等待周文王自己找上门来聘用他。
周文王果然重用姜尚,打败了纣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后来人们就用这条成语来比喻那些“心甘情愿地上当”的人和事。
此成语也可说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来人们就用“秦晋之好”来指两性婚姻。
鸡鸣狗盗典出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前229年,秦昭王为了加强秦国的综合国力,广泛征用贤能之士到秦国做官。当时齐国公子孟尝君被秦昭王看中,聘用他为丞相。
这个孟尝君在齐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养有宾客数千人。
因此,当他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市,立即惊动了京城,人们纷纷争看孟尝君,果然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秦昭王在咸阳宫隆重地接见了这位齐国贵公子,宾主相谈甚欢。
孟尝君把齐国产的白狐皮献给秦昭王作为秦晋之礼,昭王非常高兴。立即委任他为丞相,总揽全国政务。
此时引起了秦国国内土著的贵族官员的妒忌,纷纷向昭王进言,说孟尝君再有能力,终究还是一个齐国人,他掌握着秦国的大权,必定事事为齐国着想。秦昭王开始并不在意,但是日子长了,说的人多了,也不能不警惕。
于是就免了孟尝君的丞相职务,打算遣送他回国。可是,这时候又有人说,孟尝君在秦国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对秦国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放他回去,等于放虎归山,倒不如杀了他。
秦昭王于是把孟尝君软禁起来。恰在这时候,孟尝君结识了一名叫燕姬的女人,托她在秦昭王面前说句好话,放他回去。
燕姬向他提出,走走门子可以,但是必需以一件狐皮大衣为交换条件。孟尝君从齐国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件狐皮大衣,早已献给秦昭王,现在到哪里去找第二件呢?于是,就召集他从齐国带来的门客商议,其中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有办法。
因为这个人平日里能力平平,孟尝君并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可是当天晚上,这个人就把狐皮大衣送到孟尝君面前。
原来当晚这个人从水道里爬进宫中,又从狗洞里进入库房,盗走了孟尝君送给秦昭王的礼物。孟尝君大喜,拿了狐皮大衣去见燕姬,并且打通了秦昭王这个关节。
孟尝君接到放行的命令后,急忙启程回国,深怕秦王反悔。不几日,宾主一行来到函谷关,恰逢半夜,关门紧闭,而按照秦国的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而如果滞留在关前等待天明,那么很可能秦兵追来。
正当孟尝君束手无策之际,跟随他来到秦国的冯罐捏着鼻子,学了一声鸡鸣,一下子引来周围群鸡乱鸣。守关的军士听到鸡鸣,一下子引起周围群鸡乱鸣。
守关的军士听到鸡鸣,知道开关时间已到,急忙开关启锁,匆匆验过文书放行。孟尝君脱险以后,深感自己没有白养这些宾客。
古人诗云:“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鸡鸣狗盗最初的意思是褒义,但是发展到后来,就成为形容人员构成不三不四的贬义词了。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制定的外交战略,战国时期,秦国与山东六国长期形成对峙局面。许多曾向秦国的国君建议,对山东六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
其核心内容是,对与秦国相距较远的国家,采取友好的政策,使他们不去主动援助其他国家对秦国的战争。而对于与秦国接壤的国家。
则主要采取军事进攻的政策。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秦昭王时期到秦国游说之士张仪,后来,范睢和蔡泽以及在秦始皇时代来到咸阳的魏缭,都曾经提出过同样的主张,并且进一步用不惜重金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以离间破坏个诸侯之间合纵的图谋的策略纳入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
使这项政策更趋完善,秦始皇采纳了他的计谋,果然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后来人们就以战国时秦国采用的这样一种“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临近的国家,利用敌方矛盾,各个击破”的外交策略,来比喻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
掩耳盗铃此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里说,有人找到一口钟(古代乐器),想把它背走。但是钟太大,背不动,他就想用铁锤把它敲碎后,再分片拿走。
可是谁知道,他刚一敲钟,钟就响了起来,他害怕别人听见声音后,过来跟他争夺者、这口钟,就赶紧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自己听。
刘邦抢先一步进入咸阳,约法三章,深得人心。
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6年9月,子婴杀了赵高,派了5万兵马守住饶关(今陕西商县西北)。
刘邦用张良的计策,派兵在饶关左右的山头插上无数的旗子,作为疑兵;另派将军周勃带领全部人马绕过饶关正面,从东南侧面打进去,杀死守将,消灭了这支秦军。
刘邦的军队进了饶关,到了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秦王子婴带着秦朝的大臣来投降了。子婴脖子上套着带子(表示请罪),手里拿着秦皇的玉玺、兵符和节杖,哈着腰等在路旁。
刘邦手下的将军主张把子婴杀了,但是刘邦说:“楚怀王派我攻咸阳,就因为相信我能待人宽厚;再说,人家已经投降,再杀他不好。”说完,他收了玉玺,把子婴交给将士看管起来。
这样,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王朝,仅仅维持了15年,就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了。
差点被富贵迷失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各人都拣值钱的金银财宝拿,闹得乱哄哄的。只有萧何不希罕这些东西,他先跑到秦朝的丞相府,把有关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收了起来,保管好。
刘邦在将士陪同下,来到了豪华的阿房宫。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幔帐、摆设好看得叫人睁不开眼睛,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宫女。他在宫里呆了一会儿,心里迷迷糊糊的简直不想离开了。
这时候,他的部将樊哙闯了进来,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个富翁呀?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使秦朝亡了,您还要这些干吗?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
刘邦不听他的话,说:“让我歇歇吧。”
恰巧张良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
刘邦是一向很信任张良的,听了他的话,马上醒悟过来,吩咐将士封了宫殿,带着将士仍旧回到灞上。
约法三章
接着,刘邦召集了咸阳附近各县的父老,对他们说:“你们被秦朝的残酷的法令害苦了。今天,我跟诸位父老约定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除了这三条,其他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父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惊慌。”
刘邦还叫各县父老和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
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高兴得不得了。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拿着牛肉、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刘邦的将士,刘邦好言好语地劝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他说:“粮仓里有粮食,你们不必费心了。”
从那时候起,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人们都巴不得刘邦能留在关中做王。
此句语出曹操《蒿里行》。昔日周武王伐纣与众诸侯会盟于孟津。这里说初期会盟津指的是十八路诸侯共聚义旗,讨伐董卓及其部将。乃心在咸阳化用《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咸阳本是秦国都城这里代指长安。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朝皇帝劫持,必令其迁都长安。众诸侯要到长安勤王。
曹操
[全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咸阳不仅以其经济政治的重要地位、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享誉中外,而且因为在这方热土上诞生过或叱咤风云,战功卓著,或经国济世,造福桑梓,或“弥纶辟言,研精一理”的杰出人物而辉今耀世,彪炳史册。
一部二十五史,仅今咸阳市境内立传人物就达300余位,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就是在全国亦不多见。如传说中的圣母姜?、农业始祖后稷、振兴周族的公刘、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汉武帝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儒学正统先声的董仲舒,百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流芳千古的北宋名臣范仲淹、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著名外交家王炳南、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的创始人吴宓等都享誉天下。
【班固】(32~92)东汉历史学家。字孟坚。
咸阳市渭城区人。少年时博览群书,继承其父班彪遗志修前汉史,以私改国史被告下狱,其弟班超上书力辩,获得释放。
后任兰台令史,典校秘书,积思蓄力20余年,撰成《汉书》百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章帝时,为玄武门司马,撰集《白虎通义》。
著作有《班兰台集》等。 【班超】(32~102)东汉时疏通丝绸之路的外交使节。
字仲升。咸阳市渭城区人。
班固胞弟,年轻时曾为官府钞书,后投笔从戎。明帝永平十六年(73),随从窦固北击匈奴,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
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的使者,又废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章帝初,坚守疏勒等地,得到东汉政权援军,反击匈奴。
从章帝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陆续平定莎车、龟兹、焉耆等地叛乱,并击退月氏进攻,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护,被封为定远侯,曾派使节甘英远至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
永元十四年(102),病逝于洛阳。 【班昭】(49~约120)东汉历史学家。
女,字惠姬。咸阳市渭城区人。
其兄班固死时,所撰《汉书》尚未完稿。班昭和马续奉和帝之命,分别续补了8表及天文志。
因文史兼通,才华出众,深得和帝及邓太后恩宠,常被召入宫中,为皇后诸贵人讲学。其丈夫名曹世叔,故又称班昭为曹大家。
著作有《东征赋》、《女诫》等。 【贾逵】(30~101)东汉天文学家、经学家。
咸阳市渭城区人。青年时通晓经史,曾任侍中及左中郎将。
明帝时,献所作《春秋左传解诂》、《国语解诂》,力斥术数谶纬之学。后与班固同校秘书,撰写东汉历史。
章帝时,在白虎观等地讲授《古文尚书》、《左传》。曾与今文学家辩难,提高古文经学的地位。
他精通天文学,认为在历法中应按黄道来计算日月运动。章帝元和二年(85)参与修订《四分历》,所测黄道与赤道交角数值精度极高,增加了24节气昏旦中星、昼夜刻漏和晷影长度等新内容,比太初历有显著进步,为后世历法所依循。
【马融】(79~166)东汉经学家。字季长。
咸阳兴平人。博通经籍。
安帝时拜郎中,校书东观。桓帝时,官至南郡太守。
博学多才,为世通儒。遍读儒家经典,从事教育子弟,常有生徒数百至千余人。
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不拘小节,人称“绛帐授书”。所注书有《孝经》、《论语》、《毛诗》、《周易》、《三礼》、《尚书》等,撰有《三传异同说》。
【赵岐】(108~201)东汉学者。初名嘉,字台卿。
咸阳市渭城区人。桓帝时,历任京兆尹功曹并州刺史。
灵帝时遭党锢之祸,逃往北海卖饼为生。献帝时历任议郎、太仆、太常等职。
后又遣派荆州督收租粮,年老病死。通明经学,多才多艺,所画人物被《读画品录》(唐李嗣其著)列为上一品。
所著《三辅决录》除记述汉代官僚阶层史实外,保存有十分珍贵的关中地方史资料。另著有《孟子章句》,被后人收入《十三经注疏》。
【马钧】生卒年待考。三国时科学家,被誉为“天下名巧”。
字德衡。咸阳兴平人。
曾任三国魏博士,改进织绫机,使生产效率提高4倍以上。后任给事中,奉命制作司南车和“水转百戏”,又制作翻车,结构精巧,其“灌水自覆,更入更出”,为近代水泵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还改进了诸葛亮所造连弩及发石车等兵器。当时人们称他“巧思绝世”。
【马超】(176~222)三国时名将。字孟起。
祖籍咸阳兴平。出生于凉州豪强家庭。
东汉末随父马腾起兵,后统领马腾部属。建安十六年(211)攻曹操,在潼关为曹操所败,还据凉州。
后为杨阜等驱逐,率兵依附张鲁,后又归顺刘备。蜀汉建立,任骠骑将军,封邰乡侯。
【苏蕙】生卒年待考。350年前后在世。
东晋女诗人。字若兰。
咸阳武功人。善于诗文。
其夫窦滔,前秦苻坚时为秦州刺史,后因罪被放逐流沙。她思念不已,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赠,词甚凄婉。
唐武则天曾为之作序,称其"五彩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牛弘】(543~610)隋初法学家。
字里仁。咸阳长武人。
少年时好学博闻,宽仁文雅。北周时初任外府记室内史,后为纳言上士。
隋初为朝廷秘书监,撰修五礼100卷。文帝开皇三年(583),官拜吏部尚书,制定《开皇律》12篇500条。
大业六年(610),随从隋。
刘邦入咸阳,诸将都去争抢金帛财物,萧何却独去抢收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藏之宝之,后来楚汉逐鹿,沛公具知天下地理形势户口强弱,在斗争中占尽先机。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叔侄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举起义旗。不久,便召集了20余万兵马,拥立楚王第12皇孙13岁的熊心为王,并与刘邦所部会于薛城。众将约定:项羽北向救赵,解巨鹿之围后,从北路向西攻秦,刘邦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谁先入秦都咸阳,谁当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往直前,凭靠张良等人的谋划,避实就虚,剿抚并用,一路夺关斩将,直抵关中。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城。秦王子婴设计杀了奸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于是,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咸阳城。将士们见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沛公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秦宫去东张西望。他看见华丽的宫室,古怪的摆设,成堆的金银珠宝,猎狗骏马,珍奇玩物,还有一群群的美女,不觉眼花缭乱,飘飘然起来,甚至贪恋秦宫的富贵而不忍离开。他神魂颠倒地拥着美女走进胡亥的寝宫,往龙床上一躺,便进入了温柔乡。突然,大将樊哙破门而入,大声说道:“沛公想取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这些奢华之物,正是秦亡的祸根。切勿迷恋于此!”与此同时,张良等人也来陈述利害,刘邦这才幡然自悟当下命兵士查封皇宫府库,然后率众将士返回灞上。惟独萧何,进入咸阳后,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因为,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萧何做官多年,当然知道这些。对此,全军上下无不佩服,刘邦在惭愧之余,说:“萧何确是异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场。”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于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可参考?tp=0_11
1、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典故】吕不韦在秦庄襄王时为丞相,并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继位后,他又被尊奉为相邦,称为“仲父”,地位极其显赫。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要是还不如他们的话,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布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名为《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品评,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2、图穷匕见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解释】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典故】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荆轲与秦舞阳带着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假意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在咸阳宫接见他们。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