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典故
死囚获赦
古时候,一巡按上堂审理重案。看着跪在堂下面无人色的死囚,心血来潮念出一句:“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这上联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一是用了顶针手法,后句的第一个字和前句最后一个字相同:二是结尾的成语扣住此情此景,暗含杀气,是双关。难怪巡按念出上句后,好半天念不出下联。这时,堂下传来死囚战战兢兢的声音:小的愿对。巡按不信死囚中有如此高手,立马许诺:若能对上,饶你不死!死囚脱口而出: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巡按听后,不得不服。下联也以自然现象入题,顶针、双关一样不少,结尾的成语表达了希望赦免的心情。巡按信守承诺,当堂释放了这名死囚。
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咬文嚼字的典故死囚获赦古时候,一巡按上堂审理重案。
看着跪在堂下面无人色的死囚,心血来潮念出一句:“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这上联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一是用了顶针手法,后句的第一个字和前句最后一个字相同:二是结尾的成语扣住此情此景,暗含杀气,是双关。
难怪巡按念出上句后,好半天念不出下联。这时,堂下传来死囚战战兢兢的声音:小的愿对。
巡按不信死囚中有如此高手,立马许诺:若能对上,饶你不死!死囚脱口而出: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巡按听后,不得不服。
下联也以自然现象入题,顶针、双关一样不少,结尾的成语表达了希望赦免的心情。巡按信守承诺,当堂释放了这名死囚。
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推敲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一路上搜索诗句,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车骑。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
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
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的”。“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
李相一听,说:“不对。我没老师教我读,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肯定是我错了,不是你错了。”
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释。
李相很惭愧,拜小吏为师,叫“一字师”。故事2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诗人。
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
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他就继续赶路。
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
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
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3] 故事3 杨万里,字亭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
其诗善为“杨诚斋体”,不堆砌典故,构思新巧,语言平易自然,自成风格,有《诚斋集》传世。传说有一天,杨万里在馆中与人闲聊,谈到晋朝间,就说起有个文学家兼史学家叫于宝的怎么怎么,旁边有个小吏插话说:“是干宝,不是于宝。”
杨万里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叫干宝?”小吏找到韵书,递给杨万里看。果然韵书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晋有干宝”。
杨万里一见大喜,非常感激地对这个小吏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以上二例为有一字误读而经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为有一字运用欠妥而经他人改良者。故事4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范仲淹听后,把诗再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
咬文嚼字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姢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
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
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
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
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
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
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
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
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
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咬文嚼字亦称钻牛角尖,在于死抠字眼。
1. 贾岛一次在想一句诗‘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一点的时候,一不小心顶撞了韩愈的轿队,结果韩愈不但没生气,反而帮贾岛参谋,最后认为‘敲’字较好,因为僧人一般懂礼教,不会不敲而推的。就是这个典故,比喻反复斟酌品味来挑选。其实象做诗做到贾岛那样,实在苦闷得很,哪还有什么诗的韵味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 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 “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2. 电视剧《金粉世家》有一集里,“国务总理”金某和朋友谈话时说:“疾风知劲草,坦荡识忠臣。”(见字幕)“坦荡”应为“板荡”,“忠臣”应为诚臣”。“板荡”一词典出《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贫苦,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唐太宗《赐萧蠫》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把“板荡”写作“坦荡”,当是音近致误 。
3. 一天, 乾隆听到纪晓岚骂他" 老头子"乾隆让其解释. 他说:口称万岁是老. 万众之首为头. 天之娇子是子. 合起来就是老头子。 这完全体现了纪的口才能力。以前有个大财主 家有万贯 但还很小气 他为了富上家富 并炫耀自己 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一天傍晚, 有个穷秀才从这家门口路过 看了这副对联不禁暗笑, 便用笔偷偷的把其字稍微改动,第二天财主一看 当是就气的昏倒在地,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
贾岛一次在想一句诗‘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一点的时候,一不小心顶撞了韩愈的轿队,结果韩愈不但没生气,反而帮贾岛参谋,最后认为‘敲’字较好,因为僧人一般懂礼教,不会不敲而推的。
就是这个典故,比喻反复斟酌品味来挑选。其实象做诗做到贾岛那样,实在苦闷得很,哪还有什么诗的韵味呢。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 字。
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
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
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 “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咬文嚼字探《边城》 上海第二中学王玉新 说起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沈从文总是不可绕过的,而《边城》是他巅峰时期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在《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中节选了《边城》(节选自《沈从文选集》第四卷,四J J1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节选后虽然没有了完整的故事情节,但《边城》本身讲述故事的方式就与众不同它不以情节的腾挪跌宕来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并不妨碍学生去领略湘西那清新灵动的自然风光,淳朴古老的世俗人情,执著纯洁的爱情以及真挚无私的亲情。 除去淡化了的情节,小说的另外两个元素——环境、人物,该如何让学生去把握呢?有的教师通过课前质疑、课堂合作讨论,设置思维冲突等方法来体会小说中的人性之美;有的教师则从了解小说的风格特征人手,让学生感受小说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究竟应该借助一个怎样的“媒介”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标呢?有人说:“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说,语言是小说的基本存在方式,而《边城》的语言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那就不妨鼓励学生咬文嚼字.这不失为引领他们探访边城世界的一条途径。
1.数量词 《边城》在第一段集中运用了许多数量词来描写茶峒。“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作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娓娓叙来,显得直白而单纯。不足百字就向读者勾勒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生活环境。
“你能概括一下这儿的环境吗?”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清澈的小溪环绕着青山,溪边矗立着一座白塔。”
“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学生说出了大概的印象,但仅仅是这些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短短几行字,一连用了六个数量词,它们有怎样的效果?” 有同学说,官路只一条透露出了这座小山城的清幽与僻静,还有同学说,“一户”、“一个”、“一只”都表现出数量之少,为这座山城增添了一份宁静.不仅如此,这些数量词修饰的有景,有人,有物,从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契合,景与人相谐,人与景相依。
经过点拨,学生的这些回答非常有质量,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还原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不仅直接的环境描写,在另外一些语句中的数量词,也同样值得关注与推敲。
因此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哪些数量词能间接地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认真寻找,收获颇丰。有学生这样分析,“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这个!”’在这句话中,“一把”看出别人给的钱并不算少,但渡船人把别人掷到船板上的钱全部归还,表现出一分一毫也不多占的心态。“三斗”、“七百”这些可以说是微薄的收入,但在渡船人眼中,已足够多,暗示出渡船人待人诚恳,重义轻利。
不管是摆渡的人还是渡船人,内心都是那样纯净与美好,而由这样一些人构成的茶峒,民风之淳朴不言而喻,所以小说展现的社会环境,其特点是至美至淳。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与学生们不禁拍手叫好。
2.名词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
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