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修身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修身为第一要。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
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
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人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事故,我们会有上述情绪的发泄,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和是获得事物客观规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道路。
追求实现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调和,天下万物就能生育成长。 “随遇而安”是较好的修身方法。
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穷,行乎贫穷;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君子是根据他所处在的地位和环境泰然生活行事,不愿有非分的额外的要求和行为。当你富贵时,就要多行善事。
取之于社会,用诸于社会。当你贫穷时,也不能挺而走险,做非法害人的事。
当你处在未开发的部落时,就要入乡随俗。当你处于患难的境地时,要泰然忍受患难。
这样的君子,没有人会生活的不自我满足和快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
好学的人是不讲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还向鲁哀公推举颜回,说“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回是最好学之人。当然也是修养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老师的传授要时常温习。
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 孔子说的修身是以仁为本,以“于已所不欲,勿施之于人”为最高原则。
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
孔子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没有教养、涵养。
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来达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
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
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
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
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
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
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
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
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
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
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 家庭。
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 遍了全国 。屈原的学问和才干 ,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 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 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 把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
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 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
当怀王轻信 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 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
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 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 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 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罗江而死。
壮志未酬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今绍兴) 人。他的幼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战乱时期,父亲陆宰是一个 具有爱国。
1.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人民都来道贺。但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迎接老人,虔敬地请教他:“楚王不知道我能力不好,委我相位,众人都来向我道贺,但我恐怕以后要承受百姓的责怪。您说来吊丧,一定有高见要指教吧?”
老人说:“的确有些话想提醒你:身份高贵但对人骄傲,必会被人民抛弃;地位高而擅权,必遭君王讨厌;俸禄多而不知足,必招灾祸。”孙叔敖恭敬的道谢:“谨遵教诲,您还可以再教我一些吗?”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2.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最后功成名就。
修身养性,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生活,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恼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
1为何团团转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老师父随口答道。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
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2过眼烟云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认为时光过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代法师。
有一天他对道悟禅师说:“我什么时候能像师傅一样道行深远、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羡慕的人生境界啊!”道悟禅师听后,未发表任何意见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边的一朵白云,对心通说:“你看那朵云多么漂亮!”通也附和说:“真的漂亮!”然后,道悟禅师又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说:“你看那盆花,开得多鲜艳啊!”心通也附和着说:“真鲜艳啊!”过了几个时辰之后,心通把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时,道悟禅师又忽然问他:“刚才那朵漂亮的白云呢?”“早已飘逝得无影无踪。”心通看看天边,顺口说道。
又过了不知多少天,当心通把白云、鲜花的事情早已忘到脑后时,道悟禅师又忽然对他说:“你去把我那天指给你的那盆鲜花捧过来,我看开得怎么样了。”心通赶紧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过,只有发黄的枝叶了。
道悟禅师就说:“都是过眼云烟啊!”心通豁然顿悟。3拂尘扫垢佛陀的弟子周利盘陀伽,生性愚顿,他背诵经文,连一句都记不住,深感自卑苦恼。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掩面哭泣,上前问他:“周利盘陀伽,你为什么哭呢?”他啜泣着说:“因为哥哥教我一句经文,我三个月都背不下来。他说有我这种笨弟弟,他觉得很难为情,他要把我赶出僧团。”
佛陀对他说:“周利盘陀伽,你不要再伤心了,你记不牢经文没关系,我来教你。”于是,佛陀拿着一把扫帚,为他示范扫地,教他每天扫地的时候,念着“拂尘扫垢”。
周利盘陀伽每天勤快的扫地,刚开始记了“拂尘”就忘记“扫垢”,念了“扫垢”就把“拂尘”忘了,总是念不全那四个字。虽然他是这么的笨拙,佛陀仍旧一遍一遍教他念着“拂尘扫垢”。
半年后,周利盘伽终于记得“拂尘扫垢”四个字。久而久之,他的心因为专注于扫地,慢慢地引发了定慧之力,从心外的尘垢警醒到心内的污浊。
一年后,周利盘陀伽为自己扫出一片光明的心地,明白“拂尘扫垢”的甚深法义,由一个愚笨拙劣的人变得聪明敏捷。僧团里的大众也从他身上领会到佛陀的慈悲,只要不轻视自己,不妄自菲薄,贯注身心,一定会在修炼中不断提高。
开悟的扫把,人人手中不缺,只是我们如果忘记要“拂尘扫垢”,任凭心内布满贪欲、愤怒、愚痴、邪见、嫉妒等等尘垢,就会使自己心灵的庙堂,蛛网密结,栋梁颓废,久久不见一缕清香。4以修行释放生命的清香俗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百花凋榭的季节,只有梅花在严寒冰雪中开放,然而她那缕缕梅香却是从凌冽的寒风和冰雪中孕育出来的。
只有饱经风霜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芳香,一般人却只知一味赞叹,丝毫没有觉察这芳香之下、硕果之中所包含的苦涩和艰辛,这香气是无数次迎风冒雪、历经寒冷之后才释放出来的。以前曾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到一所寺院去找高僧释圆。
他沮丧的对释圆说:“像我这样一事无成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释圆听后不动声色的拿出一包茶叶,然后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你马上烧一壶温水送过来。”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又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那年轻人喝了两口之后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 释圆笑着回答说:“这就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你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沸水送来后,释圆又取出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一些沸水。年轻人看到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无声的溢了出来。
他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说着又朝杯子里注了一缕沸水,随之一缕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
就这样释圆向杯子里注了五次沸水,那一杯茶水的香气沁得满屋生香。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不同吗?” 年轻人想了一下回答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茶味就不同。用温水冲沏的茶浮在水之上,怎么会散逸出茶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其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和冬霜的清冽。”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撮深蕴着清香的茶叶,那人生中的修行就如一壶炽热的沸水,茶叶只有在沸水中沉沉浮浮,累经浸泡才能散逸出它的清香。一个不懂得修行的人,就像那温水没有泡开的茶叶一。
答案 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静”、“忍”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一个“忍”字。
如,诸葛亮即有“非静无以成学”、“宁静致远”等,而曾国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的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而要“修”要“养”,就首先要能“静”能“忍”,否则,心浮气燥,如何修得下去,养得起来? 所以,古人说:“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
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万事忍为上”等等。
足见“静”、“忍”的重要。
三辞新居 王树声就任总军械部部长后,按照规定有关部门打算给他修建一套设备齐全、装修较好的住房。
但王树声谢绝了。他考虑,国家正在搞经济建设,到处都需要花钱,自己能为国家节省一点是一点,只要能住下,有个办公、会客的地方就行了。
他坚持不建单独小院、楼房,只建一般平房。这样,他全家六口人,就居住在一幢狭窄低矮的平房里。
这所房子外无围墙,屋内装饰一般,陈设简朴,只有一些日常的木质家俱,和普通的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总军械部撤销后,他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原来居住的大院房产转属另一单位。
组织上考虑他多有不便,决定为他另觅地方,建造新居。有关部门的同志很重视,积极帮助王树声挑选房址。
开始,规划人员给王树声找的房址在玉渊潭附近。这里紧靠八一湖,近临引水河,绿荫环抱,环境幽静,风光宜人。
老将军一眼就看中,正待说定,忽然看见不远处有几间民房,即问这碍不碍事。规划人员说,如果要在这里建房,就动员那几户人家搬迁。
王树声思忖片刻,摆手说,“还是算了吧,凭什么要撵人家老百姓!” 后来,规划人员在故宫筒子河畔找到一处明清时古建宅院,当时无人居住,就请王树声过目。陪同的人怕老将军看不上,就指着护城河说:“您瞧,这地方难得呀。
将来盖起了新房,坐在窗下就可以钓鱼了。”王树声连连说:“嗯,不错,不错!”接下来他问:“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人居住呢?”陪同人员说,这原来是西藏某上层人物的住所,“文革”中搬走了,如果首长选中这个地方,把老房拆改一下就行了。
王树声一听,连连摇头说:“不妥,不妥,少数民族同志的住房不能占,这是民族政策,他现在不住,以后还是会把他请回来的。再说这是古建筑,破坏不得的,麻烦你们再选一处看看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规划人员又在北京饭店西边,找到一处四合院,也无人居住。王树声到现场看后也比较满意,但一问,这原是某民主党派的办公场所。
王树声断然说:“算啦,算啦,怎么好占人家民主党派的机关呢。”陪同的人忙说:“他们早就被红卫兵赶跑了!”“那是胡闹!”王树声浓眉一锁道:“民主党派关系到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我王树声怎么能占人家的房子,他们迟早要回来办公的。”
就这样,建新房的计划一再落空。王树声一家仍住在原来简陋、低矮的平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他去世。
《大学》是以修身为核心。
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人的修生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过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那段话意思就是讲: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
诸葛亮。
人物生平编辑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3]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4]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 三国志12的诸葛亮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
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5]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6]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
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
”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7]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8] 桌游《三国杀》中的诸葛亮(标准版) 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
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9]。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而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能谨慎不苟。
故事一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他在一次捕捉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夜宿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引诱他,当他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就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转念一想,这荒山野外,谁能知晓,于是他又把纸条撕下来,便要破门而入,这时又觉不妥,感到这是因私欲而废公法的行为,又退回把纸条贴上。可又一想,送到嘴边的肉不吃不是太傻了吗?于是又把纸撕掉,转念又一想,我是执法人员,这是知法犯法的行为,又把纸贴上;过了一会儿又产生一念,她是犯人,做了坏事她也不敢说,又把纸撕了下来,刚要进门,又一想不行,这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就这样一夜折腾了十几次,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
原文来自明朝焦竑《玉堂丛语》:曹鼎为泰和典史,因捕盗,获一女子,甚美,目之心动。辄以片纸书‘曹鼎不可’四字火之,已复书,火之。如是者数十次,终夕竟不及乱。
故事二 杨震暮夜却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原文出自于《后汉书-第十四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此典故出一名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希望能帮得到你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不幸,十岁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父
亲是开长途车的,孩子自己洗衣做饭活着, 七年之后父亲
死于车祸,他无依无靠,很可怜,学会了谋生养活自己。
20 岁的时候他在一个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倔强
地用拐杖走路,他拿出全部积蓄办了一 个养鱼场,一场洪
水将他一生的积蓄和希望一扫而光。
他到庙里跪在菩萨面前又哭又叫:“佛陀,你怎么对我
不公平啊?”晚上佛陀在梦中说:“你为什么觉得不公平?”
他将自己的不幸讲给佛陀听,佛陀说:“可怜的孩子,那你
为什么还要继续活在人间?”青年人一听,很愤怒,说:“我
不会死,我经历了这么多悲惨的事件,我是在消业,将来有
一天我会没有债,我会创造更好的幸福。”
佛陀说:“我打开地狱的门,你看看。”佛陀指着一个鬼说:
“这个人生前一生幸运,一路顺风,家财万贯,只有在最后
和你一样,在一场洪水中失去所有的财富,和你不一样的是
他自杀了,成为鬼,而你还坚强活着。”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不同的命运造就不同的人格,一个
人要懂得吃苦是消业,一个能够接受现实的人是一个懂得改
变现实的人,我们修行人吃苦是暂时的,而不修行人的苦将
是永远的。
吃苦就是消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