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是世界刘氏发祥地。发祥地是四面环水的一个小岛,岛上有刘累的墓。最早,墓就在中心岛上,而水库是在一九五几年建成的,所以就把岛整个包围住了。这样的话只能是坐船直接过去看。而现在修的刘累陵园正好是,中间正对岛的中央,如果大家亲自去的话,会感觉到心旷神怡。如果坐船到湖中心,远处可以看到刘氏陵园隐隐约约在湖对面。我们每年四月十九日就是世界刘氏恳亲大会,召集海内外所有刘姓朋友来拜祖,这样不仅能增进中华民族之间的感情,又会增进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更深一层的友谊。
然后,在岛中间又有姑嫂石,姑姑的“姑”,嫂子的“嫂”,它会随着湖中水位变化而会上涨或下沉,这个地方是很有特色的。
说起巧夺天工的姑嫂奇石,还有一段“姑嫂合和,同舟共济”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呢。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户人家,有公公婆婆和儿子媳妇及一个小姑子。一家人勤俭操劳,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有一年天下大旱,村子周围的水都干了,吃水用水都要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挑。公婆年迈体衰,儿子要下地干活,挑水的事就落在了姑嫂肩上。担一担水实在不易,全家人都省吃俭用。有一天,姑嫂二人好不容易担了一担水回来,快到家时遇到了一个老头,想借点水喝。姑嫂二人看这老人很是可怜,就拿起瓢舀起水来让老头喝,没想到老头一气把水喝干了,姑嫂只好又去挑。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尽管担水非常累,但好心的姑嫂一直没有怨言。第四天,那位老头喝完水后,看着姑嫂二人说:“我这里有一条鞭子,以后你家水缸里没水时,就将鞭子置入水缸中,你家就会有水喝了。”说完老头就不见了踪影。姑嫂很是纳闷,回家后照着老头说的去做,果然以后水缸里的水就一直满盈盈的。从此,姑嫂二人就再也不用辛劳担水了。后来,公婆和儿子相继过世,姑嫂二人相依为命数十年,后化石永驻,昭示后人善待众人。从那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缺过水,再到后来这里就有了昭平湖 如果是你坐在船上,一边欣赏风景,从远处眺望姑嫂石,一边聆听这美丽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还有幽雅的湖心宝岛金山环,芳草青青、绿树成荫;山顶上的墨子著经阁居高临下,登高可览湖光山色。
刘氏祖庭邱公城岛随湖水涨落时隐时现,岛上散落着史前、夏商、周汉时期的文物,刘姓始祖刘累时期的遗迹随处可见,有"中原文化宝藏”之美誉。湖东岸边刘累墓地庄严肃穆,汉光武帝刘秀筑台招兵的遗址招兵台雄浑壮观;杨家名将焦赞、孟良屯兵故址依稀可寻,鲁阳公挥戈返日的传说神秘动听,气势宏伟的拦河大坝、绚丽多姿的平湖晚霞,令人叹为观止。
☆姑嫂树的由来 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的泛称。
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 有个姓刘的船民在陈家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
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
此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历史上在各个时期和亲的公主数不胜数,她们在历史的进程中都起到了完成使命的作用。
而“和亲皇后”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
她曾经当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萧皇后就是在成为突厥王妃的时候,虽然没有君王安排的和亲任务,实际上却完成了和亲的使命。
萧皇后天生就是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隋炀帝继位前的封号)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这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年间生于后梁国都江陵。她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而作了隋文帝,八年以后隋军攻入建康,统一了全国。
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在平陈战争中是全军统帅,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为他选妃,谁知挑来送去,最终选中满九岁的萧氏女,也只有肖氏女的八字与杨广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因为女方年纪太小,接入宫中后并未马上成婚,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欢,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并为她请了许多师傅,教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
聪明过人的萧氏女学什么象什么,往往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一个明艳秀丽的小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晋王杨广这时正驻守扬州,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为他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
杨广这年是二十五岁,新娘刚满十三岁。杨广曾经暗中听说过有高人批出萧妃的八字:“萧氏女命中注定要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既然要母仪天下,那么他这个作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么?虽然杨广此时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原本不曾对王位作妄想的杨广,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而聪明识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他们夫妻攻于心计,用了七年的时间在独孤皇后前面演了七年的苦情戏。
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最终于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杨广登太子位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而死,隋文帝开始沉溺于酒色,无心管理朝政,把行政大权托付给了太子杨广。
事实上,从仁寿二年以后,太子杨广就开始掌有皇帝之权了。隋文帝死后,杨广继位,史称隋炀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隋炀帝的皇后,这就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
618年春天,隋炀帝被叛变的权臣宇文化及勒死。作为“战俘”,萧皇后落在了宇文化及手里。
《隋书·列传》交代得非常艺术:“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胜利者霸占六宫,和隋炀帝生前一模一样。
萧氏的处境可想而知,俘虏还能怎么样?甭耍娘娘脾气了,休说什么尊严、高贵;想活,就得逆来顺受。这个仪态万方的女人定然成了宇文化及的囊中之物。
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到这个岁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从“二八妙龄”起,十年就能消耗了她们一大半青春。只有非常奇特的女性例外,比如,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她生完孩子之后,仍叫恺撒和安东尼两位罗马英雄神魂颠倒。
萧氏就是这种奇女子,步入中年,仍旧端庄、俊美。宇文化及从这位大美人身上,获取了帝王的幻觉。
619年,他居然跑到魏县,关起门来当皇帝。宇文化及的狂妄行为,马上招来灭顶之灾——当时实力最强的窦建德杀上门来。
此时的窦建德虽然是农民义军的领袖,不但已经自称“大夏王”,而且口口声声为死去的杨广报仇。聊城一仗,窦建德动用抛石头的“撞车”,四面攻城。
这种原始“土炮”,杀伤力强大,聊城随即失陷。萧氏再次面临当俘虏的额噩运。
这回,面对农民义军,看着他们粗鲁的行为举止,她想死了。既不哆嗦,也不哭闹,面无表情地服毒后等待死亡。
所幸,抢救及时,而且碰上了“忠于大隋”的窦建德。她没有想到窦建德居然对她非常“礼遇”,《旧唐书·列传》里说:“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
窦建德毕恭毕敬地给她施君臣大礼,萧氏是有些意外的。传闻,窦建德还是霸占了萧氏,可惜尚未见到过硬的文献。
单凭《旧唐书》这段记载,就能猜个大概:“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
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
有理由相信,在窦建德那儿,萧氏似乎并未受辱。这是义军的政治需要,也受周围条件的制约。
其一,窦建德人品正派,还堕落不到霸占女俘的地步;其二,窦建德身边蹲着一只“母老虎”,老婆曹氏几乎寸步不离,看得很紧;其三,萧氏留驻时间并不长,约摸两三个月后,就被突厥人接走了。原来,此时的突厥是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在“和亲”,而且说了算,以当时的突厥的实力,从窦建德手上要萧氏,窦建德一点也不敢反抗。
20年前,。
从前,宝盖山下居住着一对穷夫妻还有一个小妹妹,一家三人,生活困苦。俗话说:“盐水也有口渴的人喝。”大兄只好离别年轻的妻子和妹妹,孤身一人,往南洋谋生去了。
大兄去了南洋,几年没有回家,也没有寄来一枚钱一封信。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好是歹,真叫姑嫂两人牵肠挂肚,日夜思念。他俩经常登上宝盖山顶,对着大海看啊看,可是每次却只能看到一个灰蒙蒙的大海,哪有大兄的归帆呵?为了能看得很远很远的大海,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扛来石头,堆迭起来,年久月深,成为一个高高的站台。她们站在石台上,踮起脚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过了又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大兄还是没有回来。
有一天,姑嫂俩看到孩子们在放风筝,她俩心想,我们写封家信,把它绑在风筝上,让它随风飘到南洋去吧。可是放风筝,得有风筝绳索呵。她俩就剪下自己长长的头发搓成风筝的绳子。这系上家信的风筝,就这样飘起来了。那头发编织的风筝,绳子也越接越长,突然一阵大风,绳子被吹断了。那风筝飘在南洋上空落下来了,系在风筝上的家信被番客们捡到了。这信终于传到大兄的手里了。
原来大兄到了南洋后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利路。他落泊在外,没什么好消息可告慰妻妹,连家信也懒得写了。如今,他读着姑嫂俩这血泪写成的家信,悲痛得大哭起来,就忙忙收拾行装,赶回唐山,以安慰亲人的思念。
这日,天气晴朗,姑嫂两人又登上宝盖上顶的站台,对海眺望。一会儿,只见她俩眼睛放亮,兴高采烈喊着:“啊!来了!真的来了!”大兄正驶着小船回来了,亲人相聚就在眼前了。可是,就在这一霎那间,狂风大作,海浪滔天,一个浪头打了下来,小船翻沉海底了。姑嫂眼睁睁看着即将相会的夫、兄顷刻间又葬身大海,呼夭抢地的惨哭几声,也相抱跳崖自尽了。
后来,乡亲们为纪念这对姑嫂,就在她俩迭石堆台的地方,建筑了这座石塔,叫姑嫂塔。塔里还雕着姑嫂的石像。
说实话,我是从你这个阶段过来的。
当时的我不会比你更好过。大姑姐几乎一直住在父母家,孩子小,家里时常不得安宁。
但是,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正是婆媳、姑嫂在一起的磨合期。作为儿媳妇,要看到孩子们在一起也有一些好处,至少是孩子们有个伴;再说,婆婆疼姑娘也是天经地义的,那就尽力宽容些,让公婆帮着把孩子们都看好。
要和公婆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笑嘻嘻连说带笑,不要板着脸命令式的说,也可以让你老公委婉地说,反正家庭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较真,自己会很受伤害,因为,儿媳妇就是外人,这一点没办法改变。 现在,我们都独立居住,虽然不留恋住在一起的时光,但是也觉得如果能相处和气,那可真是很好的。
古时有河南籍姑嫂二人,家乡遭水灾并遇兵荒,家人皆遇难,只剩她二人相依为命。
姑嫂俩一路乞讨到了莱州这座山下,在一间护园的小茅房里住下。台上村的村民看她俩可怜,又老实正派,便让她们长期住下来,后来又让她们住进了村中的碾房。
姑嫂俩早、午、晚三时出门讨饭,上午和下午便在碾房前给农妇哄小孩,教导的孩子可听话了,村民们很是高兴。雨雪天出不了门,竞然有人给她们送饭吃,把她们看成了自己的乡邻、朋友。
更令人赞扬的是,姑嫂俩从没有过争吵拌嘴的事情,从来都是互敬互让,胜似姐妹。一旦哪一个有点伤疾,另一个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到老。
有一次,嫂子病了,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小姑子却讨不回点可口的饭。山区里穷人多,又逢灾荒年,谁家也没有多少好吃的,无非是吃糠咽菜,哪有好东西给她?她来到一户富人家门口,这家人不但不给,反而纵狗把她的腿咬伤了。
她只得拖着伤腿,在山坡上挖了些野菜回来,嫂子看着小姑子的伤腿,不禁失声痛苦。姑嫂相拥而泣,竟然同时死去。
乡邻看到后,没有不被感动的,便自发地组织了些人,把她俩葬在了南山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