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好梦难圆:比喻好事难以实现
戴圆履方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方底圆盖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方枘圆凿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凿圆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趾圆颅 方脚圆头。指人类。
功德圆满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功行圆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骨肉团圆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规圆矩方 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花好月圆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拟规画圆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破矩为圆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外圆内方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圆首方足 代指人类。
圆孔方木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圆凿方枘 枘:榫头;凿:榫眼。方榫头,圆榫眼,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智圆行方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圆木警枕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自圆其说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珠圆玉润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方领圆冠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毁方投圆 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镜圆璧合 比喻圆满。
面面俱圆 同“面面俱到”。
面面圆到 见“面面俱到”。
枘圆凿方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枘凿方圆 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事缓则圆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事宽即圆 见“事款则圆”。
事款则圆 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
与园有关的成语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三年不窥园]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
[高台厚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高亭大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阆苑瑶台]阆:空旷;瑶:美玉;瑶台: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台
[篱壁间物]篱:篱笆,围墙。指家园内的平常物品
[只树有缘]只树:佛教语,给孤独园的略称;缘:缘分。与佛法有缘分
[竹篱茅舍]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余桃啖君]余桃啖君..
投缘还是头圆
腼腆的他鼓起勇气问心爱的女孩:“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
女孩说:“投缘的。”再问还是一样。男孩伤心的说:“头扁一点不行吗?”
又长又圆
老师:“小华的作文里‘我爸爸的脸又长又圆,这句话不通。”
小华:“老师,我爸爸碰到上级便笑,脸是圆的。碰到下级,总是
沉着脸,脸就拉长了。我这样描写,没错!”
在一次战役后,一位长官气急败坏地质问他的士兵:在打仗的时候,你为什么向后撤,而不向前冲?
这个士兵理直气壮地回答:长官,这完全不怪我,你想地球是圆的,我想从后面打他们。
一个失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所以滚动得非常慢,但是它领略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它和昆虫们聊天,充分感受到阳光。投缘还是头圆
腼腆的他鼓起勇气问心爱的女孩:“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
女孩说:“投缘的。”再问还是一样。男孩伤心的说:“头扁一点不行吗?”
又长又圆
老师:“小华的作文里‘我爸爸的脸又长又圆,这句话不通。”
小华:“老师,我爸爸碰到上级便笑,脸是圆的。碰到下级,总是
沉着脸,脸就拉长了。我这样描写,没错!”
在一次战役后,一位长官气急败坏地质问他的士兵:在打仗的时候,你为什么向后撤,而不向前冲?
这个士兵理直气壮地回答:长官,这完全不怪我,你想地球是圆的,我想从后面打他们。
一个失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所以滚动得非常慢,但是它领略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它和昆虫们聊天,充分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寻找-,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它再也无法歌唱,甚至无法得到快乐!
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God forgets to give me wings, then I hover with illusion ……
“三剑楼随笔”专栏 金 庸 梁羽生兄在《数学与逻辑》一文中,曾谈到祖冲之的圆周率,说是全世界最早的精密计算。
这在数学史上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圆周与直径的比例怎样,这在实用上是常遇到的,我国最早的数学书是《周髀算经》(注:现存《周髀算经》为东汉末年或是魏晋之间的赵君卿所注,原作者与成书年代均不详。
它是相当古老的书籍,别看书名有一“算”字,整本书又充斥着数学,其实是册古代天文书,且自古就被列入《算经十书》中。《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数术记遗》),其中称“周三径一”,即圆周率(注:圆周率就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三。
据传说,这是周初的商高计算出来的。如果传说不错,那么这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的事。
希腊人说,圆周率的应用是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是那位因洗澡而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人。希腊人称圆周率为“阿基米德值”。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茅以升先生在《圆周率略史》中说:“西洋数学多以为此率源于印度,而声息相通之阿拉伯亦认为是印度所产。” 到底,粗疏的圆周率是哪一民族的人最先发现的?我想,三与一之比的周率,随便用尺与绳子一量就量得出来。
在实用上需用的时候,许多民族都会一量而依照这比率计算。所以,到底谁最早发现,那是很难说的。
至于精密的计算,则是较后的事。 我们说祖冲之最先计算出精密的圆周率,是根据《隋书·律历志》中的记载。
那上面说:“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
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
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幂(注:字同“幂”,读音均同“密”字音),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
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
(注:此段记载乃是重新取自《隋书·律历志》原书中的相关记载。) 这一段话稍日说明,就极易清楚: 我国历史上首先用数学方法推算圆周率的,是汉代的大学者刘歆(公元二三年为王莽所杀),他的圆周率是3.1547。
张衡(公元七八年,到公元一三九年,东汉时代人),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圆周率是731/232(注:原值不知所云,可能是非原版的问题。这里修正后的数值约为3.1466)。
刘徽(生于公元二五零年左右,公元二六三年著有进行注释后的《九章算术注》),他用割圆术来推算,即圆内画一六边形,逐渐增加边数,这多边形与圆会越来越接近,计算多边形的边,算到九十六边形时,圆周率定为3.14163(注:此处原值为3.14,不知原文是多少,但这里能给出的位数越多,就越能帮助判断;另有说,其九十六边形的周长为3.141024)。王蕃(公元二一九到公元二五七年)是142/45=3.155。
皮延宗(公元四五五年前后时人)的圆周率考查不出来。据李俨的《中国算学史》中说,在祖冲之之前,还有一位何承天(公元三○七到四四七年),圆周率为22/7,即3.1428。
这些周率都不精密。 祖冲之(公元四二九至五○○年)是南北朝的刘宋时人,他算出的圆周率据《隋书》中说,是小于3.1415927而大于3.1415926,可定为3.14159265,精密的说,是355/113,约略的说,是22/7。
西欧人算得这样精密的,是在一千多年以后(一五七三年)的德国奥托(Valentinus Otto),但他也只算到小数点后的六位。 祖冲之的儿子祖恒之,也是一位大数学家,他发现了计算圆球体面积与体积的公式。
因为他们的推理方法在那时是太精妙了,管理文化教育事宜的官吏根本不懂,于是“废之不理”。 在各文化古国中,我国的数学是不算十分发达的。
我国数学一直限制于实用,与实用无关的比较抽象的推理几乎都不去接触。最突出的贡献,恐怕是这圆周率了。
我在初中读书时,教我数学的是章克标先生。他因写小说而出名,为人很是滑稽,同学们经常和他玩闹而不大听他讲书。
他曾写过一部《数学的故事》,其中说到有一个欧洲青年花了极长的时间,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六百多位。这个圆周率,当然是毫无实用价值的。
在写小说《书剑恩仇录》时,为了要多知道一些陈家洛的身世,我曾翻过一些关于他祖宗海宁陈氏的记载,发现有一位与他父亲陈世倌同辈的陈世仁(1676-1722)。这位先生是康熙时翰林,竟是一位数学大家,著有《少广补遗》一卷,对于“级数”颇有研究,发现了许多据说是前人从来没有谈过的公式。
书中一直研究到奇数偶数平方立方的级数和等问题。 清远附言:本文网上初查,并未发现其他可供参考对照的版本。
与原文不太相同的是,有些括号(有“注”字的例外,那是我加入的注释)中的内容,是由我补充或是一并将之换成了公元多少年等字样的。
下雨了
天哗啦啦的下雨了,大家跑来跑去,找避雨的地方。
小蚂蚁找到一个胖胖的蘑菇,躲在在下面避雨。啊,在这里避雨正好,蘑菇像把小花伞。
小蝴蝶找到一篇圆圆的绿绿的叶子,躲在下面避雨。啊,在这里避雨正好,绿叶像顶小帐篷。
小蜜蜂找到一朵香香的红红的花朵,躲进花心里避雨。啊,在这里避雨正好, 花儿像间香香的小房子。
只有毛茸茸的小黄鸡找不到避雨的地方,急得叽叽直叫。
这时候,鸡妈妈来了,它张开翅膀,让小鸡钻了进来。现在小黄鸡也有避雨的地方了,他再也不冷了。可是,鸡妈妈还站在雨里挨淋呢,冻得鸡妈妈制哆嗦。
这时候,忽然有谁在鸡妈妈头顶上张开了一把伞,鸡妈妈抬起头一看,哦,原来是小姐姐。
现在,小姐姐、鸡妈妈、小鸡都站在雨伞下避雨,他们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
科学道理:各种动物避雨的方法都不一样。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 圆明园原貌
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