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典故。
第一句是司马喜在宋国受到膑刑,被挖去膝盖骨,后成为中山国相国的故事。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司马喜初仕宋国,不知犯下何罪被宋人打断膝盖骨,因不得志而离开了宋国,来到中山国。当司马喜谋求相位之时,中山王的妃子阴姬厌恶他。
这时田简对他说:“赵国使者来探听情报时,为什么不把阴姬的美貌告诉赵使呢?赵国知道后必定会请求把阴姬给他们,假如国君把她送给赵国,那么您在朝中就没人非难了。假如国君不把她送给赵国,您就趁机劝国君将她立为王后,这样阴姬将对您的恩德感激不尽。”
此时,阴姬和江姬正在争夺王后的位置,司马喜对阴姬的父亲说:“如果事情成功了,就会拥有土地和子民;如果不成功,恐怕连性命也不保。假如您想要成功,为什么不来找我呢?”阴姬的父亲叩头说:“正如像您所说的那样,这件事很难预料。
事成之后,不用说我一定会重重的答谢您的。”于是司马喜就上书中山王说:“臣知道使赵国弱小而中山强大的方法。”
中山王看了很高兴,立刻召见他,问说:“寡人愿意听听你的弱赵强中山的方法。”司马喜说:“臣愿意先前往赵国,观察其地形险要,人民生活情况和君臣是否贤能,以比较敌人的情况为依据,不能预先说没有根据的陈述。”
中山王就派他前往赵国。司马喜见到赵武灵王说:“我听说赵国是天下善于出产能歌善舞美女的地方。
现在我来到贵国,进入大街小巷,观察一下人民的歌谣风俗、容貌姿色,实在没有发现特别漂亮的。我去过的地方很多,周游列国没有不知道的,从来没看到过像中山简姬那样亮的美女。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天仙,即使竭尽全力描述都无法形容她的美。其容貌姿色肯定无人能比。
如果以她的眼眉、鼻子、脸蛋、眉宇、额角来衡量,证明了她真是应为帝王之后,绝不是只当诸侯的妃子。”武灵王听了有些动心,高兴地说:“寡人想要她,如何?”司马喜说:“我只是私下看到她的美貌,嘴巴不知不觉就说出来罢了。
如果大王想要娶她,这不是我敢议论的,希望大王不要把此事泄漏出去。”司马喜回国后,报告中山王说:“赵王并非贤君。
因为他不重道德而喜欢声乐女色;不好仁义而好勇猛和武力。我听说赵王想要阴姬的事。”
王很生气。司马喜说:“赵国是个强国,请求阴姬是一定会的。
大王如果不给,那么社稷就危险了;如果给他,那就要被天下诸侯耻笑。”王问:“那可怎么办?”司马喜说:“大王马上立阴姬为王后,如此就能杜绝赵王的想法。
因为世间只有人要娶妻妾的,没有人要娶别人的王后的。即使提出请求,邻国也不会答应的。”
于是,中山王就立阴姬为王后,赵王见状也再没有再提及阴姬的事。田简自认这样能说服赵使,也可以帮助司马喜,又可以帮助阴姬得到王后之位,还可以使赵王不能求娶阴姬。
司马喜暗中请求赵国为自己谋求相位的事被公孙弘得知。某次中山王外出巡视,由司马喜担任御夫,公孙弘担任参乘。
公孙弘乘机说:“作为人臣的,假借大国的威武,为自己谋求相位,君主认为此人怎样呢?”王说:“我要吃他的肉,不分给别人吃!”司马喜一听到,立刻在马车的横木上叩头说:“臣己知臣的死期将要到了。”王问:“为何?”司马喜答:“因为臣犯了死罪!”王说:“继续驾车吧,寡人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使者果然来到,为司马喜请求相位。中山王怀疑是公孙弘设的陷阱,公孙弘恐惧被杀害而出逃了。
于是,司马喜成为了相邦。第二句是范雎被拷打得肋折齿落,后成为应侯的故事。
出自《史记》。战国时魏国人范睢足智多谋,但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无法施展本领,投身在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当差。
一次,范睢跟着须贾出使齐国。在齐国时,齐王听说范睢很有才学,派人送来十斤黄金和一些酒肉,须贾大为恼火妒嫉,留下了酒肉,退回了黄金。
回到魏国后,须贾报告说范睢里通齐国,结果范睢被打的肋折齿断,几乎死去,还是看守可怜范睢,把他悄悄放走了,范睢只得改名“张禄”,藏了起来。 几年后,秦国派使者来魏国,范睢的一个朋友恰好在使者住的馆驿当差,使者问他:“魏国有贤能的人士愿意跟我一起西去的吗?”范睢的朋友回答说:“我乡里有个‘张禄’先生,想来见您,和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不过,他有仇敌,不敢白天出来。”使者告诉他:“让他夜里来好了。”
夜里范睢见到了使者,两人的话还没说完,使者就发现范睢是个贤才,说:“请先生明天在半路等我吧。” 第二天秦国使者告别魏国,把范睢藏在车里,回到了秦国。
秦王任命范睢为相国,在范睢治理下,秦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范睢在秦任丞相十多年,其“远交近攻”的谋略对后用兵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其“固干削枝”的平内策略,以及长平之战所施反间之计,也非常让人叹服。这两句话的寓意是受到挫折要坚持下去,坚持梦想,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
典故:孙中山先生原名孙文,字逸仙,幼名帝象。
但后来最通行的却是孙中山这一名字。1896年9月,孙中山流亡日本。
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周经过许多曲折,在日本横滨中国革命志士陈少白的寓所见到了孙文。他们被孙文先生的革命热情、见识和抱负深深感动,决心帮助孙文。
他们为孙文的安全担忧,劝他暂时留驻日本。孙文同意后,官崎和平山就陪同孙文找旅馆。
他们绕过日比谷公园,路过中山侯爵府邸,来到对鹤馆旅馆,并由平山代笔为孙文登记。当时,孙文不便公开姓名。
填写什么姓名好呢?平山执笔踌躇一番,忽然想起刚才走过中山侯爵府时看见的那块牌匾,于是就在旅客登记簿上写下了“中山”两字。但按日本习俗,中山只是个姓,还得有一个适当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踌躇起来了。
正在这时,孙文接过登记簿,在“中山”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樵”字,笑着对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这就是孙中山名字的由来。
孙中山先生为自己起这个名字为了表明自己的革命决心。扩展资料:孙中山的民族理念在1890年代,孙中山同梁启超、谭嗣同、张之洞等,俱以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来看待近代问题。
至190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在野知识界引入西方带种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倡导“民族主义救中国”,激荡“排满”思潮。1906年,孙中山对日人说出“中国革命目的在于灭满兴汉,中国建国在长城以内”这样的话语,正是这股以“排满”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救中国”思潮的产物。
至辛亥年前后,梁启超、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念均有极大的进化。梁启超于1905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与“排满”思潮决裂。
孙因现实需要,虽然在辛亥前从未公开批评过“排满”,但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与梁启超的意见已颇为相近。自此之后,保有“满洲主权”也成为了孙中山不可动摇的一条底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上演围魏救赵的李秀成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几种说法: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无举蛇吞象贪心不足蛇吞象。
.引用或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典故:版本一: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
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版本二:从前有个叫象仔的人,救了一条小白蛇,后来,小白蛇变成了一条白龙。
有一天,象仔用白龙的一片龙肝治好了太后的病,发了大财。后来,太后的病复发了,象仔想要白龙的整块肝给太后治病。
白龙一怒之下,一口吃了象仔。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的来历。
寓意:人不能太贪心,如果太贪心,就会受到报应的。 无论是山海经里的,还是贪心的宰相,不能太贪心,否则就会像蛇吞大象一般,三年都不能消化,就像贪心的宰相一样,最终被蛇吃掉。
“中山狼”语出自明朝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之中,说的是战国时赵简子去中山打猎,一只狼中箭受伤,向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救了它,可这条狼却要吃掉东郭先生。后来人们以此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这么一首诗: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人心不足蛇吞相”的由来
“人心不足蛇吞相”这句话很多的人都知道,其意也很清楚,很多书上印成“人心不足蛇吞象”,许多人也认为“人心永远不能满足,贪心太重,就象蛇一样,想把一头大象吞掉”。
其实,“人心不足蛇吞相”是一个典故,其大意是: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