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寓言故事 晏子使楚
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国的消息传出后,楚王对身旁的谋士们说:“晏婴在齐国是有名的能言善辩之人。现在要来楚国,我想当众羞辱他一番,你们看有什么好办法呢?”于是他们商议出了一个坏主意。 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设宴款待。当酒兴正浓时,忽见两个差役押着一个被缚之人来见楚王,楚王假装不知地问道:“这人犯了什么罪?”差役赶紧回答:“他是齐国人,到我们楚国来偷东西。”楚王于是回过头去看着晏婴,故作惊讶地说:“你们齐国人都喜欢偷东西吗?” 晏婴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戏,这时便站了起来,极其郑重而严肃地对楚王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时就结橘,如果将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结的果实就变成又酸又苦的枳(zhi)了。它们只是叶子长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结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水土不同的缘故啊!眼下这个人在齐国时不偷盗,到了楚国后却学会了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会使人变成盗贼么?”一席话噎得楚王尴尬极了,只好赔笑收场。 时隔不久,晏婴又被派往楚国公干。楚王没有忘记上次宴会上的难堪,总想伺机报复。他知道晏婴的身材十分矮小,于是就吩咐在城门旁边另外凿开一扇小门。当晏婴到来之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去,晏婴见状,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中爬进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国,难道也要从这狗洞中进去吗?”侍卫们理屈词穷,只好眼睁睁看着晏婴从大门正中昂首阔步地进了城。 接着,晏婴在拜见楚王时,楚王又用嘲讽的语调说:“齐国大概没有多少人吧?” 晏婴闻言,迅速予以纠正:“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户,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挥袖就可遮住太阳,个个洒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么能说齐国无人呢?” 楚王听罢,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发问:“既然齐国人多,为什么总是派遣你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早有思想准备,他冷笑了一下应道:“我们齐国派遣使臣的原则是视出使国的情况而定,对友好的国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国的国王粗野无礼,就派丑陋无才的人去。我在齐国是最丑陋无才的人,所以总是被派作出使楚国的使臣。”一席话再次使楚王无言以对,从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婴和齐国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说明: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愚蠢透顶;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头来必然会使自己的尊严扫地。 歧路亡羊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等车马过后,那人把羊唤拢,急忙赶回家。他仔细清点以后发现丢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羊。杨子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咳,才丢一只羊,何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找?”邻人说:“山野、田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杨子觉得这话有理,没有再往下说。他目送着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邻人带领大家先沿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个人沿岔路去搜寻。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被分派完毕,剩下那邻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为难。焦急中任选了一条前去的路径。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有岔路。那邻人无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黄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寻羊人也说自己遇到过同样的困难。 正在家吃晚饭的杨子忽听见外面有嘈杂的说话声,知道是找羊的人回来了。他走出门去问那邻人:“找到羊了吗?”邻人答道:“跑丢了。”杨子说:“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还找不到呢?”邻人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找羊时多带了几个人。可是没想到岔路上还有岔路。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杨子听了邻人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说:“我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探求真理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如果迷失了方向,也会无功而返啊。”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楚人先祖出自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昌意之子)。颛顼曾孙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一带)。楚王为芈姓熊氏(新郑在上古时代又称“有熊”,有熊相传为黄帝的国号)。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华邑在新郑,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郐国均在新郑”。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在上古文字中,“华”与“芈”这两个字的写法十分相像。
吴回(祝融)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名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由于中原各部落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楚人大致迁徙路线是新郑——桐柏山——丹阳——荆山。
季连举族南徙后又从蛮俗,故而后来的华夏族视之为“楚蛮”、“蛮荆”。季连之后鬻熊的儿子熊丽,侍奉周文王。鬻熊曾孙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楚国国君,爵位为子爵),楚始建国。
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初期楚人领袖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楚国国都在楚武王时期从丹阳迁至郢,据考古学家刘玉堂、王红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阳”位于丹水和淅水交汇之处(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因处丹水之北,故称为丹阳。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楚之先亦颛顼后,始起在汉水流域丹、淅水入汉水处,曰丹阳”,而楚国的宰相墓子庚墓和大量楚国贵族墓在淅川县仓房镇的香严寺下寺附近的发现,印证了古丹阳位于河南淅川境内。楚国历史有800多年,其中有300多年在丹江流域建都。
楚人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当地的荆蛮居民一部分成为楚人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楚国建立以后,有从中原地区大规模招商移民的“徕民”政策。
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这些民族逐步被楚人征服。
从楚人形成的过程来看,楚文化的性质也不是独立于炎黄文化系统之外的单独体系,而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周时期的楚器,铭文可以代表楚国的文字风格。与中原各国文字相比,楚文字在字形与笔划的增减上有所不同,但确实与中原各国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种文字系统。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楚文化的渊源。
文化的认同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楚器铭文反映了楚王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传承关系。风俗和礼仪同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楚国礼器保留有明显中原文化风格,楚贵族在中后期大体上一直坚持周礼所规定的礼制,表明了其对周文化即中原文化的认同。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驾着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形容创业之艰辛。楚人正是用筚路蓝缕这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春秋时期,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就是中原在强国如林的环境中由弱变强,使楚国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壮大为泱泱大国,创造了当年社会发展的奇迹。楚人筚路蓝缕的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鸣惊人典出《韩非子》和《史记》。据《韩非子》记载,南方的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田,一鸣便能惊人。楚庄王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一直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比喻那些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问鼎中原典源于《史记·楚世家》。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自己感觉国力日益强大,不想偏居一隅,意欲对外扩张。于是,他亲率大军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周定王惶恐不安,派答复王孙满到处营慰劳。楚庄王接见时,突然问周鼎尺寸有多大、形体有多重等。在中国古代,鼎是一个国家王权的象征。楚庄王的这番提问,就大有取周室而代之的意思。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两成语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对楚王问》中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场面:在楚国首善之区的郢都城内,居然是万人齐和巴人之歌,而高雅如《阳春》《白雪》者,却是和者寥寥无几。阳春白雪,后世泛指那些高深、高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本指古代楚国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曲高和寡典源于楚辞赋家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是其曲弥寡。“意谓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言行卓越不凡,知音难得,言论或作品艰深高妙,知之者甚少。这则成语故事说明,无论发表言论、文艺演出还是写文章,都应从实际出发,力求通俗易懂,否则就不被人们所了解或欣赏。
楚人贻笑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方》这本书后,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他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来摘叶子,发现一片隐蔽着正在守候蝉的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
叶子落到地上,地上原本有落叶,不能再分辨,就扫了几斗带回去。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 ?”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
几天后,妻子不耐烦,欺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喜上眉梢,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了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而没有治他的罪。
1、是的;
2、为你详解:
楚人来源
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初期楚人领袖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此一论述认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后裔从北方迁徙至“丹阳”。【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进入湖北省内,也是楚国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认。】
据考古学家刘玉堂、王红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阳”位于丹水和淅水交汇之处(今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因处丹水之北,故称为丹阳。
楚人出自黄帝(或以黄帝为先祖的部落集团),这在我国古代重要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五帝本纪》又说: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世本》、《大戴礼》亦为此说。楚国诗人屈原在其《离骚》中一开始就自称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司马迁博览群书,广采传说,对楚人先祖之考证,应该是可信的。
屈原是楚宗族后裔,对祖先的认定,应该是郑重的,他本人对自己出自颛顼之后,更是充满了自豪之情。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大体处于由氏族制向阶级社会
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的扩大与发展,原来狭小的民族组织必须被突破。
楚王同宗贵族屈原,在《离骚》中明白地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史记·楚世家》中楚灵王也说过:“昔我皇祖伯父昆吾。”高阳是黄帝孙,昆吾为夏伯,楚王室的族源为华夏族,当是有史籍为证的。
战国时的楚国人,今江淮流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 原指财宝能致 祸。 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此语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意思是说: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显而易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贪图财宝会招来祸患。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被打败。我们可以看到,《左传》的意思是,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但是,绝对不是说毫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所有财宝都送给别人;别人如果贪图财宝,也许一开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满足,也就必然招来祸患。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怀才其罪”,甚至“怀色其罪”等等。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去炫耀或者贪图财宝、才华、美貌的时候,常常会招来祸患,财宝、才华、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但是,以此来炫耀或者贪图这些的时候,就可能引来灾祸了。《周易·系辞上传》中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也就是这个道理。张尔岐先生说:“如慢藏而不知防者,是教人使盗;冶容而好自炫者,是教人以淫,何莫非自致哉!”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究竟是弊病呢,还是至理名言呢?如果谁愿意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而招致祸患,那么,尽管去炫耀、贪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