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
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
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时期,精通音乐的晋国大夫俞伯牙奉君命出使楚国,完成使命后乘船溯汉江返回,在汉阳遇风雨停泊岸边,便奏起随身携带的古琴,谁知一砍柴樵夫钟子期也在此避雨,竟然听出伯牙琴声中“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心声,两人畅谈一宿,情投意合非常投机。雨过天晴,伯牙必须回去复命,便相约明年今日此地相会。然而,第二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因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于一个月前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在子期坟前抚琴哀悼知己后,将心爱的琴摔碎奠慰知音。这便是在中国传颂了两千多年的动人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f?kz=82322533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公子翚献诌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郑子亹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却夜焚公宫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秦穆公肴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召士会寿余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倭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陈灵公袒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报魏锜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火乱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逼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且于门杞梁死战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纳卫衎宁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鱄出奔戮崔杼庆封独相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楚灵王大合诸侯 第六十八回 贺虒祁师旷辨新声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晏平仲巧辩服荆蛮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要离贪名刺庆忌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堕三都闻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栖会稽文种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勾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纳蒯瞆子路结缨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灭夫差越王称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豫让击衣报襄子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驺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辞鬼谷孙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庞涓兵败桂陵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苏秦合从相六国张仪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蒍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齐王纠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马服君单解韩国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假张禄延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廉颇败燕杀二将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
1.在齐太史简. 诠曰:此节第一例也.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古代史编之单页,削竹为之,大者曰策,小者曰简,亦或浑言之)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2.在晋董狐笔. 诠曰:此第二例也.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惟赵盾能任咎,不似崔杼之怙恶残贼正义耳. 3.在秦张良椎. 诠曰:此第三例也.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4.在汉苏武节. 诠曰:此第四例也.汉武帝时,遣苏武使匈奴,匈奴欲武降,辱之,苦之,终不可得,乃使牧羊北海——今贝加尔湖——上.武持汉使者之节,凡十九年,节毛尽脱,至昭帝时始归.初,卫律、李陵皆以臣降匈奴,匈奴使劝武降,武不为动,陵乃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矣.”此事为使臣守节不逾之典型,故著之. 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严颜投降之说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资料说明他真的投降了.陈寿的《三国志》为张飞做传中提到了破巴郡,捉严颜,也写了严颜说的那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后来只说张飞把严颜放了,并且引为宾客,并没有说严颜投降.还有一种传说,严颜听闻刘备攻破成都,自己引刀断头.做了名副其实的断头将军.《三国演义》的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后面严颜为刘备立下战功,这些都是不见史实的.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职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割席分座事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郭泰事见《后汉书》卷98.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
完璧归赵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退避三舍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
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
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美好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
后来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郑武公死,长子庄公继位。其弟共叔段图谋篡位,在封地内招兵买马,修整军备。
郑大夫祭仲深表不安。谏庄公早除共叔段,以绝后患。
庄公答曰:“‘多行不义必自毙’,汝可拭目以待。”不久,果如其言,共叔段狂妄自大,蚕食边邑,且欲攻郑都。
庄公见时机成熟,便出兵攻共叔段,逐出郑国。 知音 :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苛政猛于虎 〖解释〗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出处〗《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一鸣惊人 〖释义〗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
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
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 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
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 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
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
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
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
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
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
战事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