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全本.珍藏) 识人篇 商汤辨味识伊尹 周文王打猎求子牙 宁戚择主 子产识伯石 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赵襄子任用胆胥已 燕昭王屈尊招贤 齐威王巧识墨大夫和阿大夫 楚庄王嬉游辨忠臣 管促识人 东郭垂观色识人 陶朱公把握住儿子的个性 孟子辨识人才 楚文王用贾禧 孟尝君重鸡鸣狗盗之徒 秦穆公计定百里奚 百里奚举荐褰叔 九方皋相马 淳于髡知才日荐七贤 公孙痤识别公孙鞅 秦王识韩非 骨刚则质则,骨柔则质弱 刘邦用人先识人 刘邦识萧何 刘邦识张良 刘邦巧识陈平 刘邦识别郦食其 刘邦日久识刘敬 汉文帝军营识奖 汉武帝考察公孙弘 尹夫人凭“仪”知真假 朱买臣受荐于贫困之中 汉武帝识颜驷 谦卑待人的刘宽 曹操错用王必,曹睿错任夏侯 魏勃扫门求见 袁绍扫门求见 袁绍辱士丧天下 正谋之才荀攸 张昭是个绝好的内当家 刘备识庞统 孙权识别伪人才 刘备求贤知卧龙 郗超重大义举谢玄 休动之人贺若弼 房弼以己度人丧性命 王猛贫贱不失志 王维苦心育韩干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苏威屡次被重用 李世民善交贤才 王济发现叔叔的才能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 唐太宗喜得虎将 唐太宗重德行 唐太宗怒斥封德彝 魏征敢于纳谏赢得信任 大胆举荐狄仁杰 武则天重用张嘉贞 武则天识上官昭容 玄宗识宋碌 白居易幼识之无 裴行俭识人有方 赵匡胤审卫融 赵匡胤识忠臣 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 宗泽慧眼识岳飞 宋太祖识秦再雄 吕蒙正识人 成吉思汗不计前嫌识敌将 成吉思汗识人创字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朱元璋构筑人才工程 朱元璋南下徽州网罗人才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贤才 刘基知人又自知 张居正识人重实绩 杨溥为国举荐贤才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 周元素善识人之性 善于识汉人之才的皇太极 康熙识人重才更重德 康熙南巡考察于成龙 康熙不以相貌定智勇 注重细节的曹福 雍正细察臣心 口才出众的裴略 曾国藩的先浊后清 曾国藩识别刘铭传 曾国藩识别江忠源 曾国藩上当受骗 择才篇 尧舜禅让 武丁得傅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管鲍之交 勇者反被勇者伤 晋文公尽释前嫌 郑穆公封牛贩子当军尉 举不避亲,荐不避仇 工之侨卖琴 平原君荐贤不计私怨 毛遂自荐 赵宣子荐贤举不避党 孙叔敖和虞丘子 孤独的楚灵王 人心如面 释鹿得人 鲁国少人才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魏文侯改革世卿世禄制 不用王翦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不叛刘邦 蒯通善辩 丙吉和马车夫的故事 曹参巧化风波 汉武帝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 后来居上 汉昭帝信任霍光 王莽兴学招贤才 班固班昭著《汉书》大器晚成的马援 治水奇才王景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口吃将相 曹操以貌取人失西川 吕布的下场 刘备闻歌得徐庶 诸葛亮自请贬三等 王与马共天下 昏庸的九品中正制 宇文泰择苏绰 魏孝文帝开科大举 清谈误国的王珩 专任不疑,精兵恃勇 文帝赞王伽 选错接班人,隋亡在眼前 唐高祖信任皇甫无逸 唐太宗信任尉迟敬德 唐太宗重才偏德用义府 李纬改任 不以一眼废双眼 武则天惜失人才 子仪不计私怨荐光弼 狄仁杰力荐张柬之 文帝与“元嘉治世” 宋神宗不耻下问得安石 王旦为何荐李及 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忽必烈访隐逸成霸业 朱元璋的民意测验法 建成纳谏重用冤家谢叔芳 明熹宗让袁崇焕领兵抗金 史可法的中举 李自成不拘一格择才 努尔哈赤化敌为友统一女真 顺治采纳外谏传玄烨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光地的童年故事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任人篇 任用八元与八恺国泰民安 楚才晋用 秦文公任用罪犯的儿子 鲁仲连论用人之长 莫敖子华论社稷之臣 姚贾为上卿 权责分明,任人用贤 郑子皮举荐子产 齐景公用将授权抵外侵 赵惠文王用小管家制秦王 秦昭襄王不疑范雎 郑文公扬长避短用烛之武 楚怀王信馋,毁才辱国 错用赵括遭大难 赵王信馋杀李牧 秦穆公迎接败军之将 秦孝公破格用商鞅 十二岁甘罗为上卿 汉武帝打破成规用卫青 张释之论忌用夸夸其谈者 刘恒四次提升敢谏的张释之 文帝醒悟赦魏尚 真将军周亚夫 毁弃人才,错杀晁错 汉光武帝压邪扶董宣 刘秀不拘一格用人才 刘秀示信解疑 孙休不计前嫌用李衡 孙权信任诸葛谨 重用奇才转危为安 曹操用人气量不凡 海阔凭鱼跃 刘备礼待张松进西川 诸葛亮选贤任能 齐武帝用人不计门户 陈霸先用敌将终称王 拓拔弘用奴当刺史 唐太宗按功绩封授官爵 唐太宗容忍罪臣留后 唐太宗用人取其长 多种方法重用人才 唐玄宗重用张嘉贞 李隆基用被流放的张说为宰相 唐明皇容得韩休 救时宰相 功盖主不疑。
位极众不嫉 礼贤下士,任人用贤 知人善用,以愚困智 宋太宗重大节用吕端 宋太宗重用北汉降将杨业 宋仁宗提升小兵狄青 赵构纳奸辱国 元世祖封十八岁的安童为丞相 朱元璋容降将助己 朱元璋老少参用 唯才适用,有善必从 明成祖资贤重直 明宣宗慎用人才 清世宗任用贤守令 育才篇 伊尹义补太甲 楚王揽过大得人心 范武子教子 经堑长智,穆公育明视 齐灵公好男服 孔子与颜渊 孔子因材施教 韩献子与穆子育才 叔向恭贺韩起 晏子罢高缭 勾践委功育人 吴起爱兵如子育人才 上行下效 靖郭君与儿说 苏秦妻借机引苏秦 苏秦使计教张仪 齐王与稷下学宫 孟尝君顺势育才 燕昭王与乐毅 飞卫训练纪昌 薛谭学讴 汉武帝育弗陵 司马光单育刘器之 汉宣帝树楷模育才 刘秀诚恳待人育人才 曹操虽胜责己 。
刘邦: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刘邦目不识丁,地痞无赖,最终之所以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全是因为他懂得人才的重要性
1、秦孝公用商鞅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齐桓公用管仲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3、唐太宗用魏征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4、汉武帝用董仲舒
董仲舒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5、刘备用诸葛亮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