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将获得项目平台、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合作、生均经费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两年内,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生均 经费标准将被提高到教育部直属同类高校水平;有关部门优先支持广西师范大学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参照部属师范大学免费生培养的经费和政策给予支持。教育部对广西师范大学改革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包括指导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支持学校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支持学校高层次人才和管理团队建设,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
同学你好,谢谢你的提问哦~~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艺术教育系,首任系主任是著名书法家、全国劳动模范伍纯道教授;2005年全校资源整合成立音乐学院。
学院在育才、雁山2个校区办学,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有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键盘教研室、理论与作曲教研室、舞蹈教研室、学校公共艺术教研部和校级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所,首任院长为广西高校第三届教学名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分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黄小明教授。
你也可以微博关注一下师大哦~。
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1112人,创业直接带动就业1744人。
广西高校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5078人,直接带动4361人就业。 近年来,广西高校逐步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部分高校将创业课作为必修或必选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纳入学分管理。
2013年起,广西开展“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创业示范基地20个,累计奖励经费400万元。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前覆盖了广西所有本科院校,参与学生超过2万人。
江苏大学1796意思是江苏大学中美交流项目的代码。
江苏大学坐落在镇江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序号 认定学校 1 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2 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3 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5 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6 天津大学 7 河北大学 8 河北农业大学 9 河北师范大学 10 燕山大学 11 山西大学 12 太原理工大学 13 山西农业大学 14 内蒙古大学 15 大连理工大学 16 沈阳工业大学 17 东北大学 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20 吉林大学 21 吉林建筑大学 22 吉林农业大学 23 黑龙江大学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26 复旦大学 27 同济大学 28 上海交通大学 29 南京大学 30 东南大学 31 南京理工大学 32 南京工业大学 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4 扬州大学 35 浙江大学 36 杭州师范大学 37 温州大学 38 中国美术学院 39 宁波大学 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1 合肥工业大学 42 安徽工业大学 43 安徽理工大学 44 厦门大学 45 福州大学 46 厦门理工学院 47 南昌大学 48 江西师范大学 49 江西财经大学 50 山东大学 51 济南大学 52 青岛理工大学 53 山东师范大学 54 山东协和学院 55 郑州大学 56 河南大学 57 黄淮学院 58 黄河科技学院 59 武汉大学 60 华中科技大学 61 武汉理工大学 62 湖北工业大学 63 湖北大学 6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65 湘潭大学 66 湖南大学 67 中南大学 68 湖南商学院 69 暨南大学 70 华南理工大学 71 华南师范大学 72 深圳大学 73 广东工业大学 74 广西大学 7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76 广西财经学院 77 海南大学 78 重庆大学 79 重庆邮电大学 80 四川大学 81 西南交通大学 82 电子科技大学 83 西南石油大学 84 贵州师范大学 85 贵州理工学院 86 云南大学 87 昆明理工大学 88 云南财经大学 89 西藏大学 90 西北大学 91 西安交通大学 9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3 西北工业大学 94 兰州大学 95 兰州理工大学 96 青海大学 97 北方民族大学 98 石河子大学 99 新疆财经大学。
B类地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广西、内蒙古、云南、贵州
A区B区介绍:
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B区院校位于西部,从报考人数、招生人数、阅卷宽松度、分数线等而言会处于一种“相对易考”的地位。虽说这些地方比不上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但是这些院校一般都位于省会或者区域中心,在当地有着很强的号召力。
1、广西大学
作为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广西大学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学校,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是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类是自治区重点专业,因为广西是电力大省,这些就业很好,每年的很多单位都来西大抢人。小语种方面也是一个较大的优势。每年基本都有调剂名额。
2、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贵州作为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林业大省,其相关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都非常不错。农药学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自动化、采矿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实力都不错。从往年的毕业生情况分析,贵州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专业技术骨干在农林生产科研和推广行业占75%以上,烟草行业占65%以上,电力、化工、冶金、IT、矿业采掘及加工行业占50%以上,足可见其就业之佳每年基本都有调剂名额
3、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小211),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广西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其就业前景就不错,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大。目前,广西师范大学作为全国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地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
4、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院校,该校基本聚集了云南省所有高技术科研人才的百分之40左右,环境工程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校以“有色金属冶金”为代表,地质、采矿、选矿、有色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有色冶金环境保护、有色冶金过程自动化等为特色的“大有色”优势学科专业群在业内非常有名,就业前景也非常好。
除了上述几所大学外,云南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石河子大学等211及其他部分学校的师资和学科实力十分强劲。
建议去广西师范大学官网进行查看,研究生导师名单学校都会进行公示。
广西师范大学,于1932年始建,坐落于广西桂林市,由教育部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其原名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为现名。
该校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及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
学校最早可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省立师专并入,1941年重建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最早可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1941年重建。1942年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直属中央教育部。
1946年迁址南宁,1947年改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并迁回桂林。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学校最早可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省立师专并入,1941年重建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
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在望城、育才、燕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学位近6000人,博士学位200余人,留学生近1600人。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
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3114.9亩。学校现有25个二级学院(含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18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15100余人,博士生59人,各类硕士研究生(不含研究生班学员)4600余人,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00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约8000人。
建校77年来,学校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18万多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创办于1932年,原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
1936年与广西大学合并;1941年,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更名为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本科教育,1946年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迁回桂林,再次与广西大学合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销,在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在76年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各类师资和社会所需人才。
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继承传统,彰显特色,引领和服务广西基础教育,充分发挥了广西教师教育的龙头作用。 文化底蕴深厚 悠久的办学历史,得天独厚的办学环境,名师荟萃的文化传承,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王城校区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教中心,文脉延续和传承了1000多年。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就在独秀峰下开辟了“读书岩”,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首次在此交汇;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昌巙在此创办了广西第一所公学——桂州学;宋代,曾在此建铁牛寺(元代改称大圆寺);明代,成为靖江王府,王城由此得名;清代,成为广西举行乡试的贡院;1921年,孙中山策划北伐,设大本营于此;新中国成立前广西第二师范学校、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相继在此办学;1954年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
学校充分保护和利用王城的文化资源,使诸如独秀峰上的摩崖石刻等文物,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安然无恙,王城成为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建校以来,杨东莼、李四光、胡适、陈寅恪、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谭丕模、阳翰笙、陈岱孙、千家驹、陶大镛、林砺儒、曾作忠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执教治学,弘文励教。
他们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谱写了桂林文化城的历史篇章。这些财富的孕育和积淀,铸就了学校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优势、服务广西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因此而成为“人文强桂”的台柱。
办学条件完善 学校三个校区功能布局合理,条件优良。王城校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5A级旅游景区),也是历史、美术、音乐、旅游等专业的教学基地。
育才校区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是学校的主校区。雁山校区位于桂林市教育园区,正逐步建设为现代化校园。
学校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0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全校图书馆舍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38万册,中外文期刊5573种,电子图书56万册。
建有球类馆、武术体操馆、塑胶田径场等各类现代体育设施,总面积10万多平方米。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
学校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和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西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广西高校政工干部培训中心、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究基地等国家或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文科基地在终期验收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全国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地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权的三所高校之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12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素质优良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