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申请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档案免费放在自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或省内任何一家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而且,高校毕业生档案存放在人才服务机构可享受以下服务:(1)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转相关手续。(2)为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
(3)档案工资的晋升。(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
(5)办理落户手续。(6)接转党组织关系,办理预备党员转正,培养发展新党员。
(7)出具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8)代收代缴五险一金。
(9)为暂未就业毕业生推荐就业。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和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树立新的观念,建立新的体制,实行新的管理制度。
企业档案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不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领域的活动,也不仅仅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中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的一项事业。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
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亦应创新思路,开拓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并积极探索和体现观念、机制、管理的创新。一、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发挥经济效益 (一)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
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整体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单位也由计划经济下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逐步走出去开辟市场,完成亿元以上的货币工程量,逐步由承建二级路面建设,转为参与强烈的市场竞争,承建一级路面的建设任务,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为接收和管理好这一类科技档案而转变观念,不要在办公室坐等,要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深入施工一线,熟悉了解施工工艺流程,弄懂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使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 (二)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在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文书、声像、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积累,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
以产品为例,从设计、预算到整个工程竣工,无不包含着一代甚至几代领导者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汗水,无不凝聚在以文字、数据、图纸、音像等各种形式的档案载体上。档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
企业法人认识到档案是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就会下决心做好档案工作。 (三)要确立档案是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如各种设计资料、预算、图纸数据等。占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占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
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只有管理好、利用好档案资料,关键时刻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体制创新,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机构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机构创新的核心是精简。无论哪个企业,精干是一个必然趋势,企业档案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需要,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也必须创新,其内容就是要扩大档案工作的外延,深化档案工作的内涵,把过去只是单一的管理档案的档案室扩大为集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为一体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这个中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负责单位各类档案资料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例如,公路段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各分公司、各部室实施联网,从而达到各种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和资源共享,真正形成一个集团化的信息联合体。这样符合现代企业精干、高效的原则,有利于增加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二)机制创新的关键是高效。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转换机制,高效运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也要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而创新,要激活机体,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最基本管理理念,敢于否定自己,善于完善自己。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机制向档案、情报、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机制转换;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让档案资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动力源之一。
(三)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回顾多年来的档案工作实践,领导支持固然重要,但具体活动的开展却要靠各项制度的规范和档案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看来,适合各类性质、各类机制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重要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各分公司,不够规范,降低了利用率,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制定较为详尽的制度,不断创新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评价档案活动效果的方式、方法,制定考核办法进行总结考评。
职责明确,奖罚分明,从而调动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工作 (一)企业发展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亦应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形成和广泛参与,要求提高企业全员的档案意识和档案业务知识,坚持依法治档,确保“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统一管理”就是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监督和指导,为了提高档案员及兼职要案员的业务水平,今年六月下旬,我们特邀专业老师前来举办档案管理培训,对部门及公司十名兼职档案员进行为期七天的培训。
这次培训的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操作,培训内容针对各兼职档案员所在部门形成。
档案基础性工作犹如一座大厦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牢了,档案工作创新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档案工作创新要建立在细致完成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档案利用等八个环节的工作基础之上。档案基础性工作要做实,创新工作要做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档案收集管理机制的创新
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环节,档案收集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新形式下,档案收集的模式需要摒弃传统的被动接收或者仅仅是发通知等进行档案征集的方式,应该开创以传统模式为基础,以各种创新手段为辅的新模式。
2、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档案工作要创新思路、拿出新举措、采取新的管理手段。
3、档案利用方面及信息共享的创新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机构,通过沟通协作将各自的信息整合起来,将自身的优势、劣势进行互补,以便开展互惠互利的信息建设服务活动,从而让信息最大化被使用开发,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
4、档案库房管理的创新
在档案库房管理创新方面,将无线条码扫描器技术应用于档案库房日常管理中。实现移动巡检、移动盘点、移动查询等。可以极大促进库房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
当然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档案行业的创新尤其如此。它是需要脚踏实地,结合实际工作认真钻研,实操来的。
我司已有超过7年的档案行业经验,更多档案创新问题,欢迎和我们探讨。搜索“中泰德信”登录官网查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