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一个狭长的工业型的城市,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现在产业发展受到了城市空间不足的制约,设立兰州新区在距兰州老城不到60公里的一个有800平方公里的平原建设这个新区,对于改善兰州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兰州市的城市服务能力,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非常有利。二是对我们甘肃这样一个区位优势,具有通道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周边地区能够实现合作发展,提升跨区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对西开放的平台。三是有利于甘肃的结构调整。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过去由于在兰州市地理位置和空间的限制,承接产业转移这方面受到了一些制约,有了这样的兰州新区,对于东中部地区利用甘肃资源丰富,利用甘肃的区位优势,利用甘肃的政策优势,把一些产业转移到甘肃来,这为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四是我们自身的探索,在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走出一个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发展的路子。这是在甘肃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2010年5月,国务院下达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就提出“要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发展”,在8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当时《若干意见》下发之后,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们成立了兰州新区的管委会。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支持兰州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实施这两年重点是抓了规划,整个新区建设的总体规划邀请有实力、资质水平高的一些规划单位,经过充分的论证,制定了总体规划、城市的建设性详规,还有一些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二是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这两年兰州新区中心核心区覆盖80平方公里的一些主干道都已经建成,包括一些其他的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这些管网的建设已经完成,应该说为入区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在政策上,省政府专门为兰州新区制定了支持兰州新区发展的意见,里面有各个方面的政策,特别是对已经在老城区的中央和省属企业搬迁到兰州新区,制定了专门的政策。还在兰州新区设立了一级财政体制,为兰州新区加快自身发展都创造了条件。
四是在生态建设方面,兰州新区已经围绕着在北面建立一个生态屏障,在中心城区已经形成500亩的水面,规划要形成近三千亩的水面,现在绿化植树已经是4万多亩。这两年兰州新区的进展是顺利的。 为了落实好国务院重大的战略决策,这一次8月20号文件下发之后,省委省政府及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我们感到这个重大的发展机遇确实是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化做我们强大的动力,尤其是要以创新的精神,举全省之力,做开放的强音,来促产业的进步,要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兰州新区的建设,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当中要突出重点,有序不乱的向前推进。特别是要坚持在干中探索、干中来完善我们的政策,在干中实现大的突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兰州新区要建成一个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率集约、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一个新区。
下一步工作我们从十个方面进行部署,现在各个方面正在抓紧做好这十个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一是优化各类规划,刚才说2010年5月份国务院的文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就提出加快兰州新区的发展,当时成立管委会,这两年来的规划虽然已经有了规划,但是按照国务院新的四大战略定位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规划,同时把总体规划优化完善以后,把建设性的详规和其他的子规划都进行具体的完善。二是政策举措要具体化,主要是把其他省市新区建设的好经验学到手,同时对国家支持甘肃发展一系列政策进行梳理整合,落实好。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兰州新区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四是规划和产业布局,兰州新区产业布局最大特点是要把国家批准我们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省示范区在这儿体现。在产业园区要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五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招商引资当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新区一定要把好产业政策关,不是说承接东中部的产业转移,什么产业都可以进来,一定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把好关,同时投资强度关和环境保护关。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走出去”、“引进来”,各方面引进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六是建立投融资体系,破解资金瓶颈。七是创新用人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八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区功能非常完善。九是生态绿化工程,尤其是构筑兰州的北部生态屏障。十是加大宣传力度,要营造凸显抢滩效应。现在媒体帮我们前一段的报道,已经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考察投资,我们想借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营造更好的有实力的企业、有战略眼光的这些企业来兰州新区考察的环境,共同打造我们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东中西部的示范区。
2018年8月19日报道“昔日东南飞,今朝凤还巢。”
这是兰州新区自2012年成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六年人才流动的缩影。人才,也成了兰州新区科技创新的高速“引擎”。
不仅如此,当地官方还推出了“千人计划”“新区智库”等一系列柔性“揽才”套餐,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量身定制优惠政策,甚至还有“一人一策”的私人订制奖补方案,保障领军人才和团队。 从六年前的荒滩,到如今人烟繁华的都市,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产业化处负责人马炳一步步见证了该地的“高度和宽度”。
“路宽了、楼高了、人多了。”马炳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这是很直观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首先“人气足了”。
“有了人气,就有了发展的基础保障。”马炳举例说,仅在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就已累计引进孵化项目256项,培育产业化企业26户,年纳税额超过7000万元,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2400多个,目前,这里也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大的孵化平台。
马炳说,“一企一策”针对科技型企业,实行快速产业化试点工作。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制定了相应的试点方案和政策,给予相应的奖补扶持,为企业在发展前期、中期以及后期提供“保姆式服务”。
作为“一企一策”的受惠单位,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邵广礼介绍说,在办公场所等方面,兰州新区给予了五年免租的优惠。后期还将引进华为云数据中心、京东云数据中心以及中科曙光硅立方超算中心等一批企业入园,在税收上,还会享受15%的减免。
邵广礼说,项目建成以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带动所有入园企业技术革新,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融合创新,孵化出一批新兴企业,并借助中科院先进计算技术联盟优势,集合产业力量,培养创新人才。在兰州新区乃至甘肃全省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基地。
最后介绍一下兰州经3济发展善状况。
但是不惯坏你,黄河等小盆友,我可以就这个作文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兰州的历史悠久。
其中黄河母亲雕塑全国有名,对兰州有一些印象的,兰州是全国地理的几何中心,对兰州的人口。在河边还有西游记等其他雕塑也很漂亮,我在兰州学习生活过四年,历史上曾经是通往丝绸之路的要道,不好意思,城市大小可以先一笔带过。
兰州的特产百合也全国驰名。自然景观有gao兰山。
作文当然要以你生活在兰州开始,表明要好好学习。黄河铁桥在晚上也十分漂亮。
兰州有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兰大等高等学府,因此是东部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在交通方面,为振兴兰州发展兰州贡献力量。
两区建设是什么内容?农业两区建设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的重要栽体"十二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抓手、主平台和主战场。农业"两区"建设可从创新管理机制、培育经营主体、突出重点项目、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典型培育等五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农业"两区"建设。
规划成果在形式上包括:研究报告;文本、图集;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四大部分。 1、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园区所在区域所做的该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的成果(如没有,可以收集相关的文件或导向性政策以及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2)当地农业现状(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主要产业等); (3)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地区、全国乃至相关的世界市场); (4)园区所在地自然条件(包括环境污染程度); (5)园区所在地社会条件 2、定性与定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园区的性质与规模; (2)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 (3)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发展目标。
3、发展战略:内容主要有: (1)确定实现园区目标的可能途径; (2)找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3)制定园区发展的战略。 咨询更多相关信息可联系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产品服务:绿维文旅是全国知名的文旅城乡综合规划设计院,拥有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双甲”资质,聚焦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提供顶层设计、投融资、开发、建造、运营、培训等全链全程服务。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为开发区之一。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级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权限,同时设有工商、税务、银行、社会保险、人才市场和创业服务中心等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高新区现有企业1097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80户,外商投资企业34户。技工贸总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先后培育壮大和引进了蓝星清洗、兰港石化、奇正藏药、莫高股份、亚盛集团、兰光科技、可口可乐、民海生物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兰州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各级探索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出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与运行机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出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强化“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先后建成了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园区,陆续获得4个国家级授牌: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创新2.0并非是从WEB2.0引申而来的,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全球对Living Lab、Fab Lab、AIP等创新模式探索的结果。WEB2.0则是创新2.0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可以参照《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的论述来理解创新2.0的定义,创新2.0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形态,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创新2.0正逐步浮出水面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普通公众不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被动接收,而可以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扮演创新主角,直接参与创新进程。国内外关于创新2.0的关注和研究正在逐渐兴起,随着对面向未来的、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研究的深入也将给我们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体验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
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特别关注用户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一文认为创新2.0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正如《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文在对知识社会环境下Living Lab、Fab Lab、AIP三种创新2.0模式对比分析基础上所指出的,创新2.0不仅是以复杂性科学视角对ICT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新审视,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它更是知识社会条件下的创新民主化展现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