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培训,提升致富带头人带富能力。
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邀请上级单位进行系统培训、组织自行培训、远程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生产基地进行现场演练等方式,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不断更新致富能人的技术知识,让其带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要围绕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农业辅导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帮扶,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举办党建扶贫培训班,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在致富带富中缺思路、少技术的问题,分类设置培训内容,从企业策划和管理、资金筹措和扶持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和跟踪帮扶,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带富氛围。
2、强化激励,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
在管理和激励上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拓展致富带头人就业创业空间,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对确定为致富带头人的能人,挂“致富带头人示范户”标识门牌,对受帮扶的群众挂“致富带动户”标识门牌。通过挂牌的形式,增强致富带头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方便群众与致富带头人之间的联系。建立“党支部联系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联系贫困群众”两联工作模式。各村党支部与致富带头人建立指导联系机制,定期了解致富带头人带富情况。同时各村按照贫困户的类别特点建立带富小组,通过传、帮、带、教,解决群众发展资金、技术等问题,帮助和引导群众致富增收。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带创业富动力。对致富带头人实行目标管理、考评激励机制,开展年度创业带富评比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典型,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优惠政策,并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示范引领,发挥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
以党组织为龙头,组织发动致富带头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聚集资金、技术、资源打造示范基地,提高致富带头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自主创新能力、集约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引导整合致富带头人各种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配,通过建设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增强整体实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旅游业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能人带动、全民参与的农村改革发展之路,有效地凝聚民心,推动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带领贫困群众大步迈向全面小康新征程。
一、坚持择优原则,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
要严格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强化以发展为核心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明白人”,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的致富“能人”,甘愿吃亏、甘心奉献的“热心人”选拔进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外出返乡务工优秀青年、复员退伍军人、生产发展能手作为基层后备干部人选,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原则,经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确定等程序,采取动态管理、定期培训、实践锻炼等办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基层后备干部队伍。
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让后备干部主动参与村庄整治、征地拆迁、纠纷调解等中心工作,提升实践能力。二、坚持需求原则,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
提升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素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要紧扣形势,狠抓带头人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 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教育培养力度,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供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公共卫生、市场营销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知识,让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可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和个人需求,享受“菜单式”培训。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要“走出去”,要培养带头人宽阔的视野。
规定如下:一、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1、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等便捷服务。
2、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二、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相关扶持政策1、积极引导银农对接,落实流转土地经营权贷款政策。
要积极创新开展授信贷款、互保贷款试点工作,在资金借贷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财政资金应尽可能地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2、进一步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加大财政农保补贴额度,缩短理赔周期,同时要尽可能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家庭农场,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险种,增强农保针对性。3、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有关部门要重点倾斜支持家庭农场农田水利建设,帮助其健全和完善水利设施配套;国土、农业部门应联合制定家庭农场仓储、晒场、机库等设施用地量化标准。通过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后劲。
三、强化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1、从事粮食生产经营面积200亩以上或者生猪养殖存栏300头以上者,有资格申请认定家庭农场了。经认定的家庭农场,可享受各级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
2、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对家庭农场申报材料初审,初审合格经公示无异议的,报县(市、区)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复核,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予以备案,并颁发家庭农场资格证。四、完善家庭农场人才支撑政策1、强化产业引导,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强化主体培育,鼓励返乡下乡人员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等,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业创新的有利平台。3、推介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1、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通过组建协会等方式,加强相互交流与联合。2、强化公共服务,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尽快建成一批服务创业创新的平台。
扩展资料:近年来各地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就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1、充分认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亟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2、把握家庭农场基本特征。
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标准,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各地要正确把握家庭农场特征,从实际出发,根据产业特点和家庭农场发展进程,引导其健康发展。
3、明确工作指导要求。在我国,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发展家庭农场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要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地位和作用。
要充分认识到,不断发展起来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
人要有自己的志向目标,人生需要追求和拼搏。
既然是水,就应该成为波浪,既然是土,就要垒成大山。美岭村的每一个变化,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苏新添同志的心血与汗水,隽刻着他开拓拼搏的坚实印迹。
1979年以前,美岭村人均年收入仅有70元,没有电,没有路,世代居茅棚、住木屋,以种谷、卖柴为生。改革开放后,苏新添这个敦厚、直爽的农家汉子,凭着自己富有远见,勇于开拓,拼搏进取的精神,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了“建电站、修公路、办企业”三步棋。
如今的美岭,拥有年产量50万吨的水泥厂,拥有年产8万m中密度纤维板的人造板厂,拥有发电能力达5万多千瓦的火电厂,拥有年产7500m的胶合板厂等多家企业,集体固定资产达15.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65万元。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美岭集团跃居泉州市民营企业100强第13位。
苏新添同志不仅带富了美岭村,更不忘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他不仅捐资5000多万元扶贫济困,拓宽、铺设从一都至横口38公里的水泥路;投资3亿元兴办了全市第一所公立村办完中——美岭中学,培养国家栋梁之材。
苏新添同志的创业历程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远见、胸襟与胆识。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拼搏精神,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综治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共中央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座落于闽南永春县莲花山麓的美岭小山村,淹没于深山老林里,交通闭塞,距县城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全村100多户人家,400多个村民,世代居茅棚、住木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种谷、卖柴为生。
1979年,村民人均收入仅70元。当地有句俗话“宁吃咸竹笋,不嫁美岭人”,“穷窝”曾是其代名词。
水泥路平坦宽阔连结神州大地,电话通往五洲四海,电视、电脑收八方信息,十几家企业的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新建民宅,红墙碧瓦,绿树掩映,胜似欧式别墅;学校高楼林立,绿树繁花,商店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昌盛的都市景象。
今天,美岭拥有固定资产15.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65万元。集团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集团位居泉州市民营企业100强第13位。
短短的二十多年,如此悬殊的差距,如此鲜明的对比,到底是谁带给美岭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与美岭的“领头雁”——村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苏新添同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