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团队成员(含带头人和核心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科研成果创新性突出产业化前景好 2。申报人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5周岁(1951年8月1日之后出生)。
诺贝尔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及创新团队项目入选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全职来粤工作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
团队由1名带头人和不少于4名核心成员组成,均为国(境)外、省外引进,优先支持从国(境)外引进的团队。 4。
团队成员引进后需在粤连续工作5年以上,其中团队带头人需全职在粤工作,团队核心成员中至少2人全职在粤工作,默认为团队第一、二核心成员;其余核心成员可选择全职或平均每年兼职在粤工作3个月以上。 优先支持所有成员在粤工作的团队。
5。团队成员至少两两之间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或重大项目中有过3年以上稳定合作基础。
6。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应占50%以上。
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扶持资金总额不少于2.5亿;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每人给予400万元安家补贴;博士后每人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硕士学位的人才每年9000元租房补贴;本科学历每年给予6000元租房补贴。
面对高端人才的吸聚,佛山表现出空前的重力度和系列实际举措。1月11日,佛山出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既为人才松绑又拿出“真金白银”,加快构建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
从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一系列创新和突破。抓住人才红利 加快从“佛山制造”到“佛山创造” 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广佛同城化携领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引领下,佛山人才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
第一,世界经济加速重组的新格局重塑人才态势,为佛山融入全球人才发展体系带来了重大人才红利。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布局引领人才发展模式转变,为佛山人才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广佛同心打造超级城市,为佛山人才发展带来“共振效应”“外溢效应”。第四,佛山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实现“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为创新人才集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月11日,佛山正式印发《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着力破解人才发展瓶颈,加快构建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的具体举措。
推动人才管理简政放权松绑 据介绍,本次《实施意见》出台,首先在于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同时,着力推动人才管理简政放权松绑。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
推进向高等院校下放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职称评审、薪酬分配、人员调配相关权限,激发高校人才工作活力。实行更加灵活的、符合人才发展需求的编制管理模式,推进在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深化职称制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度、试行协议工资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放权放活。
财政投入力度空前 加大人才团队资助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实施意见》出台的力度空前,更在于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实施意见》,市委作出“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5亿元引才专项资金”的重大决定,同时要求五区加大投入力度。
将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扶持资金总额从每年8000万元提高到不少于2.5亿;对省创新创业团队,市、区给予配套扶持,力争达到省扶持金额的1:1比例,最高可达1亿元;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博士、博士后各类补贴标准大幅提高,首次对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硕士、本科学历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给予租房补贴。
领军人才最高400万安家补贴 补贴标准可享受“市、区、镇叠加” 在优化人才引进培育体系方面,《实施意见》突出四个层次人才引进。领军人才方面,新引进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400、300、200万元安家补贴,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战略科学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博士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博士后每人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博士每人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新建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40万元建站补贴。
进站博士后每人给予20万元科研经费,每年给予18万元生活补贴,配偶待业的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贴。国(境)外优秀博士来佛山工作、新建博士工作站等资助标准按省相关文件执行。
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各区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配套扶持。
中初级人才方面,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及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每人每年给予9000元租房补贴,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人才培育体系,实施企业家人才培养、本土各领域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人才特色品牌四项工程。
,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的“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申报工作于28日起正式启动,公开接受海内外人才申报,各申报公告详见“广东组织工作网”(网址)。
其中“广东特支计划”属今年首发,面向全省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计划遴选三个层次九类人才335名;“珠江人才计划”面向全球计划遴选创新创业团队近40个、领军人才20人;“扬帆计划”今年则计划扶持6个市级、25个县级人才项目,引进10个创新创业团队、20名急需紧缺拔尖人才,奖励一批高级技师、资助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 据了解,为加强三大人才计划的评审监督,提高人选质量,确保公平公正,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还将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评审工作巡察办法,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人才评审环境。
“珠江人才计划”:对世界一流团队资助8000万 据了解,今年“珠江人才计划”增加引进团队数量及资助额度,以更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 其中第一档次世界一流团队给予资助8000万元,第二档次国内顶尖、世界先进团队给予资助3000?5000万元,第三档次国内先进团队给予资助1000?2000万元。
在往年规定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明确引才重点,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核心领域,明确重点引进计算机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与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和标准光组件及器件、智能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等9大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与往年相比,今年引进顶尖人才条件将更加柔性。
根据前四批工作实际,因国籍、工作性质、文化、家庭等原因,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我省工作,还需要更富弹性的政策。为吸引诺贝尔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来粤工作,今年第五批规定团队中的此类成员平均每年在粤工作时间累计3个月以上即可(但每个团队不超过1人)。
其他团队成员仍要求半年以上,其中保持两人全职在粤工作。 此外,今年将设立人才储备库,对具有一定创新潜力和项目产业化前景的未入选人才,列入人才储备库,以适当形式给予帮助,如推荐给省级相关部门共享评审信息,争取相关项目平台扶持,参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场融资服务等。
入户广州途径有:人才引进(应届生接受、在职学历型人才、在职技能型人才、特殊及艰苦行业)、积分入户、随迁及投靠、公务员招考(含参公单位)等形式。
以人才引进入户为例,需符下列基本条件: 1、用人单位广州的人才引进具体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然后由各区和行业主管部门汇总提出需求。最后由市发改部门统筹安排入户指标。
用人单位即你所工作的单位(含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广州市注册。 2、申请者本人 首先,要求在广州市创业或者就业,并在广州市有合法居住场所。
所谓在广州创业,即在广州市进行工商和税务注册登记的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投资者或合伙人。引进途径1、职称入户 满足人才入户的基本条件,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50周岁以下),直接符合人才引进条件。
2、学历入户 目前广州人才入户(应届生接受、在职学历型人才、在职技能型人才、特殊及艰苦行业)中,绝大部分都以学历方式入户。学历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入户: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其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
(2)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学士以上学位,其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 (3)具有经教育部认证的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其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
(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其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3、技能入户 如果您学历不高,但是在技能上有“一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也可申请人才引进入户: (1)“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或者是获得“南粤技术能手奖”或“广州市突出贡献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只要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且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直接符合条件。
(2)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 ⑶紧缺技能人才: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专、职高、中技)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所从事的工种(岗位)符合广州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由市发改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制定),在广州市连续居住、就业(创业)和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申报人办理入户所从事的工种(职业)须与所持有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考核工种一致(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上)。
扩展资料:2018年,广州制定印发了《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及实施细则,建立起以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制为办法的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确立了1+N制度框架,全市统一积分标准、统一积分程序。来穗人员通过积分梯次享受公共服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去年7月1日,“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上线。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近19万名来穗人员在系统中注册,其申请确定积分的达到8.3万多人。
与此同时,广州紧贴来穗人员需求精准服务。据介绍,广州积分制入户指标从2011年3000个增至2018年7000个,8年间共完成8.4万多名(含随迁人员)来穗人员入户广州工作。
仅2018年,全市就安排2.8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占符合申请条件人数的75%,超过既定目标15个百分点。而在住房保障、就业医疗社保、医疗卫生健康以及社会救助援助等方面,来穗人员也是福利多多。
此外,广州积极搭建来穗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桥梁”,打通来穗人员参与社区民主协商议事“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2700多个村(居)全部建成村(居)民议事厅,实现全覆盖。
全市城乡社区议事会推选非户籍议事成员2300多名,各社区(村)协商解决了一大批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事项。而来穗人员也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社区环境改造、治安巡逻、困难帮扶、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公益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来穗人员志愿服务队员达50多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入户广州政策全指南:学历不足有技能 积分够也能入户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广州积分入户名额7000个。
团队必不可少的四类人才
导读:一个团队需要具备四种人才,才能确保工作项目的圆满完成与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一个团队需要具备四种人才,才能确保工作项目的圆满完成与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组织领导能力教练罗尔斯顿(Faith Ralston)发表文章,指出一个团队需要具备四种人才,才能确保工作项目的圆满完成与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方块型人才(diamond talents)。这类人才是创新者,他们是真正能够跳出框框来思考的人。
在项目的起始阶段,方块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想出新方法,他们建议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苹果的乔布斯是典型的方块型人才。
梅花型人才(club talents)。这类人才是愿景的坚定支持者,他们会帮助打造确保项目长期成功的系统。微软的盖茨是典型的梅花型人才。
红心型(heart talents)人才。这类人才是关系专家。他们确保团队成员相处融洽,确保每个人都得到鼓励,确保他们因此而尽全力工作。戴安娜王妃是典型的红心型人才。
黑桃型人才(spade talents)人才。这类人才是团队里的实干主义者。他们喜欢组织项目,并坚定地把它完成,他们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是典型的黑桃型人才。
团队领导者要帮助团队成员在正确的时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才智,使他们扬长避短,合作无间。
广州大学值得报考。
广州大学师资力量相当不错,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8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34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38人。
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2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特殊计划”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文化英才2人、教学名师4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5人;广州市各类高层次人才178人。在教育质量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
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