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英国大学里的培训教师绝大多数都有实际管理经验、创立过自己的企业。他们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方式,更多地联系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学生能够获得“近似的创业经验”。
在英国,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学校也给学生们一些实质性的创业指导。如拉夫堡大学规定,该校“学生创新和创业奖学金的获得者将享受一揽子创业指导,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公共关系和营销建议”商业计划和资金申请、良好风险基金的介绍等等。
高校还联合起来专门成立针对全国大学生的创业网络,通过提供包括英国创业计划、创业大事列表等资源来支持学生创业。此外,每两个月就由学生创业协会主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会议,目的是帮助创业群体共享知识和思想,增强对创业的认同感。
在英国,诸多校外力量,如政府、企业和传媒等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有的还为学校提供项目、经费和研究等方面的支持。英国首相创新计划专门拔出巨款,资助英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同时,英国有半政府性质的英国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有民间学团性质的英国创业教育者联盟,旨在促进英国高等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尤其是鼓励毕业生的自我创业。这两家国家性的机构都致力于促进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英国的创业教育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
英国有很多的大学开设这类专业,这类专业主要是为以后有志向开始自己的生意或者在新的领域或新的事业中发展,学生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家的创造能力、市场战略、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的理念等等,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毕业设计的时候,做一份商业计划或大学提供相关的领域内进行实践。
据悉,英国大学里的培训教师绝大多数都有实际管理经验、创立过自己的企业。
他们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方式,更多地联系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学生能够获得“近似的创业经验”。 在英国,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学校也给学生们一些实质性的创业指导。
如拉夫堡大学规定,该校“学生创新和创业奖学金的获得者将享受一揽子创业指导,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公共关系和营销建议”商业计划和资金申请、良好风险基金的介绍等等。 高校还联合起来专门成立针对全国大学生的创业网络,通过提供包括英国创业计划、创业大事列表等资源来支持学生创业。
此外,每两个月就由学生创业协会主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会议,目的是帮助创业群体共享知识和思想,增强对创业的认同感。 在英国,诸多校外力量,如政府、企业和传媒等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有的还为学校提供项目、经费和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英国首相创新计划专门拔出巨款,资助英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同时,英国有半政府性质的英国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有民间学团性质的英国创业教育者联盟,旨在促进英国高等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尤其是鼓励毕业生的自我创业。
这两家国家性的机构都致力于促进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英国的创业教育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
英国有很多的大学开设这类专业,这类专业主要是为以后有志向开始自己的生意或者在新的领域或新的事业中发展,学生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家的创造能力、市场战略、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的理念等等,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毕业设计的时候,做一份商业计划或大学提供相关的领域内进行实践。
无锡太湖学院前身是2002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2年4月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和无锡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加大支持无锡太湖学院创新发展的协议》;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领、改革动力,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实施“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三大战略。学校占地面积2000多亩,在校师生近20000人,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商学院、会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护理学院、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涵盖工、经、管、艺、医、文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众多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担任名誉校长,著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徐从才教授担任学校校长。学校实施“强师工程”,从海内外引进一大批优秀博士、教授、副教授,拥有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一大批名校的资深教授,众多位教师在全国艺术设计大赛、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学校邀请多名世界著名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如诺贝尔奖得主理查•罗伯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教授等。学校开设高层次通识课,所有师资均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
学校设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苏南产业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其中,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入选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学校建有经管、工科、艺术、护理、创新创业、计算机应用与外语学习等六大实验实训中心。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入选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入选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培育点。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近三年来,学校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19项,发表研究论文686篇,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大批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200多项。
学校强化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40余所高校合作办学。学校与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签署“本硕直通校际合作协议”;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ACCA项目。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等3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学校当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副主席、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记者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获悉,英国政府已宣布推出专门针对中国留英学生的“杰出使者”实习生项目,今年将先以谢菲尔德大学为试点,旨在加强从英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与英国工商企业的联系。
谢菲尔德大学国际招生办主任汤姆·罗兹表示,这个实习生项目的年限在两个月到半年左右,还未确定具体的名额和覆盖的专业,主要看重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去公司工作的对口程度,及公司职位的需求量。今年在谢菲尔德大学试行以后,要先根据学生对公司的评价和公司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再考虑推广到英国其他高校。项目同时也旨在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留英学生校友会等联谊网络。
这个项目的推出,是由于英国政府经过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可能还未确定是否在英长期居留,因此希望先获得实习机会。项目不仅针对在校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可以申请。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还表示,此前英国政府叫停境内托福和托业考试,对中国学生也不会有影响。在英国境外参加考试,取得的托福和托业成绩仍受认可,因此,如果在中国取得托福成绩的话,仍能以托福成绩申请去英国留学。今年2月,由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揭露中介的替考、作假现象,英国政府已决定暂停境内的托福和托业考试。
目前,英国政府已针对国际学生的工作类和创业类签证进行了重新整合。如果想留在英国工作,除传统的T1创业签证、T2工作签证、T5临时工作签证、MBA毕业生工作计划和实习生项目外,还针对博士学位获得者推出“博士毕业生工作计划”,从2013年4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都有12个月的时间来找工作或创业。为了对留学生就业进行指导,目前,英国政府还在专门开发针对国际学生的就业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所有高校都参与了该项计划。
吴媛媛还称,尽管英国留学签证整体紧缩,但对中国学生仍持欢迎态度。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非欧盟国家留学生毕业后很难在英国工作,留学申请的积极性也因此降低,近年来,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发放的留学签证数量不断走低,2012年下降了21%。但从2012年第三季度~201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看,英国签证与移民管理局向中国学生签发的签证数量反而增加了6%。
目前,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已超过13万人,在英留学的国际学生总数高达50余万人,超过其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9.5万名中国学生在攻读高等教育课程。
从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上看,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专业仍是商科,第二则是工科,与以往不同的是,读文科、语言和设计分别排第三、四、五位,超过了计算机等学科。中国学生选择增幅最大的课程则是农业相关科目,增长了23%,其次是商科和创意设计。
原文来源: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2635。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名的成都市,现有高新、花源、青羊、锦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28.6亩,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拥有巴蜀文化特色馆、棋艺文化体验馆、天府文化数字艺术馆。
合作交流:
学校与法国萨瓦大学合作,举办中法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共建中英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组建丝路学院,举办丝路文化交流周,选派教师赴10余个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培训。
以上内容参考: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坐落在辽宁省抚顺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岸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抚顺煤炭工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校65年来已培养10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石化、煤炭等各行业的各级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共建我校的历史机遇,把“顶天立地”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把强化内涵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使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实现了新跨越。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资格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专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6年学校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的新校区。
新老校区连成一片,成为融教学、科研、人文、生态于一体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学园区。学校占地面积1906亩,校舍建筑面积78.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3.84万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72亿元。
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22774人。教职工1521人,专任教师93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96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1.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83%,有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辽宁省攀登学者,2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7人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和优秀骨干教师。 学校设有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下辖石油化工、化学与材料、环境与生物三个学院)和研究生、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通信、机械工程、石油天然气、经济管理、数理、外国语、马克思主义、体育、矿业工程(职业技术)、顺华能源、继续教育、教育实验、国际教育、民族教育、艺术设计和营口大学园石油化工等18个学院。
现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科专业。建成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资助学科5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4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9个。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19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201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
学校集中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石油化工过程运行优化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批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石油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0个,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抚顺市联建了信息技术中心、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
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成效显著,成立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社会稳定研究会,建立了辽宁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取得多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436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35项,获授权专利232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出版著作、教材29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300余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734篇。
学校公开出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个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高校科技服务县域经济试点单位,荣获“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组织”称号。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发挥“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的激励作用,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实施“雷锋精神种子工程”,总结凝练出了雷锋“五个一”精神(“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通过抓“两课”教学、开设“雷锋精神在线网站”、丰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