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没有什么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问题。
创业不创业,放弃不放弃学业只是个人的事。成功或失败最终收益受损的也只是创业者本人。
专业对不对口,那是国家大学生较少时的提到的事。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在国民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也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普遍受到大学教育时,在提专业对口问题的人可能会相对减少很多。
在美国,日本重点大学理科毕业的人一样到麦当劳卖汉堡包。这不是资源浪费,而是大学生太多了。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还有神5上天还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2001-2005年, 是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开始实施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
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巨大成就。 中国的 “十五”,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是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的五年;是促进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迈出新步伐的五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居民 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 步加强的五年。
一、“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回顾: 1、从2001――2005年,五年间,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 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2005年第一、二、三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 44%、23%和33%。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 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3、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 到1。
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 15%左右。
4、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 3亿人以内。
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35%。
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5、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 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风气 和社会秩序好转。
二、“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历史跨入2006年之际,我们告别“十五”,迎来“十一五”。 回望这五年,我们可以骄傲地说—— 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提前实现,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十五”期间,我们党对经济大局的掌控日臻成熟,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 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经济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 )年均增长8。
8%左右。2001年,我国GDP达到95933亿 元,比上年增长7。
3%;在“十五”开局的第一年,中国GDP跃升至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 破10万亿元,达到1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003年,我国GDP为117390。 2亿元,比上年增长9。
5%, 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人均GDP也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达 136875。9万亿元,同比增长9。
5%,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中的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 2005 年,我国GDP达到18232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
中国经济 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1月25日在北京公布, GDP总值达2。
24万亿美 元。若按中英双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比较,中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 和德国。
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 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之一。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 我们已经站在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 新起点上。
(二)、经济结构有所调整,经济运行环境得以改善。 中国经济结构悄然变化,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 支柱。
“十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6。 4∶50。
2 。
创业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课程门数比去年增加了14%,设立创新创业资金达到12。2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也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了近20%,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大学生达到300余万人次。
“创新创业的同学多了,学校也为大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包括硬件支持和创业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宗志远介绍,学校会对大家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他自己就曾参与过一个微型项目,借助学校平台孵化。 宗志远表示,希望校方在目前的创业教育基础上,引入更多成熟的企业组织经验上和人员上的支持,因为创业实践性强,社会企业和组织可以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实际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休学创业的研一学生杨弘浩是一家以众筹模式建立的青年共享社区的创始人之一。 在他看来,目前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更多的还是表现在举办创业比赛上,“大家好像认为创业大赛就是创业的全部。”
不少创业者认为,教师创业经验不足、学科单一、缺乏成熟理论等问题,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 “如果能够汇聚各界精英的智慧,共同关注青年成长,就能为他们传递创新理念,启迪创业思考,为年轻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奠定基础和搭建平台。
”中国高校青年领袖峰会王昭赢说。 据了解,为提供给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更多与现实对接的实践经验,青领会自2015年初创立至今,已举办三届峰会和近50场创新创业公开课,邀请了徐井宏、俞敏洪、李国庆、夏华、阎焱、邓锋等前辈与青年学生交流。
每一次公开课和峰会,连过道里都挤满了渴望成功的青年学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lunwen4675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姓名:季煜程目录一、序言.. 4(三)高校因素。
6一、序言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
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由于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事实上的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日益尖锐的矛盾。据不完全统计,201X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为410万,近五年来每年仍以数十万的数量递增,截止201X年已达到690万,预计201X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有望突破750万的惊人数字。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出路的一个重要选择。二、大学生创业的丰富多样性首先大学生创业的方向的多样的。
调查数据显示,在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中,有61.29%的人表示会选择合伙创业;有30.65%则表示会选择自主创业;另有8.06%的大学生表示家庭创业或其他创业方向。其次,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调查表明,创业大学生普遍认为影响他们创业的因素中,有五个是最重要的分别为:创业门槛(占46.52%,包括启动资金以及创业的风险等)、市场需求(30.40%)、对行业的熟悉程度(16.28%)、个人兴趣(6.35%)、所学专业(1.35%)。最后,在大学生乐于投身创业的各种职业中,他们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受大学生青睐的要属代理加盟,占大学生创业的(二)政策因素1悠闲居有限责任公司1.31.3.3.5.1六、公司发展战略1.21.四:一、。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矗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的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您好,目前大学生创业的人数逐渐增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年,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全国各省区市当中是最高的,大概在4%左右,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而全世界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10%左右。
大学生创业的出现的问题有:
1 集资途径少,集资数额小
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机制尚不健全,能通过商业贷款、亲友资助、政府资助等方式获得创业启动资金的创业者寥寥无几,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2 创业经验欠缺
创业者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创业的经验,单凭一腔热血,在团队建设和管理、市场行情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欠缺。
3 缺乏核心技术或优势项目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不少行业饱和度高,企业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
4 缺乏风险意识
不少大学生盲目创业,缺乏必要的创业素质,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因而大创企业的存活率较低,倒闭、停业的数量多,市场淘汰率高。
5 人才招聘面临困境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急需拓展事业的大创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成功的模式是:科技引领型,网络实体型 创意驱动型 团队合作型 导师帮带型 导师帮带型 大赛孵化型 村官创业型等
所以选择实际的项目是关键,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下面的项目,希望对您创业有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