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 鲁教高字(2011)14号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文件精神,按照《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鲁教高字[2011]1号)的要求,为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名校带动作用,增强高等教育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制订本意见。
在山东省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一)重点建设3-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
建设成为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二)重点建设10-15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建设成为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和较高的办学声誉。(三)重点建设20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
建设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我省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 (一)办学特色。
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二)学科专业。
建立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与山东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遴选300个基础、优势、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其中,本科院校每校10个,高职高专院校每校6个。
(三)师资队伍。加强优秀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选拔与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国家或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学改革。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体制机制。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途径。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科学的管理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社会服务。引导高校利用人才资源优势,面向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供科技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职工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重大课题研究;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培养大批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增强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名校建设工程从2011年-2015年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按照学校申报、教育行政部门预审、专家评审立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操作程序,按年度、分类别、分批次推进,稳步发展。
对入选名校建设工程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对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院校,终止立项。2011年,制订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遴选第一批高校进行名校工程建设,其中,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院校3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院校5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10所。
2012年,遴选第二批高校进行名校工程建设,其中,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院校2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院校4-6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7所。2013年,启动遴选第三批高校进行名校工程建设,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院校3-4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3所。
2014年,完成首批名校的项目建设并进行验收。2015年,完成第二批、第三批名校的项目建设并进行验收。
国家部委属高校和已列为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高职院校不在本项目申请范围,全省其他普通高校均可自愿申报,但每个院校只能同时申报一种类型。(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申报基本条件1.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发展规划符合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力强,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2.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
协同创新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
诸多重大科技创新不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必须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这已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今天,协同创新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诸多重大科技创新不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必须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这已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今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着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要支持和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俞正声书记在上海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要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加强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上海现阶段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科研院所、高校应主动向企业靠拢 企业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处于关键环节和主导位置。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上海企业与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主体的目标之间仍有相当距离,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较弱,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相对欠缺。 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承担着服务企业的任务。
上海集聚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包括许多"国家队"科研机构。上海企业创新的现状,迫切需要拥有技术、人才等丰富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给予有力支持。
然而,由于存在着创新文化和价值的差异,科研院所、高校为产业和企业创新服务的意识仍有待强化。为此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科研院所、高校应将此作为自身的一种责任,主动向企业靠拢。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是上海创新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上海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一些专门的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构成了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科研机构面向部分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研发服务,但囿于本身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还难以完全担负起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的重任;特别是一批原本基础较好的转制院所,因转制后目标导向的变化,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的能力逐步弱化。 当前,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关键是要明确科研机构在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中的定位,促使它们承担起使命,实现科研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力共进。
要充分利用好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新平台,加快探索新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建是一个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它在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战略规划、组织协调、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和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要发挥产研院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应用型研究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技术)协会等主体各司其职的多层次共性技术研发网络,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全方位布局、多角度支撑,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紧密联系。 强化技术中介"牵线搭桥"的能力 协同创新要成功,核心在于善用利益驱动机制,促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模式,使合作从短期、松散、单项逐步转向长期、紧密、系统。
在合作过程中,既要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发挥企业在创新目标提出、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组织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开展面向企业的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工程化应用和系统集成的研发与服务,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快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应用。 协同创新需要强化技术中介"牵线搭桥"的能力。
技术中介服务是创新链环节之间的关键纽带,是促成协同创新中不同主体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发育还很不成熟,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
应积极搭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优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府推荐制。当前尤为迫切的,是要大力发展知识服务机构,加大市场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实务操作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中介服务人才。
协同创新需要加快完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应整合优化现有科技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新格局,构建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
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管理模式和共享规定,加快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建立创新人才自由流动机制和灵活使用机制 协同创新,本质上是创新主体中相关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用合作迫切需要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等各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互动交流。 科研院所和高校要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长期使命。
人才的有序流动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上海科技人才的总量不少,但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流动率偏低,配置缺乏效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闲置和浪费。
现在高水平科技人才相对集中于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存在制度瓶颈制约。应建。
一、区域示范基地(17个)
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建福州新区、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广东省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园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省成都市郫县、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
二、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4个)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三、企业示范基地(7个)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
2009年众筹在国外兴起,2011年众筹开始进入中国,2013年国内正式诞生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2014年国内出现第一个有担保的股权众筹项目。
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
2016年众筹行业迎来好时机,国家政策出台,使得众筹行业有法可依!这次两会中总理指出,一是要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这是众筹首度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了在双创大潮中众筹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之外,也预示着与众筹、众创相关的行业未来将大有可期。
截止2015年12月底,全国共有354家众筹平台,目前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达303家。自2011年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诞生,到2012年新增6家,再到2013年新增27家,众筹平台增长较为缓慢。而至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爆发,众筹平台数量显著增长,新增运营平台142家,2015年新增125家众筹平台,众筹平台新上线速度有所下降。但在新平台不断上线的同时,一些老平台因运营不善而停止运营,截止2015年12月份停止运营的众筹平台达32家,其中2014年上线的平台倒闭最多,达17家,而2013年成立的平台停止运营的概率最高,高达34.48%。
湖南工程学院KAB创业俱乐部章程 第一章 总则 一、俱乐部的名称:“湖南工程学院KAB创业俱乐部”; 二、俱乐部的性质: 本俱乐部是由学生自愿发起、经校团委批准设立、由创业讲师提供辅导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本俱乐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遵守校纪校规,接受学校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三、俱乐部的宗旨: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挖掘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平台; 四、俱乐部的目标:进一步增强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创业实践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实际就业能力。
第二章 组织机构设置 一、部门设置:目前俱乐部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三名,下设办公室、宣传部、公关部、人事监察部四个部门,具体待定。 二、各职位及部门职责要求: (一)理(副)事长工作职责: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做好俱乐部成员的思想引领工作; 2.有一定的团学工作经验和能力,保证俱乐部活动政治方向正确。
3. 对俱乐部的整体运作和发展进行规划和实施; 4. 俱乐部决策的制定,俱乐部文化的发展; 5.检查和指导部门对于决策的落实情况; 6.代表俱乐部参与外事活动; 7.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工作,征求意见。 8. 加强俱乐部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优秀干部; 9.对负责部门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10. 主持办事人员进行俱乐部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办公室工作职责: 1. 负责所有物品和文字资料的保管; 2. 联络俱乐部内部各成员,主持俱乐部日常工作; 3. 做好俱乐部会议记录并及时归档,实时总结俱乐部开展的各项活动; 4. 负责各部门成员的综合考评,做好会员到会退会、活动请假情况统计; 5. 对理事会及全体会员负责。完善并执行俱乐部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理事会制定阶段可行性计划,写出具体活动策划书; 6. 负责与团委老师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 7.负责本俱乐部各项活动预算审核、财务账册管理编制、及本俱乐部各项财产的管理、维护和各项活动的后勤服务等。
(三)公关部工作职责: 1、负责对外联系企业和Government部门,邀请相关人士来我校做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讲座,为同学们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咨询、培训、外部沟通和风险资金的引入等。 2、负责企业实习基地的筹建,以及创业项目洽谈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3、收集国内外创新创业大赛信息,并负责与大赛组委会联系。 4、联系赞助商,为俱乐部活动提供部分经费。
5、负责俱乐部嘉宾接待等公关工作。为俱乐部树立良好形象并扩大俱乐部在外的影响力。
(四)宣传部工作职责: 1. 负责每一次活动前期宣传材料的制作和拟写,及时张贴通知、打出海报、拉横幅; 2. 负责活动通讯稿的撰写以及影像资料的拍摄; 3. 加强对俱乐部的日常宣传,积极拓宽对俱乐部的宣传渠道,扩大俱乐部的知名度; 4. 对俱乐部创业刊物的编写、校对、印发和派发; 5. 搜集KAB相关的网络信息,主要包括创业知识、素质、政策以及符合享受政策的相关条件的收集及普及,确保俱乐部会员对当前创业形势有直观的把握; (五)人事监察部工作职责: 1、挖掘人才:主要管理协会会员活动出勤,充当伯乐角色,挖掘有潜力的干事会员,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推荐。 2、财务:负责管理俱乐部的一切日常支出,协会理事会做好预案及会费的管理,并认真记录账目,收好各项开支的收据,制定财务报表 3、监督: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评比,经理事会同意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4、交流:和会员干事进行深入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负责团队精神的培训 第三章 俱乐部成员 一、俱乐部每年统一面向全校大学生进行新成员招纳工作。有志于成为企业家,为此不断努力,赞成并愿意遵守本俱乐部章程的湖南工程学院全日制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加创业俱乐部,经俱乐部认真考察面试,组织同意,试用合格后,可成为俱乐部正式成员。
二、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关于俱乐部发展和有关工作的讨论,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三)对俱乐部的工作和俱乐部的各级机关进行监督; (四)加入创业团队,在完成俱乐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业; (五)优先参加实习、见习等活动; (六)申请创业项目资金、场地支持; (七)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三、成员需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俱乐部章程制度; (二)有义务出席成员大会,参加俱乐部的活动,积级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保证所做工作按时完成; (三)关心本俱乐部成长和建设,自觉维护本俱乐部的荣誉和权益; (四)按时参加KAB组织的活动与创业知识的培训; 四、奖惩制度: (一)奖励制度:在俱乐部的建设及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表扬和奖励,颁发相应荣誉证书或创业支持; (二)惩罚制度: 1.成员违反章程,按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俱乐部的纪律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同时撤消俱乐部内职务)、开除。
对成员的纪律处分,由办公室向团委老师、俱乐部负责人提交,经团委老师和俱乐部会长讨论通过。
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职能:3 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代理,
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 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 计算 机网络,加快我市 企业 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 农村 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 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 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代理服务。人事代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 现代 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代理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代理。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代理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代理。要提高人事代理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代理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代理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发布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产方面
要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按照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理念深入实施国家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推广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傻瓜技术装备,经营方面加快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利益驱动机制,投入研发农村电子商务创新、统筹。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这是农业部具体的有实施计划的重要方面。
管理方面
要抓紧农业大数据工程,建立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做到数据公开开放,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服务方面
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入户,扩大12316覆盖范围和使用用户,丰富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服务的内容。
接下来从农业部的网站和中国农业信息网为大家分享一些数据:
1、每日的点击率是700万到800万人次,甚至于达到一千万。它是覆盖全世界158个国家,英日俄韩四种语言,这些为我们今后做宣传服务。
2、农业部的网站较为权威,各个司局给农业部的网站提供一手信息,想要互动需出权利清单。农业部的网站是一个网站集群,是部省市县农业网的网站集群,现在我们沉淀了516万个关键词,4.2万个来源访问渠道,总的数据量超过10T,我们的数据,能达到五秒钟刷新一次。
3、12316是三省市联动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经覆盖了98%的省市,各个省的实名制用户都是百万级,中央实名用户是22.3万,每天发送的彩信达三千多万条,服务对象是各省平台上的70万农计员,其中有5万管理人员,这都是每天要提供的服务,目前中央平台已经汇聚13个省数据资源。
4、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移动客户端是着力打造掌上农业部,现在已有十多个移动应用产品,它整体体系跟农业部网站是一样的。
具体到农业电商方面,农业部已经做了以下的几项工作:
1、出台指导文件。制定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明确农业部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目标等。
2、培育示范典型。2015年示范基地,认定了电子商务企业12个,希望下次评选新农人也名列其中。
3、做好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希望可以与新农商学院有效对接,这个培训连接合作社、有关企业以及新型主体开展。
4、开展县域农业电子商务的地点工作,为电商发展提供规划、咨询、推广和资源对接以及专家服务等。
5、电商服务试点。
6、建设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平台在这个月末上线试运行,到时会下发通知,而且完全是公益服务,为大家提供好平台。将出口和入口变成一个汇聚口,也是农产品品牌宣传权威发布窗口。
7、成立全国农业信息化联盟,建立政产学研沟通交流和协同工作机制,申请加入联盟的单位是2500多家,加盟人数超过6万人。
2016年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推进
1、组织千禧对接。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专项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电商平台对接的专项活动。
2、基于12316平台,进一步集中平台、聚集资源、集约服务、集群商务,开展升级建设探索新应用,目前正在抓试点,一张图、一政通、一网通、一号通、一卡通等等。
3、继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程以12316的服务基础为依托。以乡村、村级信息服务农业建设为着力点,现在有十个省市22个县已经开展试点,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在“十三五”期间覆盖55.8万个行政村。
4、落实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是农业部信息中心和中航安盟保险公司的一项战略合作,推动政、保、银、企、社、站六方大协作,同时通过两站合一,两元一体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5、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系列行动计划。继续加强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和网上平台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引导支持新农人创业创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