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2月
1.首先要选择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
2.要当老板。为别人打工,你绝不会变成巨富。
3.提供一种有效的服务,或一种实际的产品。靠写作或画画变成百万富翁的机会可以说是无限小,而在营销业、房地产、制造业发大财的机会比较大。
4.如果你要坚持用自己的灵感来创业,最好选择娱乐业。
5.不论你是演员或商人,都要尽量增加你的“观众”。在小咖啡馆唱歌的人,赚钱一定比不上为大唱片公司录唱片的;地方性的商人,不会比全国性的商人赚钱多。
6.找出一种需求,然后满足它。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最先发现这些需求而且满足他们的人,也是最先成为富翁的人。
7.要敢采用新的方法和产品,它们会带来新的财富。
8.如果你受过专业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就要充分利用它。
9.着手任何事情之前,先做研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金钱。
10.与其一直都想着发大财,不如想想如何改进你的事业。事业进行顺利,财富就会跟着而来。
11.可能的话进行一种家庭事业,那样可以减少费用,控制也比较容易。
12.尽可能减少开支,但不能牺牲你的品质,否则,你等于在慢性自杀,赚钱的机会不大。
13.跟同行朋友维持友谊,他们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14.把尽量多的时间花在事业上。你必须先牺牲一点家庭和娱乐,直到事业站稳为止。
15.要敢自己下决心。
16.要敢说实话。拐弯抹角,只会浪费时间。
17.要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犯错不是罪过,犯错不改才是罪过。
18.不要因为失败就裹足不前。失败是难免的,也是有价值的,从中可以学到正确的方法。
19.一旦发现某种方法行不通,立即把它放弃。
20.不冒承担不起的风险。
21.连续投资,不要让你的利润闲着。
22.请一位高明的律师,他会替你节约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23.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
24.请专家报税。一位高明的税务专家,可以替你免很多税
25.保持健康和心灵平静,否则,再有更多的钱也没什么用
大学生创业能减少中国就业压力
激活民营体制
创业创新
个人能力提升,
效用最大化、等等咯--
呵呵。
因为大学生普遍有如下优点:
(1)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
(2)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
(3)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
(4)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
(5)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
(6)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
(7)年纪轻,精力旺盛,故有“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之说;
(8)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人生与创新艾风:什么是创新? 易友:简而言之:创新就是“寻道”,找寻和发现新的规律,并将其用于实践。
艾风:创新与人生有何关系? 易友:首先,创新使人成为他自己--创新才有个性,有个性才有自我,有自我才成为自己。 学习和模仿,只是重复他人的思想。
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与众不同,才能使自己有所发展--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进步。 艾风:确实,所有重复别人思想的行为,都是做别人的“影子”,传续别人的人生。
惟有创新的生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易友:其次,创新使人强大和进步。
重复他人“足迹”的人永远是追随者和后来者,只有通过创新开创别人未曾涉足过的新领域才能成为先进。先进总是能获得优先选择权,并吸引社会最大的注意力。
优先选择权使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由,因此使人更强大;被社会广泛地关注极大地满足了自我的重要感,因此使人愉快。总之,创新者总比跟随者略胜一筹,而这一筹足以使创新者在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艾风:确实,由于大多数人都看好的机遇也就不成为机遇--机遇永远属于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方法也无助于个人出类拔萃--人人都能运用,所以在现实社会中,“幸运机遇”和“绝妙高招”必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否则,大家都有办法把握机遇,大家都“优秀”,也就没有“冒尖”的人了)。因此,要想在社会中脱颖而出,必须通过创新来另辟蹊径,才能发现和把握机遇,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强大自己。
易友:既使不想通过创新争先,但为了能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人们也不得不以创新应变。 艾风:确实,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因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应随着生活的常新而常变。
如果不创新应变,我们就会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所遗弃或淘汰。 易友:最终,创新开拓了人生空间,使人实现更丰富的人生--创新思维拓展了思维空间,创新行为拓展了生活空间,创新感受拓展了精神空间,通过创新,人们将获得更大的人生进步和更多的精神感受。
艾风:确实,程式化的生活使人的思想在习惯中变得狭隘、单一,缺乏创新的广泛性和多维性,生活内容因此变得重复、单调,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也在单调中逐渐变得麻木。惟有通过创新,才能给身体和心灵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人过一种充实、丰富和满意的生活--创新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使我们拥有更丰富、深刻、精致、充实的人生。
易友:总之,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它应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人人也都在创新,只是性质和程度有所不同。
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多数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套用、模仿的,因此对这些问题,人们无不是通过创新解决的。尽管不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对有错,结果也有好有坏,但这只是说明各人的创新能力不同,或其创新是出于主动或被动,却不能因其行为的错误和被动而否认其行为本身就是创新--人人都在创新,只是结果不同。
既然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创新,那么就让我们更积极、更有效地去创新,从而实现更美好的人生。 艾风:是呀,只要不断创新,人生就无止境。
因此,为了最充分地实现人生,我们应“生命不止,创新不息”! 问题是:怎样进行有效的创新呢? 易友:创新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而是创新性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思维模式上,然后才表现在行动和成就上,所以创新思维对创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艾风:什么是创新思维? 易友: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把材料进行简单地“堆砌”和综合,而是在综合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和“创生”--用事物之间新的联系创生出“新”事物。
艾风:怎样进行创新思维呢? 易友:我们知道,所谓“发明创造”只是发现“新”规律和规律的“新”用途,因此我们就有了创新思维的模式:寻找“新”规律,寻找规律的“新”用途(作用)。前者主要运用跳跃性的开拓思维,后者主要运用循序性的逻辑思维。
因此,创新思维的核心含义是“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 同时,由于创新都是对旧事物的“创新性破坏”,所以创新时要敢于打破常规。
艾风:为什么创新时要敢于打破常规? 易友:因为在进行创新思维时,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新问题,还是思考如何对老问题按新的方式解决,都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新的思考步骤,而基于思考以往的同类问题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必然会对创新思维产生一种妨碍或束缚作用,使人难以跳出思维定势的无形框框--正所谓“构成我们思考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所以要进行创新思维,必须打破思维定势。
艾风: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创新并不复杂。 易友:的确,创新并不复杂,只是有点“难”而已。
而创新之“难”,首先来自于我们的创新态度--我们是如何对待创新的;其次来自我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具有怎样的创新智慧。 艾风:那我们对待创新应采取何种态度呢? 易友:就两个字:积极。
艾风:怎样做到积极创新呢? 易友:首先是要自信--对自己的创新思维缺乏自信的自我怀疑是创新的极大障碍;其次是欢。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助于加快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流动融合,形成更加良性和谐的社会互动。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不同群体的相对固化和阶层割裂。试想,如果农村人难以找到进入城市的通道,年轻人要获得成功必须“拼爹”,拥有财富者可以一劳永逸,那长此以往,社会的公平公正就会遭到质疑,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也将降低。
政府通过鼓励创业创新,正是要打破这样的固化与割裂,给一切有才能、肯拼搏、愿奋斗的人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和上升通道,给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将在全社会发挥巨大的示范引领意义和精神凝聚力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