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吸引社区居民等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随着当前福州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福州已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先进道德理念来巩固人们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目的
社区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的形式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以各种形式广泛普及各种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巩固福州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完善党建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作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作用。
三、活动时间
每月一次或根据需要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一次
四、活动地点
社区会议室、文化活动站及户外场地
五、活动参与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
六、活动内容
1、道德理论专题学习。组织社区居民等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领导同志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理论的文章和重要指示精神,并根据需要随时学习新的道德理论相关知识。
2、社会公德教育。开展公民道德知识普及,建设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积极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引导参与人员亲身参与道德实践,创建崇德尚善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街道社区“道德讲堂”工作计划
在“道德讲堂”建设过程中,以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升居民群众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各项活动,让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极大地鼓励居民群众以高尚的情操去营造美好生活,使公民道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一、加强领导,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为了切实加强对“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其他成员上下联动,共同协作,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道德讲堂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和推动“道德讲堂”建设工作,保证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
社区还专门设置了宣传橱窗,及时宣传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好人好事,同时充分利用LED电子屏、横幅标语和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具有社区特色的《社区简报》等,积极营造社区和谐氛围,扩大道德讲堂的宣传覆盖面,增加群众的参与度。
自7月份开展“行业道德讲堂”活动以来,单位积极组织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范例》等相关书籍,并组织观看《道德讲堂光盘》,组织广大职工学唱《公民道德歌》。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为职工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在提升职工素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职工群众的素质明显提高,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也推动了******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活动背景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吸引社区居民等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福州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福州已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先进道德理念来巩固人们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目的社区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的形式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以各种形式广泛普及各种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巩固福州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完善党建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作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作用。三、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或根据需要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一次四、活动地点社区会议室、文化活动站及户外场地五、活动参与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六、活动内容1、道德理论专题学习。
组织社区居民等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领导同志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理论的文章和重要指示精神,并根据需要随时学习新的道德理论相关知识。2、社会公德教育。
开展公民道德知识普及,建设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积极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引导参与人员亲身参与道德实践,创建崇德尚善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社区将开展主要包括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4、家庭美德建设教育。
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建设,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等方式,有效引导参与人员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身体力行,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5、个人品德建设教育。通过重视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品德建设,推行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倡导和树立关爱、善待、宽厚和包容的理念。
使广大参与人员能将朋友同事的帮助之情、师长的教育之恩、组织的培养之德,转换为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关爱之心。在社会交往中宽以待人,为人处事多为他人着想,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6、爱党爱国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参与人员了解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内容主要包括:八荣八耻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联系当前实际,深刻体会党和政府的亲民政策和温暖、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培养参与人员的爱党爱国精神。
7、“五类”教育。通过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五类”教育,弘扬这“五类”人员的事迹,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七、活动形式通过动员所有资源,向上级部门求助等等,邀请相关人员担任道德讲坛主讲人,在主讲人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围绕以下六点展开:“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学一句道德格言”:共同学习一句于本课有关的道德格言;“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参与人员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参与人员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道德美文;“讲一个故事”:主讲人结合主题讲述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现场请居民互动,由大家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在条件允许下,每月组织相应的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让道德真正从讲堂走向社会。
在宣讲内容上,通过创新形式,定期向广大居民公开征集讲堂选题、讲堂方式,及时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居民所求,调动居民积极性,不断充实讲堂内容,让讲堂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近居民生活,使得讲堂更具吸引力。在其他宣传领域,社区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社区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露天广场等阵地,综合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采取“道德典型自己讲、居民骨干带头讲、邻里之间互相讲、正反事例分析讲”等形式,形成室内室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阵地网络,为讲堂实现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和文化氛围。
在全过程中,将通过采用亲子游戏、分发小礼品等居民喜闻乐见。
细品中华经典,共酝道德之香。
道德讲堂活动已成为人们自觉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它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活动中,通过颂读诵读《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着重结合“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开展的活动内容,一方面能让参加道德讲堂活动的人们感受圣贤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也能让在讲堂上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更加可亲、可敬、可学,这对倡导社会新风尚、构建文明新体系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和谐环境你我共享。深入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在“道德讲堂”活动中进一步吸取知识养分,获得有益启示。诚信、重礼、敬业、守责、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读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评议的形式,生动朴实地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们获益良多,使大家更能从细微处着手,身体力行地弘扬优良传统,携手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你我共享。
,扎实有效地全面铺开“道德讲堂”活动,不断提高了文明城市的建设水平,也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人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年龄大小,都可以在单位、学校、社区、街道等不同场所参与“道德讲堂”活动,职工在单位参加道德讲堂,可以激发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对激发工作活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大有益处;学生在学校参加道德讲堂,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区居民走进讲堂,在接受道德教育,还加强了社会交往,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向心力,从而形成人人争当文明人、人人争做文明事、人人共倡好风尚的社会氛围,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汤洁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5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