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8月6日讯 几十位1953年在肥西上派小学读书的花甲老人聚在一起,共同策划在教师节那天举办一场谢师会,重访当年校区以感谢当年的启蒙老师程吉惠。
十几位找寻50年前的同窗共谢恩师的感人故事经本报报道后,已有5位当年的同学与裴世平取得了联系,其中已60多岁、受病痛困扰多时的倪世斌老人看到报道后,即刻与裴老取得联系,在电话中倪老激动地说:“能与几十年没见面的程老师和老同学重聚,我的病就算好了一半了,教师节那天,我就是背着氧气袋也要参加‘谢师会’。”
据裴世平老人介绍,这场谢师会他们已筹划了很久,他们将和程老师一道,重回上派小学旧址参观,看看当年上课、玩耍、共同生活六年的地方,找寻旧时的故事和记忆,并将游览他们上一年级时在程老师带领下参观的大洋桥(现已重建成派河大桥),并在肥西上派举办谢师宴,然后把活动照片和师生这些年的资料照片制成精美的纪念册。
据悉,他们已经联系到20多人,同时寻找当年同窗仍在进行,希望程吉惠老师班的1953年在上派小学读书的学生继续和裴世平联系,电话:0551-4473449、13956998892。(王翔 高汉印)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这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旁,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一、活动缘起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于是我们想到了借西方“感恩节”的机会,在校园内开展“心存感恩,永不言弃”的感恩节系列活动。
文章:尊师重教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煌煌史书,有许多关于尊师重教的记载,列列青卷,更有数不清的尊师的传说。《吕氏春秋劝学》中,在这样一句话“疾学在于尊师”,说的是要很快学到知识,重要的是尊重教师估我们求学的道路上,老师永远是奉献的代名词。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教师把整颗心都掏给了学生们,他们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
师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独举,高霞孤映,白云谁侣,“干青云而直上,夺白雪以高洁”,更有师恩惠惠,润物无声,如此伟大的老师,难道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吗?孔子学徒三千,每一个都对老师倍加尊敬,为了感恩,他们四处奔波,传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说的也是学生尊重老师的重要
我们的教师
你是蜡烛,
闪耀微弱的烛光;
你是园丁,
流下辛勤的汗珠滴滴闪亮;
啊!
老师--
你把我培养成人,
让我为祖国发光;
啊!
老师--
你教会我怎样做人,
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这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旁,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一、活动缘起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
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 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于是我们想到了借西方“感恩节”的机会,在校园内开展“心存感恩,永不言弃”的感恩节系列活动。
活动主题:同学情,师生情,父母情,款款深情尽在XX国际饭店 活动时间:2006年6月20日至8月30日 活动说明:餐饮推出:高考上榜学生的庆功宴、谢师宴、同学告别宴及离家去校的送别宴等; 客房及餐饮等在活动期间配合做一些优惠活动; 活动方式: 1、凡餐饮消费达到一定数额赠送:客房; 2、在酒店用餐酒店免费为每桌拍照留念,电子版的形式发送给个人 3、酒店赠送祝贺的蛋糕。
餐饮: 1、推出一些与高考庆祝有关的菜单,例如把原来的菜名在活动期间更改为与高考庆祝、感谢老师、感谢父母的菜名,如:桃李满天下等; 2、套餐宴:套餐订价;如:前程似锦 1888元/桌;鲤鱼跃龙门:1588元/桌等几档的套餐宴;酒水另算; 3、点菜宴:如一次性消费达3000元——5000元/桌(不包含5000元),赠送客房标间一间一晚;一次性消费达5000元——8000元/桌(不包含8000元),赠送商务房一间一晚;一次性消费达8000元以上,赠送客房套房一间一晚等; 4、与酒水供应商联系,活动期间到店用餐每桌赠送啤酒等; 客房: 1、活动期间凭学生证及教师证入住酒店客房可获6折优惠; 2、活动相关人员并可获得免费大堂吧的茶水消费券1张/人; 3、活动相关人员可获酒店提供的免费擦鞋服务; 4、活动相关人员可获酒店提供的免费洗衬衫服务1件/人等; 广告宣传:大堂写真易拉宝、宣传彩页、饭店杂志、酒店大门条幅 易拉宝写真画:规格:2米*0。 8米 费用(约):120元/只; 宣传彩页:摆放酒店各经营区域;数量:1000张;规格:A4;费用(约):500元; 条幅贴字:费用(约):100元 总计费用(约):700元(柒佰元整) 。
老师吐槽谢师宴 邀请太多也是负担
师恩,岂是一餐饭能承载?
■一声感谢、一张贺卡或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等,都可以成为感谢老师的方式
■也可以在母校招生时,回到学校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让感恩行动多元起来
别让“宴”成为甜蜜负担
人生有四喜,其中一喜就是“金榜题名”时。当学生拿着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家长、老师以及亲朋好友来说,这样的好消息真比吃了蜜还甜。可是一旦“谢师宴”变了味,成了单一的“人情宴”,往往置老师和家长于两难境地。
于先生的女儿,今年被北方一所大学录取。在摆不摆“谢师宴”上纠结了好久。不摆,对老师难表谢意,好像“忘恩”似的。再加上中国传统都是“礼尚往来”,以前吃了亲戚朋友孩子的升学宴,到了自己孩子考大学,不摆说不过去,显得太小气,“谢师宴”也是“人情宴”,要还这个人情。但如果摆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讲排场的‘谢师宴’,对家长来说不堪重负。”邓女士认为,谢师必要,但不应以“高大上”或“简单”的酒席,衡量感恩的重量。摆与不摆,目的是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邓女士曾参加过女儿初中“谢师宴”,由学生组织,家长老师一起参与,大家一起筹钱到一个地方简单吃一顿,学生在宴会上寄语老师,在简单温馨的氛围中表达感谢之情,“这样的‘谢师宴’简单温馨,而不是被赋予酒肉俗气。”
除了经济上的负担,有些家长更担心形成一股不良的攀比风。市民吴先生的孩子今年刚被西南大学录取。他明确表态,不会为孩子办“升学宴”。毕竟上大学只是孩子学习之路上的一个节点,用“谢师宴”如此物质化的形式去感谢老师,难免让感恩变得有些庸俗,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我更想让孩子通过书信,或是帮助老师分担工作的方式表达师恩。”
摆不摆,一方面家长纠结摇摆,另一面,老师也在为赴不赴而忧愁。面对应接不暇的“谢师宴”,许多老师坦言,“谢师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负担。吴老师是我市一所高中的高三老师,今年暑假期间,许多学生都邀请他参加“谢师宴”,但都被他一一婉拒。吴老师说,他拒绝参加学生“谢师宴”的原因,一是因为邀请的学生太多,“去了这家,去不了那家,没有办法全部都参加,希望对所有学生都公平,所以都拒绝了。”另外,他并不支持学生办“谢师宴”,不主张学生以此种过于世俗化和社会化的方式表达感恩,“有时间回来看看我们就可以了。如果让‘谢师宴’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会感到过意不去。”
让“谢师”早些回归本真
业内人士认为,“谢师”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宴请”只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表达感谢的一个纽带,一个载体,但对老师的感恩并不是一餐饭所能承载,也不必要非要选择宴请的方式。每年教育部门都提倡,一声感谢、一张贺卡或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等,都可以成为感谢老师的方式。就像很多学生都在母校招生时,回到学校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不在形式,重在心意。”更有网友在网上讨论指出,唯有让感恩教育“站起来”,让感恩载体丰富起来,让感恩行动多元起来,才能告别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外衣的“谢师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