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医养生文化节策划案 一、活动主题:发挥中医养生优势,为打造和谐社会和人民健康服务 二、活动背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医药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将与2008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隆重举行。
此次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将集中展示中医、中药在百姓生活、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百姓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疗法、中医食疗等;提高百姓对中医药养生的认识,增加中医保健意识,共享和谐社会成果。三、出席人员:出席本次活动的主要领导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等;中医药行业专家及重要嘉宾150人;影视体育明星50人;观众15000人;敬老院常住高端人群500人)。
四、活动目的: 健康就是生产力,养生的目的也在于保持身体健康。但内涵比保持身体健康更为丰富。
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人要经过长、壮、老、衰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测,为使人类都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须要讲究“养生”。养生文化节从生活多个方面,多角度解析现代人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养生文化节活动特色: (1)中医养生文化论坛 (2)中医养生保健体验 (3)中医养生文化展示 (4)文化节娱乐活动 六、中医养生文化节组织策划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报社 协办单位:济葫网 支持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媒体支持: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北京电视台 活动时间:2008年11月7日—9日 活动地点: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七、活动形式1. 中医养生文化节开幕式(领导讲话)2. 中医高端论坛(论坛、中医之家成立仪式)3. 中医体验(诊疗、针灸、按摩等)4. 养生文化节娱乐活动(展示区、娱乐区)5. 京剧表演6. 宴会 八、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委会,明确责任分工;2. 确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3. 前期准备,监督工作进度与质量;4. 活动招商、活动预算;5. 活动现场执行;6. 总结与表彰。九、日程安排1. 9月16日—9月23日 提交执行方案讨论、修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
2. 9月23日—9月25日 设计初稿、讨论、修改、通过。3. 9月26日 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组委会,明确责任分工。
4. 9月26日—10月3日 相关部门联络与协调、活动申报工作。5. 9月25日—11月6日 招商。
6. 10月 6日 第二次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度,汇总工作情况。7. 10月7日—10月17日 确认嘉宾名单、嘉宾邀请、送邀请函。
8. 10月13日—10月31日 新闻媒体的传播、张贴海报及宣传资料。9. 10月17日—11月6日 门票发放。
10. 10月17日—10月31日 活动相关物料制作与准备完毕。11. 10月20日 第三次工作会议:检查工作情况,紧急调整方案。
12. 10月20日—10月30日 现场工作人员培训。13. 10月31日 第四次工作会议:动员工作会议。
14. 11月6日 现场布展、现场彩排。15. 11月7日—11月9日 活动进行中。
16. 11月9日—11月11日 活动结束、撤展。17. 11月11日 工作总结会议。
首届中医养生文化节策划案一、活动主题:发挥中医养生优势,为打造和谐社会和人民健康服务二、活动背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医药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将与2008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隆重举行。
此次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将集中展示中医、中药在百姓生活、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百姓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疗法、中医食疗等;提高百姓对中医药养生的认识,增加中医保健意识,共享和谐社会成果。三、出席人员:出席本次活动的主要领导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等;中医药行业专家及重要嘉宾150人;影视体育明星50人;观众15000人;敬老院常住高端人群500人)。
四、活动目的: 健康就是生产力,养生的目的也在于保持身体健康。但内涵比保持身体健康更为丰富。
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人要经过长、壮、老、衰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测,为使人类都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须要讲究“养生”。养生文化节从生活多个方面,多角度解析现代人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养生文化节活动特色: (1)中医养生文化论坛 (2)中医养生保健体验 (3)中医养生文化展示 (4)文化节娱乐活动六、中医养生文化节组织策划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报社协办单位:济葫网支持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媒体支持: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北京电视台活动时间:2008年11月7日—9日活动地点:北京太申祥和山庄七、活动形式1. 中医养生文化节开幕式(领导讲话)2. 中医高端论坛(论坛、中医之家成立仪式)3. 中医体验(诊疗、针灸、按摩等)4. 养生文化节娱乐活动(展示区、娱乐区)5. 京剧表演6. 宴会八、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委会,明确责任分工;2. 确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3. 前期准备,监督工作进度与质量;4. 活动招商、活动预算;5. 活动现场执行;6. 总结与表彰。九、日程安排1. 9月16日—9月23日 提交执行方案讨论、修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
2. 9月23日—9月25日 设计初稿、讨论、修改、通过。3. 9月26日 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组委会,明确责任分工。
4. 9月26日—10月3日 相关部门联络与协调、活动申报工作。5. 9月25日—11月6日 招商。
6. 10月 6日 第二次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度,汇总工作情况。7. 10月7日—10月17日 确认嘉宾名单、嘉宾邀请、送邀请函。
8. 10月13日—10月31日 新闻媒体的传播、张贴海报及宣传资料。9. 10月17日—11月6日 门票发放。
10. 10月17日—10月31日 活动相关物料制作与准备完毕。11. 10月20日 第三次工作会议:检查工作情况,紧急调整方案。
12. 10月20日—10月30日 现场工作人员培训。13. 10月31日 第四次工作会议:动员工作会议。
14. 11月6日 现场布展、现场彩排。15. 11月7日—11月9日 活动进行中。
16. 11月9日—11月11日 活动结束、撤展。17. 11月11日 工作总结会议。
中医中药论坛在版块上有自己专业的领域,中医中药论坛覆盖以下些版块: 中医交流赛区
中药交流赛区
论坛推广奖区
积分兑换奖品区 医药学术讨论
医药擂台
医药资源下载
考试交流
医药热点讨论
中医中药视频
中医中药百科
中医中药家园 中药图片欣赏
中药鉴别
药品检验
2010版药典图文版
中药标本馆
中药标本馆(基源)
药用植物
岭南中草药 鉴图精帖
中国冷背药材图鉴
中药炮制品彩色图谱
有毒中草药彩色图鉴
中药真假伪劣图谱及假药来源分析
易混淆中药彩色图谱
中药鉴别资源库
在线95版药典图谱 手工制剂
中药炮制
中药养护
药房工作与GSP
药材供求
中药种植
主题: 973, 帖数: 2345
最后发表: 昨天 18:18
制药工程 中医临床交流
中西医结合交流
方药心得与探讨
中医医理探讨
医案欣赏
针推刮痧理疗外治
乡医专版探讨
中国民族医药交流
中医美容
中医养生
四大经典
传统文化 医患交流
内科综合
外科综合
男科|妇科
中医皮肤|西医皮肤
中医儿科 心理资源
在线心理咨询
情志疾病
医学心理 新手成长
职业见闻
站务活动
招聘求职
版主交流 1.《求职招聘》版块,本版块的设置是考虑到目前人才流动非常大,为了给广大会员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招聘单位可以通过该会员在本论坛的学术专贴和表现来初步了解该会员的业务能力,会员也可以通过本论坛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故设置本版区。
2.《疑难图片鉴别》板块,因为本论坛目前最大的特色是中药鉴别,所以总会有一些需要鉴别的图片一直没有满意的鉴别答案,故设置本版区,希望过路的高手指点一二,同时也提示大家:不知道的东西永远比自己知道的多。
任何版区需要鉴别等问题超过2周的,基本可以考虑转移到本版区。目前本版区主要讨论药物的鉴别,包括来源和饮片以至于显微等鉴别。 《中药炮制品彩色图谱》专版,把数百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品(包括净制和切段)彩图予以上传供大家参考。其中有已经出版的文献,也有会员自己操作的劳动成果。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使用。
《2010版药典图文版》(名称暂定):2010版药典已经出版了,论坛计划整理中药图片,同时配以2010版药典的文字说明,特别是2010版药典新增加了上百个中药饮片品种,包括乳香、没药等已经予以收载。故将以彩图配文字(2010版药典拍照或扫描的文字形式)的形式来做。《2010版药典图文版》,因为非规定的权威机构没有编写药典及其配套文献的资格,所以该版时下应该称为《山寨版:2010版药典图文版》,纯属交流所用,虽取其名,实际并不具备《典》的功能,望大家明确本概念。
其它版区将逐步进一步优化整合,逐步完善,届时交流将会更加快捷、方便。
据《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8月11日报道,“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布置了工作。此举旨在加强正面引导,突出中医药特色,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为群众提供正确、科学、权威的中医药科普知识,也是完善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长效机制的尝试”。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是复兴中医的一个必要措施。在为之拍手叫好的同时,笔者认为:根据当今中医临床存在的一些问题,普及中医药常识应该重点宣传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由于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缺乏相应的中医药知识,致使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如不少人见别人诊脉,也去凑热闹,但诊断之后不服中药,不用针灸,仍去打针输液,弄的医生很尴尬。普及中医药知识,首先应该让多数人明白: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就是四诊和参、辨证论治、中药、针灸,找中医看病就应该尽量使用中药、针灸治疗,这样才能发挥中医所长。
二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领域。虽然国家提倡中西医并重,但实际上如今中医远没有主流医学的地位。普及中医药知识,应该引导大家了解中医药治病的优势领域,如民众应了解的内科慢性病、妇科病、骨关节病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在这些病种的特长,引导患者选择中医的优势病种就诊,可以帮助中医冲破壁垒,打开局面。当然,中医对许多急症的治疗也很有特色,但在基层,“中医善治慢性病、除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同时,参与急症的救治,用实效让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医药优势。
三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样。普及中医药知识,应该让大家知道,除了中药之外,中医还有针灸、推拿、火罐、中药外敷等多种绿色疗法。在用西药无效或副作用明显,或在原有中医药疗法疗效欠佳的情况下,不妨变换治疗方式,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疗效。
四是中医药治疗疾病是医患双赢。“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这种局面与前些年单纯把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有关。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国家开始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同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在这种大前提下,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医药治病的“简、便、验、廉”,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用中医中药,从病人的角度讲等于减轻了经济负担;从医院的角度看等于提高了社会效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