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活性物质也被称为“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传统毒品,第二代毒品指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
许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毒理作用比海洛因、吗啡等传统毒品更加强烈,像我国列管的U-47700的药效约是吗啡的7.5倍。
扩展资料
少量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人会出现心动加速、血压升高、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大量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应,严重的会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以中枢兴奋和致幻作用为主,因此,滥用后急性中毒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发生不可控制的兴奋、易激惹、冲动、性乱行为,并由此导致性病、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活性物质
UNITED NATIONS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
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全球已累计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637余种。
超过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总数244种。
遍布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预测其将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2001至2014年,我国先后将氯胺酮等14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管。
2015年10月,国家禁毒办会同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公布实施了《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又一次性列管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从法律层面上讲,新精神活性物质与毒品又有着本质区别,毒品是由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新精神活性物质尚未被纳入法律规制视野之中,是一类潜在的“毒品”,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类似列管毒品的麻醉、兴奋或致幻作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