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邓天辉1961年从蒲圻林校崇阳分校毕业后,回到家乡。
为了生计,他曾经参与贩运木材生意,当时,滥伐、盗伐破坏森森资源的事情常有发生。学习过森林保护知识的邓天辉觉得贩运木材虽然有点小利,但不是长久之计。
1984年,崇阳大力发展专业户,这对于具有林业知识的邓天辉如鱼得水。他承包山林100亩,成了金塘镇40多位造林大户一员。
当年,邓天辉一个人早出晚归,开挖荒山10多天后,手掌磨起血泡,但100亩的面积实在太大,最后只好请村民一起挖山。“那时,请村民包食宿每天工钱2元,每天近20人,是一笔大开支。”
邓天辉说,县扶贫办解决了1000元贷款,尚欠1000多元没法与村民结清。在那特殊的年代,1000多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来讲,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造林投入长、见效慢。为了便于管护,邓天辉1990年在深山修建起一栋一连四间的房屋,他吃住在深山,种起蔬菜,还养起了蜜蜂。
30多年来,邓天辉与山相居,以林相伴。据老人估算,至目前,他用过锄头60多把,用过柴刀30多把,穿破胶鞋100多双,金塘镇上铁匠铺的老板都成了他的老朋友了。
居住深山,邓天辉一家人虽然过着节俭的生活,但别有情趣。每年新春,女儿女婿拜年,除了烟酒,总要给老丈人送树苗。
如今,邓天辉绿化的荒山已有200多亩,通往大山背的3里机耕路已修通,两旁新栽的树木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昔日茅草丛生的荒山,如今变“绿色银行”。
邓天辉栽的树材质好,一些生意人上门出价几百万元,想买下山林。但邓天辉不动心。
他说,每天开门见绿,心情舒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2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