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工作八字方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一、消防管理的工作方针: 国家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是消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
这个方针科学、准确地表达了防和消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客观规律。除此之外,消防管理工作还应遵循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
1、消防工作方针: (1)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消防工作方针,首先强调防火。在防火方面,自古以来就有“防患未然”的传统。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但大多数火灾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火灾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减少火灾的发生,即使发生了火灾,在有准备的条件下,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所造成的危害。
从多年发生的火灾原因来看,用火、用电不慎和违反安全规定等原因占火灾总原因80%以上,几乎各种火灾都与人的因素有关,是由于人的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缺乏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所造成的。所以,消防管理工作中,应在“预防为主”上下功夫。
“预防为主”应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抓好宣传教育,使人们重视消防工作,提高消防意识。要向广大群众和单位领导宣传消防工作方针、原则,认识火灾的危害性和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防火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②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消防规章制度,并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 ③要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火灾隐患。
“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工作摆在首位,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贯彻落实防火的行政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根本上防止火灾发生。 (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种偶发因素的影响,要完全避免火灾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要有两手准备: ①要千方百计地防止火灾发生; ②要认真做好灭火准备。 万一发生火灾,及早地发现,尽快地消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做好灭火准备: ①要有思想准备,树立战备观念,打有准备之仗; ②要有组织准备,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消防队伍; ③要有物质准备,即城镇要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供水系统、消防通讯网络、消防车道等公共消防设施,配备先进适用的消防技术装备; ④在重要的建筑物内,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设计、安装自动消防系统和消防设施;建筑物内配置一定数量、相应品种的灭火器和其他灭火器材。
防火和灭火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防火和灭火的分工,有关部门的工作各有侧重,但是它们又是相互结合的,所谓“防”中有“消”,“消”中有“防”;防为消创造条件,消为防提供依据。
就整体而言,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全面地把握,正确地理解,认真贯彻执行这个方针,才能做好消防工作。 2、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总指导方针。
它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在生产建设中把安全和生产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全国第二次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国务院在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到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生产方针演变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
(1)安全第一: 就安全在生产中的地位而言,要树立保护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以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都要求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2)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指导思想。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和人们活动之中,没有安全就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不进行生产、生活的活动也就不存在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是把安全渗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而不能脱离生产和经营实际去侈谈安全。所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把抓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抓生产经营安全及职工的健康统一起来。
(3)预防为主: 贯彻好安全生产方针,要坚持“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危险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共处于生产经营中,互为存在的条件,互相对立,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如果生产经营中不存在危险,也就无所谓安全。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要尽力地去创造基本的安全条件和环境,只要尊重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作业,及时探测并控制住不安全因素,搞好预防工作,危险可转化为安全,否则安全会转化为危险,会造成事故。
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 1、为总体目标服务的原则: 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物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消防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国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公安部对全国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扩展资料消防工作的注意事项:(1)控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2)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3)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4)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
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 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
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火灾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扩展资料:
消防的特点:
1、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
2、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
3、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对生产一时失神、失控、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经常性;
4、纵观多年来火灾事故教训,尽管致灾原因复杂,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火灾乃源于一人一事一时之误,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条真理,只有广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控制、消除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又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群众性。
5、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防
【消防安全知识八条内容】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拓展——消防安全常识】
1、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
2、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4、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5、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6、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7、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8、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9、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10、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11、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12、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灭火三要素】
1、顺风灭火,以防被火烧伤。
2、根部灭火,效果最彻底。
3、距离根部2——3米处灭火,最佳距离。灭火器的有效距离只有4.5米。
【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三救”原则】
1、防烟。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
2、把握方向逃生。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赶紧从地上爬着找墙,顺墙来找门(顺、逆时针方向均可),从门逃生。
3、借助工具逃生,三层以下的火灾应及时利用绳子(或把窗市、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牢牢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上,然后沿绳子下滑,逃离火场。4——6层发生的火灾可以借助用消防栓来逃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