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静耐心等待家长,并参加适宜离园活动。
2.主动和老师说:“XX接我来了,老师再见”。
3.不独立离开幼儿园,不和陌生人走。
4.不要在幼儿园内逗留。
教师怎么做?
1.注意与家长当面交接幼儿,必须要有接送卡,确保幼儿安全离园。教会幼儿说:“XX接我来了,老师再见”
2.教育幼儿不要单独离开幼儿园,有陌生人来接,要主动和老师说。
3.注意幼儿仪表形象,帮助和协助幼儿整理好衣物,干净整洁离园。
4.严禁家长进班接幼儿,在班级门口交接。在此期间和家长交流沟通要简短,注意照顾班内孩子。
家长怎么做?
1.遵守园内规定,按规定时间接孩子,严禁进入班内接孩子,防止混乱。
2.家长要积极主动带好接送卡接幼儿回来。带孩子和老师打招呼,教会孩子说:“XX接我来了,老师再见”。
3.教育幼儿不要和陌生人走,不要独自离开幼儿园。
4.家长带孩子严禁在园内逗留。
一、练好家园共育基本功1、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情况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情况。
如幼儿健康状况、语言、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老师间要相互沟通班内幼儿情况,达成对幼儿评价的一致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耐心,对于幼儿优弱势做出分析,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化辅导教育,我们都要装在心里,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幼儿,为我们家长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会了解家长的需求我园处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育儿理论作指导,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不想再让孩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很高,他们认为"孩子学会做几道计算题,会写几个字'就没有白上幼儿园,并不很重视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活动不积极参加。 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理念,并通过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教育。
家长听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认同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的工作更加支持了。 3、客观公正地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在我们非常了解幼儿的前提下,应该与家长保持不断的联系。
将幼儿在园情况如实反映给家长。在向家长反映幼儿情况时,教师一定要非常客观、公正。
"先报喜,后报忧",对幼儿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和期望,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喜爱,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尽量用提醒的口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减少家长的防卫心理。 二、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做家长的知心朋友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是了解家长,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与沟通。家园携手合作实现共育,必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我班是新入园的小班,我在正式开学前组织了第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班级养成教育的培养思路和教育计划,并邀请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发放了"调查问卷",从问卷中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家长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具体教育行为特点等。
另外,老师与家长沟通说话要注意讲求技巧。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直接找家长告状而是像唠家常般先说说孩子的情况以及优点和进步,再对孩子的缺点提出建议,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心意,以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信任理解。
三、灵活运用家园沟通方法并积极创新沟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创造新的方法。 比如:有的家长经济条件较好,有知识,性格高傲,刁难,对待这种家长,教师要热情、真诚、主动,要有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找你的勇气。
有一个家长在孩子刚入园时,对老师的态度比较冷淡,电话沟通时表现的比较没有礼貌,但是我用我的热情与真诚来打动他,抓住家长都想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的心理特点,我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分析孩子的优弱势,并且针对孩子某些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指导建议。 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当然也改变了对老师的态度,现在当老师是专家,有问题来诉苦,并寻求办法。
又如:有的家长要求很多,包括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甚至对幼儿园的教育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待这种家长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班佳佳刚入园时很胆小,非常不愿意表现自己,家长要求很高,在开学后不久,就提出了如果我的孩子没有变化,我们就退学。
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进步也需要时间,并与家长约定一个学期的时间,学期中班级教师达成一致,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学期末展示时,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肯定了老师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和第一线的老师,我深深地认识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对孩子的益处,以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同步对孩子的影响。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尽量动员每一位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 总之,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学会和运用沟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一)心理安慰1.第一次进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难免会产生不安的心理。
但是小朋友的好奇心能让TA很快的适应这个环境。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事先带宝宝去学校附近转转,告诉他再过不久就要到这里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顺便熟悉一下附近的环境。
2.有些性格偏内向的宝宝,可能表现得不愿理离开父母或亲人的照顾,所以不想去幼儿园。这个时候,宝爸宝妈们不但需要可以给宝宝们做一些思想工作(主要方向是自立自强,不能依靠父母),还需要教一些自理的小能力。
3.有的时候,宝宝的不安是来源于父母。毕竟,宝爸宝妈们也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自家宝宝。
所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宝爸宝妈们也要控制好自己的兴趣和行为,在这两个月内教会孩子一些在幼儿园的必备生活技巧。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二)安全意识1.社会上很多新闻都是关于幼儿园安全问题的,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在入园前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意识。
最基本的一条:不要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打闹,更不要用玩具或者器具来攻击小朋友。2.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不要随便离开集体,有事情的时候要先和老师说。
不随便玩火、玩电、玩水。3.不要和不认识的陌生人走,不要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姓名,不要让陌生人随便触摸自己的身体。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三)表达能力1.告诉宝宝一些基本的安全信息(如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并能够清楚的表达。在宝宝遇到麻烦需要找父母的时候,在幼儿园能用最快的速度让老师找父母,如果是在幼儿园外面,可以找警察(先得认识警察的装束哦)求助。
2.其次,是要教会孩子不要害羞,当有需求的时候“老师我想喝水”“老师我想上洗手间”老师我肚子疼”老师我头晕”等等这些用语,要直接跟老师反应。3.在幼儿园的时候,需要讲礼貌,所以要教会宝宝怎么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谦虚忍让这些事情。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四)自理能力在自理能力这一点上,主要有三个:吃饭、厕所、玩耍和休息。1.自己吃饭:吃是一天中最关键的问题。
所以,宝宝能自己好好吃饭,不挑食是非常关键的。天津新东方小编建议宝爸宝妈们从现在开始,停止“喂饭”让宝宝学会用筷子,自己吃饭。
2.自己上厕所:除了吃饭,上厕所也是少不了的。所以,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也是关键的工作之一。
天津新东方小编同样建议宝爸宝妈们从现在开始,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系鞋带,2个月时间足够啦!3.好好玩耍和休息: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表,一般还会安排午睡时间。这里天津新东方小编有2个建议:(1)配合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表,在家进行模仿,让宝宝提前适应。
(2)让宝宝养成好习惯,即使自己不想睡,不想玩的时候也不要打扰别的小朋友,自己安安静静的待着,或者告诉老师,让老师特殊安排照顾。
小班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冬季
1、交通安全教育。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不横穿马路。
2、消防安全教育。自觉遵守烟花爆竹购买、燃放规定,做到依法、文明、安全地燃放烟花爆竹。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不吃腐烂的、有异味的食物。
4、防触电教育。不能随便玩电器,不拉电线,不用剪刀剪电线,不用小刀刻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等。
5、玩具安全教育。玩大型玩具滑梯时不拥挤,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
6、幼儿生活安全教育。不爬树、爬墙、爬窗台。
7、注意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
8、注意防滑。
9、防止交通事故。要注意身边和身后的车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求:小学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记录!!!急
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安全防护图片的展示,使幼儿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 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1、安全有关的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 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小心触电等。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 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插头。
3、拿石头和沙子扔过来,扔过去。
4、将珠子或者笔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处乱跑、追追打打。
五、教学反思
围绕幼儿所需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并且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从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稿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
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l.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0.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4.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外出活动如何注意防火? 外出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防火方面要做到: 1.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用火完毕,应确实熄灭火种。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人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5.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6.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
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6.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
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l.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
一、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对全园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电暖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三、防止摔伤事故。组织集体活动要有领导,有计划〈尤其户外活动〉保证全体儿童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个别儿童离开集体,替大人做事,不把个别儿童单独留在室内,以防意外)组织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体育活动要检查场地,外出散步、参观要观察周围环境,组织室内活动要注意家具的放置等)禁止在室内组织跑、跳等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教育儿童不在活动室内乱跑和大声喧哗。
四、防止异物入口,在儿童入园或日常活动中,午睡前要检查身上有无危险品(如:火柴、小刀、别针、扣子、小珠和玻璃片等)。儿童药物要按时服。服药前要仔细查对姓名、剂量、用法,并亲自督促服下。服药情况要有记录,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放,有毒药品要指定专人发放、使用。
五、防止烫伤。严禁让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并严禁儿童拿开水壶、烫饭等,热水瓶要放在适当位置,夏天,厨房要提前把饭菜做好,儿童不吃烫饭。有组织地给儿童喝温度适宜的开水。
六、防止儿童丢失,交接班组织儿童活动,均要随时清点人数,儿童来园、离园时,要与家长交代情况。
七、防止食物中毒,严格遵守采买、验收制度,不吃不洁和腐烂的食品,外出时,严禁儿童摘吃野果。
八、防止触电,室内、外电流开关要设量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禁止儿童自行开关电灯、电视机、收录机、消毒柜等电器。
九、晚班人员在下班前须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交通安全教育: 学习认识交通标识,并熟悉相关标识,教育小朋友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消防安全教育:学会打求救电话,例如遇到火灾的时候拨打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20医疗急救电话。
3、食品卫生安全: 有的小孩有什么都往嘴里放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在口中的习惯,不捡地上东西吃,不乱吃药。
4、防触电、防溺水:让幼儿知道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性,学习触电、起火、落水时自救的简单技能。
5、幼儿园活动安全: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遵循安全规则,不做危险动作,不相互推拉等。
扩展资料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幼儿园安全教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三岁幼儿即将进入幼儿园大集体,开始了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由于刚入园的孩子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教师在生活上的细心呵护及对幼儿入园初期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 一、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不适现象,主要表现为幼儿哭闹、心里不安、饭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不愿上幼儿园、生病等现象,影响了幼儿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一般持续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年轻的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上老人的溺爱,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
小班新生幼儿更由于不熟悉幼儿园、教师和小伙伴,缺少心理安全感、不适应集体生活等原因,造成了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现象的发生。幼儿反复的哭闹,影响了家长的工作,耽误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让小班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负担。
二、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研究的实践与组织方法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注重幼儿的身体安全,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全。那么如何消除幼儿的心理不安与焦虑情绪,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帮助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使家长安心工作呢?这也成为了幼儿园开展教育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内容。
我园通过开展两个学期形式多样的幼儿心理安全教育创新研究工作,在反复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技术创新研究实施方案。 1.把秋季小班幼儿的招生、入园工作提前到四月初进行。
邀请家长、幼儿参观幼儿园,使他们熟悉环境、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方法宣传单,使家长在幼儿园的引领下,利用9月开学前5个月的充足时间,在家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有针对的培养。
向家长推荐优秀教育书籍,如《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童年的秘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等,丰富家长的育儿理念。 2.在四月中旬召开新生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包括环境设施、园所的文化理念、教学工作内容、一日作息时间、幼儿膳食制作等,使家长对幼儿园有全面的了解,消除陌生感,拉近家园距离。 3.在四月下旬召开新生家长学校活动。
活动中向家长宣传小班幼儿的具体教育方法,对家长进行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手口足病防控和“七步洗手法”的学习让家长朋友非常受益,改变了部分家长朋友的家庭卫生习惯与意识。
4.在四、五、六月适时邀请家长带领幼儿来园参与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园每月的互动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庆六一活动等,旨在帮助家长和幼儿了解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及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常规。
5.六、七月份针对幼儿的特点设计专门的幼儿体能游戏活动。开展游戏主要是训练幼儿听口令做动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6.八月份开展新生“试班约谈活动”。把幼儿分成5人一个小组,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请爸爸妈妈带着幼儿按照分组来到自己的教室。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教室,认识各种物品,与自己的教师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沟通。5人一组的超小班额入园亲子活动保证了每个幼儿都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交流,教师也能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在教室中的活动,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入园后的常规内容。
7.在九月一日新生正式入园后,开展“亲子陪伴活动”。请家长全天陪同幼儿在园学习与生活。
教师及时对每个幼儿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与建议,通过每日早晚口头交流、网络交流的形式,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促进幼儿快乐入园。 三、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成果 我园开展的幼儿心理教育技术创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幼儿的自理能力、适应与交往能力明显提高,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缩短了幼儿入园适应的时间。小班新入园幼儿患病率下降了,出勤率提高了。
幼儿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哭闹生病现象减少了,家长工作安心了。教师对幼儿无微不至,将其生活与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幼儿可喜的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原来,宝宝离开妈妈也能生活如此精彩。 通过研究,我园形成了一套针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案、活动流程资料,教师开展小班新生入园心理教育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新生入园工作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疏导方法,让其在更短的时间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心理安全教育创新研究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文化内涵。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扩大了我园作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十佳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力,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社会效益。
新生入园工作的开展任重而道远,社会与科学的进步对幼儿园新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也将提出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今后,幼儿园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活动,期待教师、家长共同学习进步,为幼儿开辟一片爱的天空。
本文就新生入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生,安全管理 每年的九月,是幼儿园迎接新生入园的日子。刚入园的幼儿,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适应后,哭闹等情绪不稳定的现象逐渐消失,但随着对环境和同伴的熟悉后,随之而来的常常会是一些诸如:摔跤、磕碰,或者被同伴抓咬甚至走失等发生意外事故现象。
这些现象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入园的情绪,还有家长对我们老师的信任度,甚至严重危胁到孩子的生命。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对新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减少甚至杜绝这些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教师更多地倾注细心、爱心和耐心,科学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一、新生伤害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入园幼儿这些伤害性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来自家庭的因素 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小,就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溺爱,比如班里有个会咬人的幼儿,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也是这样,常常会冷不丁朝奶奶手上、腿上咬上一口,但奶奶却总是哈哈一笑,认为孩子可爱。 2.幼儿自身的因素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一些必要的交往能力等等,就容易使自身或同伴受到伤害。
3.来自保教人员的因素 造成幼儿伤害性事故的发生,有一些应该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的缺失 2 上。 二、减少新生伤害性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一)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刚入园的幼儿,对家庭和玩具有着很强的依恋情结,因此,教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进而获得安全感。
教师在活动室中,可以排放一些中低柜和通透的玩具架,靠四面墙摆放,以保证幼儿视野开阔,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教师,这样幼儿既可以获得视觉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也便于随时请求教师的帮助。 教师还可以将室内环境布置得温馨而舒适,比如在阅读区中,放置一些自制组合沙发、靠垫、靠椅和地毯,在娃娃家里装上淡粉红色的窗帘,铺上柔软的泡沫垫,以及投放一些安全、舒适的毛绒玩具和积塑等。
(二)注意细节,加强防范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我们更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有些新生入园后,哭闹着要回家。孩子年龄小,对于陌生人没有什么应有的概念,反正是见到谁都会叫谁带他回家,有些新生虽然不哭闹,但心眼却不少,一发现教师管理有空档就往外钻,有时会趁老师和门口的门卫爷爷不注意就往外走,想出去回家找亲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就会非常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时时处处都要想着孩子,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特别是要从细节处入手,对幼儿进行到位的安全管理。
在新生入园家访时,教师可以让家长事先制作一张孩子的胸卡,在胸卡上写上幼儿园的名称,孩子的姓名,在孩子入园的那天挂在孩子的胸前,这样便于教师更快的熟悉孩子,叫出孩子的姓名,使孩子迅速产生亲切感,如果孩子万一走出去,也便于其他教师或家长及时地领回孩子。 新生刚入园,缺乏集体意识。
常常表现得比较“自由散漫”,教师要尽量地安排和组织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要注意动静结合,以有趣的游戏吸引孩子,特 3 别是音乐和绘画对刚入园的新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和近年来家长重视胎教和一些家庭教养方式有着较大的关系。另外各个环节之间要合理科学,而且紧凑,在各环节中,教师要尽量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以防孩子磕伤或争抢推挤。
经常清点人数,以防孩子走失,比如在晨间接待和离园这个环节,在这一时段,教师所处的位置一般既要靠近门口又能通观室内室外,这样教师一面可以主动与个别家长和孩子交流,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观察其他孩子的动向,防止孩子趁机离开集体或发生其他不安全事件。 (三)消除危险因素,把好安全关。
俗话说: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同样,刚入园的幼儿安全意识非常浅薄,有的孩子横冲直撞,有的孩子喜欢爬高爬低,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不知危险,有的孩子经常会独占玩具或抢占别人的玩具,稍不如意就会攻击别人。
因此,教师就要努力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减少伤害性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配备教玩具时,应配齐配足,还要经常检查有无破损的玩具,以防幼儿在玩的时候划伤,有的幼儿常常会抓人、咬人,教师可以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自由活动时尽量让孩子靠近老师,并经常检查他们的指甲,避免伤及同伴或自己。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要勤剪指甲、衣着整洁。
要注意放好热水瓶和幼儿饮水保温桶的位置,在幼儿进餐时,要把盛饭菜的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孩子太靠近,以防孩子烫伤。 (四)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要少一些,对于刚入园的新生来说,教师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