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中途接宝宝 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安排上做到动静配合,每天既有活动量较小的室内活动,又有活动量较大的室外活动。
如果早接宝宝,有些活动就参加不了。早接宝宝,下午餐不能按时吃,影响宝宝健康。
提前接还会使宝宝变得散漫、任性,影响其好的品行的培养。 当然,也会影响其他孩子,变得不安心、急躁起来。
晚接宝宝要解释 如果偶尔因不得已的原因来晚了,见到宝宝以后,要对他简单解释一下。没必要表现得过分内疚,否则宝宝会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变得自怜自爱的。
如果事先因为特殊原因要晚来一会接宝宝,最好在送宝宝时通知老师一声,或者打个电话,好让老师做好准备,并对孩子事先解释一下,让宝宝心里也觉得踏实。 找人替你接宝宝的注意事项 如果父母长期都不能按时接宝宝,最好在社区的帮助下找个人帮着接,这样父母能踏实地工作,宝宝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按时走,不会觉得和别人不一样。
但是最好固定一个人,不要经常换。 尽量不要临时通知朋友替你接宝宝。
因为为了宝宝的安全,幼儿园只认常接送孩子的家人,对陌生人来接很不放心,也未必能接走。如果实在需要朋友帮忙,要事先通知老师,并描述一下朋友的姓名、性别等特征。
关于老人接送孩子的问题 老人接送孩子必须量力而行,能承担的就承担,不能承担的就不要勉强,量力而行是最好的。 这个“力”包括诸多方面。
一是身体状况。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近视远视等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去接送孩子。
二是安全知识。城市人如潮,车如流,接送孩子的老人必须有很强的安全观念及很高的安全知识,如果观念不强,知识不够,接送孩子就会出现危险。
三是时间观念。 孩子上放学是有时间规定的,接送孩子必须准时,太早了不行,太迟了也不行,手忙脚乱最容易出差错。
时间观念不强的老人,最好不要去接送孩子。
温岭市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管理办法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市交通局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切实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预防与处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浙江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浙教基〔2006〕137号)、台州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台教基〔2008〕56号)等文件精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浙江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用于专门或定期接送学生上下学或接送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客运机动车。
二、学生接送车准入条件和要求 (一)学生接送车必须是专业道路客运企业具有有效证件的客车(以下称“客运企业学生接送车”),或者是中小学校、幼儿园购置的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客车(以下称“学校自备学生接送车”)。 学校自备学生接送车是指车主为学校和幼儿园及其法人代表的专用车辆。
原已批准使用的社会力量购置的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客车允许使用至2009年1月15日。 (二)中小学和幼儿园需要客运企业学生接送车的,必须经教育部门批准同意后,由交通部门予以安排确认。
学校要购置专用学生接送车的,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审批(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直接报市教育局审批),按正常程序购置。 新购置的车辆必须9座以上,并按正常程序办理车牌照和行驶证等手续。
(三)学生接送车必须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乘客责任险(每座位20万元)。 (四)学生接送车按营运客车的要求进行管理,除按规定参加公安部门定期检验外,还应参加交通部门要求进行的检验。
(五)幼儿园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学生接送车辆。对幼儿数在核定200人以上的幼儿园,如确有需要,允许在2公里以内接送,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对山区、海岛等特殊区域,可在2公里外接送,具体接送范围由当地政府确定;幼儿招生数在核定200人以内的不准使用接送车;幼儿接送车不准跨镇(街道)接送。
(六)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学生接送车,经公安、交通、教育部门联合审核后,由教育部门负责配发“学生接送车”标志牌,无“学生接送车”标志牌和接送时未放置标志牌的不能上路接送学生或幼儿;上路时,牌、车必须对应。 学生自备专用接送车必须喷涂专用颜色,否则不能上路接送学生或幼儿。
原批准使用的学校自备专用接送车,现未年检的,必须在年检期限内完成喷涂,否则不予年检;今年已年检的,必须在2009年1月15日前喷涂。 (七)对要求停用的接送车,原核发的“学生接送车”标志牌要予以注销;对继续使用的学生接送车,其“学生接送车”标志牌要重新确认有效期。
三、学生接送车驾驶人准入条件和要求 (一)持有准驾车型的有效驾驶证,驾龄3年以上,年龄在50周岁以内;具有3年以上准驾车型的安全驾驶经历(无责任事故),近3年任一记分周期内累计扣分未满12分和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未发生过负有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无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一年内没有两次超员20%以上或一次超员50%以上行为的。 (二)持有交通运管部门核发的有效从业资格证。
(三)外省核发驾驶证的客运企业车辆驾驶人担负学生接送任务的,必须到本市交警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四)学校自备学生接送车驾驶人必须是持有本省核发的驾驶证人员。
原已批准的持有外省核发驾驶证的驾驶人员允许驾驶接送车至2009年1月15日。 (五)学生接送车驾驶人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学生接送车安全规定,并与所属客运企业和学校签订行车安全责任书。
四、相关部门职责 (一)公安交警部门职责 1、将学生接送车、驾驶人的基本情况录入户籍化管理系统,切实加强学生接送车的管理。 2、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强化学生接送车驾驶人的交通法规观念和安全行车意识。
3、加强对学校周边地区、学生乘用机动车辆的管控,严厉查处“病车”、“黑车”和超载、中途搭客及使用货运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接送学生等违规行为。 4、对学生接送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实行定期检验,在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2号修改单的基础上,重点查验制动、转向、轮胎、安全门、灭火器、座位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门窗是否违规设置栅栏,座位数量是否与行驶证相符等情况。
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学生接送车有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应当立即纠正,依法处罚。 6、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学生班车未按规定参加保险的,应责令限期改正,予以依法处理,并通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拒绝参加保险的,取消学生班车资格。 7、在学生上下学集中的时段,对重点学校和路段,视情安排警力加强管理,负责对学校保卫人员的交通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帮助配置基本的交通管理装备,切实维护学生。
孩子上幼儿园了,接送孩子就成为家长每天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
按时接送孩子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 样要守时、守纪律。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
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去不去幼儿园的事情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自由散漫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这些品德和行为形成以后对孩子一生都有不利影响。
长大以后孩子会把这些品德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学校乃至生活中去。因此,要按时接送孩子,培养纪律性同时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如果家长工作忙,单位制度比较严格,那么可请家里其他人帮助接送。 有条件的单位会安排"幼儿接送车帮助接送本单位幼儿。
既节省家长的时间,又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伴儿,从而更乐意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早点来接我"的愿望不能盲目满足,应当养成准时接送孩子 的习惯,尽量不要破坏常规。
万一不能按时接送孩子,要及时向孩子解释原因免 得孩子误解。 总之,既要养成按时接送孩子的习惯,也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入园和离园的习 惯让孩子认识到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一如既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 到底,决不能退缩或半途而废因为这样做对于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方面:
1、家长送孩子入园必须亲自把孩子交给班上老师,然后取走接送证。不能把孩子放在门口或让孩子自己回班,以防孩子走失或在路上发生意外事故。
2、家长或家长指定的接送人接孩子离园,必须持接送证入园,接到孩子后留下接送证。
3、如果不是家长指定的接送人,必须持有接送证、本人的有效证件和孩子父母的委托书,同时家长必须提前与老师通过电话联系说明有关接送人的情况。
4、非接送时间接孩子,家长必须持有园长批条方可到班上接孩子离园。
5、家长无接送证接孩子,必须履行以下程序的手续方可接孩子:(1)须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驾驶证、医疗证、老人证等带照片的证件);(2)到班上请老师确认接送人;(3)请班主任或园长签名确认。
6、如有遗失接送证,必须立即通知班上老师并写遗失报告交园长办公室备案。
家长方面:
一、要"走路回家"
孩子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不过最好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园,离家不会太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熟。
二、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与幼儿园保持步调一致是十分必要的。
三、要"主动沟通"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家长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四、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入园问题,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不要"习惯性迟到"
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学时,总是会迟到那么几分钟,自己还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我要说的是,这种习惯性迟到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一是不利于孩子时间观念的的养成,而且培养了孩子不遵守集体规则的意识;二是习惯性迟到也许会让家长经常寻找理由解释,这就导致了孩子觉得撒谎是有好处的,家长无形中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三是时间的紧迫感觉,路上的风驰电掣,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
二、不要"甜水等待"
某些家长在接孩子时喜欢拿着一瓶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下去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
1、晨接时,老师应从家长或司机手中接过孩子,通过晨检,送入教室,班级里一定要有老师或阿姨。
2、入园前,对幼儿全面检查,不让幼儿带尖或锋利的玩具进幼儿园。
3、到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在游戏时,不在教室内追打跑闹。
4、不把细小的物品带进教室,以防小异物进入幼儿口,耳,鼻中。
5、游戏和区角,要注意幼儿安全,不追打跑闹,跑进厕所,更不能发生幼儿打架的事!
6、点心午餐前,要排好队洗手,不能挤、跑、抢。吃饭的时候,不讲话,不说笑,不打闹!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不要翘椅子,以免摔跤。教师分餐时,热的汤和饭菜应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烫伤小朋友。
7、上下楼梯用右手扶好,不推,不挤,不追逐打闹,不突然停下来。
8、喝水时有老师或阿姨在旁,要排好队,不追打推闹。在规定的范围内喝水!要提醒幼儿注意水的温度。
9、入厕是,应告知阿姨或老师,在老师或阿姨的看护下进入厕所。不能跑进厕所,不推不挤。以免摔倒。
10、睡觉前让孩子散步有助于消化。散步时不许一位老师带班外出。让每一个孩子漱口,有助于保护牙齿和去除口腔内的食物。女孩子在睡前应把发夹等一类头饰拿掉。在盖被子站着时候,要注意不要踩到旁边的小朋友,不在床上蹦跳打闹。
11、午睡时要加强巡视,随时观察幼儿午睡情况,注意幼儿睡姿,注意幼儿蒙被或异物呛咳;对身体不适的幼儿还应特别加强观察,如有幼儿出现异样情况,要及时报告保健医生。
12、下雨天,地湿滑!进园应慢慢走,以防滑倒!
13、排队外出要教育幼儿手不乱摸,以免赃物进口,不推不挤,不突然停下加,以免摔跤。加强幼儿散步、上下楼梯的护导,保证出教室要有两位以上老师进行看护,务必确保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随时清点人数,以防幼儿走失。
14、加强药品的管理。保健老师持有幼儿服药记录表,每天早上将幼儿服用药品写上幼儿名字,老师将药品归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安全地方。给幼儿喂药时要认真核对姓名、剂量、服用时间。
15、接送校车时,有阿姨或老师,司机带领下出教室,上下车确认人数方可离开,不能再老师阿姨或司机不在情况下,让孩子独自一人下楼坐校车或出班出园。
16、不让幼儿与陌生人领去及随意追逐打闹。防止幼儿擅自离园,严禁关门,不让幼儿单独留在教室。
16、晚接时,孩子应该从老师手里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待家长出示接送卡才能接走孩子!如临时其他人来接,更应出示接送卡,并打电话给家长确认才能接走孩子。
17、最后老师走时应确认是否有孩子落下!紫外线灯应在小朋友都离开时打开,并妥善关好门窗空调。最后应在确认一遍才可离开。
18、检查幼儿带分享的食物生产日期是否合格,以免误食过期食品。
19、教室里不能存在尖利物体,教师每天在宝宝没来园前,须检查一遍。
20、幼儿绝不能脱离教师的视线范围外。
只有这样把幼儿安全工作当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保证平安。平时忽视教育,疏于管理,长此以往,必然出现问题,发生事故。尤其我们是幼教行业,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更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会从平安中查问题,从常规现象中看异常,从细微变化处抓苗头。不要认为本园这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事就掉以轻心,高枕无忧,要有为幼儿园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对教职工和孩子、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工作不忙时抓,工作忙时也要抓,出问题时抓,不出问题时也要抓,防微杜渐,才能扎实有效。
为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进一步规范校车和构建校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驾驶技能,应变能力,确保校车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加强规范校车管理。
二、按时参加年检和交管部门规定的审查,驾驶员需带齐所有证照,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
三、按规定驾驶员必须参加交通管理培训,以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学习活动。
四、加强专人随车制度的管理和教育。
1、学校“接送幼儿情况记录”的确认。
2、随车教师在跟车过程中,要对照校车幼儿名册,确认每个站点上、落车的幼儿,安全接送幼儿的上下车。
3、做好来园离园幼儿的迎护送工作。
(1)来园:要做好每个幼儿上车前的晨捡,简洁向家长了解孩子身体状况,并填写
(2)随车教师在接幼儿来园后确认没有一个幼儿被遗留在车上后,组织幼儿洗手接受晨检,并负责把幼儿送到所在班级老师手中。
(3)离园:去各班接幼儿集中。上车前的检查:服装的整理,书包物品的检查、家园联系册有否遗忘等。做好出发前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
4、随车教工提醒校车司机在幼儿上车坐稳后,示意可以开车后,方可启动车辆前行。
5、来园离园行车过程中,随车教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不在车内嬉戏玩耍,保证幼儿行车过程中的不出意外,把幼儿安全送到家长手中。
6、家长在各接送点提前候车,驾驶员和随车教师须熟悉接送幼儿家长,如遇陌生家长接幼儿须要向家长打电话询问清楚经家长同意后做好笔录,再出示接送卡。
7、下车后仔细检查车厢是否遗漏孩子和物品。
五、认真执行每日校车出车前的安捡制度:
1、安检:驾驶员每日校车出发前需严格全面检查车辆状况,必检内容有:刹车、轮胎、座位、窗门、两水三油、雨刷、反光镜、检查正常后作好书面记录。
2、卫生消毒:按时做好校车卫生清洁工作和每日消毒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并做好书面记录。
六、驾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必须绷紧安全之弦,抓住预防之钢,安全驾车,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保持车辆匀速行驶,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幼儿的安全高于一切”。每天有教师随车护接送幼儿,要求随车教师本着对幼儿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全身心的注意幼儿安全。严格按规定维护行车过程中幼儿的秩序与安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