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外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汽车的颜色、面漆的质地和面漆的状况。
特别是颜色,是判别质量优劣的依据。 。
(1)影响汽车色彩的因素:对颜色进行定义和描述主要有亮度、色调三个概念: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即人的眼睛看到的颜色;色度指颜色的强度浓度,包括强度、浓度、饱和度、灰度等。 。
事实上,不同光源对油漆有不同效果,使油漆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光源中各种彩色光线的含量不同。
比如,某种油漆中含有蓝色成分,在日光下可能看不出来,但在水银灯下却十分明显,因日光和水银灯中蓝色光的含量不同,而出现可能在车间灯光下看修补漆与汽车颜色配得很好,但在日光下却不够好。 在车间灯光条件下调配的颜色和车间所用灯光的类型有大关系。
如白炽灯光会使油漆颜色发红;荧光灯中荧光粉的不同使油漆颜色偏黄或偏蓝;冷白光和软白光都能改变油漆呈现的颜色。 。
有时修补漆配方与原汽车生产厂家所用的面漆配方中的颜料不完全一样,这时即使修补漆在日光或模拟日光下与原面漆匹配良好,但在另一种光源下看就可能不是那么一回事。 。
(2)识别原品牌汽车的颜色:配色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汽车生产厂家的漆码获得原色,以减少修补漆配方与原汽车生产厂家所用的成漆配方的差异。几乎所有品牌汽车的漆码,可以在各种汽车牌号漆码位置图上找到。
市上可以买到修补颜色汇编,这种书包括了几乎看书有品牌和车型的色卡和颜料资料。 首先找到汽车生产厂家的漆码,色卡就在漆码旁边。
为了稳妥,最好把色卡与汽车本身的颜色对比一下,因为有的汽车也许已经刷过其他颜色的漆。 。
(3)原漆面油漆类型的确定 。
1)目测法。
如果车身外形线附近的表皮组织粗糙,或漆面摩擦后出现了“抛光组织”,则说明原来用的是抛光型油漆。 。
2)溶剂法。用蘸有硝基漆衡释剂(香蕉水)的白布摩擦漆膜,观察漆膜溶解的程度。
如果漆膜溶解,并在布上留下印迹,则是自干漆;如果没有溶解,则可能是烘漆或双组分漆。丙烯酸聚氨酯漆没有自干漆那样容易溶解,但有时溶剂能渗进去,消弱表面光泽。
。 。
3)加热法。
首先用细砂纸蘸水打磨,使漆膜失去光泽,然后用红外线灯加热。如果钝化表面重新出现光泽,则说明是丙烯酸喷漆。
4)硬度测试法。
各种油漆干燥后漆膜的硬度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双组份漆和烘漆的漆膜的硬度比自干漆高。
确定漆膜硬度和厚度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电磁式厚度计或机械式厚度计测得。 。
(4)修补漆色标定:根据亮度、色调、色度,用图解法确定油漆和汽车颜色之间关系的过程,为颜色标定。颜色标定只有在汽车本身对比时才有意义。
掌握和应用颜色标定方法,同时能区别在亮度、色调、色度方面变化产生的差异。 表4-1 适合金属闪光漆的颜色标定表 侧光亮度 □偏浅 □偏深 汽车颜色 侧光色调 □偏蓝 □偏绿 汽车颜色 □偏红 □偏黄 。
颜色:浅黄 编者按码 变压器化 标致。值 总工程计 402 白 336。
0 336。0 452 黄 49。
0 385。0 451 浅黄 13。
5 398。5 457 黄或红 9。
0 407。5 405 黑 11。
5 419。 0 465 粘合剂 3。
71 790。5 485 平衡剂 184。
5 975。0 。
颜色标定有利于弄懂油漆配方,包含那些配色基料。但必须注意,配出的颜色可能与汽车的实际颜色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所有汽车的面漆都会随时间渐渐改变,有的变浅,有的变深。
例如,黄颜色褪得很快,如果褪成米黄色,那么颜料要配得浅些淡些;如果褪成由蓝、黄色构成的绿色,那么颜料要配得偏蓝,通常也要暗一些。 。
4、汽车修补面漆的调色 。
由于汽车原面漆颜色成分不同,光照程度不同,使汽车褪色程度造成很大差异。
例如:汽车存放在车库里颜色褪得比较慢,而停放在路边、树下的汽车褪色比较快;在西北高原,因日光中的紫外辐射较强,汽车的颜色变化快;在工矿城市使用的汽车,因酸雾较强颜色影响较大。 因此,在汽车修补面漆的调色过程中,应考虑褪色面漆的变化情况。
一般讲,新车在开头几个月颜色褪得最快,以后就慢了下来。 。
(1)调色前的准备:调色是汽车修补漆配色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弄懂了调色理论,了解周围环境对颜色的影响,拟定完整的调在程序,就可以为喷涂工艺作出一个常规的程序。 。
调色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三个: 。
1)调节修补色漆与汽车原漆之间的细微差别,使两者相配。
2)使修补色漆与褪色的汽车面漆相匹配。
3)在无配方或无漆码的情况下,调配汽车修补色漆。
调配汽车修补面漆的油漆工,必须正确地认真识别颜色,辨别出它真正的颜色。
特别是要能辨别要处理的色漆,还要能辨别色漆中这种颜色范围内的重色调,包括暗度或亮度级、色彩的明艳或饱和度。 。
如果修补面漆的颜色与原汽车面漆的颜色不同 ,在决定是否进行调色前,一定要先检查下是否由于以下原因造成颜色失配: 。
1)汽车原成漆是否褪色?如果确实已褪色,可以适当扩大抛光修复部位。
2)是否用错颜色?对照检查汽车生产厂的漆码和油漆厂的漆码和油漆厂的色漆原料号码,确定是否用错。
3)色漆中的颜料或金属光。
喷漆的主要工序如下:
物面清理→喷第一遍底漆→批第一道腻子→磨砂纸→批第二道腻子→砂纸打磨→喷第二遍底漆→批第三道腻子→水砂纸打磨→喷第三道底漆→水砂纸打磨→喷第一遍漆→水砂纸打磨→喷第二遍漆→水砂纸打磨→喷第三遍漆→擦砂蜡、上油蜡→擦亮。
1.底漆
喷漆用的底漆可选用酚醛底漆、酯胶底漆硝基底漆、醇酸底漆等,其中醇酸底漆具有良好附着力和防锈性能,而且与硝基清漆的结合性能也比较好。底漆对稀可用相配套的稀释剂或松香水、松节油等。
2.腻子
喷漆用的腻子配合比如下:
石膏粉 30
白厚漆 15
熟桐油 10
松香水 6
水 适量
液体催干剂 0.25~0.5
腻子调匀后,平面处可用牛角片或刮刀批嵌,曲面处和楞角处可用橡皮嵌批。腻子不能来回多刮。第一道腻子略稠些,第二、三道腻子略稀些。腻子干后用砂纸打磨使其平整。
3.喷漆
喷漆用的设备有气泵、滤气罐、风管和喷枪等。常用喷枪有吸出式、对嘴式和流出式。
喷涂时将手把揿压、压缩空气就从出气嘴中喷出,使漆液从出漆嘴中均匀地喷涂在物面上。
喷枪与物面距离应控制在200~300mm之间喷第一遍要近些,以后每遍略远些。
气压应保持在0.3~0.4MPa之间,喷第一遍后逐渐减小。
底漆、喷漆使用时都要用稀释剂对稀,在没有粘度计测定的情况下,可根据漆液重量的100%加入稀释剂,以使漆液能顺利喷出,不要过稀或过稠。醇酸底漆可用松香水对稀;硝基清漆可用香蕉水对稀。
喷第一遍硝基清漆时,因底漆和腻子是油性的,容易被稀释剂溶化而产生气泡、皱皮,所以喷涂速度要稍快,喷得要薄。喷完一遍后,待其干燥,经水砂纸打磨后再喷后一遍。
金属漆喷涂的注意事项
(1)喷涂金属漆后,在下一次操作之前必须除尘。
(2)金属漆主要起到覆盖作用,切勿喷涂过厚,否则漆面颜色会过暗过深。
(3)搅拌要均匀。金属漆中的铝粉等金属颗粒容易沉淀在油漆罐底,所以金属漆比一般本色漆在喷涂之前更需要经过彻底的搅拌。
(4)必须根据油漆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来选择配套的稀释剂和相应的稀释比例,并应正确使用黏度计,掌握所需的黏度,以确保漆面颜色符合要求。
(5)喷枪的使用。喷涂金属漆时,均匀的漆膜厚度是非常重要的。喷嘴应以垂直角度对准喷涂表面,二者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20cm之间,以匀速直线移动喷枪,避免以弧型的方式移动喷枪。每次往复喷涂需要50%的重叠区域,这样能获得固定的颜色。需要调整喷枪的出漆量时,可以将喷枪扳机扣到底,用喷枪移动的速度来增加或降低漆膜的厚度和干燥程度。
金箔漆的施工工艺:
1. 喷刷漆前要清除工作表面油污,脏物,保持工作表面清洁干燥。
2. 使用前必须将金箔漆搅拌均匀。
3. 应用在纯白底层上,金箔漆效果更佳,涂布要求均匀。
4. 油漆干膜厚度要求达到0.1 mm。
5. 该涂料产品的稀释剂为醋酸丁脂(乙酸丁脂)或环己酮。
水性金箔漆很容易上漆,它的颜色很持久,具有容易上漆且可洗的特点,金箔漆的施工工艺很简单,在喷漆之前一定要清除表面的油污,和其它的赃物,保持工作表面的清洁。再使用金箔漆之前一定要将漆料搅拌均匀,金箔漆在用于白色的底层上面的效果特别好,对于涂布的要求一定要均匀。
对于油漆的干膜厚度一定要达到0.1mm。醋酸丁酯是它的稀释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