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病历的基本内容和书写要求有:(1) 一般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婚姻状况、住址、联系方式、门诊号、药物过敏史等。
(2) 主诉:记录就诊时部位、主要症状、发生时间,一般不超过 20字。(3) 现病史:对主诉的说明、补充,根据主诉,按照症状发生的时间 顺序,记录本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的状况、曾经做过的治疗及疗效如何,有意义的阴性结果也应记录。
(4) 既往史和家族史:记录与现有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关的 既往史和家族史。如个别前牙变色要了解有无创伤史,氟斑牙要记录生活史,牙颌畸形要记录家族史。
此外要记录有无药物过敏史。(5) 口腔检查记录:重点记录主诉和现病史所反映的体征,按顺序 记录口腔检査的结果,注意常见病和多发病。
记录顺序为先颌面后口腔,先牙体后牙周。(6) 诊断: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将主诉牙的牙位和疾病 名称记录在病历右下方。
不可将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如牙痛、龋洞、出血等作为诊断名称记录。若患者有多种口腔疾病,则把主诉的诊断写 在最前面,若第一次不能确诊,可暂写初步诊断或印象,确诊后重新 记录。
(7) 会诊记录:当患者所患疾病超过某一专科范围时就需与其他 专科合作进行会诊。请他科会诊时,要书面写明患者所患疾病,本科检査结果和治疗情况,提出会诊目的和要求。
(8) 治疗计划: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制订治疗计划, 包括对症处理和根治疗法。 (9) 治疗记录:应记录患牙牙位及龋洞或开髄的部位,以及治疗过 程中的关节步骤及其所见。
(10) 医师签名。
牙周炎偏方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部位的慢性炎症,多数病例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发展而来,形成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症状。
民间的一些偏方对治疗牙周炎也会有一定的疗效。 偏方一: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两次,2-3天消炎止痛。
偏方二:米醋30克,加冷开水60克,频频含漱。为了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刷牙后用洁净的双手食指在牙齿和牙龈表面作环形的转动按摩。
可以从上下颌后牙开始,逐渐移向前方。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但是,在炎症急性发作时不能按摩。如牙石积结较多,还应先请牙医师将牙石刮除,方可采用牙龈按摩。
偏方三:治疗牙周炎的主要偏方还包括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1-2次,一般6次左右可消除炎症。 ??偏方效果还是有限,建议可以尝试喝喝看随草记逸贝齿茶,通过严格的组方科学搭配,能抗炎、解热,清热解毒、减轻牙痛,增强免疫力。
一、病历书写总要求 ⒈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⒉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⒊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⒋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6.牙片袋上注明病人姓名、病历号。
二、病历首页 ⒈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线片号、病理号。 ⒉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
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 ⒊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⒋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三、主诉 ⒈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 ⒉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如要求修复缺失牙或拔除残根等)。 ⒊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四、现病史 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及目前情况。 五、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 (病历手册可合并至其他项或省略) ⒈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
⒉无陈述时记明情况 六、检查 牙体牙髓专业、口腔儿科专业 ⒈龋齿、牙髓及根尖病。 ⑴主诉牙的牙位或与主诉、症状相符的牙位、龋坏牙面、龋蚀度数、探诊、叩诊及松动度。
⑵拍X线片者,需正确描述根吸收、根尖周、根分歧、恒牙胚等情况。 ⑶正确记录疑有病变的非主诉牙牙位、龋坏牙面及其它异常情况。
⑷必要时的牙髓活力检测结果。 ⑸正确记录牙周情况和与主诉相关的其他情况。
2复诊:详细记录主诉牙(主诉病)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检查项目应记录。
检查项目中如未记录的则视为阴性结果。 牙周专业 ⒈正确记录; 牙垢、牙石度数、牙龈组织变化、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创伤存在与否、牙列缺损等。
⒉牙周系统治疗病人应详细填写牙周专科检查表: 探诊深度、龈退缩、出血指数、松动、牙石、根分歧病变、颌关系、菌斑指数、签名日期、治疗设计。 ⒊正确记录X线片及其他辅助检查所见。
⒋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修复、正畸科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⒌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粘膜专业 ⒈正确记录 ⑴粘膜组织的病损部位、大小、性质、表面及基底情况。 ⑵与粘膜专业有关的皮肤及全身情况。
⒉正确记录必要的血液检查、涂片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所见。
口腔外科 ⒈详细记录需拔除的主诉牙: 牙齿松动度、龋坏、牙周表现及外伤所见。 ⒉正确记录邻牙、其它非主诉牙和相对牙列的口腔外科阳性所见。
⒊口腔颌面外伤。 ⑴伤位、伤情、失血量及全身情况。
⑵紧急伤员需记录生命体征(T、P、R、BP)。 ⒋关节疾患、炎症、肿瘤。
⑴详细记录口腔、颌面、唇舌、颊粘膜情况,淋巴结表现及全身一般情况。 ⑵开口度、开口型、咀嚼、合压痛点、关节弹响、咬合功能等。
⒌正确记录X线片、检验、病理等辅助检查。 ⒍正确记录其他阳性所见。
⒎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正畸专业 ⒈完成病历首页的正常程序书写,检查栏内必须填写“详见正畸病历”。
⒉详细记录口腔正畸专科病历(不含关节病正畸外科正畸及牙周病正畸)。 ⑴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籍贯、身高体重、病案号、记存号、X线号、医师、开始治疗日期。
⑵按要求填写口腔一般情况。 ⑶正确描述正畸专业所见: 合类型、磨牙关系。
前牙覆合、前牙覆盖、前牙开合、牙列拥挤、错合畸形、中线、颌体、齿槽座、面部健康情况、关节情况、家庭史、诊断、因素机制等,无阳性所见时记录“-”。 ⑷正确描述和记录X线片所见。
⒊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情况及本次检查所见。 修复专业 ⒈正确记录牙体缺损所见。
基牙位置、形态、有无缺损、治疗情况(牙髓及无髓牙治疗情况)、松动度、牙龈、牙周袋、合关系。 ⒉正确记录牙列缺损所见。
缺损部位、数目、咬合关系、余牙健康情况。 ⒊正确记录牙列缺失所见。
⑴牙槽骨情况、粘膜、拔牙创及骨尖骨突。 ⑵咬合 正常、深覆合、深覆盖、对刃合、反合、锁合、偏斜。
⑶垂直距离、颞颌关节、口腔粘膜情况。 ⒋X线片所见:龋、牙周膜、根尖周、牙槽骨、根充等。
⒌正确记录非主诉(主诉病)的修复正畸阳性所见。 ⒍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⒎复诊:治疗后的修复体形态、固位、边缘伸展、密合度衔接关系、咬合、美观及修复效果。 七、诊断 ⒈诊断依据充分、诊断名称正确。
⑴主诉牙(主诉病)的诊断。 ⑵其他病的诊断。
⒉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查”。 ⒊三次就诊仍不能确诊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做出详细记录。
八、处置 ⒈治疗设计 ⑴简明设计方案。 取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
⑵治疗设计合理,必要时附以图。
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病史 病案记录一般要求,已详见一般病历及普通外科病历,但须注意以下各项: 1.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及有关不良习惯。
2.口腔卫生情况、疾病史、手术史及治疗经过。 3.家族史 询问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癌、糖尿病、结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 应详述专科检查,即口腔及颌面部情况,应分述: 1.牙齿 (1)牙齿部位的记录符号 以十字形线条将上下左右四区的牙齿,依照牙位排列顺序,自前至后,用数字代表,分别记载于各区内。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代表。
见下表。 (2)形态、数目、色泽及位置 注意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3)松动度 正常生理性松动度不计度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不超过1mm者为Ⅰ°,松坳度相当于1~2mm者为Ⅱ°,松动度大于2mm者为Ⅲ°,异常松动至上下浮动者为Ⅳ°。 (4)牙体缺损及病变 记录病变名称、牙位、范围及程度等,必要时进行温度、电活力或局部麻醉试验,以查明病变部位及性质。
(5)修复情况 有无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桥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无继发性病变。 (6)咬合关系 记录正常、反、锁(跨)、超、深复、对刃、开及低间隙等。
(7)缺牙情况 缺牙数目位置,拔牙创口愈合情况。 2.牙龈 (1)形态、色泽及坚韧度 注意有无炎症、溃烂、肿胀、坏死、增生、萎缩、瘘管,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况 盲袋分为龈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两种,记录其部位及范围,并测量其深度,以mm计算,盲袋内有无分泌物。 (3)牙石 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类,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龈上牙石可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无色泽、形态异常,有无疱疹、皲裂、脱屑、角化、充血、出血、溃疡、糜烂、结痂、硬结、畸形等,记录其部位、大小及范围。 4.舌 注意舌体大小、颜色,有无硬结、溃疡、肿块、印迹,是否松软、肿胀,有无舌苔及其颜色、厚薄,舌背有无裂纹、角化,乳头有无异常,舌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有无障碍,舌系带是否过短。
5.腭 注意有无瘘管、充血、角化、糜烂、溃疡、肿块、畸形等,软腭运动有无障碍。 6.涎腺及其导管 有否肿胀、压痛、阻塞、充血、溢脓、外瘘等。
7.淋巴结 注意耳前、耳后、颊、颏下、颌下及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等。 8.面部 观察表情、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缺损、肿胀、瘢痕、瘘管、颜色改变,查明痛区及麻木区(可拍照片或绘简图说明)。
9.颌骨 分别检查上、下颌骨的外形,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大、压痛、缺损及不连接等,注意咬合及开口情况。 10.颞下颌关节 注意形态及运动情况,有无压痛、弹响,并以两侧作对比。
张口受限时,其程度以张口时上下切牙切缘相距的厘米数表明。 (三)检验 除一般常规检验规定者外,尚应注意下列事项: 1.住院患者 (1)肺结核患者手术前,或口腔溃疡久不愈合时,应留痰检查结核菌。
心血管患者于手术前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颌面部植皮或植骨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应测定血红蛋白。
(3)颌面部凡需在全麻下手术者,如需要多次手术的患者(如整形、肿瘤等),下颌骨植骨,上颌骨或下颌骨截除等手术患者,术前均须作肝、肾功能检查。 (4)凡有口腔结核及口腔恶性肿瘤可疑者,应测定血沉及碱性磷酸酶。
(5)外伤或拔牙手术后出血不止及有长时间出血史的患者,除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外,尚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 (6)口腔恶性肿瘤在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期内,每周至少作白细胞计数1~2次及胸透1次。
2.门诊患者 (1)凡颌面急性炎症患者,应测体温、脉搏,并作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门诊须行手术的患者,根据过去史及全身情况,测定出血、血凝时间及白细胞计数。
如有需要,术前应测体温、脉搏、血压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应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
(4)口腔颌面部的慢性溃疡、肿物、角化、糜烂等,可作活检或涂片检查。 (四)X线及其他检查 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1.口内X线摄片及透视 (1)牙体、牙周及尖周病变的检查、诊断、治疗效果,采用口内标准片(约3*4cm),儿童则采用儿童片(约2*3cm),病变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咬合片(6*8cm)。 (2)摄片时,应注意X线中心射线的投射角度,务使所摄牙齿的大小、长度适合,牙体及牙根周围的骨质,均清晰可辨。
2.口外X线摄片 (1)颌骨、涎腺、颞下颌关节等病变,以及颌面部异物定位,均须用口外X线摄片。 (2)口外X线摄片方法较多,如侧位、前后位、鼻颏位、颅顶位等,应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摄片方法。
(3)必要时可采用全口体层摄片,用以观察上下颌骨及牙齿、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等处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3.X线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瘘、结石(应先作平片检查)及涎腺肿瘤等,必要时可行涎腺造影。
原发布者:带着月亮出征
鉴别诊断:1,早期牙周炎,有牙周袋,牙槽骨吸收;2,血液病,应与全身性疾病鉴别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坏死性龈炎,虽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坏死如虫蚀状,坏死区出现灰褐色假膜,伴有疼痛和特殊的腐败臭味;4,爱滋病相关的龈炎。治疗计划:洁治术处置: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已向患者交代清楚患牙情况及费用,患者知情同意后,全口龈上洁治,喷砂,抛光,上药。医嘱:卫生维护,定期复诊,不适随诊。牙周炎主诉:下前牙松动半年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时常牙龈刷牙时出血,有口臭。近半年下前牙自觉松动,牙龈偶有脓液溢出,要求诊治。既往史:患者自述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无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