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管膜瘤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的IV室及中脑导水管,成人则 以脊髓内常见,均较少发生其他部位种植转移。
肿瘤全切后不用 放疗,但实际上因肿瘤邻近重要组织很难做到病理上全切,是否 放疗临床医生很难选择。部分切除有残余者需局部放疗DT50Gy〜 55Gy,常规分割1。
8Gy〜2。 OGy/次,PTV为CTV外放1〜1。
5cm 即可,肿瘤位于脊髓者DT45~50Gy不等,如无脊髓全脑种植转 移的直接证据,无需全脑脊髓预防照射。而间变型室管膜瘤在颅 内各部位均可见到,但脊髓内少见,一般认为幕下间变室管膜瘤 发生脊髓种植几率较大。
术后照射范围的问题争议较大。笔者认 为该肿瘤不论全切与否均需放疗,应视肿瘤部位,切除情况,患 者性别、年龄及家属要求采用个体化方案,全脑全脊髓DT30~ 36Gy,局部补量至>55Gy。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和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按WHO分级为I 级,生长缓慢,前者多见于脑室系统,后者多见于马尾,手术全 切是根治的标准方法,无需放疗,有残余的局部照射量>50Gy。
由于室管膜瘤属于低恶性肿瘤,且有假包膜的形成,一经发现应早期手术治疗。
一般后正中入路。中间剖开脊髓,沿其假性包膜给予分离,应注意保护脊髓,操作一定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脊髓,造成损失。
术中充分止血,避免形成血肿,对脊髓形成新的压迫。术后术腔一般放置引流管,以防出血后及时观察。
术后预防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加强患者的护理,防止压疮的出现。
对于其是否行放射治疗,现在观点仍不一致。但脊髓对放疗较为敏感。
过大的剂量可使脊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其是低度恶性,可以观察其情况,定期复查。如有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
但对于恶性多较高的患者应行放疗,但要注意其脊髓的情况。可以少量多次地放疗,以减轻脊髓反应。
影响室管膜瘤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部位、组织学类型、复发的速 度和年龄等,其中前二者起决定作用。
国内资料术后复发平均在20个 月内。室管膜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仅为15%。
另外一个潜在的重 要预后因素是手术切除程度,近全切除组存活率有显著的提高,50%〜 60%的肿瘤全切除患者5年内未见肿瘤复发,而次全切除者仅21%。 复发后肿瘤可出现恶性变,儿童恶性室管膜瘤复发较快,平均复发期限 是18个月,预后较差。
根据神经影像、脑神经受损体征等所表现出的 脑干受侵犯状况也与预后密切相关。间变性室管膜瘤预后较差,复发 率高,约68%,并易沿脑脊液播散。
5年生存率较室管膜瘤低,为 25% ~40%。室管膜下室管膜瘤术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见复发 或脑脊液播散。
全切肿瘤手术全切肿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脑室内室管膜瘤术前可先置脑室外引流以降颅内压。
幕上室管膜瘤手术死亡率已降至0%-2%,而幕下肿瘤手术死亡率为0%-13%。对于未能行肿瘤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应行放射治疗。
尽管对室管膜瘤术后放疗并未有较统一的认识,但多数作者仍建议行剂量为50-55Gy放射治疗。 由于绝大多数为瘤床原位复发,因此对室管膜瘤不必行脑脊髓预防性照射。
成人患者术后化疗无显著效果,但对复发或幼儿不宜行放疗的患者,化疗仍不失为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卡莫司汀、洛莫司汀、依托泊苷(依托泊甙)、环磷酰胺与顺铂等。
3岁以下婴幼儿化疗可在术后2-4周开始,休息4周后开始下一个疗程,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从而使患者可在3岁以后接受放疗。 间变性室管膜瘤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措施,术后放疗是必需的,放疗宜早,剂量应较大,55-60Gy。
另需加预防性脑脊髓放疗。化疗是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短期内控制肿瘤生长。
手术是根治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主要措施。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手术死亡率几乎为0。
由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晰,多数可做到肿瘤全切除。对于肿瘤生长部位深在、难以做到肿瘤全切者,次全切除亦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一般不常规应用。但对于肿瘤细胞核呈多形性改变的,或为混合性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患者,建议放疗。
室管膜瘤的复发率较高,儿童后颅凹肿瘤的预后较差,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在术后不同的时间内复发。室管膜瘤易发生椎管内播散种植,有研究统计各年龄组室管膜瘤436例,有椎管内种植者占11%。
幕下室管膜瘤椎管内种植者较幕上多见。室管膜母细胞瘤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室管膜瘤。
颅内室管膜瘤的颅外转移甚为少见,仅有个案报道。关于播散种植的临床报道常常低估了这种现象发生的真实比率,因为在绝大多数病例中,并没有常规做脊髓成像。
对后颅凹室管膜瘤脊髓种植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播散种植发生率为6%,而21个系列报道综合发生率为15%。 蛛网膜下腔种植播散的发生率根据肿瘤的部位而变化,幕上室管膜瘤出现椎管内播散种植的比率为8%,而后颅凹室管膜瘤种植播散发生率为15%。
不同肿瘤病理级别在转移播散上也有显著差异,大约20%的高级别室管膜瘤出现椎管内播散种植,而低级别肿瘤出现播散转移的比例为9%。 一般来说,高恶性级别的室管膜瘤比低级别的肿瘤更可能出现椎管内种植,此外,幕下室管膜瘤比幕上肿瘤的播散转移比率要高。
软脑膜转移的可能性直接影响放射治疗范围的确定,虽然尸检中检测到的脑脊液播散相对常见,但放射治疗前进行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除了在年幼的儿童,肿瘤播散的比率很低。 儿童肿瘤调查组报告,43例儿童室管膜瘤在放疗前既没有脊髓造影阳性发现,也没有椎管MRI阳性发现,绝大多数软脑膜转移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原发部位的复发。
手术全切肿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脑室内室管膜瘤术前可先置脑室外引流以降颅内压。
对于未能行肿瘤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应行放射治疗。尽管对室管膜瘤术后放疗并未有较统一的认识,但多数作者仍建议行剂量为50~55Gy放射治疗。
由于绝大多数为瘤床原位复发,因此对室管膜瘤不必行脑脊髓预防性照射。 成人患者术后化疗无显著效果,但对复发或幼儿不宜行放疗的患者,化疗仍不失为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卡莫司汀、洛莫司汀、依托泊苷(依托泊甙)、环磷酰胺与顺铂等。3岁以下婴幼儿化疗可在术后2~4周开始,休息4周后开始下一个疗程,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从而使患者可在3岁以后接受放疗。
间变性室管膜瘤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措施,术后放疗是必需的,放疗宜早,剂量应较大,55~60Gy。另需加预防性脑脊髓放疗。
化疗是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短期内控制肿瘤生长。手术是根治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主要措施。
由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晰,多数可做到肿瘤全切除。 对于肿瘤生长部位深在、难以做到肿瘤全切者,次全切除亦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一般不常规应用。但对于肿瘤细胞核呈多形性改变的,或为混合性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患者,建议放疗。
蛛网膜下腔种植播散的发生率根据肿瘤的部位而变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