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组装的基本步骤:
1、拆卸机箱,安装底板和挡片;
2、装好电源;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将CPU安装好在主板内CPU插槽中;
5、将风扇固定在CPU上方;
6、将硬盘固定机在箱中并连接好电源;
7、将光驱固定在机箱中并连接好电源;
8、用硬盘数据线将硬盘和光驱连接到主板上;
9、将内存插在主板的内存槽中;
10、连接显示器,将显示器的数据线插入主板后的AGP插槽中;
11、连接键盘,将键盘插入主板后的键盘插口中;
12、连接鼠标,将鼠标插入主板后的鼠标插口中;
13、将音箱&耳机的音频线插入主板后的音频接口;
14、将网线插入主板后的网卡接口;
15、开机测试硬件;
16、测试无误后将机箱封装好;
装好主机先不要急着关机箱盖,先接上电源试一下开机可以了再盖上盖子然后,还有音箱、网络线等等可以在安装完操作系统之后再接线。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
具体如下:一、主板安装在装机过程中,有些JS为了省时省力,往往在安装主板的过程中只在机箱的固定板上安装4-5个套筒底座,然后直接装上主板,而且在拧螺丝的时候没有上垫圈。
这样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 1、现在很多玩家为了超频或者静音的需要,更换高质量的CPU、南北桥以及显卡散热器,而一般这些散热器自身的重量是很重的,如果主板底座只上了4个套筒,那么受力点此时仅仅只有主板的四周,如果是卧式机箱可能还好点,但现在多数都是立式机箱,长期这样使用主板很容易变形,严重的甚至会拉裂。
同时,如果只安装了四周的固定底座,在安装显卡、内存的时候都会向下用力挤压,这时也很容易损坏主板。2、主板固定螺丝的垫圈作用可不小,可以防丝直接接触主板而导致主板和机箱接触短路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屏蔽一些主板和机箱底板的静电以及电磁干扰。
二、各类数据线、电源线、信号线的排序与安装有些装机员在安装各类连接线的时候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闭着眼睛插(有点夸张),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机箱的前置设备无法使用,指示灯不亮或者一些设备无法高速运行。 1、数据线连接。
目前很多主板的SATA接口并非全部原生,往往只有1.2号是原生接口,在安装SATA设备的时候,数据线尽量要插在1号和2号口上,这样能最大发挥SATA的性能。2、前置面板的USB口、信号指示灯、1394==也是十分容易忽略的部分。
一些玩家装机后一般只看机器能否点亮,系统是否运行正常,而忽略了这些细节。建议在装机后用U盘试试前置的USB接口是否每个都能正常使用,硬盘指示灯、电源指示灯是否都显示正常。
3、机箱布线。一些装机员装机只管两头一接了事,装好后机箱内各种电源线、数据线、信号线错综复杂,有的更是直接与散热器接触,这样潜在风险是很大的,现在的硬件特别是显卡、CPU功耗都是很大的,比如8800,正常的使用温度都是60-80度,那么一根塑料的连接线与其长时间接触后果可想而知,同时,布线凌乱对机箱整体散热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三、机箱散热及CPU散热的安装内容来自电脑硬件知识网首先建议大家在购买机箱的时候尽量选择尺寸大一点的,这样利于整个系统的散热。其次,机箱散热主要讲求的是一个风道,一般是前进后处。
1、有些玩家装机购买的机箱没有自带风扇,而JS为了节省装机时间一般也不会主动推荐你安装风扇。其实做机箱风道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能起到一很好的散热效果,其次,还能有效的避免灰尘沉积造成一些接口接触不良。2、CPU散热的安装。
一定要避免CPU的表面与散热器底部根本没有完全接触,也就是俗话说的“假安装”,在安装完之后,要留心看一下散热器底部与CPU插槽是否平行,核心是否完全与散热器底部完全贴紧。同时注意硅胶的涂抹问题,适量即可,否则导热将变成阻热。
四、静音问题在装机店由于环境比较嘈杂而且比较空旷,一般机器的噪音容易被忽略,但是当你抱回家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哪噪音。
.有时令人抓狂!~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细节。1、电源的选择。
电源一定要选择静音电源,也就是12寸或者14寸大扇的电源,这是静音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本人曾经的磐石400,质量是没话说,可是哪声音。
当然,可以自己动手DIY,但是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有哪能力及时间。
2、机箱风扇及CPU散热器的选择。这个不用多说了,机箱风扇选用12寸风扇(建议在进风口装上滤网),CPU散热器如果手头还宽裕建议不用原装。
原装风扇一般都是3500-4000转,哪声音。
3、机箱的选择。这是第二次提到机箱,所以机箱其实也是电脑整机中十分重要的部件。
机箱的选择也很简单,首先,尺寸最好能大一点,能前后装上12寸风扇。其次,尽量选择品牌机箱,如永阳、酷冷、TT等(本版有一篇机箱导购帖,大家可以看看),好机箱不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散热环境,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共振问题。
4、大家在装机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加装风扇,能不装的尽量不装,比如南北桥、内存==,一般不超频的玩家CPU风扇+显卡风扇+机箱的前进后出足矣。五、测试电脑稳定性“硬件都装好了,系统也安装好了,能开机,能进系统不代表硬件没有一点问题。
电脑能正常运行1个小时不代表能运行10小时。另外,硬装系统也是对硬件很好的测试。
1、大家装机的时候最好带上U盘,拷贝一些专业的测试软件,主要是显示器、CPU、内存、显卡(本版有一篇专门介绍测试软件的帖子,这里不再赘述)。2、搬回家后大家一定要连续运行48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这样对硬件进行测试,比如3Dmark连续运行几小时,SP2004连续运行几小时、memtest连续运行几小时,同时常用的软件和游戏都进行一下长时间的运行测试,看看有没有花屏或者蓝屏的情况。
电脑硬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1、注意静电,整个过程都不能违背该原则。
2、组装时要适度用力,安插板卡要换方向。 3、螺丝一定要全部安装,一个都不能少。
4、不能用手触摸主板线路板。 5、插板卡与接硬件时不能碰到主板上的小元件。
6、主板上螺丝的垫片要放上去,可以防静电。 电脑硬件安装流程: 1、准备工作工到位,如十字螺丝刀、配戴静电环、产品说明书、组装电脑所要用到的所有硬件,如电源、机箱、主板、硬盘、CPU、内存条、显卡、风扇、网卡、有的还有光驱、声卡等硬件。
2、把主板平放在桌子上,下面要有保护软垫。 3、安装CPU到主板上,注意保护好CPU的插座针脚。
4、安装CPU风扇,注意风扇与CPU接触的那一面要均匀地涂上导热硅胶。 5、安装内存条,注意接口是否正确,要适度用力否则可能会有接触不良现象发生。
6、拆开机箱,把电源安装在机箱里,同时拧上所有的固定螺丝。 7、安放主板到机箱,注意不要碰撞到主板,I/O输出接口要与其挡板相吻合。
主板螺丝不要上的太紧,易造成主板变形。 8、安装显卡,一定要装好螺丝。
9、有网卡要安装网卡到主板扩展槽里。 10、连接电源接口线,把电源的线路接到主板上唯一的电源接口中,有的有两个单独的6P接口,要接上。
11、安装硬盘到机箱里,硬盘要安装在硬盘托架上,注意要固定稳当了。并把电源线和数据线都接好,接法是唯一的。
12、安装光驱到机箱里,光驱一般都是从前部推入到机箱里的,记住螺丝一定要都拧上。 13安装跳线,如POWE线电源开关线一般两根有正负、HDD线硬盘指示灯线,RESET线复位开关线,POWER LED线电源指示灯线。
在主板上有相应的插针,一般都有标识,没有的请看主板说明书。还有前置USB线和前置音频线,请参照主板说明书一一对应接上就可以了。
你所问的这些cpu的主频,倍频,外频,总线速度,一级数据缓存,一级指令缓存,二级缓存。
是CPU的性能参数,能通过这些参数了解一个CPU的性能。 对性能有主要影响的硬件有: CPU 内存 显卡 主板 硬盘 这5大件主板和硬盘只是辅助作用要比其他3大件的影响次之。
芯片组是安装在主板上的,支持INTER CPU的主板只能用INTER的CPU,支持AMD的就只能用AMD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老型号主板不能支持新的CPU,因为涉及到接口和CPU支持型号的问题,老的主板就没有办法支持新的CPU。
这个一般给你写配置单的人都会注意的,除非他也是个新手,一般都不会范这种低级错误。主板主要就是一个集成各个接口,链接各个硬件的平台,对性能的影响没有CPU显卡和内存来的大,基本搭配正确就不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问什么相同芯片的主板因为品牌不一样价格就会有很大的差距呢?因为一有品牌的效益,二做工不一样,三主板的设计也不一样,好货不便宜这道理很简单。不过便宜没好货这并不绝对。
还有电源和机箱 这两个看似不重要,电源涉及的硬件功耗负载是否够用,机箱不好散热风扇不行会严重影响性能,甚至烧坏硬件,如果不认真对待会影响使用寿命。不过一般新装机器这两的大多都能达标,不达标的有的连机器都起不来。
你说的网络适配器,我理解的意思可能就是网卡,网卡现在主板上都有集成,这一点可以放心。 你所说的性能很平衡的电脑其实是和个人的理解和需求也有关系的,假如一个人他经常用电脑处理一些纯数据,压缩视频,编程。
那么他对显卡的要求就不会很高,甚至只用集成的就行,但是他对CPU的要求却很高,那他装的机器不能说不平衡。根据他的需要弄一个性能强的CPU,和一个能支持这个CPU的主板,主流的内存,也不是不平衡。
这就是物尽其用,按需求装机器。 还有一个平衡问题就是1楼说的瓶颈问题,讲的很透彻不用再说了。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让你的配件性能平恒。看价格,比如一个1000元的CPU你就可以搭配一个1000元的显卡,再来一个1000元的主板,现在都是以价格论性能,加以利用也不难。
你别用300的CPU装在1000的主板上再弄一个5000的显卡就行了。
电脑组装详细步骤一、准备工作 1、装机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丝刀 2、注意事项: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接地设备;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安装主板一定要稳固,同时要防止主板变形,不然会对主板的电子线路造成损伤的。
3、足够宽敞的活动空间 二、开始装机1、准备好所需的配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光驱、软驱、机箱、电源、鼠标、键盘、显示器。 2、开始安装硬件: CPU的安装:CPU插座,它的一个角比其它三个角少一个插孔,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脚和插孔的位置是对应的,这就标明了CPU的安装方向。
安装CPU时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给CPU施压,然后把手柄按下,这样,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当取下CPU时,先取下风扇;然后要先把手柄拉起来,再取下CPU。
安装内存:安装内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坏线路,内存条上金属接脚端有两个凹槽,对应内存插槽上的两个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确定。安装时把内存条对准插槽,均匀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
同时插槽两端的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取下时,只要用力按下插槽两端的卡子,内存就会被推出插槽了。
机箱的准备:打开机箱的外包装,看,随机箱会有许多附件,螺丝、档片等,在安装过程中,我们会一一用到它们的。大的铁板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在此称之为底板,上面的这些铜柱是用来固定主板的,现在的机箱在出厂时就已经将固定柱安装好了;安装电源:现在电脑电源也分两种,一是传统的普通电源(AT电源),给普通结构的AT主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电源,给新型的ATX结构的主板或者有ATX电源接口的主板使用,使用ATX电源的主板好处是可以实现软件关机。
安装电源比较简单,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 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
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的美观。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软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
先拧一侧的螺丝,用力要适当,以免对部件造成损害。由于在机箱的另一侧安装螺丝不方便,需要将3寸固定架卸下来,去除固定架的螺丝并把它拉出;然后再固定软驱的另一侧。
下面要安装硬盘,我们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
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然后把带有软驱和硬盘的固定架装回到原位置。
安装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别忘了接CPU风扇的电源线。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它们的位置都符合标准,这点你不用担心。
在底板上有很多个螺钉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现在的大多机箱已经安装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不用我们再单独安装了。然后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
总之,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接插电源线:ATX电源比较方便,它的开关不是由电源直接引出的接线,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
ATX电源有三种输出接头,这个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其中一侧的插头有卡子,安装时不会弄反。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接插数据线: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个软驱接口、两个IDE口。IDE口是用来连接IDE设备的,一般是硬盘和光驱。
主板上的两个IDE口,一个是主接口,一个是副接口。每个IDE口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所以,一台电脑最多可连接四个IDE设备。
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不仅两个IDE口之间有主次关系,接在同一个IDE口上的两个IDE设备之间也有主次关系;主硬盘,也就是启动硬盘必须作为主设备接到主IDE口上。比较新的主板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
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来表示。另一个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
在主板的各个接口附近都标明了第一根针的位置,在接线之前先要弄清楚。我们用到的连接线有软驱线、硬盘线、鼠标连接口和打印机连接口。
硬盘数据线是40芯的,有3个接头,它们不分顺序。其中两个接头连接硬盘和光驱,第三个接头接到主板的主IDE接口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
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第一根针,主板上的接口和设备接口都是这样。先接好主板这头,再接光驱,再接硬盘。
现在的主板上都给这些接口加了一个带有缺口的。
第一就是选CPU,定下来后选主板,然后选择内存,然后是显卡(集成的除外)最后是电源。
主板固定螺丝的垫圈作用可不小,可以防止螺丝直接接触主板而导致主板和机箱接触短路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屏蔽一些主板和机箱底板的静电以及电磁干扰。 各类数据线、电源线、信号线的排序与安装有些装机员在安装各类连接线的时候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闭着眼睛插(有点夸张),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机箱的前置设备无法使用,指示灯不亮或者一些设备无法高速运行。
1、数据线连接。目前很多主板的SATA接口并非全部原生,往往只有1.2号是原生接口,在安装SATA设备的时候,数据线尽量要插在1号和2号口上,这样能最大发挥SATA的性能。
2、前置面板的USB口、信号指示灯、1394==也是十分容易忽略的部分。一些玩家装机后一般只看机器能否点亮,系统是否运行正常,而忽略了这些细节。
建议在装机后用U盘试试前置的USB接口是否每个都能正常使用,硬盘指示灯、电源指示灯是否都显示正常。 3、机箱布线。
一些装机员装机只管两头一接了事,装好后机箱内各种电源线、数据线、信号线错综复杂,有的更是直接与散热器接触,这样潜在风险是很大的,现在的硬件特别是显卡、CPU功耗都是很大的,比如8800,正常的使用温度都是60-80度,那么一根塑料的连接线与其长时间接触后果可想而知,同时,布线凌乱对机箱整体散热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电脑硬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1、注意静电,整个过程都不能违背该原则。
2、组装时要适度用力,安插板卡要换方向。 3、螺丝一定要全部安装,一个都不能少。
4、不能用手触摸主板线路板。 5、插板卡与接硬件时不能碰到主板上的小元件。
6、主板上螺丝的垫片要放上去,可以防静电。 电脑硬件安装流程: 1、准备工作工到位,如十字螺丝刀、配戴静电环、产品说明书、组装电脑所要用到的所有硬件,如电源、机箱、主板、硬盘、CPU、内存条、显卡、风扇、网卡、有的还有光驱、声卡等硬件。
2、把主板平放在桌子上,下面要有保护软垫。 3、安装CPU到主板上,注意保护好CPU的插座针脚。
4、安装CPU风扇,注意风扇与CPU接触的那一面要均匀地涂上导热硅胶。 5、安装内存条,注意接口是否正确,要适度用力否则可能会有接触不良现象发生。
6、拆开机箱,把电源安装在机箱里,同时拧上所有的固定螺丝。 7、安放主板到机箱,注意不要碰撞到主板,I/O输出接口要与其挡板相吻合。
主板螺丝不要上的太紧,易造成主板变形。 8、安装显卡,一定要装好螺丝。
9、有网卡要安装网卡到主板扩展槽里。 10、连接电源接口线,把电源的线路接到主板上唯一的电源接口中,有的有两个单独的6P接口,要接上。
11、安装硬盘到机箱里,硬盘要安装在硬盘托架上,注意要固定稳当了。并把电源线和数据线都接好,接法是唯一的。
12、安装光驱到机箱里,光驱一般都是从前部推入到机箱里的,记住螺丝一定要都拧上。 13安装跳线,如POWE线电源开关线一般两根有正负、HDD线硬盘指示灯线,RESET线复位开关线,POWER LED线电源指示灯线。
在主板上有相应的插针,一般都有标识,没有的请看主板说明书。还有前置USB线和前置音频线,请参照主板说明书一一对应接上就可以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