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分成不同类别。
(1) 青霉素类: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胞膜外有一层细胞壁,具有渗透屏障作 用,青霉素类可作用于黏肽水解酶,干扰黏肽链的交叉连接,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使细菌在自溶酶和胞浆渗透压作用下崩解死亡。(2) 头孢菌素类:杀菌机制与青霉素相同,不同的是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好。
(3)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杀菌机制同青霉素、头孢菌素相似,特点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对耐药菌有较高的活性。(4) 氨基糖甙类:主要作用于核糖体,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对静止期细菌有很 强的杀菌作用,为静止期杀菌剂。
(5) 大环内酯类:主要是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是快速抑菌剂。 (6) 喹诺酮类:主要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可特异性和DNA旋转酶结合, 抑制此酶的作用,阻止核酸合成而杀菌。与其他抗生素间交叉耐药。
(7) 四环素类:为快速抑菌剂,主要通过与核糖体30 s亚基结合,阻止tRNA与核糖体结合,抑制了肽链的延长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8) 多肽类: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壁,抑制细菌细胞壁蛋白 质合成,为速效杀菌剂。
(9) 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与麦角留醇结合,使真菌细胞膜产生多孔性、渗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致细胞死亡。
(1) 青霉素高效、低毒,是繁殖期杀菌剂,主要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
不易产生抗药性,但易产生过敏反应。(2)链霉素高效,长期应用易引起耳聋。
细菌对本品 产生耐药性快而持久。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
(3)庆大霉素广谱,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 菌都有抗菌作用。在阴性菌中,抗绿脓杆菌的作用非常显著。
(4)卡那霉素性质稳定,细菌对此产生需药性慢,对 大多数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 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强于链霉素。(5) 新生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很差,主要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选用适当药物。其次,注意用量、疗程、不良反应和经济价值等。
再者不要滥用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
抗菌药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antibiotics)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包括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 类、磺胺类)的一类药物的总称。
抗菌药属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它们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 药物。 抗菌药是儿科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一大类 药物。
临床上由于抗菌药的应用,很多儿科感染性疾患得到治疗,以往认为 无法挽救的疾病,其预后亦大有改观。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尤 其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药物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 感染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
如果能够正确遵循抗菌药的应用原则,这些 问题是不难克服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系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 剂量及疗程,以求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及控制感染。
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增 强患儿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产生。对于儿科,特别是新生儿,应 严格按照小儿的生理特点用药,切不可成人化,如小儿体酶系统尚不成熟, 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增高;小儿细胞外液容积量大,药物 消除相对缓慢;小儿胃功能发育不全,许多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氨基苷类 抗生素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小儿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较成人弱, 游离的药物浓度相对要高等。
由于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每个医务 工作者在选择药物品种、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等方面都要作出更细致的 考虑。 要做到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就要求儿科医生应在全面了解患儿、致病原 与抗菌药三者的基本情况与相互关系上,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菌药,以获得最 大的治疗效益。
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安全有效,要做到安全有效关 键是“有效”。只要感染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抗菌治疗疗程不长,药物的不良 反应和二重感染等不安全因素均可避免或减少。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应 该从合理选药和合理给药两方面入手。在合理选药中:①要分析可能致病菌 并根据其敏感度选药;②要根据患儿的生理、药动学特点选药。
在合理给药 中:①要根据实:示需要选择给药方式;②不仅要注意给药的剂量,而且要重 视给药的浓度。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有无抗生素 后效应(PAE)及其时间长短,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Id剂量集中使用,适当延 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
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 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时 间,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其给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 4 h 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的MIC时间至少60%。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性、无抗生素后效 应或很短),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 南等,投药方法应缩短给药间隔,最好每6〜8h—次,尽量延长血 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有较好的抗生素 后效应),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髙血 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有一定 的抗生素后效应),代表药物有碳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 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上两者之间。
应该指出的是,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属于浓度依赖性,但其毒 性却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无论其半衰期长短,对肾功能正常 者,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 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 次给予1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以肌酐清除率 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 同样属浓度依赖性的喹诺酮类药物, 因其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外,一般不采取每 日应用1次,多数以每12h给药1次。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菌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及其复方制剂,这些是防治鸭细菌性疾病、真菌性和寄生虫病时广泛使用的药物。
(1)青霉素 常用的是青霉素G钠盐或钾盐,溶于水后易失效,应现用现配。该药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该药可肌肉注射,按鸭每千克体重肌注1~2万单位,每天二次;也可溶于饮水中,小鸭每只按2~3万单位,大鸭每只按3~5万单位。饮水给药时,要求在1~2小时内饮完。
(2)链霉素 主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肌肉注射时,小鸭每只0.02~0.05克,大鸭每只0.05~0.2克;饮水时用量可加大。在防治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霍乱时,常将青、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庆大霉素 为广普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变性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可肌注或饮水,雏鸭每只2000~4000单位,成鸭每只5000~6000单位,一天2次。
(4)土霉素 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为广普抗菌素,它不仅用于疾病的治疗,还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混料给药时,按每吨饲料加入土霉素200~800克,连用5~7天。
(5)制霉菌素 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有吸湿性,不溶于水。该药对各种真菌如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球孢子菌等有效,但对细菌无效。常用于治疗幼鸭曲霉菌病,每天每只鸭用1~1.5万单位,每天一次,连用2~3天。
(6)磺胺类药 为合成的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常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禽霍乱和球虫病。常用磺胺药主要有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甲基异口唑(新诺明)、磺胺-5-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氨嘧啶(敌菌净)等。SD和SM2混料和饮水时,分别按10千克饲料或饮水中,加入20~50克和10~20克,连用3天。新诺明混料按每吨饲料加100~200克连用3天。SMD混料按每吨饲料加500~1000克,饮水时每升水加0.25~0.5克,连用3~5天。复方敌菌净混料按每吨料加200~800克。产蛋鸭在产蛋期禁用,以免引起产蛋下降。
(7)喹乙醇 是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该药除了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沙门氏菌和球菌病外,它还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生长等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为每吨饲料中加25~35克。该药安全范围窄,应避免过量中毒。
(8)喹诺酮类 属于新型合成抗菌素药物,目前主要有诺氟杀星、氧氟杀星、恩诺杀星(普杀平)等,为广普抗菌药物,对禽霍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形体等有杀灭作用。恩诺杀星(2.5%)饮水时,每1000克水中加2~3毫升,连用3~5天。
(9)百病消(10%)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为淡黄色液体,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霉形体均有良效,尤其对出壳小鸭提高抗病力和预防雏鸭大肠杆菌病和鸭疫巴氏杆菌病效果特佳,饮水时按每10升水加5~10毫升。
抗生素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按化学结构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杀菌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损伤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抗生素最早是能治疗很多细菌感染,很有用,但是现在中国抗生素应用泛滥,使很多细菌产生耐药性,真的是一点小感冒居然都会抗生素,过于信赖抗生素了。最大的一个不良反应就是过敏反应(青霉素),所以最好要慎用。
每一类抗生素都有不同的利弊,很多,我药理书和药物化学书两本介绍的都有好多不同,太多了,打不完。中国药典介绍的比较详细。
在临床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如不加以注意,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对机体造成损害。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 因此应根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正确选用抗生素。
2、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指征,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性感染,但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
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合理掌握剂量:抗生素的剂量一般可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但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病理状态而适当调整。
新生儿体内药物代谢的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肾脏、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低,药物半衰期较长,因此出生1个月内宜按日龄调整剂量。 肾功能减退时亦应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调整剂量。
4、掌握疗程:一般抗生素宜使用致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
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停停用用,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频调换其它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 长期使用抗生素则有导致二重感染的可能。
二重感染又称继发感染,是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后的一种新的感染,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胃肠内敏感细菌被消灭,造成菌群失调,致使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继发感染。 5、合理联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作用环节不同,毒性反应也不一样,任意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理联用,才能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6、不能片面追求使用新药、进口药。抗生素疗效好不好,主要决定于细菌对所选的药物是否敏感,否则,再新再贵的药也无用。
7、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有可疑现象,如皮疹、荨麻疹等,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减量或停药,或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切勿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目前将抗生素盲目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现象相当普遍,应引起广泛注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