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根长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时,当年即可采收。秋播的于翌年10—11月采收。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四肢痉挛、破伤风等。
一、形态特征
防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株体无毛。其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茎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复伞状花序,伞辐5—7个。花白色。双悬果呈卵形,成熟果实呈黄绿色或深黄色,幼果表面具有疣状突起。果有5棱。花期在8—9月。
二、生物学特性
防风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怕高湿,忌雨涝,在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喜生于草原、山坡和林地边,适生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均可栽培。
防风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均可萌发,新鲜种子发芽率在75%—80%,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做种为好。防风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
防风可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播在4月中旬进行,将种子种皮搓破,放到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播种;秋播在9月下旬至上冻前进行,翌春出苗,以秋播出苗早而整齐。整地前需施足基肥,每667米施厩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深耕30厘米以上,耙细整平,做长宽适度、高15厘米的高畦。播种行距20厘米,覆土2厘米,播种量每667米 2~2.5千克。
防风种子发芽率较低,寿命较短,隔年种子不发芽。新种子发芽率为50%~75%。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极低,不能作种。种子在20℃、水分充足时1周出苗,15~17℃时2周出苗。水分不充足时需一个多月才能出苗,同时出苗不整齐,种子以当年采收当年播种为好。
栽培技术:(1)基地选择防风为深根系植物。
选排水良好、疏松、干燥 的沙质壤土为好。每667米2施堆肥3 000千克,深耕20-30厘 米,整细整平,做宽1。
2米的畦。(2)种植方法种子采收:防风播种后当年不开花结实。
秋季选无病害、粗壮 的根作种秧栽种。 翌年8-9月,注意采收成熟的种子,否则发芽 率很低或不发芽。
种子采收后放于阴凉处,后熟5-7天,然后脱粒,晾干,贮藏备用。新鲜种子发芽率50%-75%;存放2年的 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能作种。
播种方法:春播、秋播均可。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天,捞 出后保持一定湿度,待种子开始萌动时播种。
开沟条播。秋播9-10月份,按行距30厘米,顺畦开1-1。
5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 匀撒人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浇水。温度在25-28°C时,保持 土壤湿润,20天左右即可出苗。
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方法 同上。秋播比春播好,秋播产的防风粗壮、粉性大、不抽沟。
每667米2用种量2千克。
1、选地、整地:防风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长可达50-60厘米,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黏土地种植的防风极短,分叉多,质量差。防风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亩用厩肥3000-4000千克及过磷酸钙15一20千克,深耕细耙。北方作成1.3-1.7米宽的平畦,南方多雨地区作成宽1.3米、沟深25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进行分根繁殖。
①种子繁殖:在春、秋季都可播种。春播,长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华北在4月上中旬;秋播,长江流域在9-10月,华北在地冻前播种,第二年春天出苗。春播需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发芽。在整好的畦内按30-40厘米行距开沟条播,沟深2厘米,把种子均匀播人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盖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播后20一25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子2千克。
②分根繁殖:在收获时或早春,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条截成3厘米长的小段作种。按株行距15厘米*50厘米、穴深6-8厘米栽种,每穴1根段,顺栽插入,栽后覆土3-5厘米,每亩用报量约50千克。
3、田间管理
①间苗:苗高5厘米时,按株距7厘米间苗;苗高10-13厘米时,按13-16厘米株距定苗。
②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植株封行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场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③追肥:每年6月上旬或8月下旬需各追肥1次,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开沟施于行间。
④摘薹:2年以上植株,除用以留种的外,都要及时摘薹。
⑤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的时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防风抗旱力强,多不需浇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1.防风的育苗地适合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性好的沙壤土地,比较不适合在黏土上种植。
种植前,向每亩地施3000-4000Kg左右的厩肥,加施15-20Kg的过磷酸钙,翻耕30cm的深度左右,再耙细整平即可。 2.播种时间选在春、秋两季均可。
春播时,华北地区一般选在四月上旬,而长江流域一般选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春播时,华北地区应在地冻前播种,而长江流域一般选在九月至十月之间。 3.出苗后,在苗高5-6cm时,应开始间苗(株距6cm);在苗高10-12cm时,则应开始定苗(株距16cm)。
合理育苗。
防风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将精选好的种子,于播种前3~5天进行温水浸泡处理,并用新高脂膜拌种与种衣剂混用,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
随着幼苗的生长,在植物表面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确保水肥充足。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
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确保安全越冬。
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
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根长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时,当年即可采收。秋播的于翌年10—11月采收。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四肢痉挛、破伤风等。一、形态特征 防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株体无毛。
其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茎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
复伞状花序,伞辐5—7个。花白色。
双悬果呈卵形,成熟果实呈黄绿色或深黄色,幼果表面具有疣状突起。果有5棱。
花期在8—9月。二、生物学特性 防风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怕高湿,忌雨涝,在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喜生于草原、山坡和林地边,适生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在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均可栽培。防风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均可萌发,新鲜种子发芽率在75%—80%,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做种为好。
防风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
反正也没人回答,我给找了点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风 一、形态特征 防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株体无毛,其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
根茎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复伞状花序,伞辐5~7个。
花白色。双悬果呈卵形,成熟果实呈黄绿色或深黄色,幼果表面具有疣状突起,果有5棱。
花期在8~9月。 二、生物学特性 防风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怕高温,忌雨涝,在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喜生于草原、山坡和林地边,适生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在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均可栽培。 防风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均可萌发,新鲜种子发芽率在75~80%,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做种为好。
防风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 三、选地、整地 防风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长50~60厘米,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种植。
在黏土地种植的防风,根极短,分叉多,质量差。防风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亩用厩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深耕细耙。
在我国北方可做成1.3~1.7米宽的平畦,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可做成宽1.3米、沟深25厘米的高畦。 四、繁殖方法 防风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进行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 种子在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春播时间,长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华北地区在4月上中旬;秋播时间,长江流域在9~10月,华北地区在地冻前播种,翌年春季出苗。
春播,需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发芽。然后在整好的畦内按30~40厘米的行距开沟条播,沟深2厘米,再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整平,稍加镇压,盖草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每亩用种量2~3公斤。 2、分根繁殖 在防风收获时,选取两年以上、生长健壮、粗0.7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根条,截成3~5厘米长的小段做种。
按行距50厘米、株距10~15厘米开穴栽种,穴深6~7厘米,每穴栽1个根段,栽后覆土3~5厘米厚,或于冬季将种根按10厘米*15厘米的行、株距育苗,等翌年早春有1~2片叶时定植。定植时,应注意剔除未萌芽的种根。
每亩用种根量约50公斤。 五、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补苗 当苗高5~6厘米、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时,按株距6~7厘米间苗;待苗高10~12厘米时,按13~16厘米的株距定苗。
间苗时,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 6月要进行多次除草。
间苗时要除草1次。定苗时进行1次中耕,翌年中耕2~3次。
当植株高30厘米左右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以防其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田间杂草、老叶,再次培土。
3、追肥 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在间苗时,每亩施稀人粪尿1000公斤,轻浇于行间。
第二次于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三次于8月下旬,每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
4、打薹 对两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开花时,除留种外,发现花薹时应及时将其摘除。 5、排灌 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
防风抗旱能力强,不需浇灌。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六、病虫害防治 防风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根腐病、斑枯病、黄凤蝶、黄翅茴香螟和胡萝卜微管蚜等。 1、白粉病 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是: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发病时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根腐病 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撒石灰粉消毒病穴。
二是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三是在地势低洼处进行起垄种植。
3、斑枯病 又名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1~2次。
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并将其集中烧毁。 4、黄凤蝶 该虫危害多发生在5月。
幼虫主要咬食叶片和花蕾。防治方法:在害虫幼龄期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进行人工捕杀。
5、黄翅茴香螟 该虫危害多发生于现蕾开花期。幼虫在花蕾上结网,取食花和果实。
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用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6、胡萝卜微管蚜 该虫危害多发生于5~6月,主要危害防风的嫩梢。
防治方法:在虫害发生期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数次。 七、采收 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采收。
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根长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时,当年即可采收。
秋播的于翌年10~11月采收。采收时须从畦一端开深沟,按顺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和泥土。
每亩可收干货150~300公斤。 八、留种 选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两年生植株。
增施磷肥,促其开花、结实。待种子成熟后割下茎枝、搓下种子,晾干后放在阴凉处保存,或在收获时选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条做种根,边收边栽,也可在原地假植,等翌年春季移栽、定植用。
参考资料:.cn/detail_info.aspx?sid=47723&pages=3。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5.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