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需吸痰比定时吸痰更为合理,可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防止过滥吸痰而致黏膜损伤几率增加。
所谓“按需吸痰”是指痰量多时增加吸痰次数,痰量少时减少吸痰次数,无痰时不再吸痰。 2.选择好吸痰软管十分重要,应使用一次性透明、柔软、大小适宜的硅胶软管给儿童吸痰。
如果行气道内吸痰,软管外径约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 3.掌握好吸痰负压,目前多用电动吸引器,必须掌握好适宜吸引负压,防止负压过小吸不出来,负压过大造成黏膜组织损伤。
一般控制负压在8.0~13.3kpa(60~100mmHg)左右。 4.将吸痰与其他疗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疗效,除积极控制原发病、吸氧和吸痰外,还要配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湿化痰液或利痰剂的应用,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吸痰次数,避免损伤及感染。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考试,大网站收集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吸痰法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如发现病人排痰不畅或喉头有痰鸣音,应及时吸痰。
2.如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进行吸痰;如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需经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如经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入吸引。
3.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小儿吸痰。
4.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5.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免因吸痰造成病人缺氧。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好口腔护理。
7.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损坏机器。
答:某些呼吸机能不全的病人,自己不能咳出或排出分泌物,此时常需要护士用导管将分泌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抽出。
吸痰操作的注意事项如下:(1)吸痰前应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2)吸痰时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各种无菌物、导管及无菌水均应每日更换,以防污染呼吸道;(3)插入导管动作应轻稳不可用力,减少导管在呼吸道粘膜上拖、拉,采取间断吸引,以保护呼吸道粘膜;(4)2次吸引之间,应重新给病人吸氧,以防血氧过低。发现阵发性咳嗽及心律不齐应立即停止吸引。
(5)吸引不可持续超过10~15s,负压不可过大,成人真空压10.7~16kPa,小儿压力应小。
吸痰操作的注意事项如下:(1)吸痰前应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2)吸痰时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各种无菌物、导管及无菌水均应每日更换,以防污染呼吸道;(3)插入导管动作应轻稳不可用力,减少导管在呼吸道粘膜上拖、拉,采取间断吸引,以保护呼吸道粘膜;(4)2次吸引之间,应重新给病人吸氧,以防血氧过低。
发现阵发性咳嗽及心律不齐应立即停止吸引。(5)吸引不可持续超过10~15s,负压不可过大,成人真空压10.7~16kPa,小儿压力应小。
一般吸痰的时间根据分泌物的多少来定。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肺高压的每次吸痰不超过10s 当气道内有分泌物(痰液)积聚时,会阻碍气道的正常通气,因此必须将分泌物从气道内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建立后,病人出现咳嗽反射障碍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必须采取人工吸痰。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吸痰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一些气管切开后分泌物较多的病人,经反复负压吸痰时有肺不张的发生。我们发现吸痰负压过大可致肺泡萎陷。
为此,我们利用简易呼吸器在每次吸痰后膨肺3~5次,每次通气量600~700ml,有效地预防了负压吸引所引起的肺泡萎陷。采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膨肺,不会将分泌物挤进远端的小支气管造成肺不张。
合理的吸痰方法可以确保痰液的及时吸出,避免因痰液吸出不及时而造成呛咳、误吸、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和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严格、有效、细致地气道管理,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如果气管内吸引不当会导致气道黏膜的损伤。 吸痰过程中,因负压过高或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过长,负压可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而导致出血 〔1〕 。
所以在吸痰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起肺萎陷。注意吸痰器压力的大小,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检查是否通畅和压力是否适宜 〔2〕 。
较高的负压会加重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创伤的危险。负压较低只能吸出稀薄的分泌物,对较粘稠的及较深的痰液达不到吸痰效果,需加大负压才能吸出痰液。
但较大的负压可造成肺泡不张的发生。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做好病人呼吸道黏膜的温湿化护理,使痰液充分湿化、稀释,以利于排出,避免形成痰痂、血痂等。
临床上合适的负压吸引一般为10.7~16kPa。吸痰过程动作轻柔,不要过分刺激病人气道,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时间过长及负压过大,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引起损伤、出血。
吸痰管应在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并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且抽吸更为有效。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气道损伤。
有的学者提出吸痰的负压一般不超过24.5kPa,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泡萎陷 〔3〕 。但有的学者提出吸痰的负压可达45kPa 〔4〕 。
整个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依据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分析判断能力,结合病人的情况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及SpO 2 情况,防止心律失常、心衰及低氧血症等发生,如有异常情况暂停吸痰,及时对症处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