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比较正式 程序都很严谨的
考试分两个阶段:笔试、口试 笔试共分四部分。总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250分。(150分合格)
1: 听力40分钟/90分; 2:阅读50分钟/60分; 3:英译汉30分钟/50分; 4:汉译英30分钟/50分。 凡第一阶段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第二阶段口试。 5. 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口语与口译。考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 6. 每年的3月、9月进行笔试,笔试后1个月左右进行口试。 7. 考试时间:13:30分:进考场 ;14:00: 正式考试 ;14:40: 听力结束 ;16:30: 结束考试
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翻译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
翻译对于译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译者必须对来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有充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从根本上讲,要提高翻译能力,首先要提高词汇和语法水平。
英汉词汇都很丰富,除了纯技术术语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绝大多数英汉词汇都是多重意义对应,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原著风格、翻译技巧来选择适当的用词,注意不同词汇间的内涵和外延的差别、文体间的差异、词性的转换等等。 此外还有语法水平,即运用语法规则正确分析原文内容,以及检查译文结构的准确性。
这要求学生一方面吃透语法规则,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对难句要多做语法分析练习,不断地综合运用语法知识。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In the long history of metallurgy,the part played by the universities is extremely brief。
如果我们按字面翻译,可能会译为"在冶金学的漫长历史中,大学所起的作用非常短暂。"可是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该句的时态,如果真是译文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陈述过去的一个事实,就应该用过去时态。
但是原文用的是现在时态来陈述现在的状况,因此正确译文就应该是"在冶金学的漫长历史中,大学直到最近才发挥作用。 " 要提高翻译能力,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理解同翻译之间的关系 翻译过程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当然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当译者在理解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挑选适当的表达形式;在译者表达时,又会重新考虑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但通常翻译首先源于理解,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好的翻译结果的保证。
要达到对原文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文字,还要了解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内容,即字里行间的内容,还有作者的情感、好恶,及写作的风格。 二、阅读对照文选对提高翻译能力的帮助 阅读对照文选有利于提高翻译能力,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怎样利用好对照文选。
对照文选内容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最新科技、社会问题等。采用对照方式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英文原文,二是读者可以赏析译文。
阅读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阅读对照文选首先也要读懂英文原文,这时如果阅读者遇到复杂的句子,一时不能把握,可以参照译文帮助理解,以期尽快获得信息。 但是如果阅读者只是停留在获得信息这一层次上,则对照文选只是给读者一次接触英文的机会。
其实阅读者完全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较难的句子,试着翻译一下,然后再对照译文,比较得失,甚至可以把译好的汉语句子再译回英文,去分析、比较英汉的差异,这样对照文选才会比较直接地有益于阅读者的翻译能力,使其逐步得到提高。 三、译文好坏的衡量标准 对于译文的好坏,中国的翻译家们大都赞同严复很早就提出的"信、达、雅"的衡量标准,其中"忠实和通顺"是最重要的。
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程度,评判译文就是间接评判理解的准确性,忠实于原文就是要忠实于原文表达的内容、结构、风格。 第二是表达通顺,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
还有就是翻译的技巧和经验。翻译常有些程式化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技巧,比如长句的翻译方法、分合句的翻译方法等等,只有多实践,多分析自己的译文和他人的译作,才能逐渐提高翻译水平。
在掌握了两种语言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外语语言知识后,便可以进行翻译的实践。但是成功的翻译绝不仅仅是了解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后就能做到的。
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王佐良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也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本文拟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谈如何提高翻译水平。 1。
思维方式不同; 由于东西方在各自文化下的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思维方式与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如对“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这一短语的理解,若我们按既然平行就不会相交的模式来理解,就会将其译成“谈不拢”或“意见不一致”;而实际上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平行不交叉即是不矛盾,是“英雄所见略同之意”。
可见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之在大。 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方式上,中西文化各有所好。
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爱用形象与比喻法,即使涉及到逻辑推理问题也偏爱形象思维;相对而言,受西方哲学思想体系影响,英语民族偏爱抽象思维。这一差别在语言上的体现十分明显。
如下句“The signs of the times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
通过中级口译笔试之后,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是满足现状、办理笔试合格证书;二是勇敢地投身到第二阶段考试、也就是口试之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笔试合格”和“岗位资格”是完全不同的两重境界:后者以其10%左右的低通过率,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黄金证书”。 同时,通过第二阶段的口译实践训练,还能使我们接触到口译考试的核心部分,从而在英语实践上得到真正的成长。
作为新东方老师,对讲授的课程首先要身先士卒、亲身体验,所以我也曾参加过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的考试,运用的都是自己讲的知识和技巧,结果无论中级还是高级,都是笔试、口试一次通过。 这有力地说明了新东方在口译方面的教研和讲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无论课堂上的时间有多么长久,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内容,因为口译的材料是纷繁复杂、无所不包的,是需要我们细水长流、持续操练的。那么,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自己复习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呢?以下就是我在课堂讲授和口译实践中,逐步整理出来的心得体会。
第一,平时的训练一定要比考试难度高。只有这样,考试时才会感到轻松自然。
口译的难度通常体现在文章长度上,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强迫自己增加翻译长度,从而加大难度系数。以中级口译为例,考试时,每篇文章会分成4个小段分别翻译;那么平时训练时,我们可以只把它切成2小段,每段都完整地听、完整的口译,这样难度就增大了一倍。
当我们连两倍的长度都能适应的时候,考试时还会觉得难吗? 第二,千万不要在“整理语序”上浪费时间。中口考试时,每段的间隔时间只有20~30秒,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如果反复调整自己语序、反复出现回读的话,肯定来不及。
即使最娴熟的同声传译员,也不会把大量脑细胞花在整理语序上,而是专注于“信息转换”。 以一个长难句为例:Shanghai is well-know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not only for its prosperous metropolitan feature and rich humanistic resources but also for a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with modern flavor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或许在笔译的时候我们需要好好整理,把定语提前;但是在口译的时候,时间不允许我们那么做。所以,只需要按照原文的信息顺序,把要点翻译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翻译:“上海非常出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因为它繁荣的都市,丰富的人文资源,还因为一些景点。
它们具有现代气息。它们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从这句话中,相信大家一定能够领悟口译和笔译在处理上的区别了。 第三,学会概括,化难为易。
有时我们会遇到过于具体的概念,而这些词汇往往超出我们的掌握范围。实际上,水平再高的译员,都不可能完全掌控即将听到的所有内容。
这时,我们可以抛开“具体概念”,而去寻找它的“上级概念”作为替代。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听到“神舟七号飞船的上天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且“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那么,可以立刻将其概括成“科学家”,并迅速口译为“The launch of Shenzhou-7 draws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有了概括,我们就可以不拘泥于繁琐的小词,而是从大的概念着眼,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 第四,两种语言尽量积累“多对一”和“一对多”的翻译方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可以准备这样一些英文单词或句子,它们每一个都能够应付很多中文原文,有一种“万能译文”的效果。 例如,描述风景时,无论原文是“绚丽的”,还是“奇异的”,或是“瑰丽的”等等,我们只需要用gorgeous这一个单词,就统统搞定了。
再比如,无论英文说的是I'd like to propose a toast,还是May I ask all of you to raise your glasses,我们可以把中文全部翻译成“我请各位举杯,祝……”。 口译绝不是逐字逐句的嵌套,而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信息。
而这些万能句型则是备考过程的重心,是我们考前需要多加揣摩、整理、记忆的。 第五,笔记尽量用目标语为主。
虽然笔记是按照每个人的风格自己掌握的,但我还是要建议大家尽量用目标语来做笔记。 这一点尤其在“英译汉”的时候是性命攸关的。
试想,听英文的时候本来就不太容易听懂,如果这时笔记上全是英文缩写,那么,录音一结束,看着满纸残缺不全的英文碎片,是不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而如果改用汉字来记录,例如听到“Distinguished guests and honorable judges”,立刻在纸上写“宾、评”,然后换行,那么在录音结束之后,我们仍能反应出来“嘉宾和评委”。 因为,毕竟我们对中文比英文熟悉多了! 以上就是给大家的一个提纲挈领的备考指导思想,但具体实施的过程,还要倚靠同学们自己的刻苦努力。
当我们真正把口译教程吃透、把真题练熟的时候,再次关注以上几点,会发现又有新的体会。这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最后提醒同学们,口译证书永远不是我们的终点;享受并体会备考的过程本身,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迪,真才实学得到提高,才是考试最大的意义。
一名合格的译员应具有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且都能达到较高的 水准。因此,对于选英语中级口译课的学生也应有较高的要求。一) 听力能力和水平 提高听力水平是其它基本技能发展的关键,也是综合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
要求学生达到四听懂、两听译。
1.听懂一般说话者的含意;
2.听懂交际英语会话;
3.听懂一 般性讲座;
4.听懂一般广播或电视短篇;
5.听懂和理解英语短句并译成汉语;
6.听懂和理解英语片段并译成汉语。二) 笔译能力和水平 译者不仅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而且对汉语亦应有较深的造诣;否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和措辞上困难。
译者应知识渊博,广泛涉猎。这样笔译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笔译是文字工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下笔应慎之又慎,切忌马虎懈怠。三) 口语能力和水平 1.具有口头交际手段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口语能力,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国际研讨会翻译
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四) 口译能力和水平 1.具有基本口译技能,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国际研讨会翻译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
2.英语中级口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口译能力以及对口译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考生在口译时应能准确传达原话意思,语音、语调正确,表达流畅、通顺,句法规范,语气恰当,用词妥切。
3.考生应具有口译短篇演讲文的能力。
4.考生应具有良好的听译能力。即逐句听事先录制好的原文,然后逐句将原文的内容准确而又流利地从来源语口译成目标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