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可比鹿难养多了,怕光、怕人、怕声音、不能圈养、轻易能上墙。
首先,你要到当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资质、手续怎么办的问题,手续不全,那你就麻烦了;然后选场地,山林,要僻静,这样一来你就成山里居民了,而且很可能只有你一个人……想来是比较痛苦的。所以我推荐那些旧山村,这种村子有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水电,但是基本没有人口,基本都搬到山下了,剩下的就是一些不愿意挪动的老人。
再然后,想清楚要不要养,下定决心,这东西没规模,赚不到钱,要规模得先花钱,承包林地,建围栏都得花大钱,尤其是僻静的山区,材料要从山下运上去。所以,你要考虑自身条件,与地区条件,有些地方、乡镇就符合这些条件……不符合的就别瞎凑了;最后考虑引种和养殖技术的问题,可以咨询当地农林部门,看看有没有介绍,没有只能自己找了,这种行业本来就窄,我看过麂子苗很贵。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本来就有有利得条件,有场地,那可以试试,可以多样经营,比如你本来就是搞林业的有果树林子、或者是养鹿的、养鸡的之类的,可以尝试引种饲养,效益好就扩大规模,效益不好拉倒。如果你是那种富豪,城市生活腻歪了,想过田园生活,养着玩,那当我没说,以前认识个人河南农村出身,偏偏家里有钱,他自己弄了个十亩地的园子,养几条狗、养几只小香猪、养几笼子鸽子、养十几只羊,那日子也算悠哉……那他的话说,他们家就是不缺地、不缺粮……。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
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
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
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
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
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
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
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
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
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
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取得合法的人工饲养许可(到当地农林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了解基本的饲养知识; 前期投资规模不宜过大; 黄麂的利用价值是肉和皮张,最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否则会有市场风险。
首先找大山,有大山的地方必定有麂子,在这里我就要说清楚了找到大山就不急了。
然后到山脚看下山型,找那些比较矮的小山,山谷比较多,树木比较矮,矮树比较密集的地方。
找到这些特点的山后找个视线比较好的,高点的地方再看山型,如果有小溪那就是稳的啦找到离麂子的成功率有百分之80以上,没小溪也不要急,在看那些比较密集的矮树林,从密集中找稀疏,稀疏的地方必定有麂子活动,离找到麂子的成功有率百分之70。
找到麂子活动的地方后不要急慢慢来不能乱走免得到处是脚印,蹲在地上看脚印看麂子往那个方向走的,有时候能看见麂子把路边的那些树叶吃掉了,找到路不能很快下定论,必须到旁边在寻找麂子的主路,(主路的主要特征就是脚印特别多有麂子啦的屎,而且屎很新鲜,看屎的新鲜度来判断麂子活动时间的长短)。
确定后就开始下夹子,下夹子比较有讲究最好洞挖深点,大概10公分深,挖好洞后开始放夹子(本人用的都是6寸夹子,而且要把夹子加工一下把夹子里面磨平)夹子锁片尽量往下放点,为什么呢,因为麂子脚骨头很脆,放下点的话麂子踩下去夹能到麂子脚更上面去不容易逃脱,放好夹子然后先把夹子旁边盖干树叶,盖好后在把挨在地表上的那层灰把它弄出来盖在树叶上(提醒一下不要在放夹子的地方弄最好走远点弄)弄好后在铺细篱笆,然后在盖地表灰最后根据夹子前面的情况,把放夹子这个地方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收尾最关键了哈哈。
这是本人自创的方法,弄些麂子吃的草,拿回家用榨汁机榨成汁用瓶子装好带到山上去,放好夹子后,走的时候倒在夹子旁边!
不可以养殖,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濒危(EN麂子)。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
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鹿科的一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但较麝、獐的獠牙小;头骨略呈三角形,泪窝显著。
扩展资料
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
1、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
2、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50厘米;耳短圆;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
3、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
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 、幼芽、青草 、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 6~7 个月,每胎1~2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麂子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
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
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
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
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
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
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
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
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
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
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取得合法的人工饲养许可(到当地农林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了解基本的饲养知识; 前期投资规模不宜过大; 黄麂的利用价值是肉和皮张,最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否则会有市场风险。
/read.php?2329。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
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
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
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
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
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
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
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
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
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
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取得合法的人工饲养许可(到当地农林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了解基本的饲养知识; 前期投资规模不宜过大; 黄麂的利用价值是肉和皮张,最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否则会有市场风险。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
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
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
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
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
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
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
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
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
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
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取得合法的人工饲养许可(到当地农林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了解基本的饲养知识; 前期投资规模不宜过大; 黄麂的利用价值是肉和皮张,最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否则会有市场风险。
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境管理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具有独特的栖息环境适应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生境管理中,应该尽量提供和模仿动物的野外生境需求,坚硬和干燥的地面,无论对圈养和半散养的麋鹿,都是十分不利的,会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在饲养时,尽量多挖掘引水河沟、戏水池等,夏天为麋鹿饮水和嬉戏使用,沼泽和泥浆地是麋鹿喜欢的发情交配场所。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形成了林地、水源、杂草、人工牧草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给麋鹿生存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2、饲料的搭配和设计
半散养和圈养条件下,麋鹿都需要人工补饲。人工补饲应注意营养价值的全面和合理,主要以精料和青饲料为主,精料即混合饲料,其中玉米占50%,豆粕26%,小麦麸11%,大麦10%,磷酸氢钙2%,食盐l%。青饲料为苜蓿、黑麦草、无芒雀麦以及其他杂草的青粗干草,另外配以一定量的胡萝卜,补充必需的胡萝卜素。混合饲料中干物质为86.88%,粗蛋白 19.32%,粗脂肪2.96%,粗纤维4.31%,无氮浸出物 57.19%,粗灰份3.27%,钙、磷分别为0.64、0.76克/千克。
3、产仔期管理
麋鹿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3~5月份,有的可延续到6月份,在此期间应每天观察母鹿的产前行为,如果发现个别母鹿表现为不安,经常走动,尿频及尾巴上翘,并不时地回头张望臀部,基本可以确定为临产前症状。这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人为的干扰,以免造成麇鹿紧张四处走动而发生难产。如果发现母鹿难产,可以采取人工助产的方法,及时将小鹿取出,以免造成母鹿的生命危险。新生的仔鹿应进行标记,一般用打耳号或者耳缺的方式。捕捉仔鹿时,应该尽量少接触仔鹿,以免母鹿弃仔。如有必要可进行测量和采、血,建立档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