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盆的选择和营养土的制备 花盆应选择口径30~40厘米,深30厘米透气性好的瓦盆,或与此相当的木桶、木箱等。盆内营养土为腐叶土或腐殖土、园土、沙按4∶4∶2比例配制
2.品种选择 盆栽山楂一般选择果实成熟晚,果形大,色泽鲜红,抗寒性强的品种。如红瓤绵、燕瓤红、伏里红、寒露红、大金星、泽州红、大绵球等。
3.苗木培养 盆栽与露地栽培所用苗木区别较大。盆栽山楂所用苗木首先要求根系距根颈较小的范围内,应有发育良好的须根,须根量越大越有利于上盆后的生长。利用根蘖苗嫁接的山楂成苗就具备上述特点,很适于山楂盆栽。在野生山楂分布的地方或山楂大树下,取根孽苗,移栽到苗圃集中管理,统一嫁接。嫁接成活后,根系的生长已趋旺盛,可在生长季距主干20厘米处用利刀或铁锨伸入土中进行断根,包括对实生砧主根的切断(一般深20~30厘米处),对根部进行短截修剪,以达限制根系的伸展范围、增加须根量的目的。对于地上部采用主干拉枝(加大角度),新梢生长前期(5月份)进行及时摘心等方法,以达到控制苗高和使主干分枝点降低的目的。根据盆栽造形的要求,可延长圃地苗木培养的年限,但一般自嫁接成活后1~3年均可上盆。上盆后,还可嫁接带有花芽的多年生枝组,有成活率高,坐果好的明显特点。
4.整形修剪 树形可采用曲干、直干、斜干、分层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山楂顶端优势显明,易造成下部枝芽生长势衰弱。其树形的基本要求是,树宜矮不宜高,主枝角度宜大不宜小,背上直立枝宜短不宜长,使其枝条向外扩展,形成稍扁形树冠。冬季修剪以疏、缩为主。疏去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直立枝。回缩较长细弱枝,回缩时要注意剪口处必须留有方向适宜的分枝,以利恢复枝势。夏季修剪,在枝条充足的前提下,对于剪口及枝干上由潜伏芽抽生的萌蘖枝,在发芽后及时疏除。花前复剪是夏季修剪的主要内容。它通过疏花解决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盆栽山楂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应在1∶1~3的范围内。生长势强,应减少营养枝比例,生长势弱,应加大营养枝比例。
5.促壮和催花 盆栽山楂只要新梢粗壮,不发生秋梢,都可在其顶端形成花芽,结果枝越粗壮,其连续结果能力越强。因此,在保证树形紧凑的情况下,培养足够数量的壮枝,是提高山楂盆栽水平的基本措施。萌芽至开花前期是山楂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时的肥水管理是促使枝梢健壮、花芽形成的关键。2~3次0.2%~0.3%的无机液氮肥和1次200倍有机液肥间隔使用,每次相隔7~10天。7月中旬以后控制无机氮肥的使用,抑制秋梢发生。另外,为促进花芽形成,还可采用环剥环切和根系修剪等措施。
6.促花保果 于山楂盛花期喷布30*10-6~60*10-6赤霉素,可使坐果率提高30%~40%,并使果实明显增大。山楂盛花期主干环剥、环切也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环剥、环切的对象必须是生长健壮的盆树,否则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大量落花落果。
7.防寒越冬 山楂抗寒能力较强,但盆栽条件下,盆壁对根系的保护有限,因此,应采取措施以防冻害。对于盆栽数量较多的,可采取就地挖沟,将盆体埋住即可,沟深视盆体的高度而定,埋藏前,先将盆内及沟内灌足水,待水渗干后即可封土。对少量盆栽的山楂,可移入走廊或室内越冬,并注意适量浇水,每月1次即可。盆栽山楂,于翌春3月份,土壤解冻以后,即可从沟内或室内移出。
1.品种选择
盆栽山楂树一般选择果实成熟晚,果形大,色泽鲜红,抗寒性强的品种。如红瓤绵、燕瓤红、伏里红、寒露红、大金星、泽州红、大绵球等。
2.花盆和营养土
盆栽山楂树的花盆应选择口径30~40厘米,深30厘米透气性好的瓦盆或与此相当的木桶、木箱等。盆内营养土为腐叶土或腐殖土、园土、沙按4∶4∶2比例配制。
3.苗木培养
盆栽与露地栽培所用苗木区别较大,盆栽山楂所用苗木首先要求根系距根颈较小的范围内,应有发育良好的须根,须根量越大越有利于上盆后的生长。利用根蘖苗嫁接的山楂成苗就具备上述特点,很适于山楂盆栽。在野生山楂分布的地方或山楂大树下,取根孽苗,移栽到苗圃集中管理,统一嫁接。
嫁接成活后,根系的生长已趋旺盛,可在生长季距主干20厘米处用利刀或铁锨伸入土中进行断根,包括对实生砧主根的切断(一般深20~30厘米处),对根部进行短截修剪,以达限制根系的伸展范围、增加须根量的目的。对于地上部采用主干拉枝(加大角度),新梢生长前期(5月份)进行及时摘心等方法,以达到控制苗高和使主干分枝点降低的目的。根据盆栽造型的要求,可延长圃地苗木培养的年限,但一般自嫁接成活后1~3年均可上盆。上盆后,还可嫁接带有花芽的多年生枝组,有成活率高,坐果好的明显特点。
4.整形修剪
树形可采用曲干、直干、斜干、分层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山楂顶端优势显明,易造成下部枝芽生长势衰弱。其树形的基本要求是,树宜矮不宜高,主枝角度宜大不宜小,背上直立枝宜短不宜长,使其枝条向外扩展,形成稍扁形树冠。冬季修剪以疏、缩为主。疏去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直立枝。回缩较长细弱枝,回缩时要注意剪口处必须留有方向适宜的分枝,以利恢复枝势。
5.促壮和催花
盆栽山楂树只要新梢粗壮,不发生秋梢,都可在其顶端形成花芽,结果枝越粗壮,其连续结果能力越强。因此,在保证树形紧凑的情况下,培养足够数量的壮枝,是提高山楂盆栽水平的基本措施。萌芽至开花前期是山楂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时的肥水管理是促使枝梢健壮、花芽形成的关键。2~3次0.2%~0.3%的无机液氮肥和1次200倍碧卡氨基酸水溶肥间隔使用,每次相隔7~10天。7月中旬以后控制无机氮肥的使用,抑制秋梢发生。另外,为促进花芽形成,还可采用环剥环切和根系修剪等措施。
6.促花保果
于山楂盛花期喷布30*10-6~60*10-6赤霉素,可使坐果率提高30%~40%,并使果实明显增大。山楂盛花期主干环剥、环切也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环剥、环切的对象必须是生长健壮的盆树,否则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大量落花落果。
7.防寒越冬
山楂抗寒能力较强,但盆栽条件下,盆壁对根系的保护有限,因此,应采取措施以防冻害。对于盆栽数量较多的,可采取就地挖沟,将盆体埋住即可,沟深视盆体的高度而定,埋藏前,先将盆内及沟内灌足水,待水渗干后即可封土。对少量盆栽的山楂,可移入走廊或室内越冬,并注意适量浇水,每月1次即可。盆栽山楂,于翌春3月份,土壤解冻以后,即可从室内移出。
栽植山楂以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佳。
一般土壤pH值在6.0 ~ 7.5范围内可正常生长, 在碱性太大及低洼处则生长不良,易出现枝条纤细,叶片发黄干枯,甚至根本不能生 长。可以用1份泥炭、1份厩肥土、1份炉渣,或1份蛭石、1份厩肥土、1份粗沙,或2份 腐殖土、2份园土、1份沙混合均匀作为基质。
山楂为小乔木,根系发达,多分布在20 ~ 60厘米深的土层。盆栽时,花盆宜使用大 而深的盆,盆径以30~40厘米为宜,深约30厘米。
把生长健壮的嫁接苗,在春季2~3月 萌芽前栽植上盆,及时浇上定根水,然后把盆株放在阴处约1周的时间,期间保持土壤 湿润,之后再移至有阳光的地方进行正常的管理。
山楂无土盆栽应该采用内径30厘米,高25厘米仿古陶瓷花盆或坯子盆。
栽培基质应选用草炭、厩肥土和炉渣等量混合,或蛭石、厩肥土和粗沙等量混合。一般采取春季上盆。
上盆时,盆底先加一层陶粒作排水层,然后填加基质栽好苗木,盆表面再加一层陶粒,以防浇水冲翻基质。上盆后要浇透水,置阴凉处一周左右,待新芽萌动后,逐渐移到光照充足处,进行正常管理。
此时苗木体内贮存营养较多,能很快地发根生长。成溶液然后混合起来即为营养液。
微量元素用量很少,不易称量,可扩大倍数配制,然后按同样倍数缩小抽取其量。例如,可将微量元素扩大100倍称重化成溶液,然后提取其中1%溶液,即所需之量。
营养液无毒、无臭,清洁卫生,可长期存放。
不怕冷
山楂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干旱和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好。生长期放在室外通风透光处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开花前的3月份至4月份追施1次至2次磷氮混合的液肥,育果期每15天施一次磷钾含量较高液肥。因其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平时要注意对过密的枝叶进行疏剪,对于长势较旺的新梢,可在其长到20厘米左右时,留4片至6片叶摘心,以促生挂果的短枝。休眠期进行修剪整形,剪去细弱枝、过密枝以及扰乱树形的徒长枝,保留粗壮的中、短枝,回缩向外延伸的过长枝条,促使后部的枝条粗壮,并注意回缩树冠,剪除树冠上部的枝条,保留下部的枝条,将其培育成较矮的新树冠。冬季放在避风向阳处养护,注意土壤墒情,及时补充水分。每隔一年的春季或秋季翻盆一次,以提高其挂果率。
一 翻盆时间的选择
通常翻盆宜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时间在早春2月底至3月上旬,最迟至4月初为好,此时树木新陈代谢缓慢,新根尚未萌发,翻盆时树木不易受伤。过早翻盆树木易遭冻害,过迟则气温升高,新根萌发,翻盆易导致树木受伤。不过,对于不同树木可以有不同的翻盆时间:黄杨、栀子等阔叶常绿树可在霉雨期进行;五针松在3月或10月均可翻盆;梅花在花后发芽前翻盆为妥;榕、福建茶、三角梅等南方树木,宜在晚春气温转暖后翻盆。如有特殊情况,在其它季节只要养护措施跟得上亦可翻盆。如冬季翻盆只要置于温室内,夏季翻盆后放在荫棚下细心养护一段时间,都能保证生长良好。梅雨季节虽然气温较高树木开始旺长,但因空气湿度大树木的蒸腾量很小,翻盆也很安全,一些经验丰富的盆景老手,还专门选择在梅雨季节翻盆,认为此时翻盆更有利促进当年生长。笔者也有多次在梅雨期翻盆,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并无失败记录。
为了树木翻盆后安全成活,常在翻盆前后剪除部分枝叶,以减少树木的水分蒸发。
二 怎样脱盆和换盆
1 脱盆方法
翻盆首先要脱盆。脱盆的具体方法是在盆土稍干的情况下(此时一方面盆土收缩,容易从盆中脱出,再就是可以保持泥土不散),先将树木从盆中脱出,再用竹片剔除周围宿土一半左右,沿土球周围剪去老根、过长根。特别是要将向盆底伸展的主根剪除,腐烂根更应仔细剪除。剪根需用利剪,做到剪到根落。剪根多少视根系生长情况而定,根系发达,生根极多的,可将根端多剪去一些;根系不发达,新根发育不良的要少剪或不剪。剔土、剪根操作要尽量仔细,避免土球散落,特别要注意保持好毛细根上的土粒。对于松类盆景尤需保护好根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换盆后早日恢复长势。
2 栽植垫土
经过剔土修根后即可栽植。栽植时将盆底垫好碎盆片或塑料网纱,以保持盆底通气、透水。大盆和深盆要多垫些碎盆片,再填上一层粗粒土,然后将树木栽入,边用手扶住树木边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培养土,但不要急于将土压实,应先调整好树木在盆中的位子,然后再用竹签将土充分捣实,不可留有空穴,否则易导致日后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栽植通常仍用原盆,除非树木同盆失去比例,才换成大一些的盆。
树木在盆中的栽植位子会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园盆、方盆或多边形盆栽植时树干可栽于盆的中央;长方盆、椭园盆则应将树木栽在盆的一侧;树木的观赏面要留有较大的空间,以避免拥塞和压迫感。
3 浇好连根水
换盆后的第一次水要浇足,以保证树根同新土贴合,以后土不干就不要急于浇水。刚换盆的树木老根受损,新根尚未萌发,吸收水分的能力十分微弱,此时若浇水过多更易引起烂根。正确方法是一日几次向树干和树叶上喷水,既维持树木对水分的需要,又不致土湿伤根。
4 浅盆要铺苔深盆留“水口”
为了追求艺术效果有时采用浅盆栽种,盆土往往呈抛物形高出盆面,给浇水带来困难,浇水时盆土会流失。此时,就应在盆面铺上青苔,如用较深的盆,土可不必填满,应留有“水口”,这样,浇水施肥时肥水不易流失,方便管理。当然“水口”亦不宜留得太大,可视用盆大小留10~20mm即可。
5 用好培养土
树木盆景用土十分有限,对培养土的要求也就较高。好的培养土应是肥力足、透气好、蓄水多、排水快。培养土可以自己动手收集和配制,如厌麻烦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市场只有用于花卉培植的培养土,用作盆景土则应加入园土、草木灰、腐叶土、泥碳土、黄山泥、黄砂(黄砂最好是山砂)等进行调配。培养土应是团粒结构好,酸碱度适当。团粒结构好可保证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透水性均好。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亦影响到树木的成长,松类、铁树、杜鹃、栀子等喜用酸性土,仙人科植物、榆树、黄杨等宜用碱性土,雀梅、枫叶等则喜中性土。松树喜含砂较多的砂壤土,石榴、杜鹃等在略带粘性的重壤土中生长更好。
山楂对于浇水和施肥方面是要求比较高的。每一次施肥都应该浇水相结合。缺水和缺肥都会导致山楂的营养不良,而过多的水合肥则会导致营养过剩。这些都是关于山楂的一些养护技巧,那么除了这些养护它的注意事项也很重要。像是最常见的病虫害的防治,我们会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手动解决捡掉烂根烂叶,另外一种是依靠化学物质打农药来解决。
山楂它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然而对于盆景的防寒工作也是要做充足才行。我们可以在树干上系上塑料袋,平时都尽量放在室内,然后适当的浇水。一般盆景都是需要经过特殊的修剪加工的,这样才会有观赏价值,才能成为具有艺术性的盆景。对于山楂的修剪,我们基本上会分为夏剪和冬剪,通过修剪改善它的生长情况,让它更加健康的生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