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活动材料的投入与教师提问设计的关系材料要有层次性和系统性。
二、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把握好提问科学活动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是幼儿探索观察、发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探索这些材料时教师应把握好提问设计,支持和引发幼儿学习发展
三、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实施评价,真正发挥分享环节评价的促进作用科学活动强调活动后分享交流展示环节评价,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也是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指导策略面临的又一挑战。 首先,通过观察了解把握科学活动的情况,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喜爱活动,对活动是否充满热情,观察幼儿在活动否有挑战性,能独立、自由运用材料、展示自己才能,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态度是否专注,情绪是否愉悦,观察幼儿是否关心自己活动的结果,享受成功的快乐,观察幼儿活动中是否遵守或破坏规则等。
科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幼儿通常围坐在一起,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这个环节就是幼儿分享快乐这一环节,教师应全面观察与把握互动情况,教师设计提问应有目的性、层次性,循序渐进,同时有利于幼儿表达与分享别人经验,有助于加深对自己行为理解,活动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幼儿下次活动探索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教给学生常用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特点等原因,对许多实验仪器及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不清楚,若不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使用方法,小学生在使用仪器和材料实验时,既影响课堂质效,又容易出错,弄不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课堂教学事故。(像酒精灯、试管等这类实验仪器的使用。)“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中的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电珠,小学生尽管很熟悉,也能用很多种方法使小电珠发亮,但多数小学生实验的盲目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撞天浑”。那么这样的科学课堂教学就不利于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材工”,花几分钟让学生弄明白:小电珠要发亮,必须将金属小圆点、金属螺纹用导线接通;电池也有两个接线点,即两极――正极,也就是电池的铜帽(电流流出来),负极,也就是电池的锌皮(电流流回去)。学生再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时就有较强的针对性了。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在小学生遇到新的仪器或工具是,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接触,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至于是教师讲解、示范,还是让学生实验中探索,或是实验后引导学生归纳,这要根据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具体特性而定。
(二)、教师科学实验示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两类实验,一类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一类是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即使是后者,有时候也需要教师科学实验示范,尤其是刚接触科学课程不久的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的科学实验示范(或是教师单独示范、或是师生合作示范),能有效给学生作出垂范,有助于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基础。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教重于言教”。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师的科学实验示范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程序、过程和结果的良好实验习惯。在学生交流“点亮我的小灯泡”的实验后,我就同学生合作,向全体同学科学示范了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小灯泡,亮不亮,要看锌皮与铜帽,金属螺纹与小圆点是否都接上。四个全接它就亮,四者缺一它不亮。”
(三)、学生分组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关键。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充提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同时又提出了“科用累能”,即从事各种不同活动、各种不同职业积累各种不同能力。那么作为小学生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所必须具备的科学实验能力,当然也必须在小学生不断的科学实验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程序、过程和结果的良好实验习惯。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分组实验中,我就注重让学生用图示法记录小灯泡发亮(一根电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
(四)、注重学生记录、分析、整理、归纳和交流,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必要补充。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更要培养他们整理、归纳数据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创造之能力。因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如实作好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因而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交流,让学生把他们实验中的困惑与经验,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实验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和重视。
如选择什么样的乙醇浓度、确定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这些细节非常重要,往往影响实验的效率,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因此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些提示。在实验中,每一组的学生最好选择3个对照实验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两组有一定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中水蚤的心率,每一组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次数以求取平均值,然后从这三组中的平均数据中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
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在实验时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的水蚤,而且l〇s内心率最好在40次以下,因为这样便于观察和计数,减少误差,一般情况下选择成年不带仔的水蚤为宜。
②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即在清水中和在某一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每次实验时,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乙醇溶液中观察,并记录数据。 ③在用乙醇实验时,应先用吸水纸将水吸干,避免降低乙醇的浓度。
先滴2〜3滴乙醇溶液,过5〜10s再用吸水纸吸去大部分的乙醇溶液,但不要吸干,这样既可保证乙醇溶液对水蚤的影响,又可避免水蚤游动而影响观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