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收入中学课本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
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
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十岁,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
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缘。
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
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眼看八七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
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
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亭亭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十六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
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四百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
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
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
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
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
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
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尽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哦,北大。
我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北京北三环,它和北京大学各自回首想望。
走近清华大学的西侧门,只见门的左右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校门很高,也是用石头做成的,门的造型很特殊,两边是阶梯状的,我想这可能是意味着人要步步努力,步步登高吧。校门的正上方用石条拼着“清华大学”的字样,左边的门柱上还钉着一个铜牌子,上面写着“清华园”三个字,字的下面有一个拱形的大洞,旁边还有2个圆柱,前面有4个大花坛,花坛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花儿,一阵微风吹过,小花儿在向我点头,也好似在欢迎成千上万游客的到来,蓝天下的清华更显雄伟壮观。
走进大门,我一看,第一眼就把我惊呆了: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宏伟的楼房。“这哪是什么清华大学呀?这纯纯粹粹是大街。”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人家清华大学就是这么大,不像你们学校,逛不了十分钟就逛完了。”妈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清华大学的石刻地图旁,一看才知道,我感到很大的地方原来只占清华大学的一小部分。
我们又往前走,一个令人称赞不觉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荷塘!真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岸柳树相对出。
荷叶绿油插满池,
荷花玉洁上枝头。
水面上布满了一个个硕大的绿色的圆盘,细看,原来是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刚刚露出一点点粉色的花骨朵儿。我不禁惊叹:“好美的景色!”听妈妈讲,就是在这个荷塘朱自清有感而发,写出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我一听《荷塘月色》,不禁想起了这一文中的一句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水里鱼儿游来游去,清华的池塘多么美妙。如此美的景色再配上如此美的诗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来了一道难题,一个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走,好害怕,我一次一次都不敢上去,因为下面没有楼梯板,所以我和妈妈只好扶着栏杆走,太刺激了!上了楼顶头朝下看,太高了!太美了!但我还是有一点怕。
走呀,走呀,一块白石头在我前面,妈妈说那是罗盘,指南针下面有雕刻着“行胜于言”,那个指南针有一点怪怪的,好像一个土地爷爷手上捧着一个鸡蛋!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一块“近春园”的石碑,从这里我对清华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29公顷(近50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取自“水木清华”。
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上面雕刻着8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下面又有二排小字“一九五四届毕业五十周年立”
清华,好似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清华是由外国人援助建造,所以多少有些西洋风格。清华最著名的景观当数“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以前是清华大学正门,现在作为“门”的功能正在减弱,而转变为清华的标志性景观。清华大学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他们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在清华大学里面,我很有幸的能够坐在了清华大学主楼的教室里,虽然只是在里面呆了两个小时,但是我仍然激动不已,特别是参观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实验室。清华大学的蒋教授告诉我们“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全国最一流最好的专业,清华大学的自动化实验室也是全国一流的”。在实验室,我看到了模型飞机,清华大学的师哥们告诉我们这些飞机的原理,我只明白现在空中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控制原理都与模型是一样的,我明白这是高科技,我感慨着神奇的高科技,正是这些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就像清华大学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我考上清华的那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是清华的一份子!”
我眼中的北京大学
转眼间,我在北大化学学院度过了半年时光。许多人一定会问我,北大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北大究竟好在哪里?毕竟,我仅仅在燕园呆了半年,对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很深入了解.但是,仅就目前了解到的东西来说,我可以很坚定地说:北大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初入校园,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校园的风景。北大现在在的燕园曾是皇家赐园,风景的确很美。未名湖畔的湖光塔影早已经深深印入每一位学子的心。校园内绿树成荫,不时地看见灰喜鹊在树枝间闪动。未名湖畔的古典气息和理科楼的现代气息在这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进校园,周围的喧嚣立刻不见踪影。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北大,你真的会误认为这是一个公园。
北大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他们在科研、教学上都有很大成果。就拿我们老师来说吧。带我们普通化学的李彦教授从事纳米方面的研究,承担着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每年都能申请到几十万的科研基金。这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在研项目: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科技部973课题,2002.4-2007.3,40万,骨干。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师对学生特别热情,丝毫不给我们摆架子。我们有了问题,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李老师都会热心帮助我们。她还非常喜欢与学生聊天。因此,李老师的BBS上也经常会有同学们感激的话语。北大,还有无数这样好的老师。
北大也有一批很“牛”的同学。就拿我们化学学院2004级03班来说,全国化学竞赛第5、第6、第7都在我们班。一位天津同学的考试成绩基本没有下过90的,一位四川同学连续N年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有人会问,在这藏龙卧虎的地方,你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压力肯定会有的,但这压力会转化成无穷的动力,促使我自己也向这些“牛人”看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想堕落、想偷懒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一定会有益于自己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北大的硬件条件真的是许多高校无法比拟的。就说说我们的宿舍吧。我们宿舍4个人,但有2部电话(有的学校8个人一间,但0部电话)。宽带网已经连到宿舍,学生只要一根网线就能用电脑在宿舍上网。校园许多地方还有无线网络。这么好的上网条件一个月只要5元!
北大还有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学校里有很多国际上很出名的大师,而且经常有国际名人来我们学校访问。就拿演讲报告和演出两个方面说吧。北大经常会请到一些名人来学校演讲或做报告。我印象中光华经常有一些大公司的总裁去报告,我们化学学院也不时地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去报告。英杰交流中心也经常有国外一些政治家,经济家演讲。百年大讲堂可真是个好地方。不但有一些名人去报告(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还经常有一些高水平的演出。我注意到那些演出最低都是国家级的,而且很多都是世界级的。在北大仅呆了半年,我就在英杰交流中心听了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演讲,在大讲堂听了一场个人音乐会(演奏家用的提琴价值1亿多美元,全世界仅有3部,而化学学院整个设备价值为1.2亿人民币),欣赏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这一切都是在其它学校难以享受到的。
或许有的人认为,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我可以随便进一所学校,我可以不要上面的一切,知识在哪里学不都一样?我认为,一所学校,在N年之后留给你的可能已经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更进一步说,是人生观!一所大学不仅仅只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对一个人的思想起着很大的作用。北大招生网上赫然写着:“在那独特的风格与气氛的熏陶下,我的思想渐渐有了雏形”,而不是“我的知识有了很大增长”。大家一定要努力进一所好的大学,因为这对于一个人的思想以至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且不可报着“胡考一个算了”的想法!虽然我现在还看不到北大对我思想的作用,但我相信若干年后,我的脑海里还会有这样一句话:“纵使时光飞逝,纵使人在天涯,我依然爱你爱得一塌糊涂!”
我期待着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北大人的行列。
我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北京北三环,它和北京大学各自回首想望。
走近清华大学的西侧门,只见门的左右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校门很高,也是用石头做成的,门的造型很特殊,两边是阶梯状的,我想这可能是意味着人要步步努力,步步登高吧。校门的正上方用石条拼着“清华大学”的字样,左边的门柱上还钉着一个铜牌子,上面写着“清华园”三个字,字的下面有一个拱形的大洞,旁边还有2个圆柱,前面有4个大花坛,花坛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花儿,一阵微风吹过,小花儿在向我点头,也好似在欢迎成千上万游客的到来,蓝天下的清华更显雄伟壮观。
走进大门,我一看,第一眼就把我惊呆了: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宏伟的楼房。“这哪是什么清华大学呀?这纯纯粹粹是大街。”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人家清华大学就是这么大,不像你们学校,逛不了十分钟就逛完了。”妈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清华大学的石刻地图旁,一看才知道,我感到很大的地方原来只占清华大学的一小部分。
我们又往前走,一个令人称赞不觉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荷塘!真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岸柳树相对出。
荷叶绿油插满池,
荷花玉洁上枝头。
水面上布满了一个个硕大的绿色的圆盘,细看,原来是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刚刚露出一点点粉色的花骨朵儿。我不禁惊叹:“好美的景色!”听妈妈讲,就是在这个荷塘朱自清有感而发,写出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我一听《荷塘月色》,不禁想起了这一文中的一句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水里鱼儿游来游去,清华的池塘多么美妙。如此美的景色再配上如此美的诗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来了一道难题,一个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走,好害怕,我一次一次都不敢上去,因为下面没有楼梯板,所以我和妈妈只好扶着栏杆走,太刺激了!上了楼顶头朝下看,太高了!太美了!但我还是有一点怕。
走呀,走呀,一块白石头在我前面,妈妈说那是罗盘,指南针下面有雕刻着“行胜于言”,那个指南针有一点怪怪的,好像一个土地爷爷手上捧着一个鸡蛋!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一块“近春园”的石碑,从这里我对清华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29公顷(近50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取自“水木清华”。
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上面雕刻着8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下面又有二排小字“一九五四届毕业五十周年立”
清华,好似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清华是由外国人援助建造,所以多少有些西洋风格。清华最著名的景观当数“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以前是清华大学正门,现在作为“门”的功能正在减弱,而转变为清华的标志性景观。清华大学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他们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在清华大学里面,我很有幸的能够坐在了清华大学主楼的教室里,虽然只是在里面呆了两个小时,但是我仍然激动不已,特别是参观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实验室。清华大学的蒋教授告诉我们“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全国最一流最好的专业,清华大学的自动化实验室也是全国一流的”。在实验室,我看到了模型飞机,清华大学的师哥们告诉我们这些飞机的原理,我只明白现在空中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控制原理都与模型是一样的,我明白这是高科技,我感慨着神奇的高科技,正是这些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就像清华大学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我考上清华的那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是清华的一份子!”
题目:美丽的校园
金秋时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从公共汽车站下车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清华大学的正大门,上面刻着这所学校的 名字,接着,我们上去台阶之后,就看见了清华大学的主楼,中间种着一片草丛,两旁又有两栋很高的楼,看整个样子,就有着一种非常雄伟的感觉,听妈妈说: “清华主楼,建于五十年代,现在是电机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所在地。”妈妈还说:“爸爸年青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主楼的自动化系学 习过。”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心想:爸爸在这学习过,他一定非常自豪,我长大也要像爸爸一样在这里学习。
清华大学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正前方竖立着一块石碑,这个就是清华大学师生的校训,它要让学生们时时刻刻要严格要求自己,我看了之后,心里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景地,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换的林山,玲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 字,两侧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境”,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深深地陶醉了,心想:我小的时候一定 要努力,长大才能努力成为一名清华学子。
清华大学呀!你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我将时时刻刻把你追求和向往。
[游北京大学作文]过来些许时间,总结下来,印象最深的要算参观北大众志MPCR实验室,以及几天后聆听--毋宁说观看--该实验室主任,也是创始人的程旭老师的演讲,游北京大学作文。
造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北大是中国的北大。做芯片时,几个月时间,我没有半夜12点前回过家,2点以前睡过觉。
人们说程旭老师的成功在于他的学识以及爱国热情。但更重要的因素,应该说是他的斗志,昂扬的精气神。
程旭老师是个精力极为充沛的人。据他自己讲,他刚上大学(哈工大)时,身高170,体重99斤,每天锻炼,肺活居然达到了6000+。
整个演讲过程,他没有备稿,却一气呵成,激情澎湃;助教不得已帮他又拿来了一个麦克,放在长条讲桌的另一端,是因为他从未坐下,而是在讲台上踱来踱去,像一头笼中关久了的雄狮。他仿佛在为中国的现状感到烦躁不安,随时准备着冲破各种束缚,用自己的行动震撼世界。
程旭老师领衔的实验室主要方向是MPCR芯片的研制。MPCR是一款SoC系统,即单芯片系统,将cpu,gpu,南桥北桥等几乎所有的芯片集中到一块芯片上的系统。
这在国际上并不多见。这套系统用一个字概括:小。
体积小,成本小,美中不足速度小。主板大小仅与上网本相当,这也使得这套系统不费多少功夫就能被制成笔记本。
参观实验室时据实验室研究员(博士)介绍,这套系统笔记本机型目前成本在1000元左右,量产后有望再下降。实验室一进门的地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的中国芯。
程旭老师说,这块牌子是他亲自挂上去的。挂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
大家找到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奋斗的理由:我,为祖国而工作。程旭老师如是说:当你把自己的工作同国家的现状、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时,你会有无尽的动力。
现在,外国人不用X光、CT,都用核磁共振,因为X光和CT的辐射量太大,对病人、医生都不好。而核磁共振的技术是国外的,一套机器进口要几千万,要大城市的大一点的医院才能用得起;小一点的医院和农村,只能照X光。
而如果我们研发出来自己的核磁共振仪芯片,我们就能把一套系统价格降到几百万,几十万,农村也能用得起!现在农村有多少地方没有学校?有多少地方没有严格培训的大夫?有了我们这套系统(SoC的低成本外加视频硬件解码器),远程传输视频,质量非常高,我们可以建设多少远程学校,让多少农村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有多少农村原本做不了的手术,将来可以通过视频直播,请大医院的大夫远程指导,在农村就可以进行?…………中国崛起的背后,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背后,正是无数个程旭老师!写在最后,笔者还有一些杞人之忧:目前的中国纯国产计算机系统,仅仅达到了国外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中学生作文《游北京大学作文》。一旦有特殊需要,要将全国的计算机100%国产化,我们将面对的是与国外的一个巨大的代差!而当笔者参观实验室时向研究员问起这件事时,研究员居然给出了这套系统主要面对图书馆等低端市场,而非家用或科研领域,没有向高端进军的必要这样的回答。
对此笔者深表遗憾一次北京之行,一次糊里糊涂的迷路,让我和姐姐来到了一座著名的学校——北京大学,于是我和姐姐就踏上这里,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旅程。今天,我和姐姐乘着地铁,正准备去王府景看看,不料却错过了站点,当我发现时已经过了两个站了。
我连忙摇醒正在看书的姐姐,慌慌张张地说:姐,姐,我们误站了,完了,又迷路了!可是姐姐却十分镇定地说:先随便找站,下去再说,你放心有我在,不会迷路的。啊,真不愧是我姐。
地铁到站了,我一步子先下了车,左瞧瞧右看看发现了一个路牌,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去仔细的看了一个,牌上写中观村。中观村?这是哪呀?我连忙招招手姐姐就过来了。
这是中观村,太好了!姐姐十分兴奋。好什么呀,都迷路了还好?我说你不知道,这中观村又名大学城,今天我们就去北大玩一玩吧!好呀,好呀,嗨别走那么快等一等我!过不了多久我和姐姐就来到了北大门口。
这北京大学历史悠久,听说在清朝就有了,那时的北京大学还只是一个小祠堂,经过代代终于变成了今天的北大。走进一看就见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北京大学这四个字镶在一块木块上高高的挂在上方,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古香,书香。
门两边还有只威武的石狮子,支撑校门的是几支大木柱,木柱是红色的,木柱的漆经过随岁月月已经掉了好几块。我和姐姐在门口拍照留了纪念就继续前进。
可是刚跨出一步学校的门卫就拦住了,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姐姐连忙答道:我们只是想进去看一看。那请出示身份证。
糟了,我们的身份证放在宾馆里了。没身份证可不能进姐姐这下可急了,这该怎么办呢?突然,姐姐似乎想到了什么,一个人又像跟门卫说话又像喃喃自语地说:我们是从温州来的,好不容易来到这儿,只是想参观一下,可惜啊!门卫听了这些话似乎有些动摇。
我趁此机会自己又拟了一段台词:祖国的栋梁想进祖国栋梁的培训地都不行啊?门卫听了莞尔一笑问道:你们两人?我回答:是的。那好吧,我就让你们进去吧。
太好了,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他上了这片土地。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
校园春色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人间,也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学校甬路两旁栽着一棵棵樱花。它们是粉色的,大约有二十五个花瓣,花蕊向四周绽开。
它们你挨着我,我挤着你,谁也不让着谁,生怕自己落在了后面。微风一吹,一朵朵花就在微风中摆动,也吹起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
两栋教学楼中间的那条甬路旁种着一棵棵樱桃树。它们花是白色的,有5个花瓣。
它们古在张开笑脸,对着春天微笑呢。花骨朵胀的鼓鼓的,像要炸开似的。
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辛勤的采蜜。它们扇动着翅膀,“嗡嗡”地叫着,似乎在跟春天说着话。
小篮球场边儿上种着几棵桃树。它们也有5个瓣,是粉红色的。
花骨朵鼓鼓的,像马上就人胀破似的。它们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向春天问好。
大会议室前面有两棵大黄杨,它们都被修剪成了一个圆形,从远处看就像两个绿色的大绒球。它们都发出了新绿色的嫩芽儿,穿上了春天带给它们的绿衣服。
校长室前面有一片草坪。它们像是睡醒了似的,齐刷刷的钻出了地面,伸伸懒腰,穿上了春天送给它们的绿衣服。
从远处看就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你一走进校园,就能听见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
他们都明白“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这个道理,便抓住这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8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