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自考英语的,说说感受吧。
因为国家不让自考生考4级,所以我不能衡量四级的分数和自考本科的关系。
单纯说自考本科,近代史和马哲公共课,背背就行了,马哲比较难,而且应该不是马哲吧?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就是有唯物论,辩证法,资本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比较难,有些看不懂,单总得说你下功夫背,就应该可以过关。
剩下的高英要求词汇10000,教材课文都是大师的名篇,非常值得好好学习。翻译比较死,得死记书本上怎么翻的,就得怎么翻,一个字不能差。写作教材没什么用,真是看基本功,不过我同学也有一次就70多分的。英美文学看着书厚,可是有很多删减的,可以降低难度,但也不轻松。
听力口译你没说,听力就是4级听力,比较慢,口译就是汉译英英译汉,各地区难度不一!
以上是必修
二外要学就学日语,比较简单,我同学都考80多,其他语种不详,我学的法语,我认识的都没过,我险些过关,也就60.
英语语法就别考虑了,咱自己语法怎么样心还没数吗?
语言文化挺有意思,有助于梳理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系统认识。
英语词汇学就是死背,下点功夫就行。
外贸英语和外贸函电,就是商务上的词汇要掌握,我没有考,没什么好的建议。
以上是选修。
自考其实就是得看书,基础好的肯定不怎么费尽,但是基础不好,也没什么的,好好看书,再真下功夫学,其实英语还是很有提高的空间的。
我的建议:(在选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
1、把近1年的考试计划拿到手(比如06年4月的考试安排可以作为07年4月报考和学习的参考),分上下半年,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毕竟是计划,不可能完全和现实一致,但是有了上述的安排,相信可以克服很多盲目性。
2、课程的难度和学分成正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安排自己的学习。
3、公共课尽量放在后面考,一般公共课是上下半年都开考的,关键时刻可以起到调节作用,比如自己要考的专业课没有开考,就不必空等半年了。
1. 自考英语专业本科在英语专业四级,非英语专业专业六级的程度范围。
2. 自考成绩不好来衡量,因为到外边还是认证书,不会要求单独看成绩的,自考英语只有个成绩单,所以最好还是能考个证书就考个,反正能力水平是一样的,过了自考也就能过级了。
专四专八社会人员不能报考。自考是没有办法报专八的。只能考虑一下剑桥之类的了。
3. 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且选择的是英语专业,简称为自考英语。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4. 成绩自学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即可发放自考本科毕业证。
1,自考无任何限制,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16周岁以下无身份证可用户口簿报名)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
每门课程30元(有的地区每门48元,可上省自考网上查询)。2,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交钱。
第一次一定要去报考点交钱办准考证,以后在交通银行办张交行卡在网上报考。3,自考的内容基本上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比较有规律,平时多做教辅习题,考前多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过关不成问题。
4,如果中学基础差就报:行政管理,法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等无数学的专业,这些专业是自考高过关率专业,很多只有初中基础的考生都已过关拿证。5,从2014年开始,湖北省一年就三次(四月,七月,十月)。
有的地方是两次。6,一般一次四门全部报满最好。
7,自考的难度无法与普通高考和中考相比,基础差的考生报无数学的专业应该可以过关。8,专科和本科可以一起考,考专科是无任何限制的,但是办本科毕业证必需要有专科毕业证。
考试规律总结1,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多做教辅习题。
2,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模拟试卷要多做。
3,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光看教材效果不显著,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
4,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5,如果是记忆的话: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
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文科宏观性强。只要你答题不跑偏,大义写对就可捞分。
6,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ABCDE全选满,总能碰对几分。7,考前三周反复做《自考通》或《一考通》,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
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力争全面掌控。最牛自考生(两个完全自学者)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成为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烟台日报2002.3.22) 当我们连夜赶到上海,向他表示祝贺时,见他又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版《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准备他的下一步计划——考硕攻博。
我们在他8平方米不到的寒舍里,听他成长的故事。2004年3月,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
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神童”。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4] 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小学仅上了一个月,9岁自考本科,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
惊叹之余,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他是如何完成中、小学教育的?他有本科文凭吗?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入校没多长时间,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获得满分。
原来,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他得分146分。从9岁起,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
到今年6月,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2004年5月21日,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王大可的毕业论文“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
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推理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北大读研[5]王大可2004年北大读研时[6]2004年9月6日,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
“一见报,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我就是学习,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他说,接受媒体采访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
同时,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
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没想到顺利过关。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
如果你是中专毕业的话,建议你先读英语专科,因为你的专科文凭是汉语言专业,当你考英语本科专业的时候还是需要加考三到四门的专业课程,比如听力,口语,综合英语等。
如果你选择英语专科自考的话,公共课是可以免考的,先考本科需要加试的几门,觉得还行的话,可以尝试其他本科课程,如果觉得有一定难度的话,可以先把专科考出来,然后再读本科,这样的话,一边学习,一边讲以前的旧知识复习起来,本科比较好过!如果是专科的话,两年可以毕业,本科的话三到四年左右。
不难
1.外籍教师说:每天听半小时英语,培养语感(注意,是无意识地听),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才学会说话的。你可以在休闲中播,但只可以是半小时!
2.抄得多自然熟,知识点抄抄抄。 3.设立错题本(非常有效),把错的答案,为什么错,列出来 4.要对英语充满兴趣,细细体味英语中的词语表达精妙之处。
5.我跟你说!你每天要看以两段文字,如果没有时间,那就考试前一个星期每天看两篇!这样可以保持考试的阅读速度! 6.抄的单词本你们要复习啊!
7.找一个外国歌手做你的偶像,把他(她)的歌听完全 .
8.多看中英对照文章,这样对你的翻译语感非常有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