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34、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约数)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
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
(一)整数 1、分类:自然数、0、…… 2、读、写法 → 数的改写: ⑴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7645000=764.5万;146000000=1.46亿 ⑵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例:7645000≈765万;146000000≈1亿 3、大小比较 4、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⑴ 加法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加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⑵ 减法 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⑶ 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法则: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①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⑷ 除法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运算定律和性质 ⑴ 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 ab=ba ④乘法结合律 (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 (a+b)c=ac+bc ⑵ 性质 ①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②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6、四则混合运算 ⑴ 第一级运算:通常把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⑵ 第二级运算:通常把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例1、例2) 例1:520-160+240-380 =360+240-380 =600-380 =220 例2:125*80÷25*40 =10000÷25*40 =400*40 =16000 ⑶ 不带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在做第一级运算。(如例3) ⑷ 带小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例4) ⑸ 带中、小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如例5) 例3:920-800÷20*5 =920-40*5 =920-200 =720 例4:(42*150-70)÷70 =(6300-70)÷70 =6230÷70 =89 例5:[3440-(150-70)]÷70 =[3440-80]÷70 =3360÷70 =48 7、整除 ⑴ 倍数 → 公倍数 → 最小公倍数(例:24、48……都是8和12的公倍数;其中24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⑵ 约数 → 公约数 → 最大公约数(例:1、2、3、6都是18和24的公约数,其中6是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质数 → 合数 →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5和7是互质数) 质因数 →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42=2*3*7) ⑶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数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⑷ 偶数和奇数 ①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2、4、6、8、10……) ②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如:1、3、5、7、9……)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十进制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形式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读、写法 ⑴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例:6.5读作六点五;0.04读作零点零四。
⑵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例:四点三九写作:4.39;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3、小数的分类 ⑴ 按整数部分情况分:纯小数、带小数; ⑵ 按小数部分情况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例2.3333……写成2.3(选学) 4、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与分数的相互改写。 7、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8、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同整数) 9、运算定律和性质。
(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同样适用) 10、四则混合运算。(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
小学趣味语文知识:数字猜成语:
根据下列数字猜一个成语
1. 12345690
提示:仔细观察数字,看看缺少了哪些呢?
2. 1256789
提示:这道题是不是和上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3. 1+2+3
提示:这可不是一道数学题啊,答案就藏在题目中。
4. 33335555
提示: 看!又是3又是5,而且还不是单独出现的呢。
5. 3.5
提示:这个数字好特别,是介于两个整数中的数字。
6. 5 10
提示:仔细瞧一瞧,它们分别是几。
7. 9寸+1寸=1尺
提示:这道题中出现了什么?对,出现了单位!动动脑筋吧。
【答案】
1. 七零八落
2. 丢三落四
3. 接二连三
4. 三五成群
5. 不三不四
6. 一五一十
7. 得寸进尺
(一)整数 1、分类:自然数、0、…… 2、读、写法 → 数的改写: ⑴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7645000=764.5万;146000000=1.46亿 ⑵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例:7645000≈765万;146000000≈1亿 3、大小比较 4、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⑴ 加法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加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⑵ 减法 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⑶ 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法则: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①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⑷ 除法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运算定律和性质 ⑴ 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 ab=ba ④乘法结合律 (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 (a+b)c=ac+bc ⑵ 性质 ①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②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6、四则混合运算 ⑴ 第一级运算:通常把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⑵ 第二级运算:通常把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例1、例2) 例1:520-160+240-380 =360+240-380 =600-380 =220 例2:125*80÷25*40 =10000÷25*40 =400*40 =16000 ⑶ 不带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在做第一级运算。(如例3) ⑷ 带小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例4) ⑸ 带中、小括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如例5) 例3:920-800÷20*5 =920-40*5 =920-200 =720 例4:(42*150-70)÷70 =(6300-70)÷70 =6230÷70 =89 例5:[3440-(150-70)]÷70 =[3440-80]÷70 =3360÷70 =48 7、整除 ⑴ 倍数 → 公倍数 → 最小公倍数(例:24、48……都是8和12的公倍数;其中24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⑵ 约数 → 公约数 → 最大公约数(例:1、2、3、6都是18和24的公约数,其中6是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质数 → 合数 →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5和7是互质数) 质因数 →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42=2*3*7) ⑶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数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⑷ 偶数和奇数 ①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2、4、6、8、10……) ②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如:1、3、5、7、9……)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十进制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形式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读、写法 ⑴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例:6.5读作六点五;0.04读作零点零四。
⑵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例:四点三九写作:4.39;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3、小数的分类 ⑴ 按整数部分情况分:纯小数、带小数; ⑵ 按小数部分情况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例2.3333……写成2.3(选学) 4、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与分数的相互改写。 7、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8、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同整数) 9、运算定律和性质。
(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同样适用) 10、四则混合运算。(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
语文的1“东道国”的由来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
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会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事的国家。
2“马虎”的来历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
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3“枇杷并非此琵琶”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 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
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
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一)数 整数、自然数、正数、负数、分数、小数 百分数。
计数单位和数位 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数的改写(省略)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直接改写:先把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小数部分的末尾是0要划掉),然后再加万或亿,中间要用“=”连接。
省略尾数改写成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数的后面加万或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2、求小数近似数。
根据要求,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如1.5≈2,1.4≈1。中间要用“≈”号。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之间的互化。(1)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分母所得整数为带分数左边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
(2)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分母不变,用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再加原分子的和作为分子。(3)将带分数化为整数: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除得尽的为整数。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分数化小数,也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的即是小数,小数化为百分数,也就是让小数乘上100,再在其后面加上个%号就可以了,反之,则反过来就可以了。
比如:1/4化为小数,就是1除以4=0.25 就是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就是 0.25*100=25 再加上% 即25%。若把25%化成小数即去掉百分号现除以100 25/100=0.25。
0.25化成分数即25/100再化简得1/4。5、数的比较 整数大小比较:两个整数求差,值为正则前者大于后者,为负则反之。
小数大小比较:同上。分数大小比较:同上。
6、数的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小数基本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7、数的认识 因数、倍数、奇(jī)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扩展资料 (一)简介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
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二)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三)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1)周长=边长*4 C=4a2)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1)周长=(长+宽)*2 C=2(a+b)2)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c: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bc+ca)2)体积=长*宽*高 V=abc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1)面积=底*高÷2 s=ah÷22)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1)面积=底*高 s=ah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1)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1)体积=底面积*高÷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学数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6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