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诗歌汇总 (一)
一去二三里 古童谣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闵农 李绅 唐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三)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五)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八)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轮,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二)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3首,共七首。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告诫;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 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 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 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 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 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 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 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作家背景】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
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 ,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 ,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 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
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 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 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 夫”的重要性。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 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 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 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 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 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 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绝句:《示儿》。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
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陆游介绍: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
1、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2、任何一个数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二)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b) c=a (b c)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9.名数的改写:1吨30千克+800克=( )吨
长度单位: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应该就这些吧!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 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