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不信,没有跟老师认真学过,那么作为导游遵循一个原则就好了:诚实。不知道的不编,不清楚的不说,或提前说明是民间传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果不懂装懂乱说,无知的人不会感激你,有见识的人会轻视你。
作为业务了解,可以把要讲到的不管是居士、比丘、罗汉、菩萨、佛,都当成是修行人即可,重点关心他们发的是什么愿,守的什么戒,属于什么宗派,为佛法传播、宗派传承作出过什么贡献。
作为基本了解可以看看佛陀传记,宗派系统流传的普及读物,高僧传等(不要看野史哦)。
这些资料现在网上都很容易找到了。
用佛家的话说,关键就是“不诳语”。比如不要闹“观音菩萨会保佑升官发财,地藏菩萨灵于送子传宗,摸摸什么可以永结同心婚姻美满”之类的笑话(正经的佛教没开设这些业务),白白让人耻笑。
如果你自己不信,没有跟老师认真学过,那么作为导游遵循一个原则就好了:诚实。
不知道的不编,不清楚的不说,或提前说明是民间传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果不懂装懂乱说,无知的人不会感激你,有见识的人会轻视你。
作为业务了解,可以把要讲到的不管是居士、比丘、罗汉、菩萨、佛,都当成是修行人即可,重点关心他们发的是什么愿,守的什么戒,属于什么宗派,为佛法传播、宗派传承作出过什么贡献。作为基本了解可以看看佛陀传记,宗派系统流传的普及读物,高僧传等(不要看野史哦)。
这些资料现在网上都很容易找到了。用佛家的话说,关键就是“不诳语”。
比如不要闹“观音菩萨会保佑升官发财,地藏菩萨灵于送子传宗,摸摸什么可以永结同心婚姻美满”之类的笑话(正经的佛教没开设这些业务),白白让人耻笑。
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什么是缘起论?
什么是四谛?
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无常无我?
什么是三法印?
什么是三皈依?
什么是涅槃?
什么是三宝?
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什么是四念处?
什么是四禅八定?
什么是居家八法?
什么是发菩提心?
什么是五乘教法?
神通,应如何看待?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什么是丛林制度?
什么是和尚?
什么是法师?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问题比较大,自己知道的回答你。
佛法,在经典里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定是先有护法而后才有弘法,所以护持佛法的功德肯定是超过弘法。弘法不容易,护法是更不容易。什么人来护法?在佛法当中,我们见到护持佛法的人都是诸佛如来。四大天王在形相上是天王的身分,护世天王,实际上都是古佛再来示现的、应化的。如果不是古佛再来,他怎么知道护持佛法?所以弘法多半是菩萨,护法确确实实都是诸佛如来。(如你说的墨家是中国百家争鸣时的墨家,那他们的四将军就跟佛教里面没有联系了。)
韦陀菩萨:
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是韦陀菩萨。佛教的总护法,第一护法,跟我们的关系,尤其是密切。我们知道,在佛法里面总护法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他要护持贤劫千佛出世,这是个总护法神。四大天王他是护持我们娑婆世界,尤其是南瞻部洲。俗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应该叫四大天王。他跟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一柄琵琶,这是乐器,代表中道。我们知道弦乐器一定要把它调好,如果弦太松它就不响,太紧它就会断掉,一定要调得适中,代表儒家讲的“中庸之道”,用中;不能够不到,也不能够过分,做到恰到好处。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懂得中道。中国古人常讲,要懂得分寸,要把分寸拿捏得很准,不过也不能够不到,这就是最殊胜的方法。佛家讲中道第一义谛,儒家讲中庸,都是主张用中,用中才是最好的方法。
南方增长天王手上拿的是宝剑,剑代表智慧,我们常讲慧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文殊菩萨手上也是拿剑,剑代表智慧,说明智慧比什么都重要。在世出世法里面,唯有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佛法求的是什么?就是求智慧。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像如来一样的智慧、能力、相好,这是佛在《华严经》上说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我们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圆满的相好,为什么会失掉?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把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这些德能障碍住了。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观照世间修大行。天王手上拿着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蛇,龙跟蛇都是代表多变化的,说明这个社会人事变幻莫测,取这个意思,让我们要能够看清楚、看明白。另外一只手上他是拿一个宝珠,这个宝珠是代表不变;换句话说,人事物虽然变幻莫测,佛菩萨掌握到永恒不变的真理,以不变来应万变,人事才能够摆平,才能够真正做到如理如法,帮助这个社会和谐安定,帮助人民觉悟幸福。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有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能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智、明智的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的天王们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错特错了!
骑6个牙大象的是普贤菩萨:
六个牙,代表菩萨修六度。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不是唐僧。只是显出家相,出家人的形象。因为唐朝时(好像),有个高丽的王子来到中国九华山修地藏法门,后人取它的形象为地藏菩萨形象,如同后人认为大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一样,都是佛菩萨是现在人间的。头上带毗卢帽。地藏王菩萨和唐僧没关系(亦泛称僧帽)。
所有佛菩萨没有固定的身形、身相。他们想度什么众生(如:畜生、人、国王、天人,恶鬼、地狱……)就会将自己随类或变化成相应的身形,目的只为度化欲度的众生。所以你说的送子观音,应属于这一情况。佛菩萨是教人觉悟、度化众生的。是老师,只会教、帮助人们熄灭贪婪、嗔恨、痴(执着),不会帮你增长贪嗔痴。命是自己修,福是自己造的,佛菩萨只会告诉你这些,命里没孩子,要自己去努力修福,改命得子,之前没修、种下有子的因,观世音菩萨没有能力送个孩子你。民间老百姓通常把佛道混一起,佛菩萨和神分不清,以为要什么,到佛菩萨、神面前求,就能求得来了,让人摇头。
申明:个人知见有限,如上所述有错误、不当,请诸同修及时提醒、指正。阿弥陀佛。感恩。
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拇指拇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轮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佛陀也”。
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
佛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
金刚部:应用右手拇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四指掐之。
羯磨部:应用右手指与四指掐之。
[苏悉地经]的记载是只有胎藏界三部:
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指皆舒而掐之。
金刚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皆舒而掐之。
[军荼利仪轨]云:以右手大指捻头指,当心拨珠,馀三指散直(这是佛部的“说法印”,亦名“持名印”,这里则为“念经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如转**状。
[无量寿仪轨]云:二手当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莲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无名指移珠,诵至最后一字移一珠。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人,我以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什么是回向” ?你可以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因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果,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有善失,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先进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
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呵呵,你可能是小说看多了吧,其实佛教里没有什么兵力可言。
有一些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佛教有四圣:佛、菩萨、缘觉、罗汉。
佛教有百尊佛,有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有四大声闻,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有佛前十大弟子、二十一度母、二十四诸天、十八伽蓝、龙神八部众等。
他们除了佛外,多数都是佛的弟子,就是释迦牟尼是过去佛燃灯佛祖的弟子之一,属于过去七佛之一。佛虽百尊,都名相而已。
常见的有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满堂佛、三圣佛等。佛和菩萨都有化身,因为有化身,所以才有不同的名称。
佛教的传播中心,在上界为须弥山,在下界为南瞻部洲,而所谓的南部瞻洲,原指印度及周边的国家,现在指整个地球。以上有一些是戏剧性的人物,不属真实的,比如五百罗汉,比如百尊佛,比如十八罗汉。
佛教徒有六众,分在家出家各四众,其中出家又分六众,在家两众,细分为八众。出家者,有趋乌沙弥,分男童和女童两众,就是指未到成年的孩童寺院收养出家,不能干什么活,寺院的粮食每日都要放到外面晒,他们就负责趋赶外面来寻食的鸟和乌鸦。
然后是成年人出家守沙弥十戒者,为沙弥或沙弥尼,也分两众,如能继续守戒,守具足戒,就不再是沙弥了,而是比丘或比丘尼了,比丘或比丘尼就是指法师、指高僧,仍分两众。这是出家六众,在家归依者,是优波塞和优波夷,分男女两众。
所以佛教徒详细的共分为八众,粗略的说为四众。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佛是神吗?إ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إ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إ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إ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إ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إ问:什么是“因果相续”?إ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也是反对的。关于因、缘、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八大宗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3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