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复习指导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怎么理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 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
? 《论语》中谈到启发式教育,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 ? (孔子主张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所以孔子说:)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仁者爱人》) ? 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 练习: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
(《为政以德》)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
,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知其不可而为之)) 4.子曰:“老者安之, , 。”
(《仁者爱人》) 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 。”(《君子之风》) 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 ,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周而不比》) 7.《论语》中有颜渊直接赞叹孔子学说高深难测、无所不在的句子,就是“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高山仰止》) 8.“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 , 。”(《中庸之道》) 三、《论语》探究题例题分析及练习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
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1.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省考试院第二次例卷题、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2.(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练习: 1.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进行交往。
他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
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
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复习指导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怎么理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 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
《论语》中谈到启发式教育,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 (孔子主张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所以孔子说:)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仁者爱人》) 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 练习: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
(《为政以德》)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
,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知其不可而为之)) 4.子曰:“老者安之, , 。”
(《仁者爱人》) 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 。”(《君子之风》) 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 ,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周而不比》) 7.《论语》中有颜渊直接赞叹孔子学说高深难测、无所不在的句子,就是“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高山仰止》) 8.“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 , 。”(《中庸之道》) 三、《论语》探究题例题分析及练习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
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1.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省考试院第二次例卷题、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2.(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练习: 1.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进行交往。
他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
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党营私的活动。对。
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通“悦”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
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原文】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
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原文】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
诚实的意思。【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
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
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原文】11·3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
文学(4):子游、子夏。【注释】(1)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2)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3)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4)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译文】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原文】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2)为之:指圣与仁。(3)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
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
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原文】16·13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7·8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
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只找了些相关的成语~ 至于文章你不妨去帖吧 高二 那看看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论语》中有很多的成语、熟语,这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需要好好落实。
据粗略统计,高二选修《〈论语〉选读》中总共有62个。建议作分散处理,让学生每天或每周抄写、解释,这样掌握起来难度不大。
按课文顺序分列如下:众星拱月、既来之 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 克己复礼、犯上作乱、是可忍 熟不可忍、名正言顺/ 待价而沽、愚不可及/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知其不可而为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杀身成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患得患失、乐在其中、富贵于我如浮云、乐以忘忧、老之将至、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任重道远/ 中途而废、逝者如斯、后生可畏、饱食无用、言过其实/ 言不达意、以德报怨、以言废人、以文会友/ 巧言令色/ 文武之道、温良俭让/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如切如磋、以退为进、各得其所/ 高山仰止、不知所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升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循循善诱、欲罢不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为贵/ 人言可畏、敬而远之、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
观察过错,就能了解人的精神境界。”【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人厌恶。”【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以礼让治国吗?没问题!不能以礼让治国,怎么实行礼法?”【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
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
天之未丧斯文也 8、【原文】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注】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解】 本章为时人对孔子所担当的文化责任的评价。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程石泉】仪封人赞孔子云“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益见世道之陵替,虽僻处小吏亦望孔子能振聋发聩,而孔子实亦以此为己任矣。
故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第十七》) 【记】 封人和孔子谈了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会面结束后,封人如此大赞孔子,可见谈得很投机。
是孔子的抱负打动了封人,还是其人格感染了封人?无法知晓,也不需知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得之言外,符合“富于包孕的片刻”,即“事势必然而事迹未毕露,事态已熟而事变未发生”。
也像是一种侧面烘托,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此外,弟子恐怕对老师也不够信任,孔子真够孤独的。先行者不可能随大流,不被理解在所难免,否则,孔子就不会感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原文】 9•5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
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 本章表明孔子以传道即保存、传递“先王之道”为己任,即今天所说的文化使命感、历史责任感。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
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记】 “文不在兹乎”:文指礼乐制度,人群大道所记。孔子深通周初文武周公相传之礼仪制度,是即道在己身也。
“匡人其如予何”:今我既然得到此道,知道天意不想丧失这个文化传统,那么匡人对我也无可奈何。孔子临危时,常发信天知命之言。
大概孔子极为自信,认为自己所行之道,就是上天所欲行之道。非常自谦,认为自己能明晓此道,并不是自己由于自己的智慧,一定是天意使他明白的。
和孔子一样具有这样责任感的有司马迁、玄奘等。 10。
【原文】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
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解】 本章通过隐者对孔子的批评,衬托出孔子济世安民的执著及进取的可贵。 歌词意思是说事不可为,政治危险,还是退隐,不必为此栖栖皇皇,四处奔走了。
可见道家早于孔子,早有隐者了。 【附】《庄子•人世间》:“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