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
解释: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倡导的观点,影响巨大。
2、C
解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
3、A
不用解释了吧。
4、B
基础知识。
5、A
初级群体可以理解为基本群体,最亲密的群体。
6、A
解释:以流动的方向为标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低的变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向上流动是指从较低阶层进入较高阶层的现象,向下流动则相反。垂直流动的基本假设是:在同一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较高层级的人有比较多的获取自己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当然,由于某种地位可能有多种含义,所以垂直流动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质上的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应当具体分析。由于垂直流动是人们的获得资源机会的变化,所以它是社会学研究最关注的社会现象。
水平流动也叫横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这种变动对于当事人获取或占有经济资源、权力和声望的机会没有影响或没有明显影响。比如,一名干部在本单位内职权相当的部门之间的调动,一名工人为了交通上的便利而换工作等。
7、B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是规范体系。
8、ABCD
9、ABCD
10、ABD
选择题:2003年下半年:1。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原理》B.《社会学研究》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2。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3.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族是( )A核心家族 B主干家族 C联合家族 D其他家族4.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5.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库利C帕森斯 D米德6.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 )A组织系统 B规则系统 C实用设备 D象征性设备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来最大效益,这是(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8.社会保险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9.“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C“文化类型”说 D历史三阶段说10.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想似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相似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习俗、文化越来越相似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CCBACCDCCA)2004年上半年: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陈千秋 C梁启超D康有为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
A米德 B托马斯 C林顿 D库利3.以下哪种群体 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A同事 B军人 C师生 D儿童游戏群体 4.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B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B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5.阶级的本质是( )。
A压迫 B剥削 C掠夺 D强权6.有人借改革之名,假公济私,中饱私襄,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制度化逃避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优先 D制度化建设7.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挑战杯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 )。
A充分就业 B不充分就业 C隐性失业 D就业8.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 )。A社会保险 B社会求助 C社会福利 D经济保障9.“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A社会进化论 B社会均衡论 C历史循环论 D历史三阶段说10.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 )。
A社会趋同论 B依附理论 C全球发展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DADCBADCAB)2004年下半年:1.“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A米德 B库利 C布卢德 D托马斯3.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B存在长久C人际关系密切D综合性功能4.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指( )。A社会 B社区 C农村 D城市5.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专业化的程度 B社会声望的高低C职务 D报酬的高低6.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这套理论,我们名之曰( )。A规则系统 B概念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7.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 )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A人与环境的关系 B社会关系 C利益关系 D价值观念8.需经过申请、核实等手续,符合法律规定者可享受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区服务 9.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 )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10.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A纺织业的发展 B电机制造和电力应用C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D微电脑的广泛应用(ABCBABBBDD)2005年上半年:1.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A阶级性 B客观现实性 C社会制约性 D自然约束性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3.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
A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B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 C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D能促进工作积极性4.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A城乡对立 B城乡协调发展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缩小城乡差别5.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
A农民阶层 B工人阶层 C小资产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6.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 )。
A社会失范论 B亚文化群体论 C标签论 D弗洛伊德人格论7.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 )。
A个案贫穷 B集体贫穷 C相对贫穷 D绝对贫穷8.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D政府的足够重视9.按照流动的( )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____孔德_______开始提出的,产生于_____19世纪30_______年代。
2、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___康有为______,在___1891______年。3、巴甫洛夫的_____条件反射学说_____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4、___语言___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5、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_、_重人性___、____轻规则_______。
6、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_____滕尼斯________最先使用的。7、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__政治原因__、_人口惯性___、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____。
8、失业有_ 显性失业______和___隐性失业_____两种存在形式。9、在就业和失业之间有一个过渡状态,即_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__。
10、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_国民收入______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11、在研究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__罗马俱乐部______________。
12、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的依据是___人民的物质和文化_______的需要。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2、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3、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6、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哪个学派提出来的。
( A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7、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8、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C )A、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9、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C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10、“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2、后工业社会论——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他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性经济,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未来发展方向是控制技术的发展和靠智能技术决策。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是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为低水平,20-40%为一般水平,40-70%为中等水平,70%以上为高度发展水平。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合作需要的条件?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标,合作总要有某种共同的目标,缺少一致的目标,就无法进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认识。合作是一种互相配合的行为,合作各方在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式上的共识,势必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具有切实的行动。合作是一种现实行为,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
离开了实际行动,任何合作都将成为一纸空文。第四,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为了使得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则,保证合作各方在目标达成后,各自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
2、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答:第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
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第二,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3、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
历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
大工12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得分:201. 在群体中工作可以促进团队精神,并易使人们更为努力,这一现象叫做()。A. 社会促进B. 群体效应C. 社会性表演阻滞D. 社会表演正确答案: A2. 人的道德性三方面不包括()。
A. 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B. 对美的追求C. 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D. 行动正确答案: B3.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三个特征不包括()。A. 社会问题的交织性B. 社会问题的突发性C. 社会问题的偏向性D. 社会问题的多面性正确答案: C4.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较长时期的生活依赖B. 接触与触摸C. 朋友的陪伴D. 学习能力正确答案: C5.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 成员有限,一般2~30人B.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C.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D. 成员间的交往多基于目的而非感情正确答案: D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得分:401. 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A. 认知B. 行为C. 情感D. 尊严E. 道德正确答案: ABC2. 社会互动中的沟通的四种方式有()。
A. 人的内向交流B. 人际沟通C. 媒体报道D. 组织传播E. 大众传播正确答案: ABDE3. 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包括哪些阶段()。A. 儿童期的社会化B. 青春期社会化C. 青年期社会化D. 成年期社会化E. 老年期社会化正确答案: ABCDE4. 社会化的主体都有以下哪些()。
A. 家庭B. 学校C. 同龄群体D. 大众传媒E. 工作单位正确答案: ABCDE5. "无意识"理论认为人格发展过程的五个时期中,()对人的一生人格的发展尤为重,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A. 口腔期(0~1岁)B. 肛门期(1~3岁)C. 性器期(3~6岁)D. 潜伏期(7岁~青春期)E. 两性期(青春期以后)正确答案: ABC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得分:401. 再社会化广义指在急剧的生活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2.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指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3. 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强制都是以物质力量或暴力的威胁为最终基础。但一般而言,精神上的力量也可以作为强制的手段。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4. 一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能称之为社会问题必须是政府予以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5. 当代中国的四大主要社会问题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和犯罪问题。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6. 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模式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作为分层的标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7.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8. 社会化可以是一个双向过程。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9. 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它可以是一个人。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1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理性”难以进入的区域。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
1、根据对群体的归属性可分为: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首属群体、直接群体) 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团体。
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A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B初级关系日趋松懈C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从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A这种衰落是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B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C初级群体的衰弱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的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级关系来处理问题D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发展的社会问题。
2、社会流动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社会流动有很多类型: 〔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划分的类型 A、垂直流动 是指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间的变动,它既可以是朝向更高社会地位等级的移动,也可以是朝向更低等级的移动。
前者为向上流动,后者为向下流动。 B、水平流动 是指同一等级社会地位间的社会流动。
〔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划分 A、代内流动 是指一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 参照基点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职业。
它用来记录和研究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方向和速度等情况,以便考察这些变动的原因和规律。代内流动通常以社会成员的职业地位为标准 B、代际流动 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差别。
参照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社会学家通过比较父母与其子女的社会地位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差异,研究和分析导致代际流动的原因,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
〔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根据社会流动的原因分类 A、结构性流动 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 这种社会流动通常具有规模大、流动速度快、变化急促等特点。
B、非结构性流动 是指由个人原因造成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通常不会导致社会基本结构的变化,因而又被称为自由流动。
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打的,请楼主体谅,多给点儿分吧!。
1.最早期的社会学都是属于个体的,但也有一定的环境可循,那就是转折期特别是重大的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风貌的时期,所以最早涉及到社会学的著作其实是一本人类学的著作,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2.个性自由离不开社会的教育自由,所以社会的呆滞与麻木,绝对会影响到个性自由的发展,当然,个性自由在此有个误区,那就是为所欲为和个性自由是两个概念,不要混淆。
相关理论书籍可以推荐的作家有传统社会学三大创始人,卢梭,涂尔干,马克思。但现在西方更倾向于托克维尔,亚当.斯密,圣西门,普鲁东,傅里叶,欧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