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
鸟纲现存将近9000种,比哺乳动物几乎多一倍,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等少,象蓝鲸、?)?1、袋鼠和鸭嘴兽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不同科的鸟类之间的区别甚至比某些同科而不同属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差别还要小。 鸟纲分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两个亚纲,现存的鸟纲都可以划入今鸟亚纲的三个总目:古颚总目、楔翼总目和今颚总目,我国现存的鸟类都属于今颚总目。
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今鸟亚纲除了现存的三个总目外,还包括已经灭绝的齿颚总目,鸟类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鸟类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贵,这也使人们对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产生了很多疑问和争论。 鸟类虽然留下的化石不多,但是现存的种类却非常繁多,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
鸟纲现存接近或超过9000种,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倍。不同的学者对鸟类的分类有一定的差别,单就鸟类的总数就可差上几百种之多,目和科的划分也是互有差异。
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要少。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比如有袋目)内成员的差异也许就比鸟类两个相差甚远的目的成员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象蓝鲸、蝙蝠和鸭嘴兽彼此之间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
现存的鸟类可以分成27~30个目,160个左右的科。 最近有人用DNA-DNA杂交法对1000余种鸟类进行分析,对鸟类进行了重新分类,在新的分类中,过去认为较高等的攀禽被降为较低等的类群,而且被划分成很多的目,而原本认为较原始的水禽则多变成了较高等的类群,而且游禽、涉禽和猛禽多被合并入鹳形目及鹤形目。
鸟类新的分类更加准确地表达了不同鸟类之间的血缘关系,但在应用中,人们通常还是以传统分类为主,这里也用的是传统分类。 古颚总目 鸵鸟目 美洲鸵鸟目 鹤鸵目 无翼鸟目 [共鸟]形目 今颚总目 潜鸟目 ??赡?鹱形目 鹈形目 鹳形目 雁形目 隼形目 鸡形目 鹤形目 ?;形目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
形目 夜鹰目 雨燕目 鼠鸟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7形目 雀形目 楔翼总目 企鹅目。
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
但它不能飞翔。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
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俯冲抓猎物是能达到180千米/小时。 水平飞行最快的鸟:欧绒鸭,76千米/小时。
飞得最慢的鸟:小丘鹬,8千米/小时。 振翅频率最高的鸟:角蜂鸟,90次/秒。
振翅频率最慢的鸟:大秃鹫,滑翔数小时不拍翅。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都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
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当南极 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
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 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万多公里。
因为它总是 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人们又称它“白昼鸟”。 最凶猛的鸟: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悬崖绝壁之间的安第斯兀鹰,体长可达1.2米,两翅展开达3米。
它有一个坚强而钩曲的"铁嘴"和尖锐的利爪,专吃活的动物,不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动物,甚至还捕食美洲狮等大型兽类,因此又有"吃狮之鸟"和"百鸟之王"的称呼。 尾羽最长的鸟类: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尾羽的长度十分惊人,一般长达6~7米长,最长的记录为1974年培育出的一只,为12.5米。
如果让它站在四层楼房的阳台上,它的尾羽则可以一直拖到底楼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 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鸨在鸟类中雄鸟和雌鸟体重差别最大,雄鸟体重为11~12千克,而雌鸟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长的鸟类: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鸟是嘴峰最长的鸟类,它的嘴峰的长度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长鸟喙:澳洲鹈鹕,长47厘米。
最宽鸟喙:鲸头鹳,宽12厘米。 学话最多的鸟:非洲灰鹦鹉,学会800多个单词。
最擅长效鸣的鸟:湿地苇莺,模仿60多种鸟鸣。 最复杂的鸟巢:非洲织布鸟的巢,它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个巢室。
最大的鸟巢:白头海雕的巢,长6米,宽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鸟的巢,只有顶针大小。
产卵最少的鸟类:信天翁每年只产一枚卵,是产卵最少的鸟。 窝卵数最多的鸟:灰山鹑,每窝15~19枚。
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鸟类:信天翁雏鸟达到性成熟的过程也是鸟类中最长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鸟卵化石:17世纪中叶以前,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生活着一种象鸟,现在已经绝迹。象鸟的卵化石的长径为35.6厘米,相当于148个鸡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鸟卵化石。
最大的鸟类化石:最大的鸟类化石是隆鸟的化石,估计它的身高达5米左右,原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在公元7世纪时灭绝。
百科
鸟(学名:Aves),又称作鸟儿。定义:有羽毛几乎覆盖全身的卵生脊椎动物,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鸟 bird 鸟纲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纲。
(图:褐马鸡) 鸟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骨多孔隙,内充气体;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
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卵生。 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坚硬的喙。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既有很小的蜂鸟也有巨大的鸵鸟和鸸鹋(产于澳洲的一种体型大而不会飞的鸟)。 鸟类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
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
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
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
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鸟》(公元前414)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是现存的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
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
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鸟》无疑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作品。
剧中情节丰富多彩,由合唱队扮演的飞鸟出入林间,五色缤纷。全剧富于幻想,抒情气氛浓厚。
在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这部喜剧的结构最完整。 在自然界,鸟是所有脊椎动物中外形最美丽,声音最悦耳,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
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勇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鸟是一类适应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来的。
现在已知最早的鸟是始祖鸟,1861年在德国南部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既有鸟类的特征又与爬行动物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它是鸟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鸟的全身都生有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翅膀,后肢形成支持体重的双脚,除极少数种类外都能飞翔。鸟的嘴叫喙,由于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狭长尖细,口中没有牙齿。
鸟是恒温动物,体温较高,通常为42℃。鸟类的胸骨上有发达的龙骨突,骨骼中空充气,这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骨骼结构特征。
鸟类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现在世界上已知的鸟类9000余种,中国有1186种。
这些鸟在体积、形状、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么多的鸟类中,最大的要数驼鸟,它是鸟中的"巨人"。
非洲驼鸟体高2.75米,最重的可达165.5千克。 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鸟,体长只有50毫米,体重也就同一枚硬币一样重。
鸟能飞翔,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驼鸟双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翔。
企鹅是特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有的鸟虽然可以飞行但飞行的距离很短,如家鸡由于双翅短小,不能高飞。
大多数的鸟都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算秃鹫了,飞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最快的是苍鹰,短距离飞行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千米。飞行距离最长的则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遥远的北极,行程约1.76万千米。
鸟类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力强,所以鸟类的食量相当大,例如蜂鸟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于体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鸟类每天的食物量相当于体重的10%~30%。
大多数鸟类是杂食的,并不太挑挑拣拣。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
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爱、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世界鸟类之最 跑得最快的鸟:鸵鸟,72千米/小时。
游水最快的鸟:巴布亚企鹅,27.4千米/小时。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 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
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
下面介绍最著名的两个亚纲:
古鸟亚纲:
以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为代表,它也可能是恐爪龙类,那样该亚纲会被废除。
今鸟亚纲:
包括白垩纪以来的一些化石鸟类以及现存鸟类。
化石鸟类:
以黄昏鸟目和鱼鸟目为代表,它们的骨骼近似现代鸟类但上、下颌具槽生齿。
目
现存今鸟亚纲鸟类可归为3个总目,即:
一、平胸总目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大者达135kg,体高2.5m),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平胸总目的著名代表为鸵鸟(Struthio camelus)或称非洲鸵鸟,其他代表尚有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及鸸鹋(或称澳洲鸵鸟)(Dromaus nova-chollandeae)。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Apteryx oweni)。
二、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肢划水有关。游泳快速,有人称为“水下飞行”。分布限在南半球。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
三、突胸总目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 35个目, 85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
有关「鸟」的成语,俗语 一石二鸟 小鸟依人 倦鸟知返 倦鸟归巢 笨鸟先飞 鸟尽弓藏 鸟语花香 鸟面鹄形 鸟为食亡 乌鸟私情 乌飞兔走 鸟尽弓藏 只鸡絮酒 一箭双雕 双宿双飞 牝鸡司晨 鸿鹄之志 倦鸟知返 鹤立鸡群 笼中之鸟 鸠占鹊巢 鹑衣百结 鹪鹩一枝 鸾翔凤集 凤毛麟角 凤凰于飞 鸢飞鱼跃 鸦雀无声 鸿鹄之志 鹏程万里 莺声燕语 莺莺燕燕 惊弓之鸟 鸟兽不可与同群 鸟之 将死,其鸣也哀 鸟集鳞萃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处堂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与凤同飞出俊鸟,与虎同眠无善兽 有关「鸟」的歌曲 春天在哪里 蜗牛与黄鹂鸟 小燕子 我是一只小小鸟 百鸟朝凤 天堂鸟 夜莺 世界鸟类之最 跑得最快的鸟:鸵鸟 游水最快的鸟:巴布亚企鹅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 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
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而产于非洲的麦粒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昆虫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
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 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我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 体形最大的鸟:非洲鸵鸟,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 最大的飞鸟:柯利鸟 最重的飞鸟:大鸨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 飞得最慢的鸟:小丘鹬 振翅频率最高的鸟:角蜂鸟 振翅频率最慢的鸟:大秃鹫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 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 最凶猛的鸟: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悬崖绝壁之间的安第斯兀鹰 尾羽最长的鸟类: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 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鸨在鸟类中雄鸟和雌鸟体重差别最大 嘴峰最长的鸟类: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鸟是嘴峰最长的鸟类 最长鸟喙:澳洲鹈鹕 最宽鸟喙:鲸头鹳 学话最多的鸟:非洲灰鹦鹉 最擅长效鸣的鸟:湿地苇莺 最复杂的鸟巢:非洲织布鸟的巢,它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巢 最大的鸟巢:白头海雕的巢 最小的巢:吸蜜蜂鸟的巢 产卵最少的鸟类:信天翁每年只产一枚卵 窝卵数最多的鸟:灰山鹑(一种鸡类) 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长的鸟类 最晚性成熟的鸟类:信天翁雏鸟达到性成熟的过程也是鸟类中最长的 最大的鸟卵化石:17世纪中叶以前,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生活着一种象鸟,现在已经绝迹,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鸟卵化石。 最大的鸟类化石:最大的鸟类化石是隆鸟的化石 鸟类的起源 鸟类起源的研究,经过了主要这样的一些阶段。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他也是首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一位学者。
到了1927年,丹麦古生物学家海尔曼在他1927年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槽齿类。所谓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三叠纪出现。
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 从1973年到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
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鸟化石。 这种偶然的发现,使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
1986年一直到现在,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 中华龙鸟复原图来自于我国的带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
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绝灭,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000余种。
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比多鸟的国家──印度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雉科的野生种(各种野鸡)有56种,约占世界雉科的1/5;全世界共有鹤15种,我国就有8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3%;全世界画眉科共有46种,我国有34种,约占世界总数的74%。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例如,羽毛绚丽的鸳鸯、相思鸟,产于山西、河北的褐马鸡,甘肃、四川的蓝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虹雉,等等。
有不少鸟类,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如丹顶鹤和黑颈鹤等。我国的鸟类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有些种类分布区域很狭窄,数量也不多,成为珍贵稀有种类。
其中有的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前些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我国一、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其中鸟类就有150多种。
这些鸟类是禁止捕猎的保护对象。鸟类通常是带羽毛、卵生的脊椎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2.2亿年前。
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直肠不能储存粪便则可以减少身体重量。
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
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并且具有角质喙。
鸟类可能是由侏罗纪近鸟类类进化而来。最早的鸟类表现出与恐龙中的恐爪龙类有明显的相似性。
鸟类在白垩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新生代开始,已于现代鸟类的结构无明显差别。可以推测,大约在2亿年前,从旧大陆的一支古爬行类动物进化成鸟类,逐渐随着鸟类的繁盛而扩展到新大陆。
在适应于多变环境条件的同时,鸟类发生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辐射。始祖鸟复原图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
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
如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构造。气囊的收缩和扩张跟翼的动作协调。
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空气一部分进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大部分空气迅速地经过肺直接进入气囊,未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气暂时贮存起来。
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肺再一次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它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
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
黑顶麻雀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麻雀。
繁殖期雄鸟头顶有黑色的冠顶纹至颈背,眼纹及颏黑,眉纹及枕侧棕褐,脸颊浅灰。上体褐色而密布黑色纵纹。
雌鸟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纵纹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浅色羽端明显。亚种nigricans的雄鸟上背及背部纵纹较黑。
亚种stoliczkae的背、头侧及颈背黄褐色较重。虹膜-深褐;嘴-雄鸟黑色,雌鸟黄色,嘴端黑色;脚-粉褐。
叫声:圆润的啾啾声及短促哨音。分布范围:中亚至中国西北及蒙古。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亚种nigricans于新疆极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至马纳斯河);亚种stoliczkae于天山、喀什、昆仑山至内蒙古西部及宁夏。
习性:栖于沙漠绿洲、河床及贫瘠山麓地带等生有节节木 (Arthrophytum haloxylon)的地方。甚惧生。
冬季常与黑胸麻雀混群。家麻雀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麻雀。
雄鸟与[树]麻雀的区别在顶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无黑色斑块,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较多。雌鸟色淡,具浅色眉纹。
较山麻雀雌鸟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顶麻雀的雌鸟明显,且尾无叉,胸色较淡。上背两侧具皮黄色纵纹,胸侧具近黑色纵纹。
亚种partini及bactrianus的脸颊及下体较白,体型比指名亚种?Q侵謕artini胸部黑色较多。虹膜-褐色;嘴-黑色(繁殖期雄鸟)或草黄色,嘴端深色;脚-粉褐。
叫声:单调的啾啾声。兴奋时发出卷舌音chur--r-rit-it-it-it叫声,告警时作尖声的chree。
鸣声为单调的一连串啾啾叫声。分布范围:古北界及东半球;引种至北美洲及南美洲,西非、中非及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及许多小群岛。
在亚洲分布于亚洲中南部、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中国北方、阿富汗、印度、泰国(除南部)、老挝北部及南部;引种至新加坡。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中国极西部及东北的城镇及村庄,于贫瘠地区沙漠绿洲及边缘地带。
亚种domesticus见于内蒙古东北部;bactrianus于新疆西北部(包括阿尔泰山及天山地区)东至马纳斯河,南至喀什,最近于青海西部有记录;亚种partini为留鸟于喜马拉雅山脉西藏西南部高可至海拔4600米;partini及bactrianus冬季迁徙至印度北部。习性:喜群栖。
掠食谷物也食昆虫及一些树叶。通常与人类有共同的栖息生境。
黑胸麻雀描述:中等体型(15.5厘米)的粗壮麻雀。嘴厚。
成年雄鸟头顶及颈背栗色,脸颊白,上背及两胁密布黑色纵纹,颏及上胸黑色。雌鸟较为单色,似家麻雀雌鸟但嘴较大且眉纹较长,上背两侧色浅,胸及两胁具浅色纵纹。
虹膜-深褐;嘴-雄鸟黑色,雌鸟黄色,嘴端黑色;脚-粉褐。叫声:鸣声似家麻雀但较有韵律。
叫声似家麻雀但音调较高。吱叫声较深沉。
分布范围:佛得角群岛、南欧、北非、中东、中亚和中国西部。分布状况:亚种transcapicus为地方性常见留鸟,见于新疆西北部喀什、天山及昆仑山地区的较低海拔处。
习性:栖于旷野及有树的田地。在城镇栖于家麻雀不出现的栖息生境。
大山雀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艳丽麻雀。雄雌异色。
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
亚种cinnamoneus雄鸟头侧及下体沾黄。亚种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黄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鸟),黄色而嘴端色深(雌鸟);脚-粉褐。叫声:叫声包括cheep声,快速的chit-chit-chit或重复的鸣声cheep-chirrup-cheweep。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藏高原东部及华中、华南和华东。分布状况:常见种。
亚种cinnamoneus于西藏东部及东南部至青海南部;intensior于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及四川西北部;batangensis于四川南部巴塘地区西部及云南西部;指名亚种于华中、华南及东南大部并台湾。Clement et al.(1993)置 batangensis于intensior之间。
习性:结群栖于高地的开阔林、林地或于近耕地的灌木丛。栖于家麻雀不出现的城镇及村庄。
俗名:桂色雀 红雀 黄雀【树】麻雀描述:体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圆而活跃的麻雀。顶冠及颈背褐色,两性同色。
成鸟上体近褐,下体皮黄灰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与家麻雀及山麻雀的区别在脸颊具明显黑色点斑且喉部黑色较少。
幼鸟似成鸟但色较黯淡,嘴基黄色。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褐。
叫声:叫声为生硬的cheep cheep或金属音的 tzooit声, 飞行时也作tet tet tet的叫声。鸣声为重复的一连串叫声,间杂以tsveet声。
分布范围: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各地包括海南岛及台湾,高可至中等海拔区。
中国有7个地理亚种--montanus于东北;saturatus于华东、华中及东南包括台湾;dilutus于西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kansuensis于甘肃及内蒙古中部;hepaticus于西藏东南部;molaccensis于西南及海南岛的热带地区。习性:栖于有稀疏树木的地区、村庄及农田并为害农作物。
在中国东部替代家麻雀作为城镇中的麻雀。俗名:宾雀 禾雀 霍雀 家雀 嘉宾 老家贼 琉雀 麻谷 南麻雀 瓦雀 照夜 只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0秒